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古詩詞帶給我們的記憶太過深刻,有的千古名句更是刻在我們腦海中。比如我們說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就會自然說出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復回」。提到「欲窮千裡目」,就會想到「更上一層樓」。那要說杜牧最著名的一首詩是什麼,你可能一時之間答不上來,但是如果我說「停車坐愛楓林晚」,你一定知道下一句是什麼。
詩作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山行》是杜牧的代表作,也是最有名的詩作之一。這首詩非常簡短,只有28字,也是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之一。我們小的時候都學習過,會背的人很多,但是問你其中的「坐」是什麼意思,你能回答上來嗎?難道就是坐下的意思嗎?安久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來欣賞這首詩。
大意理解
首先我們來一起理解一下這首詩的大意,此詩寫於杜牧一次遠山旅行,具體時間不可考證。但我們能夠看出杜牧醉心於所見的景色,如此美麗景象,也讓無數讀者嚮往。可以想像杜牧在一個深秋在外遊覽。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了,遠遠地看見在白雲生出的地方竟然還有幾處人家。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歡這晚秋的楓林景象,被霜打過的楓葉更加美麗,比二月的春花還要豔麗。
「坐」到底什麼意思?
通過上文安久的翻譯,也可以看出,安久將「坐」翻譯成了「因為」的意思。這樣這一句詩的意思就是: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的楓林晚景。對此很多人持不同意見,因為我們翻閱《說文解字》和其他各類字典,「坐」的解釋幾乎都是「坐下」、「堅守」的意思。沒有「因為」的意思。而如果將這裡的「坐」翻譯成坐下觀賞,貌似也可以理解,但是卻不是最準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安久查閱了很多的詩詞文章,發現了幾處相似的地方。比如宋代朱弁在《栽花》一詩中寫:攀條坐愛春陰綠。宋代梅堯臣也曾說:餘非避喧者,坐愛遠風清。明代邱克容說:憑闌坐愛三更月,候曉行吞五色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僅有「坐愛」的連用,還有「坐觀」、「坐惜」等用法。以上舉的例子中的「坐」均理解為「因為」的意思。
由此可見,「坐愛」這兩個字是古人喜歡連用的,連在一起的解釋是有區別的。現代課本將其的解釋標準化為「因為」的意思,也是有依據的。所以我們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時候,不能想當然。要了解當時的用法和語境,古代和現代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不知道杜牧的這首《山行》大家怎麼看?你覺得翻譯成「因為」好,還是「坐下」好?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