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338)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
按照電視劇《大秦賦》的劇情安排,嬴政前往祖地雍城行冠禮時,嫪毐能調動的兵力都在鹹陽;佔領了鹹陽城,就可以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羋氏外戚,為立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為王掃清障礙;接著出兵雍城,廢嬴政而以太后之詔冊立新的秦王。
嫪毐為謀反已經做足了準備,首先得到了傻不拉嘰的趙太后的支持,按慣例廢立新王都是由太后下詔。其次又得到了相邦呂不韋的暗中支持,呂不韋將自己代為保管的王璽交給趙太后,就等於是交給了嫪毐,嫪毐持兩個璽印可以調動正規軍隊。
鹹陽城內有三個正規軍大營,藍田大營與櫟陽大營的正規軍隊已經調到函谷關外防禦魏、趙、韓三國的進攻。嫪毐已經用加蓋雙璽的太后詔書,派人滲透進驪山大營。嬴政帶往雍城的衛隊只有三千騎郎,而且他手裡無王璽,不能調動正規軍隊。
嫪毐的計劃很周密,嬴政在雍城行冠禮的當天,以太后之詔書,下令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人,調動王宮衛隊、騎郎、縣卒及部分臣屬於秦國的小數民族武裝,加上自己的門客,在鹹陽發動了叛亂,並下令驪山軍隊開往雍城。
但是,驪山大營的主將蒙武早已得到嬴政的密令:「沒有秦王親自詔令不得調動軍隊」。同時,楚系外戚的昌平君、昌文君也提前得到了秦王口詔,立即出兵平叛。而嬴姓宗親手握重兵,已經枕戈待旦,準備隨時馳援嬴政。
《大秦賦》的劇情看起來是符合邏輯,但最大的缺陷是現實中相邦呂不韋不可能將王璽提前交給太后。嬴政前往雍城行冠禮,其實就是跟相邦交接象徵權力的王璽,呂不韋就是病得爬不起來,抬也要抬到冠禮現場去獻璽,又怎會託太后轉交呢?
嫪毐手裡沒有王璽,根本不可能染指軍隊,更談不上去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外戚的強大勢力。所以嫪毐在鹹陽城發動叛亂想佔領鹹陽城是不可能的,真實情況可能是,嫪毐用太后璽調動鹹陽城內其親信掌控的兵力往雍城攻打行冠禮的嬴政。
據《史記》記載,嫪毐利用太后璽印矯詔發動叛亂,欲進攻雍城的蘄年宮,被早已嚴陣以待的楚系外戚之昌平君、昌文君率軍在鹹陽城內圍剿。叛軍被斬首數百人,斬首有功的人都被封了爵位,連王宮內參加平叛的宦官,也都得到了一級爵位。
抓到了嫪毐之後,將其五馬分屍、遊街示眾,又夷滅了嫪毐的宗族。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都被斬首懸掛。嫪毐的門客,罪輕的服刑三年,無償為宗廟採薪。被牽連而削除爵位的有四千多家,遷徙居住在蜀地的房陵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鹹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即令國中: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
嫪毐與太后的兩個私生子被裝進布袋活活摔死。趙太后被幽居於雍城,嬴政接連將二十七個勸其接回太后的大臣斬首,砍斷四肢,堆積在宮闕之下,可見嬴政對其母后趙姬的恨意之深。後雖聽齊人焦茅之勸迎回趙姬,但母子關係已經不復從前。
接著又查出嫪毐是相邦呂不韋敬獻給太后的,因此呂不韋受到牽連而被免除了相邦之職,回到封地居住。但呂不韋在封地亦行事張揚,賓客不斷,引起嬴政的忌憚,派使者送去一封信,信中雖無殺人之辭,卻有誅心之意,於是呂不韋服毒自盡。
電視劇《大秦劇》演繹的故事與《史記》的記載雖稍有差異,但也是為了劇情的需要進行了藝術加工。嫪毐叛亂的主要原因是與太后私通事發,為活命劍走偏鋒,集合鹹陽的力量前往雍城進攻行冠禮的嬴政,只有殺死嬴政可能才有一絲生機。
但真正追根結底,嫪毐是被嬴政逼反的,嬴政早已知曉嫪毐與太后之間的事,而他也有能力及時制止嫪毐的叛亂。但其逼著嫪毐形成了事實上的叛亂,接著順藤摸瓜,讓此案牽連了呂不韋,將其免相。只能說,嬴政為了集權,下了好大一盤棋。
2020/12/17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不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