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親自直播帶貨,這事靠譜嗎?

2020-12-14 鈦媒體APP

文丨IMS李檬

最近,格力電器CEO董明珠也開始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首秀。

這當中有兩個數據值得關注:

董明珠曾清楚表示:「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損失了300多億元收入,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但還是要正面去看待。」董明珠直播首秀當晚累計觀看431.78萬,在線人數峰值21.63萬,上架38種商品,共銷售258件,商品銷售額23.25萬元,銷售額最高的商品是新冠空氣淨化器,預計銷售3臺共3.62萬元。與之前的羅永浩相比,董明珠的直播帶貨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據抖音方面公布的數據,羅永浩4月1日3小時直播收穫的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創下了抖音平臺目前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

那麼,董明珠吃虧了嗎?直播數據出來以後,董明珠也自嘲:「直播首秀的確很失敗,格力與小米不在一個軌道。」

可是我認為,帶貨20萬不是目的,董明珠其實在品牌廣告的維度上賺了「2個億」。

「紅人+CEO」的背後,是社交消費市場的底層重構

羅永浩做企業顯然不如董明珠,紅人帶貨最驚豔的李佳琦也說過要創業,但還沒上路。

羅永浩、李佳琦是純粹的紅人IP,他們自己就是一個品牌,他們的直播帶貨策略就是要將自己個人的影響力做商業變現。董明珠不一樣,她要考慮的不是帶貨規模多少——因為帶貨再多,相對格力2000億的龐大銷售規模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紅人+CEO」的背後,是社交消費市場的底層重構。雷軍、董明珠,或者羅永浩、李佳琦,面對兩個同樣的時代變局:

1)不懂紅人經濟,幾乎就等於不懂經濟

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消費市場,你我可以清晰看到兩個截然相反的經濟現象:

如果看不見消費者了,產能再大、品牌再大,你也無能為力,銷售歸零也是瞬間的事,諸如餐飲、旅遊、汽車等等行業就殷鑑不遠。一個傳統企業一年要做10億元銷售額,至少需要1000名員工;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一年要做10億元銷售額,至少需要100名員工;一個頭部位置的紅人IP一年要做10億元銷售額,只需要10名客服。不懂紅人經濟,幾乎就等於不懂經濟。

過去百年時間,消費者都是看品牌決定購買的,一個國家消費品牌的能量有多大,經濟的勢能就有多大。但是,這已經是正在過時的傳統經濟學。

90後、95後的新一代消費者,開始主導當下的主流消費市場,但是,他們是看紅人(意見領袖、內容創作者)購買的,經濟的勢能已經掌握在紅人手上。

快手在2018年上線了自己的紅人直播電商,大概一年時間,快手的交易量已經突破千億規模了,可以排名中國電商前五。抖音主要是紅人廣告收入,2019年度抖音一年的廣告收入超過600億,已經相當於整個騰訊集團的廣告收入。(阿里巴巴一家每年就要給抖音掏70億的營銷費用。)

眾所周知,快手的紅人帶貨主播主營「老鐵經濟」,就是把自己定位為用戶的老朋友、自己人。快手粉絲收到的最常見回復是「來了就是一家人」。

10億量級的淘寶主播薇婭強調,自己不想追求人設,而是希望呈現出自己自然的狀態。直播間推出的每一種商品,都是自己親自用過才推薦給用戶。

紅人主播的「真實感和親和力」,正在顛覆當今主流消費群體的認知習慣——「認人消費」挺好,可以忘掉品牌。董明珠和雷軍早就透徹理解這一點了,他們透過經營自己的紅人IP,將格力、小米品牌人格化,希望讓新一代的主流消費者既認人,也認品牌。

2)內容是新的貨架,比品牌更管用

傳統的品牌經營,都是將內容(文案、短視頻)、明星紅人當作側翼,品牌是主角,一切創意、策略都是為了推品牌。

時至今日,一切都顛倒過來了,內容正在走向中心,品牌反而要靠邊站。這背後是一個新的社交消費趨勢——內容不是品牌的配角,內容是事實上的「新貨架」。

90後、95後的新一代消費者,他們消費的顯然主要不是產品的功能,而是一種內涵、氣質。去年迅速崛起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其實就是一種氣泡水,但核心基因是「健康」。經過優質的內容承載,相匹配的紅人作為它的品味代言人,銷售勢頭起來很快。這似乎是一個內容(貨架)要比品牌更管用的時代。

年輕一代的消費行為,正在被內容重塑。因為好內容更容易刺激消費者的興奮點,看到了覺得好的,馬上就能下單購買,而不是需要時再去選擇產品品牌。因此,消費的決策鏈條大大縮短,而且購買的決定更容易被確定下來,交易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當今時代,人們的消費決策已經不再是以品牌為中心,而是紅人(意見領袖)、朋友推薦、算法推薦(頭條、Facebook)和品牌,共同構建了消費決策的四大維度,其中三個都與「人和內容」相關,品牌相對不那麼重要了。

從這個角度看來,格力和董明珠在傳統品牌領域是很強的,但是在另外三個維度上,則可能輸給小米等紅人品牌,董明珠開直播也是補強短板的一個方式。

這個時代的CEO都要擁抱直播賣貨

當今這個看人下單的紅人經濟時代,每一個內容帳號的背後,每一個紅人IP的背後,都是一個細分消費市場。年輕一代的主流消費者透過社交分享,實現了基於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的購買。淘寶的直播帶貨,快手的達人賣土特產,小紅書的大V種草,西五街的新品測評,以及拼多多的熟人推薦,都是看人下單(而非看品牌下單)的邏輯。

我想說的是,這個時代的CEO都要擁抱直播賣貨,不一定是要拿到多少銷售額,更重要是,贏得需求洞察上的話語權、產業鏈上的主導權、公司命運的主宰權。

1)贏得需求洞察上的話語權

你看,近年快速崛起的喜茶、完美日記,幾乎都是CEO直接主管內容團隊,每天都在網上跟消費者接觸,沉澱了更多源於用戶的意見,這就有了在需求洞察上的話語權。

董明珠直播帶貨儘管銷售額不高,但是,牢牢掌握著需求洞察上的話語權。因為董明珠有很強的個人風格,這是眾所周知的,更適合網絡信息碎片的疊加放大效應。

什麼意思呢?現在人們一想到萬科和王石,大家就會想起紅繞肉;一想到格力和董明珠,就會想起格力手機的屏保;一想到雷軍,就想到他的湖北英語「Are you OK」。對於80後、90後消費者來說,他們對一個有趣的人的接受度,順其自然轉向一個有故事、有情感的品牌的接受度。這就是軟實力。

4月24日晚間的直播當中,格力「油畫空調」十分醒目,有很大潛力成為一款網紅產品。經過多次轉發、傳播,這些紅人CEO不僅給企業省下了巨大的廣告開支,也讓年輕消費者覺著他們和自己貼得更近了。這個商業效果,是不能用帶貨金額來計算的。

長期看來,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因為預算有限,會選擇低成本、網絡化的品牌推廣,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紅人IP,把流量導向產品銷售,將是一個長期策略。

老闆自己就是紅人IP,絕對能給企業加分。全球50大公司中有一大半兒的CEO在社交媒體上活躍,像股神巴菲特啊、通用電氣的韋爾奇、蘋果的庫克、Facebook的扎克伯格、傳媒集團的默多克,他們的特點全都是個人風格鮮明,語不驚人死不休,愛和粉絲互動那種。

老闆直接面對公眾,不再像以前那樣端著、冷冰冰,而是去做真實的自己。而做真實的自己會帶來什麼?答案是真實的粉絲,跟粉絲之間發生更親密的共鳴,把真正喜歡你的一類人聚集到這裡。

2)贏得產業鏈上的主導權

紅人直播帶貨給消費市場造成的影響,遠遠不止於銷售規模,更是產業鏈的運行邏輯。

很多紅人主播直接繞過了品牌,讓廠家直接供貨,李子柒、薇婭是這樣。也有一些紅人主播甚至直接繞過廠家,自己做供應鏈,快手上帶貨的「第一主播」辛巴,就有四家自己的公司,直播賣的毛巾、牙膏、面膜甚至加溼器等等產品,都是自家生產的。

多年以前,比爾·蓋茨曾經表示:」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可是,現在已經不是B2C了,而是直接繞過商家,從供應商那裡買東西,甚至自己做供應鏈。紅人直播帶貨給電商運營效率,帶來了革命性的升級。

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成熟、最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只要中國充分啟動產能,全世界都不會缺消費品。但是,從這個大格局上看,高效靈活的供給、需求的精準對接能力仍然稀缺,這關係到怎麼撬動供應鏈來支持你。

企業銷售大量與社交網絡、紅人IP結合,甚至老闆直接直播帶貨,實質上是在重構電商的運營效率。

傳統模式之下,產品要經過層層經銷商、渠道商才到達消費者手裡。電商可以省略中間環節,加快物流和資金流,但這個過程中間還是有損耗的。如何切中小群體的個性化消費需求?如何高效調動產能、資金和資源精準對接需求?傳統電商還是力所不及。

老闆主動直播帶貨,主動參與內容創作、與粉絲(消費者)對話,這種迅速收集消費需求、匯攏資金、按需生產、分發商品的模式,效率遠高於傳統電商。畢竟,紅人CEO要比一般的紅人主播更理解自己公司的核心專長和調度能力。

3)贏得公司命運的主宰權

今年第一季度的逆風時刻,餐飲、旅遊、汽車等等行業的脆弱完全暴露出來。任何公司都不會願意,將自己的命運交給這些意外。

如何贏得公司命運的主宰權?要靠老闆。

什麼是一個CEO的領導力?傑夫·貝佐斯認為,公司發展最難的瓶頸部分,要使大家感覺」老闆特別給力「。

舉個例子,美國的電商平臺在每年的聖誕節前後特別忙,產生海量的訂單,堪比中國的「雙11」。你知道貝佐斯怎麼做的?親自到庫房裡跟工人們一起配送貨物,而且直接把救護車停在倉庫的外面,因為工作強度太大了,出了狀況,可以直接送醫院。

逆風時刻,老闆親自直播賣貨,也是要贏得公司命運的主宰權。國內旅遊業最艱難時刻,攜程CEO梁建章親自穿古裝直播帶貨了,已經完成了三亞、貴州、湖州等地的旅遊直播。

這就給人一個清楚的信號,「老闆都直播帶貨了,這麼拼,你為何不積極跟上?」這不僅是一種廣告效果,更是一種」全員營銷「的動員能量。

銀泰在失去大量線下人流量的艱困時刻,迅速將商業的重心搬到了線上。從一天不到10場直播,到每天開播300場;變身主播的導購數量,從50人激增到5000人;有導購直播3小時服務的人數,相當於半年接待的客流……CEO陳曉東親自上陣直播賣貨以後,直言:「比開會還累,但值得。」

任何公司,沒有誰比老闆更能對於自家產品、團隊、故事、底蘊知根知底和信手拈來,更能靈活處理資源調度,以及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與互動問題。

可以預期,未來紅人直播帶貨將會成為很多公司的新常態,而老闆直播帶貨也將成為給公司「立人設」的一種靈活方式。

「職業」紅人化的趨勢開始覆蓋360行,紅人教師、紅人導購、紅人家政、紅人廚師等等層出不群,而紅人CEO的普遍化必將給「職業」紅人化帶來新的高潮。

相關焦點

  • 中小企工廠老闆「直播帶貨」半年記:生存危機之下,不得不親自出馬
    疫情之下,小企業最迫切的事是如何生存,直播帶貨更像是雪中送炭,這是一次不得不嘗試的機會。而對於大企業來說,直播帶貨更像是錦上添花或主動迎合變革的嘗試。
  • 成都餐飲業老闆抱團直播帶貨
    在全民直播的時代,成都餐飲業也加入直播熱潮,4月28日8點,由成都餐飲老闆們親自下場直播帶貨的「川味雄起,老闆帶貨」成都餐飲老闆聯合直播活動即將開播。「川味雄起,老闆帶貨」成都餐飲老闆聯合直播活動,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都範兒、天虎科技主辦,成都餐飲同業公會、MCN機構源點互娛以及至誠和愛健康管理中心聯合主辦,Hotelex上海酒店及餐飲展鼎力支持,旨在助力川味雄起,也助力生活重啟。同時,本次直播也是第十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的啟幕活動。
  • 直播帶貨總「翻車」,這事快有救了?
    眾所周知,直播帶貨的興起,是因為用戶對主播的信任。其實這些年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狀態下,如果不解決質量、售後難問題,那麼對直播帶貨未來來說將是最大的病根。「主播的誠信、自律,目前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但這顯然不是羅永浩一個主播,一次賠付就能解決的問題。」
  • 2020年,不會直播帶貨的老闆不是好的脫口秀演員
    而在我看來,Redmi這波真正的看點是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親自開直播給新手機帶貨。這波快手開播親自帶貨的操作,你以為是「手機滯銷,總經理為了拯救公司只能選擇成為偶像」 ;而實際上,盧總想的是親自下場「幹翻友商」,為了終極目標「幹翻小米」再努一把力。不得不說,盧總整活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 安利總裁親自直播帶貨
    近日,安利(中國)總裁餘放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創下累計123萬人觀看、2小時銷售額破億元的新紀錄,躋身直播帶貨單場億元俱樂部。餘放表示,在疫情期間,品牌利用直播帶貨、線上商城、線下體驗館、OMO社群創業等,加速戰略轉型升級,乘上這輪直播電商的風口,把疫情對品牌的影響降到最低。
  • 疫情之下的「直播時代」 合肥56歲店老闆玩起直播帶貨
    合肥瑤海區白馬服裝城旁一棟寫字樓裡,直播帶貨的工作室非常忙碌。56歲老闆親自上陣直播帶貨「寶寶們,下午好,歡迎來到小店,轉發朋友圈集贊,有禮物贈送。」下午3點,位於合肥瑤海區站前路白馬服裝城一樓的一家箱包店內,老闆聶篤義和妻子用三腳架架上手機,面對鏡頭操著並不流利的普通話,進行現場直播。「受到疫情影響,店內生意不好做,我們也開始轉變思想,進行直播帶貨試試。」
  • 直播帶貨的優勢與弊端在哪裡
    三、直播帶貨的弊端(1)直播帶貨相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划算的,大部分主播會去跑量,一場直播下來銷售個幾百單來說,對於他們來講是划算的,但是對於商家而言,特別是品牌商家,這樣操作會對品牌造成損害,發現產品其他通道賣不動了,繼而繼續直播帶貨,利潤降低,品牌影響力逐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 知道為什麼你直播帶貨賣不出去嗎?教你直播話術讓你輕鬆帶貨
    你不是李佳琦,一個勁的說「買它、買它」就能成交;你也不是薇婭,送不起昂貴的禮物、現金和抽獎活動;作為一個普通的帶貨主播,如何能夠讓直播間的粉絲快速下單?今天這篇文章,給你分享適合普通人的六大直播話術。留人的主要技巧有兩點:第一,主播有才藝、有笑點,觀眾在直播間可以收穫到歡樂,這一點因人而異,並不是每一個直播帶貨的人都有才藝;第二點,福利誘惑,利用各種福利、抽獎活動留住觀眾,比如薇婭每場直播開頭都是那句「話不多說,先來抽波獎。」不只是在直播開始,想要留人,各種福利和活動需要貫穿全場,大概每10分鐘重複提醒一次,用福利來留住直播間粉絲。
  • 董明珠2020年直播戰績出爐!老闆直播你還會追劇嗎?
    和印象裡激情澎湃、滿嘴是梗的網紅主播相比,這些老闆們出身各異、性格迥然。老闆親自直播帶貨,可還行?當然,大佬們「放下身段」,出來塗粉、畫口紅帶貨,我們首先要看到其勵志一面。肯露臉,就是種自信、勇敢。這對消費者也大有好處,至少,以後商品出問題了也知道該找誰說理去。
  • 老總們直播「帶貨」,真能帶旺銷售嗎?
    羅永浩的直播代表了一群低調但不可忽視的「直播群體」——「老總直播」。確實,早在羅永浩之前,已有眾多老總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尤其在當下被認為是應對疫情的「營銷解藥」。 老總們直播帶貨,真「帶」得旺銷售嗎?
  • 國內直播帶貨大火 開言英語和你聊聊老外直播帶貨的那些事
    (原標題:國內直播帶貨大火 開言英語和你聊聊老外直播帶貨的那些事)
  • 董明珠直播帶貨20萬,其實是賺到了「2個億」
    最近,格力電器CEO董明珠也開始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首秀。 這當中有兩個數據值得關注: 與之前的羅永浩相比,董明珠的直播帶貨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據抖音方面公布的數據,羅永浩4月1日3小時直播收穫的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創下了抖音平臺目前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 那麼,董明珠吃虧了嗎?
  • 明星直播帶貨屢爆翻車,老闆吐槽,粉絲吐槽,直播帶貨還香嗎?
    黃聖依直播走貨695元,這車翻得不知道哪去了。這幾年直播非常的火爆,直播帶貨也隨之火爆起來。直播帶貨的方式被認為是一全新的銷售模式,是粉絲經濟極致的一種表現。不過現在爆料出越來越多的明星直播翻車的事情等事情,讓人們生出了抵抗的情緒,直播帶貨將何去何從?
  • 做直播帶貨怕被坑?
    直播帶貨現在真的太火了,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銷售額讓很多實體店主嗅到了風口的味道,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實體店鋪紛紛轉行做線上銷售了,希望也能撐著網際網路經濟這艘船獲得更好的銷量。還有很多新朋友真的是擠破腦袋要加入直播帶貨的領域,想從中大賺一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匹克體育許志華、盼盼集團蔡金垵親自帶貨 企業大佬愛上直播?
    「這也太好看了吧」……近一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被李佳琦、薇婭這些網紅直播洗腦,而且忍不住想要「剁手」。2019年,堪稱網紅經濟元年,網紅的帶貨能力驚人,一秒賣出幾千幾萬件產品屢見不鮮,而且還被各大衛視請去站臺,影響力不低於明星。也有不少企業家想要試水,特別是疫情期間,直播帶貨更顯得有魅力,許多行業紛紛向線上轉型。
  • 流量越大,直播帶貨責任就越大
    人稱「抖音帶貨一哥」的羅永浩,又翻車了。  在11月28日的直播中,老羅帶貨了某知名品牌羊毛衫,消費者卻反饋,收到的不是純羊毛,而是偽劣產品。老羅團隊將產品送往專業機構檢測,證實了消費者的說法。為此,老羅團隊於12月15日公開道歉,承諾為兩萬多名消費者辦理「退一賠三」。
  • 又一位企業老闆火了,騰音CEO直播帶貨首秀大獲全勝
    又一位企業老闆火了,騰音CEO直播帶貨首秀大獲全勝 來源:財訊網 • 2020-05-25 13:56:51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這些不靠譜的「黑中介」,正是導致越來越多人逃離直播帶貨的罪魁禍首之一。誰在割韭菜?「心都涼了,我們可是真金白銀要養工人」,商家玖鑽珠寶合伙人夏飛對深燃訴苦。對於一家中小商家而言,能「豪擲」17.7萬坑位費砸向直播帶貨,期待值自然不低。然而如果不是因為維權,他都不知道自己陷入了一場中介陷阱。
  • 帶貨直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直播節廣州塔主會場,主播們正在直播節直播帶貨。你知道直播的背後是什麼樣子的嗎?快跟著小編一起圍觀帶貨直播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吧!一、帶貨直播需要哪些裝備?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攝大家看圖猜猜這場直播帶了哪些貨?二、優秀的帶貨主播是「超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帶貨直播間最不可缺的是主播,主播的個人能力可以說直接影響到直播的效果和業績。
  • 直播帶貨賺錢嗎?解密金牌主播背後的秘密
    一場疫情催生了直播的熱度,瞬間各種直播猶如雨後春筍,紅遍大江南北,直播帶貨的浪潮,就像一次集體狂歡。絕對是今年最熱的風口,現如今如果沒有聽過直播帶貨 簡直不可想像,明星、主持人、企業家紛紛走入直播大廳,變身帶貨主播,什麼老網紅新演員,更有各種達人紛紛搖身一變,成為流量主,進軍帶貨商業帝國。帶貨主播到底賺不賺錢呢,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崔哥今天給你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