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

2020-12-18 談秦說漢

談秦說漢(338)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

按照電視劇《大秦賦》的劇情安排,嬴政前往祖地雍城行冠禮時,嫪毐能調動的兵力都在鹹陽;佔領了鹹陽城,就可以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羋氏外戚,為立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為王掃清障礙;接著出兵雍城,廢嬴政而以太后之詔冊立新的秦王。

嫪毐為謀反已經做足了準備,首先得到了傻不拉嘰的趙太后的支持,按慣例廢立新王都是由太后下詔。其次又得到了相邦呂不韋的暗中支持,呂不韋將自己代為保管的王璽交給趙太后,就等於是交給了嫪毐,嫪毐持兩個璽印可以調動正規軍隊。

鹹陽城內有三個正規軍大營,藍田大營與櫟陽大營的正規軍隊已經調到函谷關外防禦魏、趙、韓三國的進攻。嫪毐已經用加蓋雙璽的太后詔書,派人滲透進驪山大營。嬴政帶往雍城的衛隊只有三千騎郎,而且他手裡無王璽,不能調動正規軍隊。

嫪毐的計劃很周密,嬴政在雍城行冠禮的當天,以太后之詔書,下令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人,調動王宮衛隊、騎郎、縣卒及部分臣屬於秦國的小數民族武裝,加上自己的門客,在鹹陽發動了叛亂,並下令驪山軍隊開往雍城。

但是,驪山大營的主將蒙武早已得到嬴政的密令:「沒有秦王親自詔令不得調動軍隊」。同時,楚系外戚的昌平君、昌文君也提前得到了秦王口詔,立即出兵平叛。而嬴姓宗親手握重兵,已經枕戈待旦,準備隨時馳援嬴政。

《大秦賦》的劇情看起來是符合邏輯,但最大的缺陷是現實中相邦呂不韋不可能將王璽提前交給太后。嬴政前往雍城行冠禮,其實就是跟相邦交接象徵權力的王璽,呂不韋就是病得爬不起來,抬也要抬到冠禮現場去獻璽,又怎會託太后轉交呢?

嫪毐手裡沒有王璽,根本不可能染指軍隊,更談不上去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外戚的強大勢力。所以嫪毐在鹹陽城發動叛亂想佔領鹹陽城是不可能的,真實情況可能是,嫪毐用太后璽調動鹹陽城內其親信掌控的兵力往雍城攻打行冠禮的嬴政

據《史記》記載,嫪毐利用太后璽印矯詔發動叛亂,欲進攻雍城的蘄年宮,被早已嚴陣以待的楚系外戚之昌平君、昌文君率軍在鹹陽城內圍剿。叛軍被斬首數百人,斬首有功的人都被封了爵位,連王宮內參加平叛的宦官,也都得到了一級爵位。

抓到了嫪毐之後,將其五馬分屍、遊街示眾,又夷滅了嫪毐的宗族。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都被斬首懸掛。嫪毐的門客,罪輕的服刑三年,無償為宗廟採薪。被牽連而削除爵位的有四千多家,遷徙居住在蜀地的房陵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鹹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即令國中: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

嫪毐與太后的兩個私生子被裝進布袋活活摔死。趙太后被幽居於雍城,嬴政接連將二十七個勸其接回太后的大臣斬首,砍斷四肢,堆積在宮闕之下,可見嬴政對其母后趙姬的恨意之深。後雖聽齊人焦茅之勸迎回趙姬,但母子關係已經不復從前。

接著又查出嫪毐是相邦呂不韋敬獻給太后的,因此呂不韋受到牽連而被免除了相邦之職,回到封地居住。但呂不韋在封地亦行事張揚,賓客不斷,引起嬴政的忌憚,派使者送去一封信,信中雖無殺人之辭,卻有誅心之意,於是呂不韋服毒自盡。

電視劇《大秦劇》演繹的故事與《史記》的記載雖稍有差異,但也是為了劇情的需要進行了藝術加工。嫪毐叛亂的主要原因是與太后私通事發,為活命劍走偏鋒,集合鹹陽的力量前往雍城進攻行冠禮的嬴政,只有殺死嬴政可能才有一絲生機

但真正追根結底,嫪毐是被嬴政逼反的,嬴政早已知曉嫪毐與太后之間的事,而他也有能力及時制止嫪毐的叛亂。但其逼著嫪毐形成了事實上的叛亂,接著順藤摸瓜,讓此案牽連了呂不韋,將其免相。只能說,嬴政為了集權,下了好大一盤棋

2020/12/17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不勝感謝!

相關焦點

  • 嫪毐之亂:是送給秦王嬴政的「血色」成人禮!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最近火熱的先秦題材影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也引發了無數觀眾對於秦國崛起這一時間段故事背景的巨大興趣,本期以史為鑑就跟大家聊聊後世讀書人眼中如同洪水猛獸一般的「暴君」秦始皇,他在年幼時面對呂不韋、嫪毐這樣的權臣,如何通過嫪毐之亂,一舉剷除兩大權臣,徹底剷平了自己親政的道路。
  • 《大秦賦》中呂不韋為何在嬴政冠禮前裝病,提前將王璽交給趙姬?
    公元前238年,年滿20的嬴政已經到了行冠禮之時。行冠禮後,國政大權則按規定要移交給回秦王。執掌秦國大權10多年的呂不韋想到自己即將交權,而交權之後再也無法駕馭雄心勃勃的嬴政,再也無法在朝中頤指氣使,心理落差極大。
  • 大陰人嫪毐叛亂,嬴政為何拋棄兒子?他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智慧
    但是在這場叛亂和平叛中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便是「扶蘇保衛戰」,這場戰鬥同樣十分激烈,因公子扶蘇而亡的士兵不下千餘人,樊於期兩千郎官精銳全軍覆沒,渭文君和渭陽君也是拼命進入宮中解救扶蘇,同時還有幾個重要人物也下線。
  • 呂不韋為何在嬴政冠禮前突然裝病?又因何故意把王璽交給趙姬?
    真是沒想到秦王嬴政和呂不韋兩個人在榻前打起了啞謎來,讓人看不透,也猜不透那呂不韋為何要在贏政加冠親政之前突然裝病,又因何故意把玉璽交給趙姬?這就無形中給了嫪毐偷用王璽盜虎符的機會,把秦王贏政和鹹陽城的老百姓乃至於呂不韋自己都置於了危險之中。那麼呂不韋究竟要意欲何為呢?
  • 秦始皇加冠親政,為何不在國都鹹陽,而是一定要去雍城?
    歷史上,嬴政13歲即位秦王,直到22歲才得以加冠親政,這其實是不合禮制的。按照周禮,男子一般二十而冠,而天子、諸侯等特殊人員加冠時間往往會提前,有十二歲行冠禮的周文王,也有十五歲行冠禮的周成王。不加冠雖然也能成為秦王,但並沒有「人治」的權力,所以秦國在近十年的時間裡都是大權旁落,操持在趙太后和呂不韋之手。然而,就像《大秦賦》中播出的那樣,秦始皇加冠的儀式卻並沒有在鹹陽舉辦,而是設在了雍城,這又是為何呢?
  • 呂不韋之死背後藏玄機,三角戀不是主因,真相是嬴政下了一盤大棋
    秦始皇的短短三十個字,如同三十把刺向呂不韋的匕首,讓他終於讀懂了,嬴政布下的一盤政治大棋。如今這盤棋就差一步,就進入收官階段,這步棋就是要他呂不韋的命。
  • 秦王嬴政的殺伐果斷:車裂嫪毐 摔死同母異父的弟弟
    太后趙姬對嫪毐非常的寵愛,宮中一切事務都由嫪毐決策,可以說嫪毐已經做到了軟飯硬吃,硬到把太后趙姬給整懷孕了,真不知他是狂妄還是愚蠢,簡直是自尋死路。兩個毫無羞恥的人,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大禍臨頭,竟然以佔卜住在鹹陽宮不利為由,搬到雍城去居住,還生下了兩個兒子。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嫪毐指揮叛軍撞開相府大門,呂不韋率眾殺出,雙方激戰。嬴政在雍城舉行加冠大禮,王翦在叛軍經過的路上設伏。嫪毐退守章臺,鹹陽百姓、相府門客、嬴姓宗親等眾人合力在章臺宮剿殺嫪毐叛軍,嫪毐逃出鹹陽。嬴政冠冕佩劍,王翦在途中截殺嬴虞、王竭率領的叛軍,嬴虞被俘,交出虎符,驪山大軍聽從王翦命令停戰。王翦命王賁帶三萬精騎奔赴鹹陽剿殺嫪毐,自己帶人去雍城勤王護駕。
  • 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嫪毐攻打靳年宮的意義何在呢?
    蘄年宮之變是秦朝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經此一事,嬴政誅殺嫪毐、驅逐趙太后、逼死呂不韋,這才算是徹底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那麼,此次事件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作為本次叛亂的主角,嫪毐為何選在秦王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的時候發動政變呢?難道他的攻擊目標不是嬴政嗎?
  • 嫪毐禍國殃民,淫亂後宮嗎?不,他或是秦王統一天下的第一大功臣
    嫪毐是秦王親政的一步穩棋大秦是秦王的大秦,但是沒有嫪毐,秦王或不是秦王!在介紹嬴政之前,大家看看百度百科!嬴政,13歲時即王位,9年後,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古代男子成年要行冠禮!實行於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然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古代冠禮在宗廟內舉行,日期為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為什麼秦王到加冠之年也就是20歲,依然沒有親政,為什麼呢?
  • 嬴政為何殺了與趙姬如膠似漆的嫪毐?網友:嫪毐自找的!
    而嬴異人的父親安國君在繼承秦昭襄王王位才三天就直接嗝屁,嬴異人順利成為秦王,呂不韋迎來巨大投資回報,封王拜相,還得了洛陽十萬戶人的封地,家中奴僕更是多達數萬,風頭一時無兩。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舉行冠禮,當晚夜宿蘄年宮,嫪毐和太后計劃趁此機會除掉嬴政,男寵門下數千人受其蠱惑,發動政變,欲先殺秦王再滅呂不韋,
  • 冷八卦嫪毐叛亂到底是害怕姦情暴露還是政治鬥爭?
    不過,相對而言,新崛起的趙系集團的根基沒有楚系集團那麼牢固,因此趙系集團又拉攏一直不受重視的戎族勢力,實力大增,自信足以與楚系集團決一雌雄。於是這一新一舊兩大政治集團的決戰是不可避免的了。秦王嬴政繼位的第九年,二十二歲的嬴政在雍城舉行加冠禮,朝野重臣都跟隨秦王參加典禮。嫪毐等人趁機在秦都鹹陽密謀興兵,剷除楚系集團。
  • 嬴政與嫪毐之間的那些事!
    嬴政登基後見秦王政日漸年長,怕被他發現,想離開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門客嫪毐假施腐刑(是宮刑的意思),只拔掉鬍鬚、眉毛就獻給太后,供其淫樂。秦王政信以為真,於是他們搬到雍縣的離宮,結果太后生下了兩個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幫助下被封為長信侯,嫪毐在雍城長年經營,建立了龐大的政治勢力。嫪毐難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後對一個大臣斥責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這個大臣聽後很生氣,並且暗中找了個機會把嫪毐和太后的關係告訴秦王,秦王得知後非常生氣,嫪毐慌了,準備叛亂。
  • 嫪毐之死:一個愚蠢又狂妄的人 至死都只是一顆棋子
    本來嫪毐頂多就是一個男寵,可沒想到太后趙姬昏了頭,嫪毐也是不知死活,膽大包天到跑去雍城生下了兩個孩子。 嫪毐有家僮數千人,門客一千多人,是不是挺牛的,嫪毐一夜暴富,可他沒有這個富貴命呀,他的智商配不上的他的野心,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結果大家都知道,嫪毐竟然造反了,拿著秦王的印信和太后的印信調動縣兵衙衛,還有自己家幾千僕人和上千門客,就想攻打鹹陽王宮,殺了秦王嬴政,立自己的兒子為秦王,這哪裡是造反,這就是一場鬧劇,秦王嬴政頃刻間就鎮壓了這場叛亂,嫪毐落荒而逃。
  • 嫪毐是誰?是秦始皇的什麼人?為何說他的死是統一六國的第一步
    於是在呂府的門客當中挑中嫪毐,戰國那時候還是很開放的,特別是秦國就有養男寵的先例,秦始皇的太太奶奶宣太后,也就是羋月,在惠文王死後也養過男寵,其中一個男寵魏醜夫還差點被拉去陪葬。 這個嫪毐的本事可「大」了,把趙姬迷得神魂顛倒。
  • 秦王嬴政的假父,嫪毐│167
    為了掩人耳目,同時為了離開日益長大的兒子嬴政,趙姬以身體不適,需要靜養為由,離開鹹陽,帶著嫪毐住到離鹹陽數百裡之外的雍城離宮之中。雍城,是秦國的舊都。因為秦王嬴政年紀還小,沒有行「冠禮」,不到親政的年齡,所以大事小情,或者取決於丞相呂不韋,或者取決於太后趙姬。而嫪毐就利用趙姬的縱容,不但隨意使用秦國王室的宮室、車馬、服飾等,後來趙姬更是將國家大事,也交給嫪毐任意處置。因為嫪毐大權在握,很有一些為了升官發財之人,不顧嫪毐的身份,前來投奔。慢慢地,嫪毐的勢力越發強大,手下門客僕人越來越多。
  • 嫪毐因得太后寵幸而權勢很大,為何最後卻落得車裂的下場?
    嫪毐(拼音:lào'ǎi,上古擬音:?,?-前238年),戰國末年秦國的假宦官,為秦始皇母親趙姬的面首,和她通姦生子。
  • 大秦賦:嬴政看望呂不韋,呂不韋笑中賣老,嬴政笑裡藏刀
    雍城歸來的嬴政,深夜召見呂不韋。在城牆上,呂不韋主動認下嫪毐叛亂,自己應擔之責,交換條件是,卸下相邦職務。這是嬴政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由呂不韋懷著內疚的心態,自己主動退出秦國政界。所以,之前,嬴政不準呂不韋斬殺嫪毐,為的就是這一刻。
  • 《大秦賦》:呂不韋想誅殺嫪毐,卻被嬴政阻止,原因並不簡單!
    在《大秦賦》中,嫪毐正式叛亂之前,呂不韋就想著誅殺這個控制因素了。呂不韋入宮向趙姬奏請誅殺嫪毐,趙姬說出自己與嫪毐生子之事,並以性命保護嫪毐。呂不韋又找嬴政商議誅殺嫪毐,嬴政不允。呂不韋讓樊於期率精甲將嫪毐押進相府,蒙毅看到後急匆匆向嬴政稟報,嬴政一面趕往相府,一面派人通知趙姬。
  • 《大秦賦》中的嫪毐,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
    嫪毐在《大秦賦》中的出場身份是秦國軍隊中的御者,屬於有一技傍身的技術人員。但實際上真正的嫪毐一開始只不過是鹹陽街頭的一個小混混罷了。據坊間傳聞,嫪毐於床幃之事天賦異稟,呂不韋聽聞此人之後便將他招進了侯府之中,然後他又在趙姬面前三五不時地提起嫪毐,慢慢地使得趙姬對嫪毐產生了興趣,很快便命呂不韋設法將嫪毐送入宮中侍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