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美軍為何戰敗?主要原因有這三點

2020-12-14 了了讀書

韓戰從爆發到現在,算算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十年,但它在我們心中,卻依舊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這場援助他國的戰爭中,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獨立作戰打敗了強大的西方列強,洗刷了中國近代屢戰屢敗的屈辱史。它讓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實力,也讓許多國家重新審視新中國,紛紛向新中國敞開懷抱。

在這場戰爭中,一個是剛經歷完百年戰爭的支離破碎的國家,一個是國內幾百年無戰事的國家;一個是剛成立的弱小貧窮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軍事方面都落後世界一大截,一個卻是世界第一大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和軍事水平。

可當它們在朝鮮這片土地上發生激烈碰撞時,強大的帝國卻在這個貧窮弱小的國家面前敗下陣來,節節敗退,為什麼?

一.美國沒有正義的理由出戰

美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所以會出兵朝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另一個就是幫助自己的盟友大韓民國擊退敵國朝鮮。

從這個角度出發,美國出兵的這場韓戰,對於美國人而言,就不是一場保家衛國、為自由而鬥爭的戰爭,頂多算得上是一場外交政策戰爭。

既然不是像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一戰二戰這種為自己而鬥爭的戰爭,在美國人心裡,就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不值得為此而賣命,甚至命喪他國。

再看看當時的美國政府對這場戰爭的命名,也能了解當時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他們把它叫做「聯合國警察行動」,連戰爭的名字都沒撈著一個。政府是這樣,那下面的軍隊就更是了。美軍中的大多數,都不知道他們在為誰賣命,由為什麼要賣命?

這樣一支軍心不齊的隊伍,又怎麼能打勝仗呢?

上面是從美國國內分析,這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實際上,在當時的國際世界裡,美國出兵朝鮮,也不算是一件光鮮亮麗的事情。

美國出兵朝鮮,表面上是打著「幫助盟友大韓民國」的旗幟,暗地裡卻在藉此偷偷完成自己蓄謀已久的戰略策劃——否認臺灣隸屬於中國這一事實,遏制新中國的發展。

要知道,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經過重重談判和商議,美國就向全世界承諾過,他們承認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美國絕不會幹預臺灣問題。

然而,才沒過幾年,以杜魯門為代表的美國政府卻又出爾反爾,借著韓戰的爆發,向全世界發表聲明:「因為韓戰的爆發,美國要出兵侵佔臺灣」。

杜魯門稱,在韓戰中,中國出兵幫助朝鮮,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共產主義已經準備用戰爭的形式來徵服世界了,所以美國必須對此進行阻止,首要的任務就是派艦隊進駐臺灣,阻止新中國收回臺灣。

到此,美國的目的就一目了然了。這種出爾反爾,不講契約精神的程度,讓美國人在世界面前丟了臉,讓全世界譁然。

一場裡裡外外都不正義的戰爭,何從勝利只說?

二.驕傲使人滅亡

雖然美國出兵朝鮮的這場戰爭,不夠正義,但憑藉當時美國在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獨自戰勝幾個弱小的國家,那還不容易嗎?

如果你這樣想,可就真和當年的美國犯了一樣的錯了。在當時的美國看來,無論是朝鮮還是中國,都才剛剛解放,國家才剛從戰爭的泥淖中爬出來,既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這場戰爭,也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和美國抗衡。美國想要幹掉它們,不就是一天兩天的事嗎?

美國當時負責韓戰的麥克阿瑟將軍,甚至揚言道,他才不在乎中國會不會加入這場戰爭,如果中國加入,他就把中國徹底摧毀。

太過驕傲自大,就容易犯大錯。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在這種心態下的美國,士兵不好好打仗,將軍也不會好好管理軍隊。軍隊紀律渙散,士兵心懷鬼胎,就會給敵軍留下很大的攻擊弱點。

反觀當時的朝鮮和中國,唇寒齒亡,兩國相當給力。無論是在軍隊還是武器上,都拿出了本國的精銳,意在一舉打退美國的進攻。

三、志願軍鋼鐵一樣的意志

當年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中國在武器與裝備上是遠遠比不上美國的,但是中國志願軍的氣勢以及保衛家園的決心絕對是世界上的奇蹟。

記得韓戰中有個冰雕連,這個連隊本來是負責埋伏美軍的,為了執行命令,在冰天雪地中凍成冰雕,美軍看了嚇一跳,當他們發現這是一隻已經沒有戰鬥力的冰雕連,才鬆了一口氣。看到此情此景,不少美軍脫帽致敬。

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很多志願軍失去寶貴生命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他們在戰場上就像狼一樣,血性十足,展現了中國人的血性。

韓戰讓美國,讓西方國家重新認識了中國人,他們相信中國人真的站起來了。

以上所有內容都來自於著名作家李峰的《決戰朝鮮》,它以足夠多的史料揭露了七十年前那場著名戰爭的真面目,讓我們看得真真切切。以小勝大,以弱勝強,還有比韓戰更典型的戰爭了嗎?研究它爆發的原因,可以洞悉國際形勢,研究它勝利的原因,方知驕傲使人落後,需時時保持謙遜的態度。

如果您對李峰的《決戰朝鮮》感興趣,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最終,兵強馬壯的美軍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擊潰,退至三八線附近。直到1953年7月,雙方籤訂停戰協議,韓戰才算正式結束。韓戰結束後,美軍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輸,但當他們總結戰敗原因時,竟直呼三個「想不到」。美軍到底想不到什麼?
  •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
    【話說軍世】在韓戰中,美軍總計投入了54萬人,相比較二戰中的千萬級美軍規模要小得多,因此不少網友說,美軍並未出盡全力等云云,不過這裡其實要考慮到美軍當時的兵力總規模以及戰略重點,就兵力規模和裝備補給投入而言,美軍確實已經盡了能動用的全力了,只是結果還是停留在了起點。
  • 韓戰初期,不可一世的美軍為何連吃敗仗?這4個原因很重要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強大、不可一世的美國,在韓戰初期,竟然沒能旗開得勝,反而接連吃了好幾場敗仗。這究竟是為何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美軍在韓戰初期連吃敗仗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4個原因!
  • 韓戰,美國為何放棄將戰線推到我國?原因主要有兩個
    韓戰時因為美國的介入,朝鮮一時間陷入了困境,所以它選擇了向自己的老大蘇聯求助,希望蘇聯可以像美國一樣出兵朝鮮半島幫自己一把。可是蘇聯出於種種原因的考慮,沒有答應朝鮮的要求,反而是和中國商議,希望我國可以出兵,然後他們在背後提供援助,加上朝鮮也發出了請求,另一方面中國也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安全於是最終決定參戰。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美軍面臨戰敗,都不拿原子彈還擊?美方:承擔不起使用的後果
    美軍面臨戰敗,都不拿原子彈還擊?美方:承擔不起使用的後果對於二戰有所了解的都會知道,最終日本會戰敗主要就是因為美軍使用了兩枚原子彈,瞬間給日方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而原子彈的副作用一直在廣島和長崎持續下去。
  • 韓戰後這三位美軍司令的感慨讓世人記住了新中國的軍威和勝利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此爆發,在與美軍的較量中,我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給裝備精良,一向目中無人的美軍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以至於美軍的三位司令官都公開發表了對這場戰爭的感慨。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韓戰!中國空軍沒有參戰,美軍戰機為何在鴨綠江被擊落2架?
    韓戰爆發後的1950年10月,中國空軍還沒有參戰,美軍戰機為何在鴨綠江上空被擊落2架?換句話說,到底是哪個對手進駐中國境內,幫助中國空軍擊落了美軍戰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1950年秋季,美國大兵已經跨過三八線,席捲整個朝鮮半島。美國空軍的1200架戰機更是以風捲殘雲的態勢,對朝軍潰逃的部隊展開轟炸。當時的麥克阿瑟和美國遠東空軍對朝軍的情況非常自信。在麥克阿瑟看來,朝鮮空軍已經損失慘重,不可能和美軍直接交鋒。中國空軍組建不到一年時間,也不具備與美軍打空戰的實力。美軍完全有力量徹底掌握朝鮮半島的制空權。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乃至世界有多大的影響?
    戰爭本身的勝利和戰略格局的勝利是兩回事,臺灣問題和這場戰爭有關聯,但當時中國打臺灣和打朝戰,是沒得選擇的,也就是必須得打,是被動之戰,就戰爭自身來講,中國是勝利了的。最大的贏家絕壁是我們,韓戰的歷史定位被嚴重低估了,毫不誇張的說,韓戰重要性幾乎等同於日本對我們的甲午戰爭!沒誇張,就是國運之戰!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畢竟當時中國的最主要問題就是恢復發展,而不是和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為敵。但是為何還是決定了出兵,是因為對和平的執著追求嘛,也許有的,但不是全部,我們義無反顧的抗美援朝其實都是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逼迫。要知道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已經讓世界看到原子彈的強大威懾力,而這也意味著世界戰爭進入了新紀元。尤其是美國由於原子彈的研發,一躍成為了軍事強國,更加是惹得眾多的戰爭狂熱分子,挑起戰爭。
  • 韓戰美軍傷亡多少?數據存疑
    朝鮮戰場  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廣場有一座韓戰退役老兵紀念碑。  死亡54246人  統計了一下網絡上主要存在一下幾種質疑的聲音:  一是這塊紀念碑並非美國官方建的,而是由民眾自發捐款建成的,那麼它的數據可能並不準確。  二是1973年的一場大火燒掉了美國很多韓戰檔案,缺乏檔案記錄,紀念碑上的數據可能本身就是不完全統計。  三是美國人傷亡統計標準十分嚴苛,統計數據遠小於真實死亡數據。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尤其是美國,為了確保其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必須要有個前沿堡壘,光有日本是不夠的,必須將南朝鮮控制在手中,如同在亞洲打入一根釘子,之後有非常大的主動權,而當時中國的未來姓資,還是姓社還溯迷離!美國分裂朝鮮其實早有預謀,為達到這一目的,美國單方面於1947年9月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並通過決議,在其監督下在朝鮮全境實行普選成立統一朝鮮政府,美國操縱下的普選肯定姓資了!
  • 韓戰中,美軍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死因確實狼狽,令人唏噓
    說起近代的韓戰,大家也是極為熟悉的,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到1953年7月27日結束,整個戰鬥持續了3年,最後的結果是我們中朝軍隊合力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軍隊,可以說是徹底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的陰謀。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1950年新中國成立才僅僅一年時間,就對世界上第一超級大國開戰,秘密派遣部隊進入朝鮮,打了一場讓全世界驚呆的大戰。不管怎樣算,美國在這一場持續三年的戰爭中,承受了駭人聽聞的傷亡數字。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死於戰場,美國聯合國軍總司令範弗利特的兒子小範弗利特永久性失蹤,就連美國在任總統杜魯門的兒子小杜魯門,也差點戰死沙場。
  • 韓戰中,沃克將軍領兵發起第一次美軍的反攻,摧毀朝鮮陣地!
    話說韓戰中,美軍在不斷撤退中,形成了釜山環形防禦圈,在這防禦圈當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門戶防線。這一段防線位於馬山以南,距離釜山的直線距離大概在35公裡左右,是整個釜山防禦圈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正是由於這一段戰線相當重要,所以美軍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長官沃克將軍就在那裡集結了重兵,這些部隊包括美軍25師一個海軍陸戰隊旅和第五團戰鬥隊,同時還有兩個重型坦克營,一共大概有兩萬多人,還有一百輛左右的坦克。同時,在這一帶的海域有兩艘美軍的航空母艦,分別是西西里號和培登海峽號。
  • 韓戰,為何只有日本攫取「特需」紅利?這兩個人起了關鍵作用
    韓戰期間的1951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將麥克阿瑟撤職,離開日本時,麥克阿瑟在東京受到萬人空巷英雄式送別,幾十萬日本人高喊著請將軍留下。日本人為何對痛打自己的美國殖民者如此愛戴?最為關鍵的是,韓戰爆發後,日本人敏銳抓住機會,藉助美國撈取了大大一桶金,為創造所謂的日本戰後經濟奇蹟打下基礎。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善於發戰爭財的美國人當然再清楚不過了。不過,這場韓戰美國人要親自上陣,本土又遠隔重洋。環顧四下,美軍最合適的後勤、軍需基地就數佔領下的日本了。
  • 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美軍炮兵營也使用105毫米的榴彈炮,不斷地在向北朝鮮人民軍的這兩輛坦克射擊。但是由於他們缺乏反坦克炮彈,所以沒有產生什麼效果。而第九師炮兵營的155毫米大口徑的榴彈炮,因為炮筒的位置太高,沒辦法調低到足以打擊北朝鮮人民軍坦克和火炮的高度。最後,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就佔領了美軍炮兵營的陣地。而美軍炮兵第九師營的陣地,也遭到了北朝鮮人民軍步兵的全力攻擊。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如此一來,美國在聯合國中一家獨大,將韓戰定義為北朝鮮的侵略戰爭,操控著一群小弟通過了武力幹涉朝鮮內政的決議。於是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趾高氣昂地走馬上任,在他看來,北朝鮮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強大的美軍面前不堪一擊。然而事實真會如他所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韓戰爆發的真正原因:都是誤判惹的事
    ,正是因為連續三次徵討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政權,結果三次大規模徵戰的慘敗,國力損耗嚴重,百姓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激化,引起了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最終直接導致了隋王朝的覆滅。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籤定《中日馬關條約》,不僅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藩屬關係,而且清朝也因此開始走向衰敗。小小的朝鮮半島第二次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此後,日本於1910年正式吞併朝鮮,設立朝鮮總督府,開始對朝鮮的殖民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