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墜落,美軍心中的痛楚?美國19個大兵換3千人命,柯林頓承認戰敗

2020-12-14 騰訊網

如果一條野狗向獅子發起挑戰,獅子應該接受嗎?

這個故事不少人看過:如果獅子打敗了野狗,對獅子來說不算什麼光榮;但要是獅子被野狗咬了一口,那獅子可就倒黴了,不光流血疼痛不說,還要賠上自己的臉面。

可偏偏當年就在非洲索馬利亞,這麼一個許多人也許都不知道是哪裡的地方,發生過這樣一起"獅子"被"野狗"咬得臨陣而走的故事。

美洲雄獅VS非洲野狗

比爾·柯林頓是誰?

這句話如果在1993年問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年人,大概誰都能立即回答出來:是去年新當選的美國總統——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政府元首。

就在他上臺前一年,和美國死鬥50餘年的蘇聯正式宣告解體,繼任的俄羅斯正在經濟萎縮中苦苦掙扎。

中國執行著小平同志韜光養晦的戰略埋頭趕製襯衫來換美國的飛機,日本正式步入"失去的二十年"。

至於歐、亞、非、中東、拉美等諸多大小國家,莫不對美國俯首帖耳,偶有刺頭如薩達姆·海珊者,也早已被海灣戰爭打得徹底趴下。

毫不誇張地說,柯林頓那一身高檔西服之下包裹的,乃是整個地球的權力核心,他手下的美國大兵已不單是一國的武裝力量,更是橫行世界無人敢招惹的獅群,而柯林頓就是統領著他們的美洲獅王。

那麼莫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又是誰?

這個問題要是出了非洲東部那一個突起的半島南部,恐怕是誰都要搖頭,彼時他不過是索馬利亞內亂紛爭中一支比較大的軍閥頭子,所佔地盤包括索馬利亞的首都摩加迪沙和大部分南部國土。

他一邊和索馬利亞其他武裝爭奪全國政權,同時也要提防執政聯盟內部的反對派,不客氣地說,在政治上他和一條在非洲草原上搶食的野狗沒什麼區別。

和那萬裡之外端坐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一道簡單的指令就能令全球摒聲靜氣的柯林頓八輩子也搭不上瓜葛。而讓這兩個人物結下梁子的,卻是聯合國的一份維和決議。

始於1991年的索馬利亞內戰歷經兩年無法結束,軍閥混戰、社會秩序崩潰,讓當地人民失去了生活來源,不得不淪為印度洋上的海盜,攻擊商船謀生,局勢已經到了聯合國不得不出面幹預的地步。

於是乎,一紙名為"重建希望行動"的維和決議在1992年得到通過,負責這個行動的特使是美國人:退役海軍上將喬納森·豪。

聯合國維和部隊旋即進駐索馬利亞監督各方停火、為索馬利亞人提供人道主義救濟。這份決議也許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唯獨卻不符合艾迪德的利益:他眼看就要擊敗宿敵統一全國,豈能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一張文書就收手停戰?

更不要說這他所領導的索馬利亞聯合大會黨內部,還有多少眼睛對他的位置虎視眈眈——無論是個人情感還是政治壓力,都不允許他對維和行動服從配合。

當然索馬利亞其他內戰勢力也都懷著類似的想法,對維和行動持抗拒態度。但艾迪德是第一個失去耐心的,他很快發動了對巴基斯坦維和部隊的攻擊,造成24人傷亡。

聯合國隨之授權維和部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逮捕艾迪德,上文提到的海軍上將喬納森·豪徑直向美國國內提交了報告,要求派美軍特種部隊增援該任務。

可以想見,當報告被送到柯林頓桌頭時,美國總統籤字的心情是輕鬆的:艾迪德背後不可能有什麼大國勢力,打發這些手持簡陋AK的非洲鄉巴佬不需要大隊人馬。

陸軍的"遊騎兵",海軍的"海豹",再加上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三角洲",如此美軍精銳齊出的陣勢,對付一個艾迪德還不是手到擒來?

至於像入侵格瑞那達之前的那種戰機多次偵查、參聯會反覆開會確定作戰方案,航母封鎖海域之類大張旗鼓的舉措自然也就束之高閣。

負責指揮的一名三角洲將軍蓋瑞森、幾架黑鷹直升機、若干輛裝甲運輸車和160名特戰隊員,這就是柯林頓對艾迪德伸出的一根小指頭——非洲野狗需要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雄獅出爪,野狗遁走

1993年10月3日下午3時,兩架黑鷹直升機從海岸升空,徑直飛向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地面上12輛悍馬軍車同時魚貫而出,跟隨黑鷹一路進發。

美軍正式開展了抓捕艾迪德財務總管歐馬·沙朗和對外發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以及艾迪德本人的行動。黑鷹很快到達飯店,降落在南側的街道上,第一批三角洲部隊立即衝出直升機。

隨著院子裡的煙幕彈炸響,目標房間裡面正在開會的人正要察看發生了什麼,大樓後方的樓梯上傳來踢踢踏踏的軍靴聲,房門被荷槍實彈的三角洲隊員撞開了。

24名艾迪德份子毫無反抗餘地就被控制起來,銬在一起被集中到一樓,準備被美軍帶離飯店,而門口的軍車隊伍也已經及時到達,所有人員準備撤退。

任務至此似乎已經完全——沒有成功。因為艾迪德並不在那24名人員當中。

很快美軍特戰部隊的耳邊響起了巨大刺耳的喇叭聲,對方使用著自己完全陌生的語言,語氣仿佛在吹響戰鬥的號角。

直升機降落前靜謐安寧的樓房街道開始紛紛騷動,大量黑人手持AK等各種簡陋武器,從房門、窗戶、各種隱蔽的角落出現,湧向奧林匹克飯店——喇叭裡的口號是:"出來為你的家園戰鬥吧!"

傷員!更多的傷員!黑鷹!又一架黑鷹!

就在之前黑鷹直升機放下隊員攻佔大樓後方的時候,一名叫做布萊克的士兵摔了下來,動彈不得,幸好抓捕任務及時完成,悍馬車隊趕到了。

長官當然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戰友,三輛悍馬車被指派護送傷員回基地,而其他9輛要安置俘虜,這個決策在第一秒看來沒什麼問題。

但是他在第二秒就會後悔。剛剛開出飯店大院的司機史崔克中士一定會對眼前的情況感到震驚:無數的子彈朝著自己呼嘯而來,街道外面攻擊自己的索馬利亞人不計其數。

好在史崔克此前多次執行聯合國的維和任務,他憑著對街道的熟悉瘋狂奪路奔逃,成功逃回了營地,布萊克得救了——車上的機槍手皮拉卻被流彈打死在了車上。

留在飯店裡還沒開出的隊員們則更加絕望,一波又一波的索馬利亞人用手中的AK朝著裝備精良的美軍發起不計代價的衝擊。

街頭上焚燒著輪胎和各種路障,隊員必須困守到黑鷹和新車隊給他們帶來救援。由於行動前接到不能屠殺平民的指令。

美軍士兵嘗試先把人群中的武裝分子給消滅掉,但這是徒勞的,因為一個武裝分子倒下之後,他的武器和位置會立刻被邊上的人頂替,索馬利亞人前赴後繼,奮不顧身的姿態仿佛在保衛他們的英雄。

巨大的61號黑鷹直升機在這群衣衫襤褸的索馬利亞人頭頂盤旋,機上的狙擊手不停點殺下方手裡拿槍的人,一片混亂之中突然尾部一聲巨響,黑鷹失去控制地瘋狂旋轉起來。

索馬利亞人用一枚RPG飛彈打中了這隻鐵鳥,並目送它帶著乘員墜毀在奧林匹克飯店東北幾百米處。

美國人立刻多了一份頭疼的任務:需要立刻營救61號裡面的隊員,否則他們必死無疑。

近旁的AH-6號直升機率先降落在街道上,開展第一時間的營救工作,而68號搜救直升機也帶著人員飛向61號墜落點。

誰知還沒等搜救人員全部落地,另一枚RPG擊中了68號,直升機不得不拋棄人員迫降到摩加迪沙機場,此時四周的索馬利亞人卻是有增無減。

一輛載重5噸的卡車等在地面準備接應這些隊員,但是幾發火箭彈把它炸成了碎片。美軍必須增派更多的黑鷹,於是64號直升機來到了之前61號盤旋的街道上空,重新用空中火力壓制地面的索馬利亞人。

64號也沒有囂張多久,另一枚RPG又打中了它的尾翼,它重蹈了61號的覆轍。剛剛著地的64號立刻被憤怒的索馬利亞人淹沒。

駕駛員杜倫被留下活口交換俘虜,三名戰友卻被立刻殺死。同樣遭到厄運的,還有趕來救援的62號機派下的兩名狙擊手。

眼見黑鷹直升機不僅不能提供支援,甚至無法自保,奧林匹克飯店內剩餘的9輛悍馬不得不調轉方向開往61號的墜機點嘗試繼續救援任務。

一路上無數的路障和濃煙,隱蔽角落射出的子彈,自願奔向美軍、為武裝分子充當盾牌的索馬利亞平民都在提醒著這些美國大兵們,他們不是來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事實上,第一批出動的160名美軍特戰隊員已經深陷摩加迪沙全城人參與的巷戰包圍之中,他們有的被困在61號墜機點,有的躲在悍馬車裡,行動隊被分割開來。

戰鬥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直到夜幕慢慢降臨,裝備落後的索馬利亞人在黑夜中失去了視野,瘋狂的街道終於悄悄安靜了下來。

整個晚上,美軍瘋狂調動支援兵力,在布滿障礙和槍聲的摩加迪沙街頭艱難前進,終於收集到了所有殘餘的特戰隊員,在天亮前返回了基地。

此戰美軍死亡19人,被俘1人,傷70餘人,不可一世的黑鷹直升機被擊落2架,擊傷3架,另有卡車、裝甲軍車被擊毀。

而艾迪德方面則付出了逾30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估計有2000餘名武裝人員。雙方似乎都沒有理由為這一仗高興。

美洲獅勝乎?敗乎?

自10月3日美軍開始執行抓捕艾迪德行動失手後,僅僅4天後的10月7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就在電視上宣布美軍將單方面撤出索馬利亞。

用艾迪德的下屬交換被俘的64號直升機駕駛員杜倫,以後不再打擊艾迪德。可以說美國明明白白地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而艾迪德竟然憑著從美國人手中硬生生掙得的這份面子,在當地獲得了更高的支持率,事實證明他不是什麼不得人心的恐怖軍閥,而是有著深厚土壤的當地領袖。

如果我們盤點戰果可以發現,美軍不過陣亡19人,艾迪德的得力助手已經全數抓獲,索馬利亞方面則死亡數千,手裡的籌碼不過是一個直升機駕駛員而已。

何以柯林頓以世界第一強權之尊,竟然甘願承認失敗,導致特種部隊的行動前功盡棄呢?

只要美軍願意,仍然可以對艾迪德發起第二次、第三次行動,這對當時的美國國力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消耗,至於艾迪德能否次次陪上幾千條人命,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更何況美國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就意味著聯合國在索馬利亞的維和行動難以為繼,1995年3月,索馬利亞維和行動宣告結束。

所有維和部隊徹底撤離,索馬利亞的內亂仍然離結束遙遙無期。是因為沒有完成抓捕艾迪德這個"戰略任務"嗎?是因為美軍對平民的屠殺招致盟友指責,有損美軍"人權衛士"的光輝形象嗎?

是因為索馬利亞人拖著被殺死的美軍狙擊手羞辱屍體的慘象被媒體大肆報導,造成強大的輿論反對壓力嗎?是因為行動中的各種指揮、溝通、安排失當導致的各種損失嗎?

恐怕都不是,美國作為頭號資本主義國家,其統治階層指導決策的原則必然只有一個考慮,那就是"利"字。

美國歷史上發動的戰爭數不勝數,但只要是有利可圖的戰爭,美軍無不在戰前就做好各種偵查、討論、後勤等各項工作,戰後也一定能達成關鍵的戰略目標。

例如巴拿馬戰爭美軍調集三倍於小小巴拿馬的兵力,以陣亡23名美軍的代價重新控制這一西半球的海運咽喉。

又例如入侵格瑞那達之戰,美軍事前詳細偵查、分化利誘、高層決策,戰爭中出動航母全面封鎖,最後同樣陣亡19人。

但是堅決拔除清洗了格瑞那達的親蘇聯領導層;至於發動海灣戰爭打敗薩達姆,更是有波斯灣下無限的石油控制權作為豐厚報酬。在這些戰爭中美國從來都不計較自己的形象,而是處處以美國戰略為出發點指導戰爭。

美國也不怕敵人的羞辱,君不見二戰日本給美國造成的珍珠港之辱,反被羅斯福利用煽動報復情緒,直接下場參戰,最終以兩枚原子彈還贈了日本。

至於索馬利亞地處東非一角,一無豐富的資源,二沒有關係到地緣利害的戰略地位。蘇聯已死,即便美國大方承認敗於一個非洲軍閥之手,也無人膽敢利用這個機會挑戰美國的霸權。

何不就此罷手,少扔一些錢呢?畢竟不像富得流油的中東地區,就算美國佔領了整個索馬利亞,所得也不足以彌補戰爭的開支。

再說法拉赫·艾迪德,他的風光不過多持續了一兩年,1996年8月他就遭到刺殺身亡。

地位被他兒子繼承,而這個兒子之前卻是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的,柯林頓和艾迪德之間,看來還是柯林頓笑到了最後。

不過作為狠狠咬了獅子一口的野狗,索馬利亞的老百姓也許是值得一點高興的:多年以後,美國拍攝了《黑鷹墜落》的電影,說明美國人心裡,永遠記得那一陣痛楚。

但是數千人命換19個大兵,再次驗證了我們中國人有著切膚之痛的落後就要挨打,小國尊嚴絕不可能在大國施捨下得到保障,國家的和平、穩定、崛起毫無疑問是壓倒一切的利益。

文/南宮欽

相關焦點

  • 黑鷹墜落,美軍十九人陣亡擊斃兩千武裝分子,美軍為何承認戰敗
    1993年,美國以協助聯合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為由派出軍隊進入索馬利亞,這次軍事行動被稱為「黑鷹墜落」。此行目的是配合聯合國進行為何運動,平定索馬利亞內部由政治方面引起的變故導致的軍閥割據,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
  • 黑鷹墜落,美軍十九人陣亡擊斃兩千武裝分子, 美軍為何承認戰敗
    1993年,美國以協助聯合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為由派出軍隊進入索馬利亞,這次軍事行動被稱為「黑鷹墜落」。此行目的是配合聯合國進行運動,平定索馬利亞內部由政治方面引起的變故導致的軍閥割據,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
  • 美軍輸得非常慘,連電影《黑鷹墜落》票房都低過《哈利波特》太多
    《黑鷹墜落》中,美軍是輸得非常慘的,二架黑鷹UH60被擊落,二架被擊傷返回基地,而且,陣亡19人,被俘虜1人,數輛美軍汽車和三輛馬來西亞裝甲車被擊毀,從損失數據上看上去不太,但美軍出動了三支精英部隊,包括遊騎兵,三角洲,海豹突擊隊,在最後面,連第10山地師都出動了。
  • 真實的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幹掉敵方3000人,為啥自稱失敗
    美國是一個實力較強的國家,但戰爭發生時,也難免會有傷痛和別離。與此同時,美軍卻英勇強大,美軍真實的黑鷹墜落,曾經犧牲19人,竟然幹掉了敵軍3000人,這被稱為真實的黑鷹墜落,但為何美軍還自稱失敗? 90年代,柯林頓是美國政府的元首。在柯林頓成為美國總統的前一年,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實力。那個時代,中國在韜光養晦,想快速追趕美國的步伐。
  • 《黑鷹墜落》背後的內幕,索馬利亞人保衛家園,柯林頓不再出兵盧安達
    眾所周知,奧斯卡獲獎影片《黑鷹墜落》是過去幾十年裡最成功的軍事電影之一,不僅在美國口碑不錯,在中國國內也被一些軍迷認可。這部電影根據記者馬克·鮑登1999年出版的《黑鷹墜落:現代戰爭的故事》一書改編,記述了自越戰以來美軍進行的代價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交火。
  • 為何在黑鷹墜落中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3000人,卻說美軍行動失敗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黑鷹墜落》這部電影,電影中對於美軍在這次行動中的失敗原因,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呈現,當然有小部分地方也做了一些改動,當你看到美軍被圍攻時,美軍被當地武裝分子拖出來凌辱的時候,確實會有一種美軍行動失敗的感覺。
  • 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犧牲上千人,為何美軍是失敗者?
    有兩個村子,為了一件寶物打了起來,其中一個村子只傷亡了十幾個人,但沒有搶到寶物,另一個村子傷亡人數過百,但搶到了寶物。大家說,哪個村子勝利了?顯而易見,自然是後者,因為兩個村子打架的目的是為了一件寶物,誰拿到了寶物,誰就是勝利者。
  • 黑鷹墜落背後的故事—— 美軍的噩夢15小時
    ——柏拉圖美國歷史上最失敗的軍事行動之一國際公認的「教科書式失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美軍精銳為何慘敗於落後的索馬利亞這部經典巨製將為你解曉謎底《黑鷹墜落》是倫比亞影片公司於2001年推出的一部戰爭類型影片,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黑鷹墜落》,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由喬什
  • 在黑鷹墜落中美軍只陣亡了19人,可為啥說美國是失敗者?
    黑鷹墜落是美國在二戰後最為失敗的一次海外軍事行動,雖然在這場行動中美軍僅以陣亡19人的代價重創了摩加迪沙當地武裝,在軍事層面上是成功的。但行動的結果卻嚴重違背了美國的初衷,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戰略失敗。10月3日抓捕行動正式開始,代號「艾琳行動」。
  • ...索馬利亞|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美軍|柯林頓|盧安達_軍事
    眾所周知,奧斯卡獲獎影片《黑鷹墜落》是過去幾十年裡最成功的軍事電影之一,不僅在美國口碑不錯,在中國國內也被一些軍迷認可。這部電影根據記者馬克·鮑登1999年出版的《黑鷹墜落:現代戰爭的故事》一書改編,記述了自越戰以來美軍進行的代價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交火。摩加迪沙(Mogadishu)戰鬥中有18名士兵陣亡,其中包括兩名獲得榮譽勳章的三角洲部隊的特種兵。
  • 黑鷹墜落中,美軍以19人代價幹翻3000人,為何還是宣布行動失敗
    還有兩架直升機和數十輛裝甲車被毀傷,最後不得已請求第十裝甲師派坦克才能狼狽撤退,而對方只是被美軍相當看不起的民兵武裝,因為這次行動,美軍當時指揮這次行動的特種部隊司令也蒙羞辭職,但3年後美軍特種部隊依然派人混入艾迪德的秘密地宮將其擊斃,也算是報仇雪恨了。
  • 1993年黑鷹墜落:美國當年該不該插手索馬利亞危機?
    《黑鷹墜落》劇照1991年索馬利亞危機爆發,產生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聯合國強勢介入索馬利亞內戰,結果遭到了索馬利亞武裝分子的敵視和圍攻,1993年摩沙迪加之戰後(黑鷹墜落),美國遭受強大輿論壓力,柯林頓下令撤軍,聯合國維和行動失敗。
  • 越戰後美軍最失敗的軍事行動,真實事件電影《黑鷹墜落》
    電影只是現實事件的一個縮影,真實的黑鷹墜落其實是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名義對外軍事行動企圖攫取利益失敗的一系列結果。2001年根據聯合國軍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改編而成的《黑鷹墜落》上映,影片通過2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通過影視手段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美軍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親信受到阻攔並撤出到巴基斯坦駐軍地的15個多小時的慘烈過程,相對真實的展示了索馬利亞行動中最殘酷的一部分。
  • 《黑鷹墜落》根據著名的真實歷史「黑鷹事件」改編,美軍被虐屍,克.林頓立刻召回美軍(免費在線觀看)
    語言: 英語 / 索馬利亞語片長: 144分鐘 / 142分鐘(德國) / 152分鐘(加長版)又名: 黑鷹降落 / 黑鷹計劃 / 黑鷹15小時 美軍於1993年10月2日計劃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抓捕大軍閥艾迪德(Maxamed Faarax Caydiid),但由於情報的失誤,美國兩架黑鷹直升機被RPG火箭筒擊落,並引發了整個城市的人攻擊美軍
  • 真實的《黑鷹墜落》,美軍犧牲了19名士兵,卻擊斃了三千多人
    如果你看過電影《黑鷹墜落》的話,你就知道,在劇中,美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僅在戰場上折了兩架黑鷹直升機,而且還讓19名士兵把生命丟在了這個地方,對此,不少人就會覺得美軍那也太菜了,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如果你足夠了解這一段真實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這背後絕對沒那麼簡單。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黑鷹墜落、疫情失控、總統鬧劇,三重打擊下的美國,瀕臨分裂邊緣
    「黑鷹」直升機「黑鷹」墜落再度上演「黑鷹」直升機是美國一型四旋翼、雙發通用直升機。這架直升機之所以被大眾熟知,除了優異的性能外,還有就是「黑鷹墜落」這一事件實在是太經典了。1993年,大批美軍「三角洲」特種部隊士兵潛入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展開軍事行動,由於情報有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3架直升機被擊傷,19名美軍被殺害,1人被俘,70餘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數輛卡車和「悍馬」車被擊毀。
  • 美軍那麼強大,當年出兵索馬利亞,為何有兩架黑鷹戰機被擊落
    美國著名的電影《黑鷹墜落》,是以1993年在索馬利亞執行維和任務的美軍,一次真實的軍事行動為原型拍攝的。在這次代號「和平女神」的行動中,原來簡單的抓捕行動,最終演變成美軍和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整座城市的慘烈戰鬥,美軍以19人戰死,73人受傷,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3架被擊中受損嚴重,多輛悍馬車被毀的代價,成為越戰後傷亡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 美國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黑鷹墜落再次上演!事件造成7人喪生,包含5名美軍士兵
    我們經常取笑印度是摔飛機大國,什麼飛機在印度手上都能摔,但這其實忽略了另一個摔機大戶-美國,在今年的六月份,美軍在一個月之內就摔了五架主力戰鬥機,其中還包含美國最先進的戰鬥機F-35,美國在今年上半年摔飛機數量已經達到了兩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