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2021-01-10 小魚兒的快樂活

韓戰,儘管慘勝,卻讓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美國人記住了一個絕對惹不起的國家,那就是中國!

當美國1945年8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代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之時,就已經成為全球軍事霸主,手握核彈大殺器,捨我其誰!然而,卻在5年後爆發的朝鮮戰場上威風掃地,顏面盡失,倍感恥辱!

以至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克拉克將軍這樣感嘆到道:

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將軍!

韓戰的失敗,對於一向狂妄傲嬌的美國人的沉重心理打擊可見一斑,也不知給美國留下了多少陰影面積。

一、南北朝鮮的出現,只不過是美蘇兩個大國為自身戰略利益布的局。

日本投降後,1945年9月,盟軍最高司令官根據盟國協議下令,把北緯38度線作為臨時軍事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北緯38度線實際是8月15日由美國提出,並得到史達林同意的緩兵之計,當時蘇軍對日宣戰後進攻神速,已打到漢城,如果美國不出這一招,朝鮮將盡落蘇聯之手!

本來受降之後,美蘇兩國應該撤軍回國,然後讓朝鮮人自主決定國家命運,但美國並不是這樣想的。

當時美蘇都已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相比之下,美國略勝一籌!但兩國走的卻是兩條對立的道路,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資本主義,兩條道路水火不相容!

尤其是美國,為了確保其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必須要有個前沿堡壘,光有日本是不夠的,必須將南朝鮮控制在手中,如同在亞洲打入一根釘子,之後有非常大的主動權,而當時中國的未來姓資,還是姓社還溯迷離!

美國分裂朝鮮其實早有預謀,為達到這一目的,美國單方面於1947年9月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並通過決議,在其監督下在朝鮮全境實行普選成立統一朝鮮政府,美國操縱下的普選肯定姓資了!

蘇聯人對此堅決反對,並禁止聯合國監督人員進入三八線以北。於是,1948年8月成立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而9月9日成立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這樣,美蘇完成對朝鮮的分裂,並各自建立了緩衝和前沿堡壘,達成戰略目的!

二、韓戰爆發,既有來自於南韓與北韓的衝突與統一之心,更來自蘇聯的黙許。

南北朝鮮建國後關係迅速惡化,雙方互不承認且都有統一之心,僅1949年在三八線附近發生大小武裝衝突高達2600餘起,而且,動作越搞大。

由於美蘇在歐洲已經開始冷戰,利用金日成的統一戰爭撥掉韓國,對蘇聯極為有利,故在史達林的默許下,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從多點越過三八線,向韓國方面發起了全面進攻,勢如破竹,將南方軍隊趕到釜山的海邊,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幾近得手!

7月7日,聯合國將這一軍事行動定性為「侵略」,授權以美國為首,組成聯合國制止朝鮮的侵略行為。

由於聯合軍太強大,金日成哪裡是對手,美軍仁川登陸之後,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全面潰敗,一直被打過三八線,跨進鴨綠江,直接威協到中國安全!

金日成招架不住,緊急向史達林求救,形勢完全超出了金日成和史達林想像,史達林並不想插手與美國人直接對抗,蘇方只有安慰話並沒有實際派兵行動,在即將亡國之際,1950年10月1日向中國高呼救命。

三、入朝命令,一波三折!抗美援朝是建國以來最艱難、最偉大和最有遠見的一次決擇。

入朝作戰的決定極度艱難,當時反對的聲音很大,同時,由於史達林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參戰命令一波三折,入朝作戰與世界頭號強敵叫板,事關國家生死存亡,毛澤東主席前後下了四次決心!

1950年10月19日,我國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形式入朝,展開"抗美援朝"戰爭。

入朝以後的10月25日~11月5日給聯合國軍以迎頭痛擊,將不可一世的敵軍從鴨綠江邊擊退到清川江以南,我軍以傷亡1萬餘人的代價斃傷俘敵1.5萬餘人,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在經歷無數次艱苦卓絕的戰役和重大犧牲之後,直至1953年7月27日,中朝與聯合國軍在板門店籤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宣告歷時2年多的韓戰結束。

抗美援朝徹底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妄圖佔領、消滅朝鮮的野心,由於朝鮮是重要戰略緩衝地,避免美國了對中國的直接軍事威脅!

三、我國在軍事上是慘勝,但卻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望與地位,是前所未見的戰略成功。

韓鮮戰爭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雙方在不到20萬平方公裡的朝鮮半島上,總共投入300餘萬軍隊,其中「聯合國軍」120萬,中朝聯軍188萬,其中中國人民志願軍140萬!

對於中國而言,這是一場極其艱苦、極其慘烈,實力極度懸殊,根本難有勝算把握的戰爭!

1950年,我國的GDP為189億美元,而美國2412億美元,僅約美國的1/12.8!

中國共總投入62.5億人民幣,欠下蘇聯約30億人民幣的軍火債,約560萬噸物資,而美國總投入830億美元,物資約7300萬噸,均有中國的數十倍!

我國志願軍戰鬥傷亡36.6萬人,非戰鬥傷亡41萬人,中朝聯軍總傷亡約100萬,而聯合國軍傷亡、失蹤和被俘的人數225.65萬人之多,其中美國僅有17.28萬人。

正由於中國在朝鮮戰場上衝到第一線,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蘇聯才改變了對華的態度,1952—1954年間,向中國提供了150個工程項目支援(技術免費),為我國工業體系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針對韓戰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友採取的對華禁運和制裁,我國採取了強有力的反制,使美國經濟勢力從此完全退出中國,國內的親美勢力遭到嚴厲打擊和肅清。

中國在韓戰中的表現,震驚了世界,打出了民族尊嚴與自信,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從此在國際上奠定了大國的地位,贏得了對手的尊敬,國際地位日益上升,中國陸軍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四、朝鮮戰場的失敗,讓美國顏面盡失,威望嚴重受損。

美國作為當時世界上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與一個極貧極弱、實力相差距大的中國作戰中,居然沒有勝利!

韓戰是美國軍事上一次非常重大的失敗,讓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美國人顏面盡失,國際聲譽和影響力大為下降!嚴重削弱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威信。

首當其衝的是麥克阿瑟和杜魯門政府:

20世紀美國最優秀的軍事戰略家麥克阿瑟,在韓戰中,意外、極不光彩地提前結束了其引以為傲的軍旅生涯!

由於在韓戰中的失敗,讓杜魯門政府飽受美國朝野的攻擊,政府在民眾中的威望與聲譽嚴重受損。

朝鮮戰場的失敗,讓美國的民眾和盟友認識到美國不再是神一般、無人敢去撼動的存在!

五、韓戰後,美國對社會主義陣營的遏制、封鎖、顛覆政策由政治、經濟層面轉向了更直接的軍事層面。

其實,冷戰始於1947年3月12日美國提出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杜魯門主義,美國企圖通過政治、經濟及軍事多方面控制西歐,從而達到打壓蘇聯,稱霸全球的目的!

韓戰的失敗,讓美國更加認識到軍事壓制的重大意義,至1955年,美國在全球的36個國家建立了450個軍事基地,並與美洲以外的約20個左右的國家籤訂了政治與軍事協議。

至今,美國在中國周邊如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仍建有多個軍事基地。

韓戰後,美國對社會主義陣營的遏制勢力由歐洲擴展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進入全球化冷戰。

從此,將先前北約的政治結盟轉變為由美國主導的軍事組織,加速推動了冷戰期間世界格局的形成。

從此以後,美蘇的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從氫彈、核武、人造衛星、探月、飛彈到戰略防禦體系。

韓戰,對冷戰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花費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成為全球軍事霸主,其軍費佔GDP的比重高達7-10%,對於國內民眾生活的不利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總之,韓戰的失敗,讓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美國顏面掃地,面對以中國、蘇聯為代表社會主義陣營,美國迅速調整了全球戰略與布局,從而深遠地影響了世界格局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乃至世界有多大的影響?
    戰爭本身的勝利和戰略格局的勝利是兩回事,臺灣問題和這場戰爭有關聯,但當時中國打臺灣和打朝戰,是沒得選擇的,也就是必須得打,是被動之戰,就戰爭自身來講,中國是勝利了的。最大的贏家絕壁是我們,韓戰的歷史定位被嚴重低估了,毫不誇張的說,韓戰重要性幾乎等同於日本對我們的甲午戰爭!沒誇張,就是國運之戰!
  • 美國在韓戰中真的被打敗了嗎?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準確來說,也許應該只能說是美國沒能打贏韓戰。朝鮮戰場,如果僅僅以雙方的損失及軍隊傷亡人數來看,美國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敗,但是作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沒有打贏,就是失敗。這場沒能打贏的戰爭,對美國乃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 韓戰的失敗對美國有哪些影響?
    首先,讓我們看看當時有哪些參戰國。在這次戰役中,有朝鮮、中國,還有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參戰。當時中國、朝鮮的武器裝備水平遠遠不及美國,「小米加步槍」是最好的描述。韓戰爆發時,中國毫不猶豫地支持,氣勢磅礴地越過鴨綠江,支援朝鮮。
  • 韓戰結束後,對美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韓戰的主要參戰方,在這場戰爭中卻丟盡了顏面,自身的威望不僅大為下降,而且實力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具體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使美國的遏制政策由政治、經濟層面轉向了軍事層面對美國來說,在朝鮮戰場的失敗,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失敗」。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 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朝鮮?
    各方對中國在破解朝鮮半島危局的角色寄予更高的期待。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以及推特上多次表示,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可以深度影響甚至掌控朝鮮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無法影響朝鮮。這兩種流行的觀點都是不準確的。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韓戰在一開始只是一場內戰,和我國唯一的關係就是戰場離我國邊境有點近,但無論怎麼想,朝鮮和韓國對打都不可能影響到我國。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
  • 美國人眼中不一樣的韓戰:打敗了朝鮮,卻輸給中國人民志願軍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性地將韓戰看作是一場完整的戰爭,但是在美國人的眼中,韓戰卻被看作兩場戰爭。第一次是美國保護了自己的同盟韓國,打敗了朝鮮軍隊,取得了勝利;而第二次則是北上侵略朝鮮,威脅到了中國邊境,最終與抗美援朝,越過鴨綠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戰,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 美國歷史上曾戰敗的將軍
    美國歷史上曾戰敗的將軍每個國家既出產優秀的將軍,也出產糟糕的將軍。美國也不例外。由於各種原因,一些美軍指揮官輸掉了歷史性戰役。下面是幾位美國曾戰敗的將軍,看看有誰吧。麥克阿瑟韓戰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著名軍事家。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這是我們遭遇的一次巨大失敗」
    在韓戰中,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迎頭痛擊了美軍,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捍衛了國家安全,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勝利。那麼,美國歷史又是如何記載韓戰的呢?謝邀。美國國內,有諸多書籍記載韓戰,這些書都是美國人寫的,當然也就是從美國的視角看待這場戰爭的。
  • 韓戰爆發,蔣介石企圖派國軍參戰,美國政府:萬萬不可!
    大家可以去看看蔣逃到灣灣後寫的失敗反省,通篇怨天怪地、到處甩鍋,怪蘇聯沒把東北全交給他,怪美國武器禁運影響了他,怪手下將領全是廢物飯桶不聽他的話。他認為自己一直都是英明的,為何會失敗呢?因為周圍全是豬隊友。
  • 韓戰中,美軍為何戰敗?主要原因有這三點
    韓戰從爆發到現在,算算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十年,但它在我們心中,卻依舊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象。在這場援助他國的戰爭中,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獨立作戰打敗了強大的西方列強,洗刷了中國近代屢戰屢敗的屈辱史。它讓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實力,也讓許多國家重新審視新中國,紛紛向新中國敞開懷抱。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亞瑟·赫爾曼:韓戰、華為和中國問題
    作為美國第一場沒能取勝的戰爭,韓戰長期處於「被遺忘」的狀態。但在中美博弈的新格局下,還是有些美國學者拾起了它,成了「冷戰思維」的放毒者。同時,作者自己以直白的戰爭思維,來看待當前的技術競爭,反誣「中國把與美國的5G主導權之爭視為一場戰爭」,並無視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遭受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可以想見,在這種「冷戰思維」的影響下,更加劇了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敵視。
  • 韓戰期間臺灣的應對及其影響
    〔摘要〕韓戰爆發後,臺灣國民黨當局極力希望能夠派兵參戰,前後有兩次派兵提議,第一次是在韓戰爆發後,第二次是在1952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臺灣寄望於通過韓戰實施「反攻大陸」計劃,美國出於對局部戰爭性質的判斷及全球冷戰格局的考量,沒有同意臺灣的派兵要求。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1945年,日本戰敗即將投降的時候,朝鮮半島上的那些長期和日軍奮死戰鬥的民族主義者們,欣喜若狂,以為終於可以趕走日本侵略者,實現他們的救國理想,讓被日本殖民了35年的朝鮮真正的獨立起來了。於是,在日本虎趕走了以後,又進來了美國狼,麥克阿瑟率領的美國佔領軍為了使自己在朝鮮南方的地位合法化,將朝鮮變成自己的附庸,開始極力扶植朝鮮南方的右翼分子,大肆鎮壓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走出來英勇的民族主義者們。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南朝鮮毫無防備,美國人也沒猜到?
    所以南北雙方的老百姓,甚至有一部分的軍人已經對這種似乎是無休無止的狼來了的情況習以為常。但就是當事情習以為常,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爆發全面的大的戰爭的時候,狼真的就來了。1950年6月24號,對於當時朝鮮南北雙方的老百姓來說,在他們看來應該是一個非常尋常的周末。
  • ...媲美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_歷史|越戰|韓戰|越南共和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軍事、經濟、文化等各種軟硬實力都是世界第一。由於軍事實力強和軍事技術武器先進,美國發動戰爭一般死亡人數都不多。可是到目前未知,美國的新冠肺炎人數已經超過54000人,後面肯定會繼續上升,這種規模的死亡人數在美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那麼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美國二戰後主要戰爭和流行病死亡人數。
  • 韓戰70周年|美國學者眼中的中國軍隊
    我在之前的節目裡說到,約翰·加爾通在《美帝國的崩潰》這本書裡說過:韓戰是美帝國轉向下坡路的標誌。今天要講的這本書是美國人寫的,是關於韓戰的分析,這本書叫做《我們第一次戰敗》,英文名稱也是這個意思。這是很厚的一本書,六百多頁,作者是貝文·亞歷山大,曾經作為美國官方的戰地史記錄者參加韓戰。
  • 韓戰前美國有沒有侵略中國的計劃?
    韓戰爆發的真正原因到了1950年,美蘇冷戰已經全面開啟,美國和蘇聯開始了在世界範圍內的霸權爭奪,遠東地區成了他們鬥爭的前沿陣地,兩大陣營各有目的,激烈鬥爭。蘇聯的總體戰略是要在遠東地區採取攻勢、歐洲地區採取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