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綠色屏障」有點「紅」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緋紅的水杉與藍色的湖水相映成景(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航拍蒼山洱海一隅(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洱海生態廊道,是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的簡稱,項目全長129公裡,能有效削減入湖汙染負荷、改善洱海水質。洱海生態廊道同時又兼具遊憩功能,通過一系列景觀和配套設施的打造,為當地百姓和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進入冬季以來,洱海生態廊道的一片片水杉相繼變紅,為「綠色屏障」增添了一抹亮麗的紅色。航拍視角下,紅色的水杉與藍色的湖水相映成景,美不勝收。除此之外,冬日的洱海生態廊道還有另外一個意義上的紅——「網紅」打卡點,在開放試運行的體驗段,遊人絡繹不絕,或騎行觀光、或散步閒聊、或拍照留影,享受著「綠色屏障」帶來的美景與愜意。新華網(趙普凡、丁凝、念新洪 攝影報導)

航拍大理洱海生態廊道(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航拍洱海生態廊道一隅(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航拍緋紅的水杉(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航拍緋紅的水杉(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緋紅的水杉(12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遊人在洱海生態廊道騎行(12月9日攝)。新華網 丁凝 攝

遊人在洱海生態廊道散步(12月9日攝)。新華網 丁凝 攝

相關焦點

  • 生態廊道讓洱海重獲新生
    2021年1月5日,在洱海生態廊道上的遊人。(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洱海,這個雲南省第二大的高原湖泊,在這幾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環境整治。 從2017年起,洱海邊上的客棧餐廳被關停、拆除,到2020年,雲南省加快推進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目前已完成52公裡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
  • 守好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從洱海生態...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綠色發展理念深植民心,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積極開展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和綠色創建、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按照「保護第一、治理為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的要求,全力抓好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洱海,位於大理市,是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 雲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在祖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一個個推進綠色發展、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守好綠水青山的故事正在上演。
  • 洱海生態廊道60天大會戰全面展開
    10月14日,洱海生態廊道大會戰推進會議召開,提出採取超常規措施,奮戰60天,打一場洱海生態廊道建設的年度攻堅大會戰,在12月10日前高質量、高標準完成129公裡洱海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
  • 「新華全媒頭條」關注高原明珠洱海復甦
    湖面波光粼粼,岸邊草地林地綠意盎然,環湖的溼地、灘涂恢復了「野態」……2020年9月,大理市陽南溪到才村碼頭的洱海生態廊道投入試運行,旋即成為「網紅打卡地」,遊人漫步生態廊道,一步一景,趣味橫生,仿若入畫。
  • 大理古生村:洱海清了 遊客多了
    近年來,雲南大理不斷抓緊抓實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洱海生態不斷向好。位於洱海邊的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受益於洱海生態的提升,遊客數量逐漸增加,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9月14日拍攝的緊鄰洱海的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無人機照片)。
  • 《人民日報》高亮點讚的洱海環線,怎麼玩才最爽!
    「5月初,《人民日報》以「從人進湖退到湖進人退 生態廊道 護衛洱海」為題,報導了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的相關情況及取得的成效。洱海生態廊道建成後,能有效削減入湖汙染負荷,改善洱海水質,對提高洱海生物多樣性和洱海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都有十足幫助。
  • 大理投資百億改善洱海汙染,拆2000家客棧,楊麗萍豪宅卻保留下來
    雲南大理投資百億對洱海生態系統及環境汙染進行治理改善,還修築了生態廊道以維護洱海周邊生態環境。洱海的環境的改善可以耗資巨大,不僅投入了大量的治理以及建設費用。沿海拆除的近2000家客棧酒店也是損失巨大。在幾年的拆除整改之後,大理洱海建起了生態廊道,洱海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 焦點訪談: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洱海是雲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親湖。但現在的這一汪清水得來並不容易。上世紀80年代,洱海水質較好,但是隨著人口聚集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洱海水質逐漸富營養化,汙染嚴重,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還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藍藻暴發。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視察時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洱海,由此開啟了一場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
  • 中國地理小區域——大理、蒼山、洱海
    洱海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南北長約42.58公裡,東西最大寬度9公裡,湖面面積256.5平方千米,平均湖深達20米。因形狀像一個耳朵故取名為「洱海」。洱海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旖旎風光的風景區。下圖甲為大理市附近及洱海風向圖,圖乙為大理古城每年3月白天和夜間風向頻率玫瑰圖。
  • 大理洱海自由行攻略:洱海一日遊的最佳線路推薦(附大理三日遊路線)
    來雲南的人,繞不開大理;再來雲南的人,依舊會回來大理;也許有些人一輩子會來無數次大理。,很奇怪,也很任性,這是一個人來了想一直再來的地方,一個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這就是大理的魅力所在。阿夏整理了大理詳細的攻略。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月溼地公園
    9月4日,大理拍鳥愛好者施玉德在大理觀鳥中心群內分享了幾張幾天前在洱海月溼地裡拍到的猛禽照片,經多方確認,該猛禽為慄鳶亞成鳥,為大理州首次紀錄
  • 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公布 打造溼地田園綜合體 再現...
    內容提要: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示意圖天津北方網訊: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
  • 大理一種奇特植物—海菜花,與周圍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別有風味
    白雪皚皚,洱海之月,洱海之月,蒼山之雪。"以遊過大理而著稱的曹靖華,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便賦留了一首風、花、月的詩篇。此詩在大理廣為流傳,同時也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來觀賞。大理洱海上每年五月到十月間都會開一種花,當地人稱它為「水性楊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水性楊花」究竟是什麼花。
  • 國內罕見,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記者從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獲悉,9月3日,大理拍鳥愛好者施玉德在大理觀鳥中心群內分享了幾張幾天前在大理市洱海月溼地拍到的猛禽照片,經多方確認,該猛禽為慄鳶亞成鳥,為大理州首次紀錄。慄鳶又叫紅老鷹,為中型猛禽,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塘、沼澤等地。全世界共有指名亞種、馬來亞種、澳洲亞種、所羅門亞種4個亞種,中國僅分布有指名亞種。
  • 夜晚的喜洲古鎮人煙稀少,在大理,看蒼山火燒雲
    蒼山下的田園風光從航拍視角可以看出來,整個大理的城區,就在蒼山的腳下航拍大理古城周邊而這裡的房價,甚至有些樓盤,比省城昆明很多地方都要貴,不禁令人唏噓。大理古城洱海門大理古城就坐落在蒼山腳下,你是否想起曾經的大理國,金庸筆下的那一幕幕,仰望蒼山,或許只有畫面,才能帶來最真實的震撼。
  • 雲南大理與騰訊青騰大學共創產業實踐基地
    新華網昆明10月17日電(記者 丁怡全)10月16日,騰訊青騰大學產業學院雲南文旅產業發展交流會在雲南大理舉辦,大理州人民政府與青騰大學產業學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創新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結合的創新形態,推進落地青騰學員企業實踐基地項目,以及未來更多政企合作。
  • 大理怎麼玩,在大理住了五年的新大理人帶你逛大理,建議收藏
    自從2018.7.1日大理開通高鐵以後,來大理就方便太多了,之前昆明到大理火車6-7小時縮短到2小時,說走就走一路向西去大理隨時可以實現那麼到了大理有哪些地方值得去呢一、崇聖寺三塔,大理唯一的5A景區,
  • 「洱海站」來了!2個通用機場、9條高速公路緊隨其後~大理要起飛啦!
    大理州重點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董以文說,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為適應高鐵開通,重新規劃提升動車客運站,下一步將在大理建設高鐵客運站「洱海站」,選址初步確定在鳳儀紅山附近。加強城鄉綠化和森林生態建設,到2020年城鎮建成綠化覆蓋率達38%以上、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2.4%以上。加快六大產業和新材料、消費品製造等後續產業發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3張牌。
  • 洱海邊醒來,遇見大理的那些美好時光~
    第二次來大理 ,大理 那時候因為心花路放大火。一波波的遊客唱著「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 大理 」而來。我那時的生活並沒太多煩惱,雙廊也還很火,心裡的大理停留在洱海 。那是第一次遇見 洱海 的耶穌光,心情激動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