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當師長的紅軍,為沒當上344旅旅長生氣,朱老總:輪不到你

2020-12-14 騰訊網

紅軍時期,在我軍中有很多的「紅小鬼」,他們小小的年紀就參軍報效祖國。而且他們也很有軍事才能,十幾歲的年紀就能成為一方將領,帶領戰士們在戰場上奮勇廝殺。

田守堯就是這樣的一個紅軍戰士,他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紅15軍的師長。以他的資歷,在新中國的授銜典禮上,應該是中將軍銜,但是他在1943年的時候,在戰場上犧牲了,年僅28歲。

20歲的紅軍師長

田守堯,安徽六安人,1915年出生。在他小的時候,就滿懷報國的熱情,16歲那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參加紅軍,開始他的軍人之旅。

剛剛加入紅軍的田守堯只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後來一步步成長,成為紅25軍的指導員。田守堯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歷次的戰鬥中,他的軍事才能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他的領導也很關注他。1934年的時候,田守堯參與了庾家河戰鬥。

1935年的時候,年僅20歲的田守堯已經是紅15軍團78師的師長,參加了紅軍時期的眾多著名的戰鬥,例如西徵、東徵。抗日戰爭時期,田守堯是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的副團長。在平型關戰役的時候,田守堯在戰鬥中受傷。受傷後田守堯沒有退出戰場,躺著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之後升任團長。

皖南事變後,田守堯成為新四軍第三師8旅的旅長,帶領戰士們開展遊擊戰。鄭潭口和響水口的戰鬥,都是在田守堯的指揮下進行的。

為沒當上344旅的旅長生氣

344旅是八路軍115師的主力旅之一,徐海東是旅長,全旅共六千多人。這支部隊以能打著稱,他的指揮官的人選是很重要的。

在1938年的時候,徐海東因為身體原因卸任344旅的旅長。當時朱老總想到接替徐海東的人選就是田守堯,他是一位老革命,雖然年紀不大,但是20歲就能當紅軍的師長也不是簡單的人物,讓他擔任旅長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於是朱老總就找到田守堯,告訴他這個消息,並說這只是初步任命,具體情況還要根據上級的調任,讓他等待通知。隨後朱老總就發電報到延安,請求指示。在延安的彭老總和主席商量之後,決定讓楊得志擔任344旅的旅長,田守堯的職務不變。

接到這個電報的344旅的政委黃克誠心想:這件事情不好辦了。於是他找到朱老總,問他能不想向上級說明情況,就說這件事情已經和田守堯說過了。然而朱老總說:「沒有必要,我們都是共產黨,要服從組織的安排。」

後來田守堯在得知是楊得志擔任344旅的旅長之後,就非常生氣,連他們為徐海東舉辦的歡送會田守堯都沒有參加,大家都知道田守堯是在鬧情緒。於是朱老總就說:「開個會吧。」這個會議,是關于田守堯的會議,是幫田守堯想通問題的會議。

在會議上,大家都很是沉默,沒有人說話,還是政委黃克誠委婉的批評田守堯,讓他不要為了官職的問題影響工作。黃克誠說完之後,沒有任何人應答。這時候朱老總猛地一拍桌子,站起來說:「你們這時開的什麼會,都不敢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還算是共產黨員嘛。」

之後又指著田守堯,毫不留情的說:「旅長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沒輪到你就不該是你,身為共產黨員要服從命令聽指揮,不要鬧情緒。」說完轉身就離開了。在場的人都被嚇到了,朱老總平時的一貫作風都是性格溫和,從不輕易發脾氣,這是很多人第一次見他發脾氣。

時候,田守堯也沒有在鬧情緒,只顧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將星隕落

1943年的時候,田守堯接到中央的命令前往延安學習深造。在去延安的路上,田守堯他們遇到了敵軍,展開了戰鬥。

在戰鬥中,田守堯端著機槍和敵人進行槍戰,掩護其他同志到安全的地方。隨後田守堯說:「同志們,我們不能讓日軍得到關於我們任何有用的信息。」說完就將隨身帶著的機密文件全部撕毀,扔在大海中。

之後田守堯指揮大家涉水上岸,他和他的夫人在最前面帶路,不幸踩到水槽中犧牲了。其他的同志見到這樣的情況就改道,大多數人都安全上岸了。田守堯犧牲的時候,只有28歲。

相關焦點

  • 八路軍6個主力旅,首任旅長當時有多大年齡?年齡最小的只有27歲
    朱德——《太行春感》前言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日戰爭打響,蔣介石停止了內戰,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同抵抗侵略者,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由朱老總統帥,紅軍的三大方面軍也改編為三個師,分別是紅一方面軍改編為115師,林總出任師長,紅二方面軍改編為120師,賀老總出任師長,紅四方面軍改編為129師,劉帥出任師長,每個師下轄兩個主力旅,四個主力團,共計4.5
  • 八路軍這個團的團長叛變後,朱老總親自整頓,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
    紅軍經過萬裡長徵,到改編成八路軍,兵力只有四萬多人。那時候一個團長都是革命的金子。後來的開國上將陳錫聯、宋時輪、李天佑、楊成武、楊得志等等,都才是團長,大名鼎鼎的王近山還是副團長呢。 可是竟然有一位八路軍的團長叛變了。真是豈有此理。這就是344旅687團團長張紹東。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358旅首任旅長,比許光達更有可能授大將,因一場意外犧牲
    1937年,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紅軍主力部隊被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成立總指揮部,下設三師六旅,即115師、120師和129師,分別由原紅軍部隊一、二、四方面軍編成,總指揮、副總指揮、師長、副師長、政治委員都很快確定了人選,但在旅長人選上出現了很大變動。
  • 八路軍六大旅長,改編前誰的軍職最低,沒想到是一對發小
    因為林總去主持紅軍大學了,所以暫時由陳光代理軍團長。 代理的,畢竟不是正式的軍團長,但是陳光的職務肯定在軍長和師長之上。因為陳光本來就是紅一軍團的副軍團長。陳光擔任343旅旅長也是實至名歸。 第三等級,就是軍長了。紅軍的軍長當了八路軍的旅長,這也正常。因為許世友這個軍長,才當了八路軍的副旅長,宋時輪這個軍長才當了八路軍的團長。
  • 十大元帥為何稱呼上有老總、總、帥的區別?
    老總,這個稱呼,在軍內,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尊稱。被尊稱為某老總的人,必需有足夠的資歷、軍功才行。能夠被稱呼「老總「的,在十大元帥中有4位。第一位是朱老總朱德在10大元帥中資歷最老,1909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後在滇軍任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
  • 八路軍358旅,旅長是開國上將,兩位旅政委後來成就如何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達成了統一戰線全面抗日,紅軍三大主力軍由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由朱德擔任總司令,同時下轄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其次每一個師下轄2個旅,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八路軍120師358旅,358旅的旅長張宗遜算得上6個旅長中擔任時間最久的一位了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第一路軍由紅四軍與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地方武裝在長汀組建而成,總指揮朱老總,也是後來紅一軍團的首任軍團長。1932年3月12日,紅一軍團調整為紅四軍和紅十五軍兩個軍,林總擔任軍團長。建國後,紅一軍團先後兩任軍團長都被授予元帥軍銜。 紅二軍團軍團長賀老總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這支軍隊是黨領導抗戰正面戰場上主力部隊。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
  • 「整編旅」編制出現,造成旅長和師長職銜相同,但屬於唯一的特例
    比如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部隊,就曾經下轄兩個正規番號師(師再轄步兵旅),以及自己擴建的一堆混成旅,這些混成旅直接受奉軍總司令部指揮,戰時則編入各軍(奉軍有時也稱為軍團)。 所以步兵旅長是師長的直接下級,而混成旅長級別比師長略低,但沒有直接隸屬關係,這就是民國初期師長和旅長的職務差別。
  • 誰來擔任115師師長?兩個命令只差幾個小時,讓羅帥失之交臂!
    1937年8月25日,鑑於抗日形勢,黨中央為整合手上的軍事力量,以便能更好的面對未來的抗日局勢,遂將紅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七十四師等部整編為一個主力師,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10月改任政治委員),轄第343、第344旅和獨立團,共1.5萬餘人,這就是115師。8月下旬,115師整訓完成後,開赴山西抗日戰場。
  • 盧冬生究竟有沒有當過358旅旅長,這位上將最有發言權
    現在很多文章寫到八路軍最初的六位旅長時,都要說起盧冬生,都把盧冬生當成賀老總120師358旅的首任旅長。那麼,盧冬生到底有沒有當過358旅的旅長呢?沒有。請注意,盧冬生這個旅長實際並沒有到職,也就是說,他只是名義上的旅長。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同意設立總指揮部,8月25日,陝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正式改編為八路軍。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又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不過八路軍這個稱呼卻一直叫了下去。
  • 90年前,紅軍是最有文化的軍隊
    結果很多人以為,紅軍出身的領都和李雲龍似的,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沒讀過軍校還能打勝仗,而且以沒文化泥腿子為榮。但是這些人都跑偏了。尤其是紅軍高級將領,基本都是學霸,如果他們不參加革命,照樣能過人上人的生活。比如朱老總。20歲的時候,朱老總考中秀才,成為大清的一名知識分子,在縣裡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和縣長談笑風生。在座的諸位,一輩子能混到這份上也差不多了吧。
  • 付文化少將任北京衛戍區司令,曾從師長降為旅長,王春寧中將離任
    付文化少將,四川人,1969年出生,1985年6月入黨,曾長期在瀋陽軍區服役,歷任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機步旅旅長。2011年任瀋陽軍區某摩步師師長。曾在陸軍指揮學院和國防大學學習,並且到德國留過學。2013年底,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改革,付文化任師長的原瀋陽軍區某摩步師撤編改成機步旅。
  • 陳賡:軍中第一媒人,撮合姻緣無數,連彭老總都沒能「倖免」
    彭總:誰叫你介紹這些的?紅軍的領導人中,大家最喜歡的是朱老總,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最怕的則是彭老總,脾氣耿直火爆,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戰爭年代,彭老總每日裡專心戰事,輾轉奔波,婚事遲遲沒有著落。最開始,總有熱心者為彭總介紹合適的女子,心情好時候彭老總會回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心情不好時候則是揮揮手,不耐煩訓斥道:「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敢來觸黴頭,這婚事漸漸的耽擱了下來。不過別人怕彭總,陳賡可不怕。生性幽默且浪漫熱情的他,發誓要給彭老總找門好親事,甚至為此還跟別人打了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