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中,誰沒有發生過感到惋惜的事呢?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真的有很多。比如小時候,我們有一個玩得十分要好的髮小,青梅竹馬,讀小學時候,我們跟這個發小在一起玩得最多,小學畢業後,我們便沒有再見面過,如是就會為這一份難得的友誼感到很惋惜。
因為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沒有電話,人家舉家搬走了,也沒有留下任何地址,再見面時候,是什麼樣的場景,我們一直很憧憬,卻一直都沒有法僧過。相信再見面或許都認不出來了吧?畢竟大家跟小學時候的自己,變化都很大。
比如說讀高中時候,我們為了一個女孩子跟同學打架,打的很兇,被開除了。雖然被開除了,我們卻不曾後悔,因為我們得到的卻是愛情,但沒有順利讀完高中和大學,我們都會感到很惋惜,因為我們成績都不差,很好,是一塊讀書的料。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們還會選擇為心愛的人挺身而出,再次被開除,也不會後悔。
再比如說出社會後,我們本來有機會進入一家很不錯,前景很好的公司,但卻因為自己上班第一天的前一天晚上,喝酒喝醉了,導致第二天一覺睡到下午,酒醒後來到公司,被開除。被開除我們不後悔,只感到惋惜。因為那天晚上對於我們而言,太重要了。
說起令人感到惋惜的事,真的很多,如果你也有感到惋惜的事,讀完居裡夫人的名言,你會更有身同感受!文字如下:
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過得太快。一個人從來看不出作成什麼,只能看出還應該作什麼?——居裡夫人
讀完居裡夫人的語錄,無不讓人感到身同感受,縱觀我們如今,怎麼不感嘆日子太短,過得太快呢?特別是現在一事無成的自己,更是感嘆人生匆匆幾年,所作所為讓人感到惋惜,如果能重來一次,相信我們大家如今肯定都會有所成就,不會感嘆一無所有。
而居裡夫人這段語錄後面兩句,更是警醒世人,一個人從來看不出作成什麼,只能看出還應該做什麼?那麼上面我們所認為惋惜的事兒,就應該改一改,變一變,而不是要讓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成就,作成什麼,而是多去想一想我們哪個階段,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
如果我們能做到居裡夫人所言的,能看出還應該做什麼,看出每個人生階段該去做什麼,相信我們也不會有什麼感到惋惜的事。
比如說我們讀書時候,我們如果知道該做什麼,我們也不會惋惜
可以說多數人讀書時候都是沒有好好讀書,都去想心思怎麼去玩,怎麼去跟父母多要一點錢,都去想做這些事,從來都沒有去想一想我們讀書時候應該做什麼。或是想了,而感到很無力,無可奈何,又不去付出努力。
這個原因,就是知道的太晚,如果早些知道讀書時候該做什麼,早些努力,一切都不會太晚。更何況,多晚都不晚,晚的只是自己沒有去努力嘗試,惋惜的是自己更沒有去努力過。
比如說我們不夠主動,沒有去表白,而錯過了一場愛情
因為這場愛情,只要我們去表白,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為我們喜歡的她,很多人都看得出來她也喜歡我們。但是女孩子都是很內向,很害羞的。男孩子要主動一點,但我們卻主動不起來,而錯過了這場愛情。
後來好久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愛情,一回想起這樣的愛情,我們無不感到惋惜。以後如果還遇到了這樣的愛情,我們肯定不會錯過的,一定會把握機會,去表白,哪怕對方拒絕了我們,我們也不至於空嘆息,為錯過這一場愛情,而感到惋惜。
唯有珍惜當下,認真過好每一分每一秒,才不會惋惜
可以說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太多了,在什麼階段清楚去做什麼事的人真的太少了,很多都是經歷過後,才知道惋惜。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好好認真過好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們估計也都不會感到惋惜的。
所以說如果你也有感到惋惜的事,讀完居裡夫人的語錄,你會更有身同感受!大家對這段名言有什麼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見解呢?不妨說出裡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討論吧!或是覺得這句名言值得讓更多人看到,不妨動一動你的手指,分享點讚收藏下,這也是啟路文學最大的動力!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