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超越自我還是率意人生?盤點那些驚險的極限運動

2020-12-14 騰訊網

極限運動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極限運動單指各個大型極限運動會中包含的成型的項目,比如極限摩託車、極限輪滑等等;

廣義上的極限運動包含的項目就很多了,蹦極、滑雪、攀巖、懸崖跳水、翼裝飛行、速降、跑酷等挑戰性高的項目都可以被稱為極限運動。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說起極限運動,有的人談虎色變,認為極限運動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是很危險的行為;有些人卻趨之如騖,把它當作興趣愛好甚至不斷努力超越的目標,不惜花重金來感受極限運動帶來的刺激。

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過極限運動,或者嘗試去深入了解這項運動,一般都將極限運動愛好者看作瘋子,要麼就是心理有問題,要麼就是人格有障礙。

其實,當你深入了解這項運動,你會發現,極限運動並不是在拿生命開玩笑,用生命去換取好玩和刺激;相反,它是一個治癒的過程,可以使人克服恐懼,超越自我。

徒手攀巖

每一個徒手攀巖的人可能都是一個倔強、不服輸的性格。超越極限、率意人生,徒手攀巖的危險性很高相信大家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極限運動愛好者前赴後繼,可能這就是徒手攀巖的魅力。

極限運動愛好者們會認真學習技巧,謹小慎微地分析可能遇到的風險,鍛鍊好身體,保證體力持久和身體靈活度;再對攀巖地點進行細緻的分析、「踩點」,最後量力而行決定要不要執行。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翼裝飛行

翼裝飛行時,飛行員要穿著擁有雙翼的飛行服裝和降落傘設備,從高處一躍而下,再利用肢體動作掌控飛翔,在達到安全極限的高度打開降落傘降落。

無動力翼裝飛行的時速理想狀態下可以達到200公裡/小時,比跳傘更刺激同時也具有更高風險。

人們痴迷它,因為它是最接近小鳥翱翔的飛行姿態,而像鳥類一樣在山谷和湖泊間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心願。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事物都有兩面性,那些害怕極限運動的人的擔心也有道理,因為極限運動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對於愛好極限運動、並且做好充足準備的人,我們也不應該去批判。超越自我,率性而為,可能這就是極限運動愛好者們的幸福來源吧。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驚險刺激,盤點那些極限國內蹦極的好去處!膽小的人千萬別嘗試!
    毛線身邊很多朋友都會熱衷於折騰自己,打卡各類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毛線的膽子沒有那麼大,看到這些極限運動,腿都會不自覺的顫抖。毛線問過喜歡極限運動的朋友們,很多人都認為在體驗極限運動的過程中,可以使自己的壓力釋放得更徹底。今天毛線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國幾大蹦極的好去處吧!
  •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極限運動電影推薦
    第一部克桑德(範迪塞爾 Vin Diesel 飾)是極限運動界的明星,但他離經叛道,總是以他的身手對社會上那些敗類名流發出挑戰,當地警方對他也經常無可奈何。大衛貝爾與塞瑞爾拉菲利本身便是熱愛極限運動的跑酷高手, 前者更是街頭極限運動的開創者。為為讓動作場面看起來更為逼真明快,影片用150幀/秒的高速攝影機拍攝,花了整整十個月時間完成,期間還因為塞瑞爾拉菲利受傷而被迫停了六個月。所幸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部標準B級片贏得了絕佳口碑,並於2014年誕生了《暴力街區》升級版,警察角色也改成了主演過《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已故男星保羅沃克。
  • 【運動】極限的超越
    波力品牌的精神是波力 無極限!無極限意味著永遠參在超越的可能,不斷地奮進、向上沒有終點。
  • 極限運動就是「作死」?被這部電影打臉
    對於翼裝飛行,危險率很高的一項極限運動。驚險刺激,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與死神擦肩而過。不得不欽佩的是參與者的勇氣。雨落相信大多數人,是不能夠理解極限運動有怎樣的魅力,不過,這部電影相信你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看法。
  • 極限運動驚險刺激,誰知鏡頭外的攝影師也是王者
    每次看到那些驚險刺激的跑酷視頻時,你是不是在為視頻的主角打call,但事實上藏在背後的攝影師才是真王者。講求的是真實刺激,而且通常特技運動的地形比較複雜、空間比較狹小,運動員又要在鏡頭前快速移動、跳躍、翻滾,所有動作一氣呵成,根本不停。 我們必須得跟得上影片主角,也要能夠預判之後的運動軌跡,還得了解極限運動的心理狀態,知道用什麼場景來烘託更有氣勢。這種情況下,無人機、拍攝車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了,特寫鏡頭幾乎都要求攝影師全程跟拍。
  • 在人生路上,你是否追尋過自己的極限?超越自我,感受那份美好
    人生的跑道——極限之美這世間,美被定義了各種屬性,這種屬性也賦予了各自的特性。有一種美叫做極限之美,這種美猶如生活,猶如人生。有時候,我也在冥想極限美到底是什麼模樣,但想像終究不如體驗。既然講人生、講生活,就離不開實際體驗了。在學校的大操場上,跑道兩旁的景物飛快地向後倒退,跑道上的白線依舊不動。正如人生軌跡一般,每個人都會在既定的跑道上奔跑著,跑道是一樣的,終點不同而已。
  • 極限運動 到底是「作死」還是「追求夢想」?
    《徒手攀巖》劇照。對於極限運動,大眾與其愛好者的看法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走向兩個極端。為何兩者間會出現如此大的態度鴻溝?極限運動又是否有其存在的意義呢?  亞歷克斯曾說過一句話:「我並不是瘋子,徒手攀巖也並不是瘋子的舉動。」我是十分贊同他這句話的。作為攀巖圈內「大神」,他絕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若非沒有95%以上的把握,他不會選擇挑戰徒手攀登酋長巖。
  • 輪滑速降,一項極具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
    想必看過《十二生肖》的朋友一定被電影中身穿輪滑衣,一身鎧甲所震撼,驚險的場景、堪比汽車的速度,歷歷在目。其實我們在電影中的所看到表演,真實的名字叫輪滑速降,這是一項極具刺激和驚險的輪滑運動,一般選擇在陡峭的公路和山路上等高處下山,速度最高可達150公裡每小時。
  • 一項可以挑戰極限,突破自我的運動-攀巖
    攀巖是綜合挑戰性、技術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戶外時尚運動攀巖運動也屬於登山運動,攀登對象主要是巖石峭壁或者人造巖牆。早期該運動項目主要是戶外,利用天然的自然條件進行攀巖。後發展為室內並作為一項專業的體育競技項目被推廣開來攀巖首先要有自信心,因為面對比自己高大幾倍的巖壁,想要超越,自信心必須十足。這樣才有勇氣去跨過山丘進去心也是很重要,因為這項運動不比跑步、騎行等有氧運動,在攀巖中途,如果因為判斷失誤或者體力不支,而失去前進的動力,很可能就前功盡棄想要進行這項運動,首先要鍛鍊自己的腿力以及臂力。
  • 挑戰極限 超越自我——我縣選手談「我的馬拉松」 - 蒼南新聞網
    賽事數量從原先的7.8場到70.80場現在700.800場;國際運動裝備品牌進入、運動服務行業興起、便利的交通、帶動旅遊酒店消費等,馬拉松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宣傳名片。馬拉松運動是「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代名詞,迷你馬、10km、半馬、全馬6小時的關門時間,讓更廣泛的群體能夠融合進來,隨著參與人群的迅猛增長,現在它也是人們追求運動健康的生活方式。預祝2018蒼南海西國際半程馬拉松圓滿成功!
  • 聊聊那些極限運動
    我們聊了很多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聊那些流行在街頭巷尾的極限運動,和少有人嘗試甚至不為人知的極限運動吧~一般的,極限運動通常會使人們逐步離開傳統的體育場館,走向荒野,縱情於山水之間,向大自然尋求人類生存的本質意義。
  • 決戰高考後,她想用極限蕩繩邁進人生新階段
    奧陶紀第三屆國際極限挑戰節報名通道一經開啟,就收到來自全球數千位極限運動愛好者的踴躍報名,這其中有身經百戰的極限運動達人,也不乏對極限運動充滿嚮往的「萌新」,周慧就是其之一。高三考生心中的極限夢 想打卡奧陶紀,是對極限項目的一種喜愛,想挑戰極限蕩繩,那一定得有足夠的勇氣,而這個從來沒玩過極限運動的18歲女孩,竟一眼就愛上了奧陶紀的極限蕩繩。「我學習民族舞10年了,很多人見我第一面感覺是柔柔弱弱的,但實際上我是大大咧咧的性格。」
  • 夜讀丨「冒險」不是極限運動,超越自己才是
    這樣的例子在極限運動領域還有很多,美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攀上了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他的事跡被拍成了紀錄片《徒手攀巖》並獲得了許多獎項,即便如此,很多人關注的還是他在攀登過程中「不顧性命」的冒險,而忽視了他為了完成這個壯舉,準備了八年的時間。
  • 唯有突破極限,方能超越自我~早安,徐州!
    唯有突破極限,方能超越自我~早安,徐州!> 攝影:李依航原標題:《唯有突破極限
  • 詠寧死了,但極限運動不會消失。你知道為什麼嗎?
    最近,國內極限運動第一人詠寧失手摔死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知乎上幾乎一邊倒的指責和否定。生命隕落是巨大的悲劇。我與大家一樣感到痛惜。而高空攀爬涉嫌違法、可能危害公共安全,這毋庸置疑。希望這起悲劇引起極限運動愛好者的足夠警醒,可以試著挑戰生命的極限,但不要挑戰法律和社會責任的極限。但是,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要輕易否定詠寧和極限運動的價值嗎?
  • 「作死」還是「追夢」 極限運動存在的意義到底為何
    對於極限運動,大眾與其愛好者的看法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走向兩個極端。為何兩者間會出現如此大的態度鴻溝?極限運動又是否有其存在的意義呢?亞歷克斯曾說過一句話:「我並不是瘋子,徒手攀巖也並不是瘋子的舉動。」我是十分贊同他這句話的。作為攀巖圈內「大神」,他絕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若非沒有95%以上的把握,他不會選擇挑戰徒手攀登酋長巖。
  • 旅遊時體驗那些極限運動,安全始終還是應該堅守的底線(上)
    最近,張家界天門山女翼裝飛行員出現意外,再次引起了公眾對極限運動的關注。很長時間以來極限運動只是勇者的「遊戲」,更多體現在運動方面,現在,越來越多的旅遊景區引進了各式的極限運動,旅遊中遊客接觸各項極限運動也變得更平常,儘管極限運動對旅遊者或許有著各樣的吸引力,儘管經營者有著各樣的安全承諾和保障,不過對普通旅遊者來說安全始終還是應該堅守的底線。
  • 挑戰極限,他不停超越自我
    從1985年開始接觸皮划艇開始,李澤英在全國錦標賽、全國運動會上屢獲殊榮: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獲三等功、1988年上海市全國錦標賽獲得1000MK2第一名、1991年全國錦標賽1000MK1第一名、1991年杭州市全國錦標賽500MK1第一名、199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獲500MK2第二名……從運動員到教練員,浮沉在皮划艇中30多年,這項運動已經深深紮根於李澤英的心中。
  • 超越極限的生活
    她的演講視頻在高手如雲的TED首頁,被推薦放置了30天。以下是她在TED的演講全文: 假如生活是一本書,而你是作者,那麼你會希望自己編寫出怎樣的故事?而當年正是這個想法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在炎熱的拉斯維加斯的沙漠中長大,我所嚮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做著週遊世界的白日夢,想像著能夠住在下雪的地方,並把所有想講的故事一一拍攝出來。
  • 科普 八項世界上最為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的世界在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受到衝擊——曾為越野自行車界的明星和傳奇人物戴夫·米拉(Dave Mirra)的驗屍報告顯示,他的腦部有慢性創傷性腦病的症狀,而這種病症通常是足球運動導致的。最近的一項關於極限運動及多種頭部及頸部損傷的研究發現,隨著極限運動熱門程度度持續升溫,運動所造成的腦震蕩及其它的一些腦部和頸部受傷個案數也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