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監高變動頻繁 年內中銀消費金融董監高變動5次

2020-12-18 鋼企網

董監高變動頻繁 年內中銀消費金融董監高變動5次

來源:證券日報網 2020-11-20 08:32:17

今年以來,持牌消金機構董監高變動頻繁。

近日,據上海銀保監局發布批覆顯示,核准朱強標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而這已是今年以來,中銀消費金融第5次董監高變動的消息。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銀消費金融董監高頻繁變動並非個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10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25名董監高等高管變動調整。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加大了消費金融行業洗牌力度,也為消金公司數位化發展提供了契機。消金公司董監高的變動可以視為應對挑戰和把握機遇的戰略調整和布局的體現。今年以來,大量巨頭的積極湧入,也會讓持牌消金機構『居安思危』謹防後來者居上。」

年內中銀消費金融董監高變動5次

資料顯示,中銀消費金融成立於2010年6月,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中國銀行旗下的綜合經營公司,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目前註冊資本為15.1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批公告,已是今年以來,中銀消費金融第5次董監高等高管變動消息。

具體來看,今年4月份,上海監管局批准中銀消費金融杜雷雷董事任職資格;7月3日,李正茂副總經理任職資格獲批;7月7日,田紅豔任職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資格獲批;8月份,劉綱總經理助理的任職資格得到核准;11月份,核准朱強標中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截至目前,中銀消費金融已有5次董監高變動調整。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董監高變動是機構銳意進取、謀求發展的一種常態,但是否頻繁變動取決於公司戰略發展的穩定性,進入較為穩定的發展階段後,高管頻繁變動的狀況或將有所緩解,另外,業績方面也可能是董監高調整的原因。」

根據目前中銀消費金融業績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銀消費金融總資產為312.17億元,總負債為231.75億元,營業收入21.3億元,淨利潤1.01億元。

蘇筱芮認為:「消費金融行業已邁入變革期,頭部機構分化明顯,中小機構潛力凸顯的同時,後來者也不容小覷。在此背景下,持牌消金董監高頻繁變動,也是消金機構居安思危、順應潮流的體現。引進新型管理人才,有利於藉助人才經驗為機構提供專業力量,激發公司內部變革。」

10家持牌消金機構董監高變動

根據中銀協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截至2020年6月末,消費金融公司已發展到26家,註冊資本433.4億元,資產規模4861.5億元,貸款餘額4686.1億元,服務客戶數1.4億人。

值得關注的是,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董監高變動似乎已成為近兩年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常態。當一個賽道上的公司管理層中擔任重要職務、負責公司經營管理等高管人員頻繁發生變動,顯然與行業的競爭與變化息息相關。

今年以來,《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對各地監管局官方批覆信息進行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家持牌消金機構的近25位董監高發生變動,涉及機構分別有哈銀消費金融、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上海尚誠消費金融、北銀消費金融、河北幸福消費金融。

而在2019年,據億歐金融統計,有19家持牌消金機構董監高發生變動。其中各別幾家消費金融機構高管變動頻繁。

縱觀整個行業,目前的持牌消金領域,一邊是董監高的頻繁變動,一邊則是大批巨頭進入。

4月份,上海銀保監局發布關於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開業批覆;5月29日,重慶銀保監局官網發布關於小米消費金融的開業批覆,5月30日,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掛牌開業;8月份,光大銀行旗下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開業等等。

陳文指出:「從新的巨頭湧入到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人事變動上看,無論變動高管來自銀行或是出自其他消金機構,新上任的高管人員均具有相當豐富的從業經驗。這也說明當下消費金融公司調整組織人才,進行『積極備戰』的氛圍越來越濃。」

陳文進一步表示:「目前消費金融行業仍處在成長摸索期,各家機構的消費金融模式仍在打磨中。機構需要尋找與之相契合的高管和團隊,若機構本身的基因與高管人才的契合度不夠,往往容易造成頻繁的人員變動。」他建議:「在做好戰略規劃的基礎上,應當儘可能穩定高管團隊,從而讓正確的公司戰略能夠有效落地。否則,可能會因為頻繁的人事變動,錯過行業發展的紅利期。」(李冰)

相關焦點

  • 中銀消費金融年內迎6次高管變動 上半年淨利下降明顯
    原標題:中銀消費金融年內迎6次高管變動 上半年淨利下降明顯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記者常實楊暢)近日,銀保監會官網
  •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
  • 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下滑59%,35億元增資迎變動
    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中銀消費金融的35億元增資計劃迎來變動。4月3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披露,所有投資者(博裕及紅杉除外)將參與中銀消費的增加註冊資本,而原定由博裕及紅杉承擔的增資額將由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及中銀信用卡公司承擔。數據顯示,2017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盈利王」——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大幅下滑 59.27%,被穩勢增長的捷信消費金融反超。
  • 中銀消費金融十年沉浮
    01一年六變LAOCAI公開資料顯示,中銀消費金融成立於2010年6月,是全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初始註冊資本5億元。11月13日,上海銀保監局官網發布公告,核准朱強標中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今年以來,中銀消費金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在內,已出現6次高管人事變動。實際上,今年消金界高管變動已成「常態」。
  • 業績跟不上市值的步伐 華蘭生物董監高全年都在「忘我」的減持
    數據顯示,三家對比公司的營收和銷售費用的變動均保持一致,而華蘭生物的銷售費用變動則顯得異常。但是和董監高套現的動機又不太匹配。  二、市值屢創新高,董監高紛紛套現  2020年初,華蘭生物的市值240多億元,截止12月1日中午收盤市值800多億元,年內最高市值1300多億元。  今年華蘭生物的市值能有這個表現,主要還是和疫情的特殊環境有關。但是,截至11月18日,華蘭生物的新冠疫苗還在研發過程中。
  • [快訊]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結果
    [快訊]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結果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6:01:06&nbsp中財網   CFi.CN訊:?大股東及董監高持股的基本情況 本次減持計劃公告披露日,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擔任公司監事會主席的王慶仁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7,836,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38%,股份來源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取得的股份,以及公司上市後年度分紅轉增股本所得的股份。
  • 今年11月59家保險公司102人次董監高變更 鼎誠人壽和中航安盟財險...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今年11月,銀保監會機關和銀保監局本級共發布了102人次董監高任職資格,涉及59家保險公司。具體包括17名保險公司總部董監高和85名省級分公司高管。   其中,利安人壽董監高變動最大,還有鼎誠人壽和中航安盟財險兩家公司更替了「掌門人」。
  • 華融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的掉隊亂象
    而淨利方面,2017年,中銀消費金融曾以13.75億元排在持牌機構首位。2018年,則大滑59.35%至5.59億元。即使2019年實現增長,仍未回到10億元梯隊,還被招聯、馬上等後來者大幅趕超。 不過,還有更差者。
  • 上交所2020年公開認定47人 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2020年全年,上交所共發出公開譴責43份,同比增長7.5%;公開認定47人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同比增長88%。其中,對涉及嚴重惡性違規的主要責任人共6人公開認定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發出通報批評110份,同比增長6.8%,發出監管關注122份,同比增長15.09%。
  • [快訊]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數量過半暨減持...
    [快訊]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數量過半暨減持進展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7:00:18&nbsp中財網   CFi.CN訊:?大股東及董監高持股的基本情況 本次減持計劃公告披露日,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擔任公司監事會主席的王慶仁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17,836,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6.38%,股份來源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取得的股份,以及公司上市後年度分紅轉增股本所得的股份。
  • 5月保險高管變動:中華財險7年5任總經理;中路總經理歷時2年終敲定
    2020年5月   銀保監會官網共公布了   39名保險總部董監高   和68名分公司高管的任職資格   總部一把手更替的有3人   一把手變動情況   「銀行老將」王建宏接替楊勃擔任中銀三星人壽董事長,王建宏此前任多個大行重要職位   泰山保險原副總裁鄭青空降中路財險
  • 中銀香港高層變動
    原標題:中銀香港高層變動   中銀香港(02388,HK)
  • [快訊]日辰股份: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
    [快訊]日辰股份: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 時間:2020年08月28日 17:10:45&nbsp中財網   CFi.CN訊:?融誠吾陽及德潤壹號合計持有公司IPO前股份5,916,294股,佔公司總股本6%,該股份已於2020年8月28日解除限售,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 管理層為啥頻繁變動?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1日電 11日,深交所向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向日葵)下發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成本費用等情形,補充說明治理層及管理層頻繁變動的原因,說明公司目前公司治理和管理層架構是否存在不穩定情況,相關人員是否具備正常履職所需的專業勝任能力。
  • 扣非淨利三年兩虧,人事頻繁變動,蒙牛入主或非妙可藍多良藥
    除了扣非淨利虧損之外,公司人事變動頻繁,股東減持頻發。年初至今,妙可藍多發出的持股變動相關公告接近20份。蒙牛入主妙可藍多,扣非淨利三年兩虧2020年以來,蒙牛先是出資2.87億收購妙可藍多5%的股份,緊接著又以4.58億元購買了妙可藍多子公司吉林省廣澤乳品科技有限公司42.9%股份。
  • 再迎大變動!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或將加強協同效應)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金融壹帳通再次出現了高管人員大變動。
  • 國有大行高管變動頻繁傳遞什麼信號?
    2021剛開年,已有兩家國有大行「官宣」行長變動,目前國有六大行中,有三家銀行行長職務正虛位以待。 三家行長待補位 因工作調動,近兩月間,已有三位國有大行的行長調離崗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行長職務正待補位。 2021年1月5日晚間,工商銀行公告稱,近日,谷澍向工商銀行董事會提交辭呈。
  • 新力金融: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
    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3       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規則
  • 一周內兩家銀行出手,興業、招行董監高近4000萬增持...
    興業銀行25日晚間公告稱,該行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分別於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共計177.99萬股。以最低成交價格15元/股計算,此番增持至少耗資2670萬元。
  • 安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公告
    在窗口期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範性文件規定的其他不得減持期間內不減持股份。  一、減持主體的基本情況  ■  上述減持主體存在一致行動人:  ■  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監高上市以來未減持股份。  若計劃減持期間公司有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股份變動事項,上述股份數量做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