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6個主力旅,首任旅長當時有多大年齡?年齡最小的只有27歲

2021-01-19 論今朔古

百戰新師驚賊膽, 三年苦鬥獻吾身。從來燕趙多豪傑, 驅逐倭兒共一樽。朱德——《太行春感》

前言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日戰爭打響,蔣介石停止了內戰,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同抵抗侵略者,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由朱老總統帥,紅軍的三大方面軍也改編為三個師,分別是紅一方面軍改編為115師,林總出任師長,紅二方面軍改編為120師,賀老總出任師長,紅四方面軍改編為129師,劉帥出任師長,每個師下轄兩個主力旅,四個主力團,共計4.5萬餘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八路軍建立之初,上到將領,下到士兵都是經過戰火洗禮的精兵悍將,所以在戰鬥爆發後,敵人便吃了大虧,各種捷報頻傳,全國上下一時間鬥志昂揚。而指揮戰鬥的這些將領當時都有多大年齡呢?今天我們就從八路軍6個主力旅的首任旅長說起,看看他們當時年齡具體多大呢?

首先來說115師343旅,當時旅長由陳光擔任,他是湖南省宜章縣人,從21歲他就參加了革命,他作戰勇猛,身經百戰,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就擔任過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當時他也才31歲。

抗戰爆發後,他被派往115師343旅擔任旅長,當時他32歲,他先後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役,廣陽伏擊戰等,1938年他出任115師代理師長,率部隊由山西進入山東,在此期間他又指揮部隊打了幾場經典戰鬥,尤其在梁山戰鬥中殲滅敵人一個大隊,此役被八路軍總部稱為「殲滅戰的典範」,可惜的是1955年大授銜時,陳光將軍已經去世。

其次是115師344旅,旅長由徐海東擔任,他出生於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曾擔任過紅15軍團軍團長,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344旅旅長,當時他37歲,他先後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役,之後又率部深入華北敵後開展山地遊擊戰,町店戰鬥中,他指揮部隊殲滅敵軍一個聯隊,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

接著是120師358旅,本來當時是任命盧東生為旅長,可惜他沒有赴任,所以最終便由張宗遜出任,他是陝西渭南人,曾擔任過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

抗戰爆發後,他擔任358旅旅長,當時他只有29歲,接著他率部開赴晉西北抗日前線,取得了雁門關伏擊戰的勝利,之後他率部前往晉察冀邊區,冀中地區,晉西北作戰,前後指揮參與了陳莊戰鬥,滑石片伏擊戰,百團大戰等等。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然後是120師359旅,旅長由陳伯鈞擔任,當時他的年齡只有27歲,是這六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不過他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他曾被毛澤東譽為紅軍「幹才」。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最後是129師兩個旅,首先來說385旅,旅長王宏坤,與開國大將王樹聲是堂兄弟,土地革命時期曾擔任紅4軍軍長,抗戰爆發後他出任385旅旅長,當時他28歲,比陳伯鈞年長一歲,他指揮參與了參加了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神頭嶺、林南等戰鬥、戰役。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接著是129師386旅,這可是抗戰時期赫赫有名的強勁旅,敵人又恨又怕,旅長由陳賡擔任,在軍中陳賡是為樂觀開朗的老大哥,但是當戰鬥打響後,他就是一位善於排兵布陣的智者,1937年他擔任386旅旅長,當時他34歲。在他的率領下,386旅在抗日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多次受到上級的褒獎,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

相關焦點

  • 八路軍358旅首任旅長,陳賡家的放牛娃,賀帥愛將,不死必大將
    八路軍有三個師,分別為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而120師358旅的首任旅長就是他,他曾經給陳賡家裡放過牛,後來又救過陳賡,受周總理的委託,陳賡與愛人王根英成了他的入黨介紹人,他還是賀龍元帥的愛將,不幸的是1945年12月14日因在哈爾濱制止蘇聯紅軍搶劫而被蘇軍士兵殺害
  • 八路軍359旅首任旅長,長徵中的「鐵屁股」,帶的師劉伯承最放心
    他是八路軍120師359旅的首任旅長,長徵中率領紅十三師作為紅一方面軍全軍後衛,掩護兄弟部隊先後突破敵人多道封鎖線,後掩護整個方面軍渡過湘江,他本人也因此得到「鐵屁股」的美譽。劉伯承元帥曾說他所帶的紅十三師是最放心的,此外毛主席也對他讚譽有加,稱他為「紅軍幹才」。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在我軍歷史有一位將軍大名鼎鼎,他就是陳賡大將,抗戰中他是第386旅的旅長,打的日寇聞風喪膽,甚至日軍的鐵甲車上面貼著:專打386旅的字樣,可見陳賡和他的386旅對日寇打擊之重。李成芳中將1949年,第14軍成立後,由李成芳擔任第一任軍長,該軍成立後,由李成芳指揮挺進中南,曾經指揮6個師參加兩陽戰役,隨後又二度請纓率部4晝夜驅700裡遠襲欽州,立下大功,李成芳是14軍首任軍長,他是陳賡麾下的四猛一瘋五大將之一,李成芳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出生於1914
  • 抗戰時期,八路軍有六個主力旅,為何只有一二九師386旅名氣最大
    1937年8月,經我黨和國民黨政府的多次談判,國民黨政府鑑於北平、天津、上海等地被日軍侵佔的實際,答應了在陝北和在南方三省堅持遊擊鬥爭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當然,為了限制我黨武裝的發展,當時主力部隊,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第個師轄兩個旅,第個旅,轄兩個團。
  • 盧冬生究竟有沒有當過358旅旅長,這位上將最有發言權
    現在很多文章寫到八路軍最初的六位旅長時,都要說起盧冬生,都把盧冬生當成賀老總120師358旅的首任旅長。那麼,盧冬生到底有沒有當過358旅的旅長呢?沒有。請注意,盧冬生這個旅長實際並沒有到職,也就是說,他只是名義上的旅長。
  • 1955年授軍銜,十位大將分別是多大年齡?最年輕的是誰?
    1955年,我軍開始正式實行軍銜制度,共計有十位優秀軍事將領榮獲了大將軍銜,這是對他們突出貢獻的高度肯定。對於十位大將都是誰?大家可能再熟悉不過了。那麼,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十位大將當時都是多大年齡呢?在他們中,誰最年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讓我們依次接著往下。一、粟裕。
  • 八路軍第343旅旅長陳光,後來當上四野副參謀長,為何自尋短見?
    在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度的時候,有不少優秀的軍事將領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參加,讓人非常遺憾。在這些沒有參加授軍銜的將領之中,有一位非常的特殊,他參加過紅軍長徵,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八路軍旅長,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這支軍隊是黨領導抗戰正面戰場上主力部隊。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
  • 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都是誰?其中1人叛變
    八路軍第115師挺進山東後,為了適應嚴峻的戰爭形勢,發展壯大革命力量,曾多次進行局部整編。1940年10月,第115師將直屬分隊、第343旅和魯西、魯南、蘇魯豫、冀魯邊等地的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教導第1旅至教導第6旅,這6個旅的旅長都是抗戰時期鼎鼎大名的抗日誌士。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第386旅是開國大將陳賡帶出的一支隊伍,陳賡是黃埔三傑,又從事過中央特科工作,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領兵打仗的能力,因此,386旅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一支部隊。386旅剛成立時兵力只有7000多人,第129師東渡黃河,參與山西抗戰,遵照軍委放手發動群眾,充實人民武裝的指示,八路軍第386旅在戰鬥中成長。
  • 八路軍358旅,旅長是開國上將,兩位旅政委後來成就如何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達成了統一戰線全面抗日,紅軍三大主力軍由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由朱德擔任總司令,同時下轄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其次每一個師下轄2個旅,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八路軍120師358旅,358旅的旅長張宗遜算得上6個旅長中擔任時間最久的一位了
  • 20歲當師長的紅軍,為沒當上344旅旅長生氣,朱老總:輪不到你
    以他的資歷,在新中國的授銜典禮上,應該是中將軍銜,但是他在1943年的時候,在戰場上犧牲了,年僅28歲。 20歲的紅軍師長 田守堯,安徽六安人,1915年出生。在他小的時候,就滿懷報國的熱情,16歲那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參加紅軍,開始他的軍人之旅。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為了達到全面抗日這一目標,國共兩党進行合作,紅軍隊伍接受改編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老蔣還是耍了點小心思的,紅軍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卻只給了一個軍的編制,有點小家子氣。
  • 358旅首任旅長,比許光達更有可能授大將,因一場意外犧牲
    1937年,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紅軍主力部隊被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成立總指揮部,下設三師六旅,即115師、120師和129師,分別由原紅軍部隊一、二、四方面軍編成,總指揮、副總指揮、師長、副師長、政治委員都很快確定了人選,但在旅長人選上出現了很大變動。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八路軍六大旅長,改編前誰的軍職最低,沒想到是一對發小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很多原來的將領都降級了。為什麼呢?第一是人員減少了,第二是蔣介石故意壓縮八路軍的編制。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職務,所以只能是降級使用了。 那麼,改編後,什麼樣的職務能當八路軍的旅長呢?可以分成四個等級吧。最高等級是紅軍的軍團長,有兩位,分別是徐海東和陳伯鈞。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抗戰山東有多牛?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當時山東除了鬼子,國軍,還有多支我軍部隊: 一、由原地方起義武裝,張經武任縱隊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轄八個支隊,活躍在魯中、魯南及膠東地區,兵力4萬餘人; 二、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一二九師津浦支隊為基礎,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副司令員都有誰,當時年齡多大,最後什麼軍銜
    抗美援朝的勝利,使我國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也打出了我軍的軍威,那麼當時我志願軍總部的正副司令員都是誰,當時他們年齡有多大,最後他們是什麼軍銜呢? 洪學智將軍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的時候,年齡只有37歲,1955年洪學智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等到33年後他再一次被授予上將軍銜,被人稱之為六星上將。
  • 同樣是八路軍團長,有的後來當了縱隊司令員,他為何只是旅長?
    八路軍成立,129師有一個385旅,這個旅呢下轄兩個團,一個是769團,團長叫陳錫聯,一個是770團,團長是張才千。同樣是八路軍的團長,他們兩位後來的差距很大。 陳錫聯在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就升任了旅長,到了解放戰爭之初,陳錫聯是劉鄧大軍第三縱隊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