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從爆發到現在,算算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十年,但它在我們心中,卻依舊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這場援助他國的戰爭中,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獨立作戰打敗了強大的西方列強,洗刷了中國近代屢戰屢敗的屈辱史。它讓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實力,也讓許多國家重新審視新中國,紛紛向新中國敞開懷抱。
在這場戰爭中,一個是剛經歷完百年戰爭的支離破碎的國家,一個是國內幾百年無戰事的國家;一個是剛成立的弱小貧窮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軍事方面都落後世界一大截,一個卻是世界第一大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和軍事水平。
可當它們在朝鮮這片土地上發生激烈碰撞時,強大的帝國卻在這個貧窮弱小的國家面前敗下陣來,節節敗退,為什麼?
一.美國沒有正義的理由出戰
美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所以會出兵朝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另一個就是幫助自己的盟友大韓民國擊退敵國朝鮮。
從這個角度出發,美國出兵的這場韓戰,對於美國人而言,就不是一場保家衛國、為自由而鬥爭的戰爭,頂多算得上是一場外交政策戰爭。
既然不是像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一戰二戰這種為自己而鬥爭的戰爭,在美國人心裡,就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不值得為此而賣命,甚至命喪他國。
再看看當時的美國政府對這場戰爭的命名,也能了解當時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他們把它叫做「聯合國警察行動」,連戰爭的名字都沒撈著一個。政府是這樣,那下面的軍隊就更是了。美軍中的大多數,都不知道他們在為誰賣命,由為什麼要賣命?
這樣一支軍心不齊的隊伍,又怎麼能打勝仗呢?
上面是從美國國內分析,這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實際上,在當時的國際世界裡,美國出兵朝鮮,也不算是一件光鮮亮麗的事情。
美國出兵朝鮮,表面上是打著「幫助盟友大韓民國」的旗幟,暗地裡卻在藉此偷偷完成自己蓄謀已久的戰略策劃——否認臺灣隸屬於中國這一事實,遏制新中國的發展。
要知道,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經過重重談判和商議,美國就向全世界承諾過,他們承認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美國絕不會幹預臺灣問題。
然而,才沒過幾年,以杜魯門為代表的美國政府卻又出爾反爾,借著韓戰的爆發,向全世界發表聲明:「因為韓戰的爆發,美國要出兵侵佔臺灣」。
杜魯門稱,在韓戰中,中國出兵幫助朝鮮,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共產主義已經準備用戰爭的形式來徵服世界了,所以美國必須對此進行阻止,首要的任務就是派艦隊進駐臺灣,阻止新中國收回臺灣。
到此,美國的目的就一目了然了。這種出爾反爾,不講契約精神的程度,讓美國人在世界面前丟了臉,讓全世界譁然。
一場裡裡外外都不正義的戰爭,何從勝利只說?
二.驕傲使人滅亡
雖然美國出兵朝鮮的這場戰爭,不夠正義,但憑藉當時美國在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獨自戰勝幾個弱小的國家,那還不容易嗎?
如果你這樣想,可就真和當年的美國犯了一樣的錯了。在當時的美國看來,無論是朝鮮還是中國,都才剛剛解放,國家才剛從戰爭的泥淖中爬出來,既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這場戰爭,也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和美國抗衡。美國想要幹掉它們,不就是一天兩天的事嗎?
美國當時負責韓戰的麥克阿瑟將軍,甚至揚言道,他才不在乎中國會不會加入這場戰爭,如果中國加入,他就把中國徹底摧毀。
太過驕傲自大,就容易犯大錯。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在這種心態下的美國,士兵不好好打仗,將軍也不會好好管理軍隊。軍隊紀律渙散,士兵心懷鬼胎,就會給敵軍留下很大的攻擊弱點。
反觀當時的朝鮮和中國,唇寒齒亡,兩國相當給力。無論是在軍隊還是武器上,都拿出了本國的精銳,意在一舉打退美國的進攻。
三、志願軍鋼鐵一樣的意志
當年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中國在武器與裝備上是遠遠比不上美國的,但是中國志願軍的氣勢以及保衛家園的決心絕對是世界上的奇蹟。
記得韓戰中有個冰雕連,這個連隊本來是負責埋伏美軍的,為了執行命令,在冰天雪地中凍成冰雕,美軍看了嚇一跳,當他們發現這是一隻已經沒有戰鬥力的冰雕連,才鬆了一口氣。看到此情此景,不少美軍脫帽致敬。
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很多志願軍失去寶貴生命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他們在戰場上就像狼一樣,血性十足,展現了中國人的血性。
韓戰讓美國,讓西方國家重新認識了中國人,他們相信中國人真的站起來了。
以上所有內容都來自於著名作家李峰的《決戰朝鮮》,它以足夠多的史料揭露了七十年前那場著名戰爭的真面目,讓我們看得真真切切。以小勝大,以弱勝強,還有比韓戰更典型的戰爭了嗎?研究它爆發的原因,可以洞悉國際形勢,研究它勝利的原因,方知驕傲使人落後,需時時保持謙遜的態度。
如果您對李峰的《決戰朝鮮》感興趣,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