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陪讀媽媽」12年推壞3輛輪椅

2021-01-19 四川日報
江油「陪讀媽媽」12年推壞3輛輪椅

    □陳元松
    在通往江油太白中學的路上,人們總會看到一位慈愛的中年婦女,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男孩往前走。婦女不時低頭和男孩耳語幾句,兩人隨即呵呵樂了起來。
    他們是一對母子,兒子劉啟帆今年17歲,高位截癱,正讀高中二年級。母親蒲紅兵為送兒子上下學,每天推著輪椅往返於家與學校之間,一天四趟,無論寒暑風雨,從未間斷。12年來,推壞了3輛輪椅,成為遠近聞名的「最美陪讀媽媽」。
推兒上學 風雨無阻12年
    蒲紅兵的家在江油市長城辦事處二萬八社區。狹小擁擠的房間,簡陋的家具陳設,處處顯露出這個家庭的窘迫。「10多年來,我和老公幾乎都沒有添置過新衣服。」蒲紅兵說,自己是個家庭主婦,過去家裡全靠丈夫維持,日子雖說過得清苦,倒也知足。沒想到,一場橫禍讓一家人陷入困境。
    2000年,劉啟帆與小夥伴玩耍嬉戲時,不幸被火藥槍擊中。經過救治,命保住了,卻成了高位截癱。如今,他自胸脯以下,沒有半點知覺。長年累月坐臥,他的屁股褥瘡不斷,一直離不開一種昂貴的外用藥膏治療,每月僅此一項,藥費就不下500元。
    2001年金秋,6歲的劉啟帆讓媽媽背到小區曬太陽,遇見昔日小夥伴一個個背著新書包,蹦蹦跳跳從面前跑過。劉啟帆滿眼羨慕:「媽媽,我也想上學。」聽了兒子的話,蒲紅兵忍不住落淚,她做出一個艱難決定:推著兒子完成學業。
    12年來,從劉啟帆家到學校不足1裡的路上,周而復始寫滿了一個母親的堅韌與慈愛,3輛推壞的輪椅就是見證。「我的作息規律都是圍繞兒子的生活和上學形成的,這麼多年從沒更改過。」蒲紅兵的一天從早上7點開始,送孩子上學、放學、做飯,直到臨睡前為孩子按摩和擦洗。她經常對兒子說,「媽媽就是你的『一雙腳』,你想去哪,我就會把你送到哪裡。」
愛心湧動 激勵孩子成長
    學校裡,愛心湧動。為了照顧劉啟帆的學習,全班20多名男生自發組成5個愛心小組,每天輪流抬他上下樓,幫助他上廁所。為方便劉啟帆進出教室,班主任郭建特意將他的座位固定在教室最後排靠近門的位置,由於他不方便上早晚自習,各科任課老師每天忙裡偷閒,為他「開小灶」補習。
    據了解,針對劉啟帆的病情以及家庭狀況,二萬八社區為他們家辦理了城鎮低保,平時還儘可能通過民政救濟、救助等渠道,關照他們家的生活。
    「我讀過張海迪阿姨身殘志堅的故事,我想我也能夠成才。」劉啟帆說,在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幫助下,他感到很幸福很快樂,希望將來學有所成,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盡己所能,孝敬父母,回報社會。

相關焦點

  • 江油「陪讀媽媽」 推輪椅送癱兒上學12年
    江油「陪讀媽媽」 推輪椅送癱兒上學12年 2012-11-21 07:55:32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 鄒思  跟帖條  進入跟帖 一輛輪椅上
  • 四川江油"最美陪讀媽媽"送截癱兒上學 12年推壞3輛輪椅
    每天,在通往江油太白中學教學點的路上,人們都會看到一位慈愛的中年婦女,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男孩往前走。婦女不時低頭和男孩耳語幾句,兩人隨即呵呵樂了起來。母親蒲紅兵為送兒子上下學,每天推著輪椅往返於家與學校之間,一天四趟,無論寒暑風雨,從未間斷。12年來,推壞了三輛輪椅,成為遠近聞名的「最美陪讀媽媽」。  5歲兒高位截癱  三口之家陷困境  昨(19日)下午,記者走進江油市長城辦事處二萬八社區(武都鎮)蒲紅兵的家。
  • 12歲時她坐上輪椅從此再也沒起來,今年上大學媽媽陪她一起住進學校...
    賀晨欣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20級新生,9月28日,坐著輪椅、「姍姍來遲」的她完成了入學報到工作。「新家」是學校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和需要媽媽陪讀的現實,特意為她騰出並收拾一新的宿舍。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以為能找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能將孩子成績提高,而為了孩子的飲食,休息考慮,陪讀媽媽應運而生!為追求高分投入的錢財越多,精力越多,想要得到回報的願望就越強烈,但也很不幸,我們總是能聽到媽媽們說:「我們為你花了多少錢,付出了多少精力,你考不好對得起誰?」而這一系列符合邏輯的反應,能否都帶來符合邏輯的高分呢?
  • 陪讀媽媽眾生相
    自從娃上了學,這群老母親的稱呼又進化了:陪讀媽媽,從小學陪作業到遠赴重洋陪娃留學,女人的白髮就這樣熬成了霜。萬一遇到個心思活絡的豬隊友、雞公外出花,這日子總算日了狗了!陪讀了那麼多個暑假,和無數雞媽、偽雞媽混跡了那麼日子後,終於洞察了陪讀媽媽眾生相。
  • 毛坦廠陪讀媽媽包百個包子粽子,寓意「百分百包中」
    2020年7月3日。距離全國高考還有4天時間,在安徽六安市的毛坦廠中學,很多來自其他地方的復讀考生們正在陸續離開,準備回原籍參加高考。為了讓考生們能考出好的成績,很多陪讀家長們來到這裡進行陪讀。臨別毛坦廠時,陪讀媽媽們還組織進行包包子和粽子,以此表達對孩子們的期望,寓意「百分百包中」。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兩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高三學生,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從啥時候起,全職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了呢?弒母一定是偶然發生的,但是母子間的衝突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問題,父母一定責任重大,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甚至更多。
  • 帶母圓夢跋涉7千裡 "北京孝子"讓輪椅上的媽媽夢圓西雙版納
    一名26歲的北京小夥用輪椅推著母親,歷時3個多月行走約3500公裡,從北京一路走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讓多年未出北京城的媽媽實現了許久的夢想。  從7月8日發出第一條決定去西雙版納的微博開始,樊蒙用名為「機敏的草莓」的微博記錄起他和媽媽一起徒步從北京到雲南西雙版納的歷程,引起廣泛關注,被網民稱為「北京孝子」。
  • 「愛心背包」助輪椅出行
    為了不增加家庭的負擔,每一個出行的殘疾人需要一個「愛心背包」——它裝載著殘疾人出行的必備品,也是人間大愛的具體體現。遼寧丹東20多歲的劉桂珍,是一位重度腦癱患者,肢體協調性很差,語言功能障礙很重,靠輪椅代步,要強的她很希望能自食其力,但受條件所限,一直被困在家中,致使脾氣越來越壞,時常與母親爭吵。
  • 一線素描推輪椅的「乾兒子」
    原標題:一線素描推輪椅的「乾兒子」□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澗河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站 段豔雲 「金醫生……」杜大媽拉著長音的喊叫聲從門外傳來。金醫生放下手裡的活連忙起身跑出去:「來嘍!」不一會,金醫生推著輪椅從外面進來,輪椅上坐著的是杜大媽的老伴秦叔叔。他是我們管理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腦出血後遺症七八年了,出行必須靠輪椅。由於兒女都在外地,平日裡秦叔叔全靠大媽一人照料,所以他很少出門。前些日子,秦叔叔得了帶狀皰疹,需要來社區輸液。這可難壞了杜大媽:「上樓下樓的,都要推著輪椅,上坡推不動,下坡拽不住,每天這樣來回真是吃不消。」
  • 外媒:一個旅西陪讀中國媽媽的疫期生活
    其中,一個更為特殊的群體是未成年留學生和他們的陪讀家長。守望相助:「中國貨行」的送菜群「我這段時間的心情跌宕起伏,有的時候看著朋友圈哭,有時候看著朋友圈笑。」回顧1月以來的經歷,身在西班牙的陪讀媽媽曉晶這樣說。
  • 母親推輪椅帶病兒去旅行 1年遊歷10餘城市(圖)
    原標題:母親推輪椅帶病兒去旅行 1年遊歷10餘城市(圖)   幾乎每天,周長庚都會推著輪椅,帶著簡浩在小區花園裡散步,看到新奇的東西,周長庚會指點著告訴簡浩。一年裡,周長庚用輪椅帶著兒子踏訪了10餘個城市,有了風景和愛的滋養,簡浩變得越來越樂觀、越來越懂事,甚至行走能力也有所好轉。
  • 肌無力男孩坐輪椅求學12年 爸媽就是他的腿
    校園裡,媽媽推著陳一沛去上課。  在山西工商學院校園裡,總能看到這樣一幕:一位身材瘦削的中年女士推著一個坐在輪椅上笑容滿面的男孩。坐輪椅的男孩叫陳一沛,被同學們稱為「微笑天使」,推輪椅的是他媽媽丁瑞蘭。  陳一沛小時候患上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俗稱「肌無力」),只能坐在輪椅上度日,他的爸爸媽媽為了讓他跟普通孩子一樣,毅然承擔起陪護的責任,從小學一直背著、推著進入大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求學之路如此艱難,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 文明一分鐘丨9年來 安順這位媽媽推著輪椅送一雙女兒上學
    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文明時事1)中宣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二〇二〇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12月18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二〇二〇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貴州安順「兵支書」脫貧攻堅代表隊、安徽省廬江縣退役軍人抗洪搶險突擊一分隊等2個先進集體和丁國年等18名先進個人獲得
  • 輪椅上的求學路,知識為他插上隱形翅膀!
    為了給小華濤看病,爸爸、媽媽帶他輾轉恩施州中心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求醫,先後花去醫療費12萬多元,但收效甚微。小華濤的罕見疾病最後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目前尚無法治癒。年復一年陳華濤的病情不斷惡化全身肌肉開始萎縮雙腿漸漸不能行走雙手也沒有力氣11歲時,他的出行全靠一輛電動輪椅,上學、吃飯都需要他人幫助,家裡只好安排奶奶在小學附近租房陪讀。憑著頑強的毅力,陳華濤完成了小學學業,學習成績在班上處於中上水平。過完今年暑假,陳華濤要升初中了,是否繼續上學讓家人憂心忡忡。
  • 為這位陪讀媽媽點讚!
    工作人員關心的和她交流了解到:她老家是菏澤曹縣的,孩子在定陶山大附中上小學,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因為在家閒著沒事,就每天到圖書館學習,來年要參加五月份的教師編制考試。她的教師資格證是通過自學取得的,這次還要通過自學考取個編制。她感覺當時考取教師資格證的資料不太難,這次考編資料有點費勁,但她沒有後退,通過手機網上聽課,自己琢磨,覺得還可以,能夠學的懂。
  • 推輪椅的那個男人
    文/孫剛      輪椅者,殘疾人坐也。推輪椅的人當然是身體正常、健康之人。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未來,當媽媽的只能犧牲自己,這樣的做法對嗎? 曉燕(化名)是一位全職的陪讀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三年的初中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著孩子到城鎮裡生活,與丈夫分居兩地,丈夫為了家裡的生活開支毅然奔走遠方打工,他們夫妻之間也就這樣長期處於分居狀態
  • 上海安慈公益基金會向淮北市捐贈輪椅100輛
    淮北新聞網訊 12月9日下午,上海安慈公益基金會向市慈善協會和市殘疾人聯合會捐贈輪椅100輛及其他的輔助器具,為出行困難的殘疾人提供便利,奉獻愛心。在捐贈儀式上,上海安慈公益基金會為我市殘疾人捐贈了100臺輪椅及其他的輔助器具,幫助殘疾人朋友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需要。據了解,上海安慈公益基金會是我省在滬企業家聯合創辦的一家慈善機構,自2015年成立以來,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善行義舉惠及千家萬戶。
  • 上海安慈公益基金會在淮北捐贈100輛英科醫療輪椅
    2020年12月9日下午,在淮北市殘疾人聯合會舉行了隆重的英科醫療輪椅捐贈儀式。1949年,淮海戰役總前委在這裡指揮大戰,著名的雙堆集戰役勝利徹底改變了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為此,淮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六、七十年代,這裡作為能源之都,為新中國輸送能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要感謝偉大的淮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