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美軍|柯林頓|盧安達_軍事

2021-01-08 騰訊網

眾所周知,奧斯卡獲獎影片《黑鷹墜落》是過去幾十年裡最成功的軍事電影之一,不僅在美國口碑不錯,在中國國內也被一些軍迷認可。這部電影根據記者馬克·鮑登1999年出版的《黑鷹墜落:現代戰爭的故事》一書改編,記述了自越戰以來美軍進行的代價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交火。摩加迪沙(Mogadishu)戰鬥中有18名士兵陣亡,其中包括兩名獲得榮譽勳章的三角洲部隊的特種兵。

現在,我們在劇本之外進行挖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軍在1993年的摩加迪沙抓捕索馬利亞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rah Aidid)的一些內幕,其中有5個鮮為人知的細節。

一、《黑鷹墜落》之前,美軍已遭受重大損失

1993年10月3日,兩架黑鷹直升機在影片中描述的突襲中被擊落,幾名機組人員喪生,前去救援的部隊也有大量傷亡。當一名美軍士兵屍體在街上被拖行的畫面公之於眾,這對美國人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擊。

在電影展示的事件發生之前,美國人其實已經在索馬利亞遭受損失。1993年9月25日,一架美軍「黑鷹」直升機被火箭推進榴彈擊中,奪去了3名美國機組人員的生命,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事件,也是摩加迪沙戰鬥中第一次有直升機被擊落,同樣也有3名美軍士兵和3名巴基斯坦士兵在保護墜機地點時受傷。

《黑鷹墜落》發生前大約一個月,也就是1993年8月8日,4名美軍士兵的軍車被艾迪德民兵遠程引爆的地雷擊毀,造成4名美軍士兵死亡。

二、軍閥的財務主管回憶實情

艾迪德的財務主管奧斯曼·阿里·阿託(Osman Ali Atto)在《黑鷹墜落》開始階段就被美國特種作戰人員抓獲,他們破壞了他乘坐的汽車的引擎,他當時的車隊共有3輛車。但是據阿託在2002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的表態,事實上只有一輛車,他就在車裡。「直升機襲擊時,有人受傷,有人喪生。我們乘坐的那輛車,(而且)我有證據,它至少被打擊了50次。我的同事艾哈邁德·阿里雙腿受傷。」

幫助抓獲阿託的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員霍華德·瓦斯丁(Howard Wasdin)在他的書中回憶了這次任務,戰鬥在一個城市地區進行,民兵出現在附近,並向直升機射擊。

阿託和其他索馬利亞人一樣,認為《黑鷹墜落》這部電影對該國居民進行了不公平的描繪。

三、索馬利亞人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

BBC索馬利亞服務部的優素福·哈桑(Yusuf Hassan)在影片上映時表示,許多索馬利亞人覺得電影把他們描繪成狂熱分子,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角色。「《黑鷹墜落》沒有講述他們的故事。當時,我是以記者的身份報導衝突的,我知道戰鬥的索馬利亞人不僅僅是艾迪德的支持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是附近的人,被捲入這場戰火,他們試圖保衛自己的家園,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攻擊。」優素福·哈桑認為索馬利亞平民和激進分子死亡的確切數字不得而知,估計從幾百到上千不等。

據觀察人士回憶,在1993年10月的突襲前幾個月,美國的另一次襲擊可能已經使當地的索馬利亞人轉而反對美國人。人權觀察1995年的一份報告認為,1993年7月12日被稱為「血腥星期一」,美軍到消息說,艾迪德將出席在摩加迪沙與各部族領袖的會晤,事實上,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溫和派的部族領導人,他們開會是在討論(聯合國)和(艾迪德)之間的調解。人權觀察認為,這次襲擊「違反了人道主義法中的相稱原則,即使是出於善意」。

7月12日凌晨,美軍的「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向屋內發射16枚反坦克飛彈和20毫米機炮,造成50多人死亡。美國國內有人認為,發生「血腥星期一」事件,至少說明出現了巨大的判斷失誤,記者斯科特·彼得森(Scott Peterson)甚至稱這一事件為戰爭罪。

四、遊騎兵和三角洲部隊之外的美軍

在二級軍士長加裡·戈登(Gary Gordon)和三級軍士長蘭德爾·舒加特(Randall Shughart)之外,《黑鷹墜落》中有兩名喪生的士兵詹姆斯·馬丁和康奈爾·休斯頓中士,來自第10山地師第14步兵團第2營,該營被派去營救特遣部隊突擊隊的成員。馬丁在為醫護人員提供掩護時喪生,休斯頓在救援車隊的戰鬥中喪生。

空降救援隊蒂姆·威爾金森上士用繩索從一架墜毀的UH-60直升機中快速救出5名受傷的遊騎兵,獲得了空軍十字勳章。空軍三級軍士長斯科特·福爾斯在救援中腿部受傷,仍然繼續救治威爾金森救起的遊騎兵,獲得了銀星勳章。

戰術控制員傑弗裡·布雷(Jeffrey Bray)上士,也獲得了銀星勳章,他在夜間使用紅外線閃光燈巧妙地呼喚火力支援,表現出熟練的專業技能。

5名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員也參加了行動,他們作為突擊隊的先鋒,幫助友軍進出墜機地點,都獲得了銀星勳章。曾經參與抓獲阿託的海豹突擊隊員瓦斯丁在戰鬥中3次受傷。

支援美軍戰鬥的其他聯合國軍成員也有傷亡,據美軍戰史記載,馬來西亞聯軍有2死7傷,巴基斯坦部隊也有2人受傷。

五、國防部長辭職,柯林頓不再出兵盧安達

《黑鷹墜落》之後發生,美國國內的餘波不斷,但是並沒有在電影中表現出來。在經國會審查之後,時任國防部長萊斯·阿斯平(Les Aspin)被迫辭職,為自己在突襲前拒絕索馬利亞前線指揮官派遣坦克和裝甲車的請求而負責。

隨後,參議院的一份報告還指責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鮑威爾上將和他的幕僚拒絕派遣AC-130空中炮艇的請求。

美國人遇害和飛機墜毀的畫面促使柯林頓總統從索馬利亞撤軍。《黑鷹墜落》的災難也可能使柯林頓在1994年決定不出兵不幹預盧安達種族滅絕事件。

美軍決意打擊的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1996年在遇刺槍傷後最終死於心臟病。在過去的幾年裡,大約又有800名美軍返回索馬利亞,對非洲聯盟進行軍事援助,訓練和武裝索馬利亞政府軍,打擊極端組織青年黨。

相關焦點

  • 《黑鷹墜落》背後的內幕,索馬利亞人保衛家園,柯林頓不再出兵盧安達
    現在,我們在劇本之外進行挖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軍在1993年的摩加迪沙抓捕索馬利亞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rah Aidid)的一些內幕,其中有5
  • 1993年黑鷹墜落:美國當年該不該插手索馬利亞危機?
    美軍意識到,擒賊擒王,必須搞掉艾迪德本人,為此美軍派出了最精銳的三角洲特種部隊和遊騎兵。,還有人說這是自越戰以來美軍遭受的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國際上,非洲人權組織指責美軍和聯合國維和部隊攻擊索馬利亞平民,一些國家指責美國出兵索馬利亞不得人心,把救濟變成了侵略,還有些國家幸災樂禍,稱摩加迪沙之戰打敗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讓美國人威風掃地。柯林頓政府很狼狽。本來剛上臺想搞點政績,沒想到玩砸了。
  • 美軍那麼強大,當年出兵索馬利亞,為何有兩架黑鷹戰機被擊落
    美國著名的電影《黑鷹墜落》,是以1993年在索馬利亞執行維和任務的美軍,一次真實的軍事行動為原型拍攝的。在這次代號「和平女神」的行動中,原來簡單的抓捕行動,最終演變成美軍和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整座城市的慘烈戰鬥,美軍以19人戰死,73人受傷,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3架被擊中受損嚴重,多輛悍馬車被毀的代價,成為越戰後傷亡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 越戰後美軍最失敗的軍事行動,真實事件電影《黑鷹墜落》
    2001年根據聯合國軍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改編而成的《黑鷹墜落》上映,影片通過2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通過影視手段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美軍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親信受到阻攔並撤出到巴基斯坦駐軍地的15個多小時的慘烈過程,相對真實的展示了索馬利亞行動中最殘酷的一部分。
  • 美國最精銳的部隊遊騎兵,卻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中,損失巨大
    在索馬利亞,這支部隊就曾經損失巨大。先看一下遊騎兵的大致歷史。遊騎兵最早出現在英國殖民地美國時期,這些人為了保護自身安全,經常使用Rangers 名稱及戰術的小型軍隊,這些人就是遊騎兵部隊最早的原型。二戰的時候這支部隊正式建立,他們在二戰戰場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之後這支部隊空降能力和突擊能力非常強。目前名字叫特種部隊第七十五步兵團。
  • 黑鷹墜落,美軍心中的痛楚?美國19個大兵換3千人命,柯林頓承認戰敗
    聯合國隨之授權維和部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逮捕艾迪德,上文提到的海軍上將喬納森·豪徑直向美國國內提交了報告,要求派美軍特種部隊增援該任務。 可以想見,當報告被送到柯林頓桌頭時,美國總統籤字的心情是輕鬆的:艾迪德背後不可能有什麼大國勢力,打發這些手持簡陋AK的非洲鄉巴佬不需要大隊人馬。
  • 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犧牲上千人,為何美軍是失敗者?
    哥特蛇行動中,美軍本是正義的一方。當時,劣跡斑斑,幹了許多壞事的索馬利亞軍閥法拉赫·艾迪德伏擊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運輸車輛,不僅搶走了本來要救濟難民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而且還殺害了許多巴基斯坦的維和士兵。所謂的哥特蛇行動,指的是就是美軍抓捕法拉赫·艾迪德的行動。而美軍行動前,也得到了聯合國的授權,可以說,美軍的此次行動,完全合情合理。
  • 黑鷹事件美軍犧牲19人,擊斃索馬利亞上千人,為何還說美軍很失敗
    在蘇聯解體之後,唯一存在於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就只剩下了美國,在失去了蘇聯這一勁敵之後,美國的行事越發猖狂,美軍更是在國際社會上扮演著「世界維和警察」的角色,而且因為美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所以大多數的軍事行動都是非常成功的。
  • 近代索馬利亞發生了什麼,讓它如此動蕩和悲劇?
    這種情況,引起了索馬利亞民眾的廣泛不滿,1991年1月艾迪德領導的索馬利亞聯合大會黨,通過政變推翻了巴雷政府的統治。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837號決議,美國發誓要逮捕殺害巴基斯坦士兵的元兇——艾迪德領導的軍事組織的成員。最後,外國軍隊和艾迪德軍事組織的武裝衝突,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這使索馬利亞民眾對美國的幹涉產生了更大的反感情緒。索馬利亞本土的軍事組織,則藉機利用民眾的不滿情緒,開始對聯合國的行動進行各種形式的攻擊。
  • 索馬利亞的艾迪德槍殺23名維和士兵,美軍派2支精銳部隊卻遭慘敗
    索馬利亞的艾迪德手下槍殺23名維和士兵,美軍派2支精銳部隊卻遭慘敗文/無計讀史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索馬利亞的形勢尤其複雜。有登上寶座、獨裁大權的巴雷被一把拉下來,更有叛軍與叛軍之間的各種爭奪。直到1991年6月,各軍閥的混戰更是加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卻伸出了「人道援助」之手。
  • 撤出索馬利亞,美軍在非洲收縮的又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下令,在明年初撤出駐索馬利亞的大部分美軍人員和設施。目前,駐索馬利亞美軍約有700人。根據五角大樓的聲明,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離開東非地區,另一部分則將部署至索馬利亞的鄰國吉布地和肯亞,美軍將繼續與地區夥伴國家一道,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採取跨境軍事行動。
  • 在黑鷹墜落中美軍只陣亡了19人,可為啥說美國是失敗者?
    黑鷹墜落是美國在二戰後最為失敗的一次海外軍事行動,雖然在這場行動中美軍僅以陣亡19人的代價重創了摩加迪沙當地武裝,在軍事層面上是成功的。但行動的結果卻嚴重違背了美國的初衷,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戰略失敗。1993年8月26日夜,美國空軍6架C-5A運輸機把130名三角洲特遣部隊突擊隊員和16架直升機送抵摩加迪沙機場,為軍事行動做準備。到1993年10月2日,美軍得到線報,法拉赫·艾迪德的兩名高級官員將出現在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美軍決定抓捕這二人,以懲罰法拉赫·艾迪德。
  • 黑鷹墜落中,美軍以19人代價幹翻3000人,為何還是宣布行動失敗
    1992年,聯合國授權抓捕艾迪德。1993年10月2日,美軍獲得艾迪德的藏身之處,派出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部隊進行抓捕。本來只是一場簡單的抓捕行動,但是恐怖分子煽動全城的人圍攻美軍不到120人的抓捕小分隊(包含接應撤退的部隊)。
  • 為何在黑鷹墜落中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3000人,卻說美軍行動失敗
    編輯美國在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美軍的單兵素質也很高,裝備也最好,但是沒想到卻在索馬利亞折了腰。事情還要從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臺後開始說起。編輯而黑鷹墜落的主要源頭就是當時美軍得到情報,索馬利亞第5任總統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艾迪德是索馬利亞聯合大會的領導人,他把聯合國看成是奪取政權的絆腳石,曾經對巴基斯坦維和部隊進行過伏擊,造成20多人傷亡,聯合國下令要求搜查和抓捕艾迪德),將在摩加迪沙的一個飯店裡開會,得到消息的美軍迅速制定了抓捕方案,並派8架黑鷹去運送行動的士兵
  • 美軍特遣部隊擁有超豪華陣容,只為抓一名軍閥,卻蒙受慘烈失敗
    而之所以要組建這支部隊,是因為美國政府盯上了索馬利亞的「地方霸主」——穆罕默德·法拉·艾迪德。(遊騎兵特遣部隊合影)艾迪德自命為索馬利亞總統,但實際上則是一位地方軍閥。為了爭權奪勢,艾迪德不斷鼓動自己手下的武裝分子去攻擊其他派系的武裝分子。
  • 地球局|川普下令從索馬利亞撤軍,美軍在非洲收縮的又一步
    根據五角大樓的聲明,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離開東非地區,另一部分則將部署至索馬利亞的鄰國吉布地和肯亞,美軍將繼續與地區夥伴國家一道,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採取跨境軍事行動。這是繼下令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之後,川普在臨近總統任期尾聲之際下達的又一道撤軍令。在川普對部分海外駐軍採取「撤、撤、撤」態度的背景下,從索馬利亞撤軍的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 真實的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幹掉敵方3000人,為啥自稱失敗
    與此同時,美軍卻英勇強大,美軍真實的黑鷹墜落,曾經犧牲19人,竟然幹掉了敵軍3000人,這被稱為真實的黑鷹墜落,但為何美軍還自稱失敗? 90年代,柯林頓是美國政府的元首。在柯林頓成為美國總統的前一年,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實力。那個時代,中國在韜光養晦,想快速追趕美國的步伐。
  • 近30年美國十次對外軍事幹涉 推翻6個政權
    :1983年10月25日,為了應對格瑞那達副總理伯納德·科爾德發起的政變,美國和幾個加勒比國家發起代號為「暴怒」的軍事行動,入侵格瑞那達島。2.巴拿馬:1989年12月20日凌晨,大約2.15萬名美軍突襲巴拿馬,迅速佔領該國幾處重要陣地,僅在幾小時內就俘虜了當時巴拿馬的最高領導人曼努埃爾·諾列加,同時指控他勾結販毒團夥。美軍將這次行動的代號稱為「正義事業行動」。3.海灣戰爭:1990年伊拉克入侵並宣布吞併科威特。伊拉克在幾個小時內就控制了科威特,由此導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
  • 89人死傷、1人被俘,美軍「哥特蛇」行動為何慘敗?
    1993年的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維和部隊在執行維和任務時候被當地部族武裝伏擊,24名士兵被擊斃,甚至還被殘忍分屍。自1991年索馬利亞西亞德正確倒臺之後,索馬利亞便失去了統一的中央政府,由各地部族軍閥武裝割據,國家總體上陷入了無政府狀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索馬利亞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巴基斯坦與美軍就作為維和部隊進入當地。
  • 情報出現錯誤,索馬利亞一役美軍損失慘重,事後為何不猛烈報復?
    軍人性命被踐踏,國家顏面盡失,那「偉大」的美利堅為何沒有對索馬利亞採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呢?一是武力捉襟見肘。美國出兵索馬利亞之前準備不充分,特別是對索馬利亞長期的無政府狀態、極度的混亂和嚴重的災情估計不足,自認為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上聯合國的旗號,可以使得維和問題迎刃而解,順利在國際上「人道主義」表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