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韓戰中真的被打敗了嗎?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2020-12-14 晨風曉月趣歷史

準確來說,也許應該只能說是美國沒能打贏韓戰。朝鮮戰場,如果僅僅以雙方的損失及軍隊傷亡人數來看,美國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敗,但是作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沒有打贏,就是失敗。這場沒能打贏的戰爭,對美國乃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聯合國軍」總司令馬克—克拉克哀嘆:我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的陸軍司令官。

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首席談判代表,在朝鮮的板門店籤署了《韓戰停戰宣言》。

朝鮮戰場的失敗,對美國的國家綜合國力、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總體上沒有太大實質性影響,最大的影響來自是對美國心理上的打擊。從建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上,對外較大規模的大型戰爭中,美國還沒有失敗的記錄。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對陣世界軍事強軍德國、日本,還是世界大國俄國,美國都是勝利者,美國的國際地位如日中天,美國軍人的自信和聲譽更是無以復加。

但是,面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一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國家,一個軍事裝備落後、沒有海空軍、沒有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的國家,美軍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軍事力量(陸軍出動了騎兵1師、陸戰1師、美2師、美3師、美7師、美24師、美25師和第187空降戰鬥群,兵力最多時將近40萬人;海軍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383架;空軍先後出動各種飛機數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卻始終無法撼動中國軍隊。美軍不敗的神話就此被完全打破,對美國軍隊以及美國整個國家的挫敗感十分的深重。

以至於,後來爆發的越南戰爭,對中國的警告高度重視,美國地面部隊將中國警告的「不許越過北緯17度線」當成了高壓線,在整個戰爭當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便在越南北部空投了超過人類戰爭史上所有戰爭總和的炸彈,但地面部隊始終不敢越過17度線,越南戰爭也因此成為美國欲罷不能的消耗戰,最終只能無奈地撤軍。

美國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雷德利總結韓戰時說: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美國的「不敗神話」在朝鮮戰場,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破後,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另眼相看」,重新看待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一是重新重視臺灣,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杜魯門即宣布武裝封鎖臺海,麥克阿瑟曾經專門致函總統,稱如果寶島被解放軍收復,「那就等於給了我們的對手相當於數十艘航空母艦組成的艦隊」。

二是高度重視日本在軍事上、經濟上對美國的意義,大力武裝發展日本,使其成為美國遠東地區遏制中國的後方基地,來防範和針對中國。美國務卿杜勒斯曾明確指出,要讓日本在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1951年9月8日,美國在舊金山締結了非法的、片面的對日和約,又與日本籤訂《日美安全條約》,把日本納入美國在遠東地區對抗中國的戰略軌道。

三是構築遠東地區軍事同盟體系。為應對中國的崛起,將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等若干國家拉入,在太平洋方向上形成對新中國的戰略包圍。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軍事鎖鏈」,將島弧鏈作為軍事基地,旨在以縮小中國的海洋面積和削弱海洋權益,來扼殺、封鎖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美國環繞中國海域共設有三條島鏈,又稱「太平洋三大島鏈」,即第一、二、三島鏈,分別是指北起日本群島、衝繩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關島為中心,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和美國的馬利亞納群島等島嶼組成;以美國夏威夷為中心,北起阿留申島,南到大洋洲的一些群島組成的一道防線。

美國有句諺語:打不贏的敵人就是朋友。

朝鮮戰場的失敗,對美國最大的影響就是重新審視中美關係:從完全輕視無視,到對等重視。正是由於對中國的重新審視,才有了後來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親赴北京,與中國握手言和,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才有了1979年,中美兩個世界大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才有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美關係蜜月期;才有了幾十年來,中美關係雖然有摩擦、有爭鬥,但卻始終鬥而不破、鬥而不斷,兩國關係始終在一波三折中向前邁進。

銘記歷史,紀念先烈,崇尚英雄,珍惜和平。

相關焦點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乃至世界有多大的影響?
    戰爭本身的勝利和戰略格局的勝利是兩回事,臺灣問題和這場戰爭有關聯,但當時中國打臺灣和打朝戰,是沒得選擇的,也就是必須得打,是被動之戰,就戰爭自身來講,中國是勝利了的。最大的贏家絕壁是我們,韓戰的歷史定位被嚴重低估了,毫不誇張的說,韓戰重要性幾乎等同於日本對我們的甲午戰爭!沒誇張,就是國運之戰!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尤其是美國,為了確保其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必須要有個前沿堡壘,光有日本是不夠的,必須將南朝鮮控制在手中,如同在亞洲打入一根釘子,之後有非常大的主動權,而當時中國的未來姓資,還是姓社還溯迷離!美國分裂朝鮮其實早有預謀,為達到這一目的,美國單方面於1947年9月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並通過決議,在其監督下在朝鮮全境實行普選成立統一朝鮮政府,美國操縱下的普選肯定姓資了!
  • 韓戰結束後,對美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韓戰的主要參戰方,在這場戰爭中卻丟盡了顏面,自身的威望不僅大為下降,而且實力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具體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使美國的遏制政策由政治、經濟層面轉向了軍事層面對美國來說,在朝鮮戰場的失敗,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失敗」。
  • 韓戰的失敗對美國有哪些影響?
    首先,讓我們看看當時有哪些參戰國。在這次戰役中,有朝鮮、中國,還有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參戰。當時中國、朝鮮的武器裝備水平遠遠不及美國,「小米加步槍」是最好的描述。韓戰爆發時,中國毫不猶豫地支持,氣勢磅礴地越過鴨綠江,支援朝鮮。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美國人眼中不一樣的韓戰:打敗了朝鮮,卻輸給中國人民志願軍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性地將韓戰看作是一場完整的戰爭,但是在美國人的眼中,韓戰卻被看作兩場戰爭。第一次是美國保護了自己的同盟韓國,打敗了朝鮮軍隊,取得了勝利;而第二次則是北上侵略朝鮮,威脅到了中國邊境,最終與抗美援朝,越過鴨綠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戰,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 抗美援朝戰爭到底給美國造成了多大的創傷?
    所以韓戰對美國的影響確實不大,相反雖然一度被朝鮮人民軍打到了釜山,但麥克阿瑟在1950年9月15日的一出「仁川登陸」,就迅速扭轉了戰局,而且一路高歌猛進地推進到了鴨綠江邊。而抗美援朝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它不僅讓美國刻骨銘心,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路線,改變了世界格局。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烏山之戰1950年7月5日,北朝鮮軍隊與美國特遣先頭部隊在烏山地區遭遇,雙方在這場戰爭中首度交鋒。由於缺少摧毀坦克的重武器,美國特遣部隊寡不敵眾,被迫在混亂中撤退。北朝鮮軍隊成功突破美軍烏山防線。3.【圖2】1952年10月9日韓戰期間,美國空軍第474戰鬥機轟炸機聯隊的F-84噴氣式戰鬥機裝載著炸彈,正駛向朝鮮的一個軍事目標。韓戰是美國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噴氣式飛機。4. 臨津江之戰1951年1月,臨津江之戰爆發。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而作為交戰另一方的美國,又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呢?美國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花費多年精力,寫就了一本內容恢弘的《最寒冷的冬天》,從美國人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
  • 韓戰中,美軍為何戰敗?主要原因有這三點
    韓戰從爆發到現在,算算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十年,但它在我們心中,卻依舊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象。在這場援助他國的戰爭中,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獨立作戰打敗了強大的西方列強,洗刷了中國近代屢戰屢敗的屈辱史。它讓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實力,也讓許多國家重新審視新中國,紛紛向新中國敞開懷抱。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
    在不少參加過韓戰美國老兵中回憶,他們大致都是這樣一個觀點:「我們對手雖然拿著簡陋武器,但他們戰鬥力遠遠超過我們想像,他他們視死如歸和頑強戰鬥精神,令他們所折服,他們是真正對手和值得欽佩軍人」!美國五星將軍布拉德利對韓戰是這樣評價:「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時間,捲入一場與錯誤的敵人進行的錯誤的戰爭」。
  • ...媲美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_歷史|越戰|韓戰|越南共和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軍事、經濟、文化等各種軟硬實力都是世界第一。由於軍事實力強和軍事技術武器先進,美國發動戰爭一般死亡人數都不多。可是到目前未知,美國的新冠肺炎人數已經超過54000人,後面肯定會繼續上升,這種規模的死亡人數在美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那麼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美國二戰後主要戰爭和流行病死亡人數。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這下受到前後夾擊的朝鮮損失慘重,美軍這個時候並沒有收手,而是擴大戰爭局面,戰火更是燒到了三八線以北,佔領朝鮮首都平壤,這些囂張的美軍更是打算直接佔領整個朝鮮全境,戰局急轉直下,北朝鮮求助中蘇,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對於一個沒有強大火力支持的新中國,硬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牢牢地拴在三八線附近。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七十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唱著這首激昂的戰鬥歌曲,參加了影響至今的抗美援朝戰爭。 今年我國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爆發70周年,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我們在某些當年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的精氣神正在回歸!
  • 戰爭解密:韓戰中最神秘的部隊,蘇聯和美國都不承認其存在
    此外所有參戰的蘇軍飛行員都要學會中朝的語言,每人手上拿到一張卡片,上面有漢語和朝鮮語的飛行專用語。在戰鬥中他們不能拿俄語交流,因為電臺交流會被敵人截獲,從而知道他們的身份。戰場上,如果不能親眼看到空軍飛行員的臉,很難相信這是蘇聯人。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這是我們遭遇的一次巨大失敗」
    在韓戰中,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迎頭痛擊了美軍,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捍衛了國家安全,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勝利。那麼,美國歷史又是如何記載韓戰的呢?謝邀。美國國內,有諸多書籍記載韓戰,這些書都是美國人寫的,當然也就是從美國的視角看待這場戰爭的。
  • 美國人如何看韓戰?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
    韓戰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對我們有多重要?可以這麼說,直到今天我們這麼多年和平發展的環境,都是這一戰打出來的。從1840年開始,積貧積弱的中國被西方人嘲笑為東亞病夫,這個帶有歧視性的稱呼什麼時候被摘下去的,就是韓戰之後,韓戰不僅讓中國軍隊揚名世界,更讓世界對中華民族刮目相看。
  • 韓戰把美國打怕了嗎?美將領: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的軍隊
    因為韓戰牽扯比較廣,所以參戰雙方的組成也是比較複雜的,與其說是兩個國家的戰爭,不如說是兩股勢力的混戰,一方是中朝蘇軍隊,另一方則是數十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不過主要的參戰方還是中國以及美國。韓戰對中美雙方的意義也是不同的,我國參戰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威脅到了我國的國防安全,那麼韓戰把美國打怕了嗎?美軍是如何評價這場戰爭的?當時有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的軍隊。
  • 美國分析家:再打一場韓戰?那場面會比上一次可怕得多?
    《國家利益》網站近日發表關於朝鮮的文章,文章稱,朝鮮最終會擁有核武器嗎?目前還沒有人敢於下結論。但是數十年來朝鮮一直堅定地朝這個方向努力。美國和韓國早已經制定了針對朝鮮的先發制人打擊計劃,只要朝鮮有發動核攻擊的跡象就動手。日本也在考慮新的手段,但依然高度依賴美國的保護。
  • 韓戰只打了3年,而越南戰爭美國為何敢打10年?
    越南戰爭宣告結束。從時間上來看,越南戰爭中,美國人在越南作戰的時間遠超10年,但是正式大規模作戰也基本上為10年。轉頭看一下韓戰,這場同樣由美國主導而位於東北亞地區的戰爭,卻只打了3年就完全結束。對美國來說,這兩場戰爭的目的是一致的,決心也是一樣的。之所以出現戰爭時間的巨大差距,完全是因為當時的局面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