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城,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是「黃麻起義」後,黃安縣衙門口張貼的一副對聯,「紅軍」這一稱謂也由此而來。紅軍時期,一般是指1927年黃麻起義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然而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倖存的只有6位。那麼這6位都是誰?其中4位是元帥,1位只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林總
朱老總
紅一軍團是中國工農紅軍絕對的主力之一,是由1930年6月19日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發展而來的。第一路軍由紅四軍與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地方武裝在長汀組建而成,總指揮朱老總,也是後來紅一軍團的首任軍團長。1932年3月12日,紅一軍團調整為紅四軍和紅十五軍兩個軍,林總擔任軍團長。建國後,紅一軍團先後兩任軍團長都被授予元帥軍銜。
紅二軍團軍團長賀老總
賀老總全家福
紅二軍團於1930年7月7日成立,賀老總擔任軍團長,其前身為湘鄂西地區的紅4軍和紅6軍。賀老總憑藉兩把菜刀鬧革命,硬生生拉起一支革命隊伍,為民族解放事業而奮鬥。紅二軍團還有許多赫赫有名的戰將,第四師師長盧冬生,是陳賡大將小時候的僕從,如果不犧牲,建國後必授大將軍銜,然而天妒英才,無可奈何。1955年大授銜,紅二軍團軍團長賀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老總
彭老總
紅三軍團組建於1930年6月中旬,由湘鄂贛紅5軍、紅8軍合編而成,軍團長彭老總。彭老總性如烈火,膽大心細,敵人畏之如虎。紅軍時期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中擔任八路軍副總指揮,解放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抗美援朝戰爭中親自掛帥,逼得美國籤字議和。建國後,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軍中地位僅次於朱老總。
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
徐海東大將
紅十五軍團成立於1935年9月18日,由紅二十五軍和劉志丹領導的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編而成,徐海東擔任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徐海東繼續擔任旅長。眾所周知,徐海東是參加黃麻起義並創建鄂豫皖蘇區、紅四方面軍的元勳之一,他作戰勇敢,不畏強敵,在實戰中練就紮實的基本功。1955年,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他也是沒有參加過解放戰爭的開國大將。
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
蕭克上將
紅六軍團成立於1933年6月中旬,由湘贛蘇區和湘鄂贛蘇區的紅軍在江西省永新縣組成,蕭克擔任軍團長。1955年授銜時,蕭克是6位健在軍團長中軍銜最低的。按理來說,以蕭克的資歷,被授予大將軍銜也在情理之中,但為何僅授上將?個人認為這與他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有關,蕭克擔任晉察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時沒有太大的建樹,更無法與粟裕等大將相比。但徐海東沒有參加解放戰爭也可授大將,而主席又有讓蕭克鎮上將之意,蕭克也表現得無欲無求,被授予上將軍銜也在情理之中。
林總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和林總、紅三軍團軍團長彭老總、紅二軍團軍團長賀老總等4位被授予元帥軍銜,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而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只被授予上將軍銜。開國授銜時,幾家歡喜幾家愁,為了肩上的幾顆星星,有的將領爭來搶去,鬧得不可開交。而有的卻主動辭銜讓銜,被引為美談。蕭克將軍沒爭沒鬧,充分體現了他的優良品德:識大體,知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