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詩,火了一個景點,杜牧曾因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搞得全中國的杏花村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後來又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火了愛晚亭,也使得它和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並稱於中國四大名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山行》得益於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杜牧國民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你要問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小學生都能講得清清楚楚:
說小杜同學在一個秋日,駕車去山中遊玩,這首詩描寫的就是他在山中遊玩時所見的美景,有山路有人家、有白雲有紅葉,這就是一幅動人的山中秋色圖。
馬車在彎彎曲曲的石頭小徑上一直通往山頂,山中雲霧繚繞的深處,仿佛有幾乎人家。啊我停下馬車來好好欣賞一下這裡的美景吧,因為實在是太美了,特別是那被霜染過的楓葉,鮮紅地勝過二月春花。
坐愛
杜牧這首詩寫得很妙,可理解歸理解,依然會有人問,「坐愛」到底是什麼意思?
每次讀到這首詩,都會想起男同學那一臉猥瑣的笑意,還有女同學那略帶嬌羞的表情,確實「坐愛」這兩個字放在一起,以現在人對語言的理解來說,真的是很汙啊。我甚至一度懷疑杜牧同學在開車,但是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坐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翻遍各種漢語字典,從《說文解字》到《康熙字典》,最主要的解釋都是表示坐下這一動作,或坐著這一姿勢,延伸一下可以解釋為連坐,或堅守等意思。
但不論採用哪一種解釋,「停車坐愛楓林晚」似乎都說不通,拿「坐下」這個解釋來說,這句詩的意思應該是:「我停車坐下來,欣賞這裡的美景」,似乎有道理,但是邏輯上有些牽強。
按照課本教材裡的標準答案,「坐」應該解釋成因為:我停下車來,是因為我太愛這裡的美景了。用一個「因為」來銜接前後語言的關係,就十分能夠說得通了。
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字或詞的詞性往往會發生變化,如「坐」之一字,通常是作名詞、動詞、副詞使用,這都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含義,但在「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詩中,它就變成了介詞,解釋為「因為」。
並且按照詩句的意思來說,「因為」的解釋也比其他任何解釋都通順、符合邏輯。所以主流觀點都持「因為」。
但要我來說啊,這樣的解釋雖然符合邏輯,但真的很牽強,我甚至懷疑是不是為了解釋「坐」字,強行給它加了一個介詞的詞性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