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95字,閱讀約3分鐘
一年前的這段時間,洱海因汙染問題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拆遷。
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拆遷二字總能勾起人們的神經。
由於拆遷過程中的執行問題,尚未整治的洱海被貼上了「暴力」,「野蠻」的負面標籤。
一時間,落夢之聲充斥全網,血本無歸的哭聲引發眾多網友共鳴。
但是,對於洱海的生態環境,只要聽到極少數的聲音。
作為大理之魂,洱海曾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彼時的蒼山腳下明珠,水質清澈,魚蝦成群。孩子們在談話中慢慢長大了。
這種平淡簡單的生活就像一位樸實的母親,吸引著城市裡的男男女女。
後來,關於洱海的故事太多了。
書中寫不完的愛情,網絡社區連載不完的日記。
影視劇裡的浪漫和糾結,似乎都愛上了這片平靜的湖水。
木心老先生的《從前慢》,除了江南古鎮,還有洱海,這一輩子只能等一個人。
沒有生活在北上廣的車水馬龍中,人們把心中的遠方留在了大理。
大約在2000年,憂鬱的80後最理想的生活是蓋房子,寫本書,早晚彈一把破吉他,等一個老朋友來。
早晚垂釣的村民,用傻子一樣的眼光燻三塔,看著年輕人充滿了「妄想」。
而誰又能想到,洱海文青的故事很快就蜚聲大江南北,大理的旅遊業也由此而生。
洱海變紅了,民宿價格持續上漲。有的網上民宿價格甚至超過五星級酒店一晚。
既可以有遠方,也可以有麵包吃。高利潤的市場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2010年後,辭職開民宿成為一種趨勢。你可以在洱海的每一個民宿裡找到一個勵志,生動,有趣,感人的背景故事。
短短幾年時間,洱海邊上的民宿數量迅速飆升,而租金卻是一浪高過一浪。
這讓原本只談浪漫的人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和壓力。
不少民宿為了節約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偷工減料,隨意排放生活用水,造成洱海汙染嚴重。
事實上,在最初的強拆名單中,絕大多數都是不規範的民宿。
這場雷厲風行的強拆,一年後取得了明顯成效。
原本負重的洱海生態得到有效恢復,民宿汙水排水系統得到統一治理。
曾經大面積的藍藻越來越少,湖面上的菜花越來越多。
走在海邊,肉眼看到的湖水非常清澈。據相關新聞報導,洱海水質已有較大改善。
此外,50公裡長的生態長廊取代了原有的環湖道路。2020年的洱海,給人一種「破而後立」的感覺。
多次來大理的老馬,今年對洱海讚不絕口。除了水質更清,生態環境優美,老馬認為洱海的治理也上了一個新臺階。
「感覺舒服多了。」老馬說。
其實,有這種感覺的不止馬拉度納一人。近半年來大理旅遊的遊客普遍對洱海讚不絕口。
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態汙染,民宿強拆,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治理環境汙染,治理產業亂象,都比不上當初的保護和合理規劃。
強拆的負面影響也更值得警惕,尤其是旅遊城市的舉措,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希望好事變成壞事,從而影響城市形象,導致口碑下滑。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徐鋒雲看電影》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你終於明白,原來旅行的意義,是遇見一些人,再與他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