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新師驚賊膽, 三年苦鬥獻吾身。從來燕趙多豪傑, 驅逐倭兒共一樽。朱德——《太行春感》
前言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日戰爭打響,蔣介石停止了內戰,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同抵抗侵略者,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由朱老總統帥,紅軍的三大方面軍也改編為三個師,分別是紅一方面軍改編為115師,林總出任師長,紅二方面軍改編為120師,賀老總出任師長,紅四方面軍改編為129師,劉帥出任師長,每個師下轄兩個主力旅,四個主力團,共計4.5萬餘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八路軍建立之初,上到將領,下到士兵都是經過戰火洗禮的精兵悍將,所以在戰鬥爆發後,敵人便吃了大虧,各種捷報頻傳,全國上下一時間鬥志昂揚。而指揮戰鬥的這些將領當時都有多大年齡呢?今天我們就從八路軍6個主力旅的首任旅長說起,看看他們當時年齡具體多大呢?
首先來說115師343旅,當時旅長由陳光擔任,他是湖南省宜章縣人,從21歲他就參加了革命,他作戰勇猛,身經百戰,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就擔任過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當時他也才31歲。
抗戰爆發後,他被派往115師343旅擔任旅長,當時他32歲,他先後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役,廣陽伏擊戰等,1938年他出任115師代理師長,率部隊由山西進入山東,在此期間他又指揮部隊打了幾場經典戰鬥,尤其在梁山戰鬥中殲滅敵人一個大隊,此役被八路軍總部稱為「殲滅戰的典範」,可惜的是1955年大授銜時,陳光將軍已經去世。
其次是115師344旅,旅長由徐海東擔任,他出生於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曾擔任過紅15軍團軍團長,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344旅旅長,當時他37歲,他先後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役,之後又率部深入華北敵後開展山地遊擊戰,町店戰鬥中,他指揮部隊殲滅敵軍一個聯隊,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
接著是120師358旅,本來當時是任命盧東生為旅長,可惜他沒有赴任,所以最終便由張宗遜出任,他是陝西渭南人,曾擔任過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
抗戰爆發後,他擔任358旅旅長,當時他只有29歲,接著他率部開赴晉西北抗日前線,取得了雁門關伏擊戰的勝利,之後他率部前往晉察冀邊區,冀中地區,晉西北作戰,前後指揮參與了陳莊戰鬥,滑石片伏擊戰,百團大戰等等。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然後是120師359旅,旅長由陳伯鈞擔任,當時他的年齡只有27歲,是這六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不過他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他曾被毛澤東譽為紅軍「幹才」。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最後是129師兩個旅,首先來說385旅,旅長王宏坤,與開國大將王樹聲是堂兄弟,土地革命時期曾擔任紅4軍軍長,抗戰爆發後他出任385旅旅長,當時他28歲,比陳伯鈞年長一歲,他指揮參與了參加了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神頭嶺、林南等戰鬥、戰役。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接著是129師386旅,這可是抗戰時期赫赫有名的強勁旅,敵人又恨又怕,旅長由陳賡擔任,在軍中陳賡是為樂觀開朗的老大哥,但是當戰鬥打響後,他就是一位善於排兵布陣的智者,1937年他擔任386旅旅長,當時他34歲。在他的率領下,386旅在抗日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多次受到上級的褒獎,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