出行新姿勢:戴手套,噴酒精……疫情下,共享單車迎來第二春?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疫情當下,公共運輸的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尤為巨大。隨著復工潮逐漸到來,基本的上下班出行,仍有不少人擔心會被交叉感染。這時,共享單車似乎成為了當前民眾出行一個不錯的選擇,甚至還有針對即將返崗的人員給出防護建議,其中就出行方式特別提醒:少坐公交,建議步行、騎車上班。

出行「新」姿勢

「最近上班我都選擇騎車,而且全副武裝。」在羅湖區筍崗地鐵站附近,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見到正準備去上班的小陳,「戴手套、戴帽子、用酒精噴把手和坐墊,這就是現在騎共享單車的特別姿勢。」

下午三點左右,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在筍崗地鐵站周邊觀察近10分鐘,雖然路上行人不多,但在這期間已經有4個人使用了共享單車,而且都非常注重消毒工作。目前,深圳市場的共享單車主要以美團、哈囉為主,曾經的龍頭ofo雖仍有不少的單車停靠在路邊,但多數單車破舊不堪,已經很少人使用。

十字路口騎行共享單車的路人

由於單位和家的距離只有4公裡,小陳選擇共享單車代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與其他人接觸。不過,小陳採取這樣的「特別姿勢」,可以看出她還是對共享單車的消毒工作存在疑慮。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共享單車企業加強聯防聯控,加大單車消殺力度,保障騎行安全。美團、哈囉等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企業已建立「無差別消毒」工作機制,企業運維人員「全天候、不間斷」針對路面各品牌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進行消毒;依託App等載體,開展騎車防護流程等防疫宣傳工作,提醒用戶戴好口罩、手套,騎行後勤洗手等;強化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日常運維管理。

一次性手套:使用者的特殊姿勢

哈囉出行提供的大數據顯示,儘管上周氣溫驟降,深圳商業辦公區和公交地鐵附近的騎行需求,同比此前一周仍分別上漲了20.9%和27.4%。一些市民的騎行距離,從1公裡向3至5公裡延伸。哈囉出行數據分析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數據反映了深圳復工復產步伐呈加速趨勢,也體現了共享單車因其非封閉性特徵被部分市民相中,成為上班的交通工具。」

整體而言,在一線城市,出行活躍度較高的地方主要包括城市地鐵、辦公商務區、住宅區等,共享單車企業向各地醫務、疾控、環衛、城管等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提供了各類免費出行權益。

地鐵站前擺放的共享單車

哈囉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採訪時表示,響應高頻區域的騎行需求,目前車輛跨區調度的運力較2月10日前增加了約30%,並從校園、景區等運營區動態調動人力,定點維護和消殺的人力投入增加了80%;另外,在湖北、浙江、山東、河北等部分城市,服務抗疫一線,如醫療和疾控等單位的熱點出行需求,實行專車專調,並且配備哈囉「智巡系統」,實現人車對應精確保障。

呼籲「員工共享」

出行趨勢顯示,因防疫要求,上下班通勤、物資採購等騎行需求和密度遠高於其它。匹配爆發的騎行特徵和消殺要求,城市運營中倉管、運維等崗位出現缺口。因疫情影響,共享單車部分員工暫時未能回到原崗,但自2月10日一線城市先後復工復產以來,共享出行的需求先於城市公共運輸開始恢復,且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推進,市民騎行選擇的大幅增加。

共享單車企業也在呼籲員工共享,以緩解當下用工緊張局面。根據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了解,哈囉在各地的運維人員已經出現較大的用工缺口,為了確保用戶需求能夠得到更加及時的滿足,哈囉出行的單車、助力車事業部,共開放出8000個車輛運維崗位,供因疫情暫時停工的人群報名。該崗位主要職責為通過車輛維修、車輛調度、車輛定點維護(含消殺)、尋找失聯車等維度,讓廣大必要出行人群,有車騎、有好車騎、有更安全的騎行選擇。

「開放的共享崗位招聘基於真實的用工需求,我們現在運維崗位的確比較缺人,從17號招聘需求發出,投遞量超出預期,目前專項招聘組正在整理篩選需求信息。初步看,餐飲、休閒消費、出行等行業人群意願較強,也有企業單位批量提供共享員工。」哈囉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在招聘標準上,滿足社會歇工人員需要優先於專業能力和從業經驗要求,也能夠幫助其它行業企業適當降低人力成本壓力,滿足家庭收入需求人群。」

記者還獲悉,一線單車運維與快遞、騎手行業的崗位特徵、從業價值很相似,薪酬大體相當,整體都是多勞多得的計薪方式。但相比之下,共享騎行的運維工作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哈囉對共享崗位的從業要求也可以體現。

首先,根據崗位職能的不同,運維每天的工作時間較靈活。如車輛調度人員,可以只在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前後工作;其次,工作形式上可以有比較大的靈活性。如哈囉的「單車獵人」,他的職能是在城市各個角落尋找因騎行超區失聯的單車、助力車;第三,哈囉出行及哈囉的第三方人力公司,可以為這些崗位提供較為靈活的結薪方式,通過綠色通道可以做到按周或雙周結薪。待原崗用工恢復,共享崗位員工可隨時返回。

有觀點認為,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淘寶,成就了京東。那麼,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必將又會有一批「新生事物」脫穎而出,共享單車有望成為率先脫困的行業。

【本文圖片由吳家明提供】

來源:創業資本會( ID:chuangyzbh)

相關焦點

  • 騎車時別忘戴手套,共享單車平臺發起「無接觸」騎行倡議
    三湘都市報2月17日訊(記者 潘顯璇)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在當下疫情防控時期,長沙地區不少上班族選擇了可以獨行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和助力車。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共享單車和助力車,也不要忘了做好防護,記者注意到,雖然大家都戴了口罩,但鮮有人在騎行時戴手套。
  • 美團單車發起戴口罩戴手套「無接觸」騎行倡議
    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月13日,美團單車在共享單車行業首發《「無接觸」騎行倡議書》,倡導戰「疫」期間新騎行文化。倡議書建議用戶遵守「無接觸」騎行四準則:口罩手套請戴好、保持距離須記牢、騎前擦拭更安心、騎完停好不佔道,鼓勵用戶做好疫情防護,「無接觸」安全騎行。
  • 上下班騎行共享單車,建議必備口罩手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今天(2月14日),美團單車在共享單車行業發出《「無接觸」騎行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倡議書建議,用戶遵守「無接觸」騎行四準則:口罩手套請戴好、保持距離須記牢、騎前擦拭更安心、騎完停好不佔道,鼓勵用戶做好疫情防護,「無接觸」安全騎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城市調整了公交和地鐵的出行計劃,眼下部分公交路線還未完全恢復正常,有些市民會汽車出行。
  • 美團單車發起「無接觸」騎行 建議用戶必備口罩手套
    【TechWeb】2月13日消息,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美團單車在共享單車行業首發《「無接觸」騎行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倡導戰「疫」期間新騎行文化。倡議書建議用戶遵守「無接觸」騎行四準則:口罩手套請戴好、保持距離須記牢、騎前擦拭更安心、騎完停好不佔道,鼓勵用戶做好疫情防護,「無接觸」安全騎行。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哪種出行方式最安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均建議市民減少乘坐大容量交通工具,減少人員聚集和疫情傳播風險,鼓勵市民中、短距離出行時選擇更為安全的自行車交通出行。
  • 被疫情喚醒的共享單車,2020年真的能翻身嗎?
    這時,共享單車似乎成為了當前民眾出行一個不錯的選擇,甚至還有針對即將返崗的人員給出防護建議,其中就出行方式特別提醒:少坐公交,建議步行、騎車上班。基於先天的優勢共享單車成疫情下的「最佳選擇」因為疫情,共享單車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
  • 意外走紅的自行車出行:復工下的必需?疫情後的多餘?
    使用率激增的共享單車而在疫情相對嚴重的美國,由於不少企業停工,騎自行車,作為一種非娛樂性的出行方式,似乎暫時失去了意義。不過,在奧克蘭、舊金山和紐約等城市,即使疫情依舊嚴峻,但他們依舊在關閉一些街道的交通,為跑步者和騎車者留出空間。
  • 美團單車發起無接觸騎行倡議 建議用戶必備口罩手套
    2月14日午間消息,美團單車發布《「無接觸」騎行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倡導戰「疫」期間新騎行文化。倡議書建議用戶遵守「無接觸」騎行四準則:口罩手套請戴好、保持距離須記牢、騎前擦拭更安心、騎完停好不佔道,鼓勵用戶做好疫情防護,「無接觸」安全騎行。
  • 美團單車助力發起「無接觸」騎行,建議用戶必備口罩手套
    近日,為減少接觸人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市民選擇騎車出行,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美團單車發布《「無接觸」騎行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倡導戰「疫」期間新騎行文化。既「無接觸」騎行,期望為用戶提供更為安全、健康的騎行保障。
  • 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批量消毒!騎行時不妨再多備一副手套
    很多必須要出門的市民便選擇騎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出門。那麼,南京的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還能放心騎嗎?【公共自行車:重點區域150個站點的車輛每天消毒】江蘇臺記者田甜說:「2月5日上午的10點鐘,我們在南京奧體東站這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看到,有兩名工作人員相互配合。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包括 19 世紀末的婦女解放運動,也將自行車作為新時代女性自力更生的標誌。疫情期間的共享單車出行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一些封城下的城市,共享單車甚至成為特殊情況下市民出行的唯一選擇,顯示出它已經成為城市公共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
  • 氣溫下降騎行銳減 濟南共享單車迎來「冰凍期」
    運維人員在街頭檢查共享單車。 「實在太冷了,騎著共享單車從八一立交橋到火車站,我戴著手套也沒能擋住寒風的侵襲,感覺手都快要凍掉了。」
  • 氣溫下降騎行銳減 濟南共享單車迎來「冰凍期「
    運維人員在街頭檢查共享單車。「實在太冷了,騎著共享單車從八一立交橋到火車站,我戴著手套也沒能擋住寒風的侵襲,感覺手都快要凍掉了。」1月4日,家住市中區的王立要去青島出差,因為住的地方離火車站不遠,就騎了一次共享單車,結果多了一次「寒徹骨」的體驗。
  • 共享單車可否經常「洗個澡」
    也有熱心市民對此深惡痛絕,譴責不良商家的同時也加入了清理「單車牛皮癬」的隊伍(據4月3日《北京晨報》)。共享單車不僅迅速走進人們的生活,在給城市居民帶來方便健康出行體驗的同時,也成了時下不少城市最清新的一道流動風景線,也正因為是「流動的風景」,無疑也成了非法小廣告的最佳載體。
  • 騎共享單車建議戴手套!上班族,這些細節要注意
    【騎共享單車時建議佩戴手套】騎共享單車上班是很多人的選擇,建議騎車時佩戴手套,到達之後,及時摘除手套並及時洗手。【出門乘車 做好個人防護 及時洗手】交通方面,公交車、打車、或者地鐵,哪個更安全?其實都差不多,反正都要戴好口罩,減少不必要接觸。乘車後,及時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 共享單車 原來「車把很髒!」
    隨著街頭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多,在方便大家出行的同時,也隱藏著令人不安的隱患。近日,有讀者給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打來熱線電話:「共享單車使用的人很多,常常是別人騎完了下一個人接著騎,而且自行車車把都是用手直接觸碰的,也不知道乾淨不乾淨。」那麼,共享單車車把上到底有多少細菌?和平時自家使用的自行車相比,是否細菌數量更多?記者對此進行了相關的細菌培養實驗,結果顯示和自用自行車相比,因為共享單車使用的人多,車把上的細菌數量要多出很多。本欄目也建議大家在使用完共享單車後,一定要洗手。
  • 哈囉出行引領共享單車3.0時代 讓共享單車更好融入深圳公共運輸...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隨著慢行骨幹網絡的逐步構建,慢行出行環境的完善,深圳慢行系統發展迎來春天。對此,作為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和用戶口碑的領導者,哈囉出行表示,深耕兩輪出行的哈囉已實現了行業範圍內的領先,可以提供多樣化城市出行解決方案,如藍牙道釘模式、電子圍欄模式、智慧公共助力車模式,與城市服務、政府管理緊密聯動,以技術手段引導用戶規範文明用車停車,真正融入城市公共出行,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結合不斷創新發展,率先進入並將帶動行業整體邁向共享單車3.0時代。
  • 3.5億臺電單車,一天10億次出行需求,滴滴闖入共享電單車新戰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馮羽,責編 | 蛋總一邊是沉寂已久的共享單車市場,另一邊卻是滴滴朝著共享出行的中心地帶「投下了一枚炸彈」。對於國內業務,滴滴提出要依照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四輪(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兩輪(青桔單車和電單車)和地鐵公交等公共出行將服務更多用戶;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 騎共享單車需要戴口罩和手套嗎?
    吸菸的人不容易得新冠肺炎?二手菸會增加感染風險嗎?騎共享單車需要戴口罩和手套嗎?天天在家上網課,孩子的視力怎麼保護?   2月17日,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鄭頻頻、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吳立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黃佳。
  • 東北低溫勸退共享單車!哈爾濱單車全入庫 網友:手套都買好了
    不過即使當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冬天,東北地區的人民就已經感受到了低溫帶來的威力,因為沒有共享單車騎了。近日,有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現在哈爾濱的大街上已經見不到共享單車的影子了,平時近距離出行騎行共享單車很方便,而今卻只能靠走路和打車了。
  • 蚌埠:6月起騎行戴頭盔,共享電單車怎麼辦?
    6月起騎行戴頭盔共享電單車怎麼辦部分市民喊話共享頭盔 交通出行領域將要在6月推行的「一盔一帶」安全出行活動。街頭的共享電單車也要佩戴頭盔嗎?共享電單車是現在很多上班族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中、遠途距離的出行,很多人都更傾向於選擇更省力的共享電單車。不過,目前在我市騎共享電動車,幾乎沒人戴頭盔,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也基本一樣。但是,馬上針對於電動車出行的「一盔」活動就要開始了,共享電單車是否包含在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