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通往江油太白中學教學點的路上,人們都會看到一位慈愛的中年婦女,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男孩往前走。婦女不時低頭和男孩耳語幾句,兩人隨即呵呵樂了起來。
這個場景,對於許多生活在江油市武都鎮二萬八社區附近的居民來說,都十分熟悉。他們是一對母子,兒子劉啟帆今年17歲,高位截癱,正讀高中二年級。母親蒲紅兵為送兒子上下學,每天推著輪椅往返於家與學校之間,一天四趟,無論寒暑風雨,從未間斷。12年來,推壞了三輛輪椅,成為遠近聞名的「最美陪讀媽媽」。
5歲兒高位截癱
三口之家陷困境
昨(19日)下午,記者走進江油市長城辦事處二萬八社區(武都鎮)蒲紅兵的家。狹小擁擠的房間,簡陋的家具陳設,處處透露出這個家庭的窘迫。與同齡人相比,42歲的蒲紅兵面容顯得分外憔悴,穿著一身過時的衣裳。
「10多年來,我和老公幾乎都沒有添置過新衣服。」蒲紅兵說,自己是個家庭主婦,過去家裡全靠在長鋼四廠上班的丈夫維持,日子雖說過得清苦,倒也知足。沒想到, 兒子劉啟帆5歲那年不幸意外受傷致高位截癱,從此一家人陷入困境。
那是2000年4月1日,劉啟帆與小夥伴玩耍嬉戲時,不幸被火藥槍擊中。經過一個多月住院救治,命雖然保住了,但卻成了高位截癱。兩年後,為籌錢給兒子治病,蒲紅兵的丈夫咬牙買斷工齡,外出拼命打工掙錢。雖然到處求醫問藥,但劉啟帆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如今,他的心臟、脊椎等要害部位依舊殘留有鐵砂,自胸脯以下,沒有半點知覺因擔心危及生命,始終不敢貿然再次手術。尤其是長年累月坐臥,他的屁股褥瘡不斷,一直離不開一種昂貴的外用藥膏治療,每月僅此一項,藥費不下500元。
慈母推兒去上學
12年來風雨無阻
2001年金秋,6歲的劉啟帆讓媽媽背到小區曬太陽,遇見昔日小夥伴一個個背著新書包,蹦蹦跳跳從面前跑過。劉啟帆滿眼羨慕:「媽媽,我也想上學。」聽了兒子的話,蒲紅兵忍不住落淚,她做出一個艱難決定,推著兒子完成學業。12年來,從劉啟帆家到到學校不足1裡的路上,周而復始寫滿了一個母親的堅韌與慈愛,也寫滿了一個渴望求知少年的堅強與執著。
「我的作息規律都是圍繞兒子的生活和上學形成的,這麼多年從沒更改過。」蒲紅兵告訴記者,她每天早上不到7點就起床做早飯,伺候兒子穿衣、洗漱、吃飯。接著,小心翼翼將兒子從床上挪上輪椅,推他上學。送完兒子返回時,她就去市場買菜。雖說家裡經濟緊張,但隔三岔五,她還是要買些雞蛋和豬肉,給兒子補充營養。做好午飯,她又匆匆忙忙趕去學校接兒子回家吃飯,然後,給兒子擦藥膏,再送他上學。下午5點過做好晚飯,又去接兒子回家。晚上臨睡前,還要伺候兒子大小便,給他擦洗身子、擦藥膏,一遍又一遍按摩身體麻木的部位……
蒲紅兵給記者講了一件令她心痛的事。今年3月的一天午後,她剛給兒子擦完藥膏,還沒來得及將他移到輪椅上,兒子就嘗試自己起床,結果「撲通」一聲,重重跌在地上,兒子頓時嚎啕大哭,「我太不爭氣了,都這麼大了,還要媽媽伺候。」蒲紅兵嚇壞了,忙跑出去請鄰居幫忙將兒子送到醫院。經檢查,劉啟帆的右下肢嚴重骨折,足足住院一個多月才基本痊癒。從此,蒲紅兵再也不敢大意了。
在蒲紅兵心裡,兒子就是她的全部,不管有多難多苦,她都會為了兒子默默承受。她經常對兒子說,「媽媽就是你的『一雙腳』,你想去哪,我就會把你送到哪裡。」
一路成長沐浴愛
殘疾兒自信陽光
昨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跟隨蒲紅兵前往太白中學接劉啟帆放學。鈴聲響了,蒲紅兵將輪椅搬上教學樓三樓。高二級21班班長杜程博和三名男生將劉啟帆連輪椅慢慢抬下來。杜程博說,為了照顧劉啟帆的學習,全班20多名男生自發組成5個愛心小組,每天輪流抬他上下樓,伺候他上廁所。女生們也不甘示弱,幫劉啟帆接開水,輔導他作業,課餘時間陪他聊天解悶。
班主任郭建告訴記者,為方便劉啟帆進出教室,特意將他的座位固定在教室最後排靠近門的位置。由於他不方便上早晚自習,各科任課老師每天忙裡偷閒,為他「開小灶」補習。雖然他無法參加體育運動,但每當學校或班級舉行文體活動,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將他抬到現場,讓他感受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快樂和幸福。
另據了解,針對劉啟帆的病情以及家庭狀況,二萬八社區很早就為他們家辦理了城鎮低保。社區幹部除了逢年過節慰問外,平時還儘可能通過民政救濟、救助等渠道,關照他們家的生活。
「我讀過張海迪阿姨身殘志堅的故事,我想我也能夠成才。」劉啟帆自信地說,在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幫助下,他感到很幸福很快樂,希望將來學有所成,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極盡所能,孝敬父母,回報社會。(綿陽晚報—蜀龍網 記者 陳元松 文/圖)
[4]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編號:2304068 發證機關: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5]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編號:2304068 發證機關: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