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特遣部隊擁有超豪華陣容,只為抓一名軍閥,卻蒙受慘烈失敗

2020-12-16 龍貓視野

文/土豆信天翁

戰史:1993年8月,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了遊騎兵特遣部隊(Task Force Ranger),並將其部署到了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這支部隊足以稱之為美國歷史上陣容最豪華的特遣部隊,它的核心成員來自第75遊騎兵團的第3營,而海軍的海豹突擊隊、空軍的第24特種戰術中隊和著名的陸軍「三角洲」特種部隊也都派遣了人員隨這支特遣部隊一道作戰。而之所以要組建這支部隊,是因為美國政府盯上了索馬利亞的「地方霸主」——穆罕默德·法拉·艾迪德。

(遊騎兵特遣部隊合影)

艾迪德自命為索馬利亞總統,但實際上則是一位地方軍閥。為了爭權奪勢,艾迪德不斷鼓動自己手下的武裝分子去攻擊其他派系的武裝分子。從1991年9月開始,艾迪德手下的武裝分子發動的襲擊導致了兩萬多人傷亡,並且嚴重破壞了索馬利亞本就落後的糧食生產體系。在1991年到1992年間,整個索馬利亞陷入了饑荒,因為那些武裝分子將至少80%的農產品都據為己有。根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段時間內有約30萬人死於飢餓,超過150萬人處於饑荒狀態。最過分的是,這些武裝分子還肆意搶奪聯合國提供的救濟糧——在電影《黑鷹墜落》中,平民搶奪糧食被武裝分子掃射的鏡頭絕非杜撰,而是有真實背景的。

1993年8月8日,艾迪德手下的民兵連續兩次向美軍車隊投擲土製爆炸物,導致四名美軍士兵身亡,七人不同程度受傷。再加上艾迪德手下民兵搶奪國際救濟、肆意槍殺民眾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美軍在該地區的存在,因此時任總統柯林頓親自批准美軍在摩加迪沙展開軍事行動,務必要將艾迪德抓獲回國審判,實在不行就當場擊斃,總之不能放任他禍害百姓。但是,雖然美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畢竟是索馬利亞,是艾迪德的主場——事實證明,在別人的主場作戰,總是很容易出差錯。

1993年10月3日中午兩點左右,整裝待發的遊騎兵特遣部隊受到了情報,乘坐MH-6「小鳥」直升機和MH-60「黑鷹」直升機前往摩加迪沙市區的一棟艦載,試圖抓捕艾迪德手下的兩名重要官員。但美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不應該在光天化日之下乘坐直升機悍然攻入敵人的主場。雖然在三角洲成員的帶領下,美軍成功抓到了自己想抓的人,但就在下午4時20分左右,變故突然發生——索馬利亞武裝人員使用RPG火箭筒擊落了一架黑鷹直升機,兩名飛行員當場身亡,機組人員受了重傷。在這種情況下,兩名三角洲隊員乘坐「小鳥」直升機降落到事發現場,並一直堅守在陣地上,直到因為彈盡糧絕而被索馬利亞民兵殺害。

下午4時40分左右,第二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幸運的是在地面作戰的遊騎兵和三角洲及時趕到了現場,並救出了倖存者、躲到了附近的幾座建築內。但當時美軍部隊的通信極為混亂,在不同地點作戰的單位壓根無法互相聯繫上,而救援車隊也不知道該怎麼在索馬利亞民兵的瘋狂圍攻中把所有人撈出來。因此,這場原計劃「迅速進行」的突襲行動,演變成了百來名特種兵與數千名索馬利亞民兵之間的拉鋸戰。激烈的戰鬥一直從下午持續到了午夜,由於任務性質不需要攜帶大量彈藥,導致當時特遣部隊的成員身上所攜帶的彈藥幾乎快要打光了。

而美軍指揮部也對此感到非常著急。情急之下,美軍不得不向駐紮在附近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請求援助。10月4日凌晨2時左右,巴基斯坦第10山地師和馬來西亞維和部隊組成了一支長度達數公裡的救援車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城市,救出了所有美軍傷員。由於傷員和屍體把裝甲車的座位全佔滿了,許多士兵在經過了一夜的艱苦鏖戰後還不得不跑步跟著車隊返回營地。而這一段路程,演變成了後來著名的長距離拉練——「摩加迪沙英裡行軍」,成了每一個特種部隊成員的「必修課」。

在這場戰鬥中,有19名美軍士兵在戰鬥中身亡,73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也是自越戰以來美國特種部隊所蒙受的最巨大、最慘烈的傷亡。對於這次行動,美軍指揮官加裡森將軍給柯林頓總統寫了一封信,明確表示將承擔一切失敗責任。幾年後,美軍的眼中釘艾迪德在一次衝突中受傷,不久後死亡。就在艾迪德死亡的那一天,加裡森將軍宣布退役。而「黑鷹墜落」事件,也成為了美國特種部隊歷史上永遠無法抹去的一道傷疤。

相關焦點

  • 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犧牲上千人,為何美軍是失敗者?
    戰爭也是一樣的道理,戰爭的勝利與否從來不看雙方的傷亡人數,只要戰爭的目的達到了,那就是勝利,反之,即便殺敵再多,但戰爭的目的沒有達成,那也是失敗。哥特蛇行動也是類似的道理。哥特蛇行動中,美軍本是正義的一方。當時,劣跡斑斑,幹了許多壞事的索馬利亞軍閥法拉赫·艾迪德伏擊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運輸車輛,不僅搶走了本來要救濟難民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而且還殺害了許多巴基斯坦的維和士兵。
  • 在黑鷹墜落中美軍只陣亡了19人,可為啥說美國是失敗者?
    黑鷹墜落是美國在二戰後最為失敗的一次海外軍事行動,雖然在這場行動中美軍僅以陣亡19人的代價重創了摩加迪沙當地武裝,在軍事層面上是成功的。但行動的結果卻嚴重違背了美國的初衷,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戰略失敗。索馬利亞的海盜之所以無法根除,是因為其國內處於軍閥割據的局面。自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臺後,索馬利亞國內便戰亂不斷。當時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和南部大部分地區被一個叫法拉赫·艾迪德的軍閥所控制,法拉赫·艾迪德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一直視聯合國維和部隊為眼中釘。
  • 越戰後美軍最失敗的軍事行動,真實事件電影《黑鷹墜落》
    2001年根據聯合國軍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改編而成的《黑鷹墜落》上映,影片通過2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通過影視手段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美軍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親信受到阻攔並撤出到巴基斯坦駐軍地的15個多小時的慘烈過程,相對真實的展示了索馬利亞行動中最殘酷的一部分。
  • 圖說:40年前的「鷹爪行動」美軍250年歷史上最徹底的失敗之一
    圖為負責為CH-53直升機加油的EC-130「大力神」運輸機和機組成員,照片中的近半數人員在此次行動中喪生。隨後,特種部隊將護送人質,乘坐來時駕駛的卡車和公共汽車前往阿姆賈迪體育場。CH-53「海上種馬」直升機將在那裡降落,並將他們帶到曼扎裡亞軍事基地。這座軍事基地將在特種部隊在德黑蘭開始行動的同時,被美軍另一支特種部隊奪取。
  • 黑鷹事件美軍犧牲19人,擊斃索馬利亞上千人,為何還說美軍很失敗
    在1993年發生的黑鷹行動,就是美國吞下的一場失敗。雖然當時美國只傷亡了19人,而對手傷亡了1000餘人,但是這場行動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美國出兵索馬利亞,原本是名正言順的 美國向索馬利亞出兵,原本是一場正義的軍事行動。自1991年索馬利亞政府倒臺之後,國內的軍閥林立,內戰不斷,給當地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為何在黑鷹墜落中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3000人,卻說美軍行動失敗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黑鷹墜落》這部電影,電影中對於美軍在這次行動中的失敗原因,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呈現,當然有小部分地方也做了一些改動,當你看到美軍被圍攻時,美軍被當地武裝分子拖出來凌辱的時候,確實會有一種美軍行動失敗的感覺。
  • 黑鷹事件:美軍損失19人幹翻3000人,為何卻說行動失敗了?
    1993年,120名美軍在索馬利亞進行的軍事行動遭遇意外,整座城的民兵開始對他們進行攻擊。即使擁有著最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在營救戰友和撤離戰地的過程中,仍然付出了19人死亡、70餘人受傷的代價。兩架黑鷹直升機也在逃離途中被炮火擊落,後來,由美國自己拍攝的以此次歷史事件為原型的電影也形象地取名為《黑鷹墜落》。單從雙方的戰損情況上來看,美國其實的傷亡代價其實是遠遠低於索馬利亞的。約有10000索馬利亞民兵參與了此次戰鬥,對比美軍的120人,數量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 美國陸軍特遣部隊進駐太平洋,圖的是……
    最近,美國陸軍也在為這個目標「添磚加瓦」:據彭博社報導,美國陸軍將在太平洋地區部署一支特種部隊,以加強對抗中國。這支部隊能夠在信息、電子、網絡等領域發起進攻,並配備遠程精確武器,如高超音速飛彈,打擊陸基和海基目標,在本國海軍與他國海軍發生衝突時掃清道路。美國陸軍部長瑞安·麥卡錫。
  • 一名士兵一次戰鬥控制57架戰機,指揮65次空襲,這就是美軍的英勇
    其中一名阿富汗國內安全部隊士兵來到格裡米的情報小組報信,阿富汗國內安全部隊的一支小分隊,包括分隊指揮官被困在塔利班控制的大院裡。美軍派出特種部隊分頭前去營救,格裡米帶領一支小分隊負責在大院外60米伏擊,把住大院的入口周圍地形。當時,阿富汗國內安全部隊的指揮官已經陣亡。幾分鐘後,一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從牆上往外看,發現了美軍,從5米遠的地方向美軍開火。
  • 七千志願軍的鋼鐵防線,讓美軍戰術徹底失敗,慘烈的華川狙擊戰
    所以在完成第一階段作戰後,我軍決定主動後撤,避免在南朝鮮地區被美軍包圍。而在我志願軍撤退的途中,一場發生在華川的阻擊戰與鐵原阻擊戰幾乎同時打響,它以其更加慘烈的悲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史上留下了鮮血與榮譽的記錄。
  • 四種飛機決定了中途島戰役的戰術特點,而日本人只擁有其中三種
    在珊瑚海海戰中, 交戰雙方的航空母艦都未能真正發現對方,所以飛行員們對他們炸彈和魚雷的攻擊效果的判斷是非常不準確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山本五十六在前往中途島的時候,自以為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擊沉了2 艘美軍航空母艦,但其實上只擊沉了1 艘。這種「迷糊」的狀態將貫穿整個戰役,並產生更為微妙的效果。
  • 豪華陣容卻以失敗收尾!湖人活塞綠軍熱火,科比兩度上榜!
    NBA近幾十年誕生了很多超級強隊,如兩次三連冠時期的喬丹的公牛、擁有GDP的馬刺、OK組合的湖人、三巨頭的綠軍凱爾特人、三巨頭的熱火、四星勇士等等。這些球隊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就,總冠軍都是他們賴以成名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這樣的超級強隊很多卻因為矛盾而解散,無法繼續閃耀在賽場。
  • 19名特種兵換掉敵方3000多人,卻自稱失敗
    就比如一個案例,特種兵千裡奔襲幹掉敵方3000多人,自身傷亡19人,事後卻稱任務失敗,半個排的編制換掉敵方一個旅,此等戰績亦可以笑傲世界了,這就是美軍當年的「黑鷹墜落」事件。從事前的計劃和事後的影響來看確實是失敗了,但也反映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強大。
  • 朝鮮軍面對美軍不堪一擊?第一支登陸的美軍直接被嚇得手足無措
    故而也有人說,沃克是一位只知道執行命令而不問其他方面的純粹軍人。但是,對於沃克的部下們來說,一踏上朝鮮地區,就經受著十分痛苦而又危險的考驗。比如他的部下之一,史密斯的特遣部隊,他們從伍德兵營到板付75英裡的路程,花費了整整5個小時。路上大雨不停,士兵們從卡車上爬下來時,個個淋得透溼。他們離開日本時,前來送行的威廉·迪安給史密斯帶來了令人擔憂的消息。
  • 美軍那麼強大,當年出兵索馬利亞,為何有兩架黑鷹戰機被擊落
    美國著名的電影《黑鷹墜落》,是以1993年在索馬利亞執行維和任務的美軍,一次真實的軍事行動為原型拍攝的。在這次代號「和平女神」的行動中,原來簡單的抓捕行動,最終演變成美軍和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整座城市的慘烈戰鬥,美軍以19人戰死,73人受傷,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3架被擊中受損嚴重,多輛悍馬車被毀的代價,成為越戰後傷亡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 小比格霍恩戰役,美軍與印第安人之間最慘烈的戰役
    小比格霍恩戰役就是發生在1876年6月25日的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河附近,美軍和北美勢力最龐大的蘇族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被稱作是最慘烈的美軍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役。在堪薩斯州、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以及德克薩斯州邊境地區,謝裡登對印第安人的戰役期間,進行了以下軍事行動:1868年9月,福西斯的特遣部隊在比徹島防守由羅曼·諾斯,指揮的印第安人的進攻,為期9天。
  • 全歐最豪華陣容卻四大皆空!投入巨資的巴薩籃球隊為何再次失敗?
    這也是巴薩連續第6年衝擊聯賽冠軍失敗,本賽季投資巨大的巴薩此前的西班牙杯賽中也鎩羽而歸,加上取消了的歐冠聯賽,本賽季再度四大皆空。再加上巴薩隊中原有的明星球員克拉弗、託米奇等人,巴薩本賽季的陣容堪稱歐洲最豪華,因為他們可以排出一套全部有過NBA資歷的首發陣容。然而在現實的賽季中,巴薩並沒有體現出超班的實力。停擺前巴薩雖然排名聯賽第一,但是只領先死敵皇馬1個勝場,複賽之後巴薩小組頭名晉級半決賽,但他們大多數比賽贏的都比較艱難。
  • ...索馬利亞|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美軍|柯林頓|盧安達_軍事
    現在,我們在劇本之外進行挖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軍在1993年的摩加迪沙抓捕索馬利亞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rah Aidid)的一些內幕,其中有5個鮮為人知的細節。一、《黑鷹墜落》之前,美軍已遭受重大損失1993年10月3日,兩架黑鷹直升機在影片中描述的突襲中被擊落,幾名機組人員喪生,前去救援的部隊也有大量傷亡。
  • 黑鷹墜落中,美軍以19人代價幹翻3000人,為何還是宣布行動失敗
    間接地為中國在非洲進行經濟活動提供了戰略空間。 此次行動的目標是抓捕大軍閥艾迪德,美軍自己將這次行動稱之為失敗的典範列入軍事教材,我軍也有其相關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