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奏弦萬古風一趙佗

2020-12-17 名家視點

研究嶺南文化歷史,探尋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的路徑和發展理念,如何評價南越國開創者和奠基人趙佗其人其事,始終是無法迴避和必須回答的問題。

趙佗已經蓋棺2000多年了,可謂千古功過,任憑後人評說。翻檢歷史典籍,後人對其評價,長期以來存在相悖的兩種意見。一種是否定觀點,對趙佗的歷史貢獻持否定態度,歷代封建文人持此觀點較多。另一種是肯定觀點,可稱之為功臣論或先驅論。現在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社會普羅大眾,都不會否認趙佗開發嶺南的功績彪炳千秋,這一點沒有異議,但是仍然缺乏高度。

我個人認為,可以穿透嶺南人文和客家先民遷徙的歷史時空隧道,完整地展現嶺南文化歷史畫卷,演繹客家先民的播遷史。可以從下面五條路徑來闡述或論證。

其一,趙佗是中國虞舜道德文化在嶺南的衣體傳人。唐代詩人許渾所寫的「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弦萬古風」詩句,中肯地評價了趙佗傳播中原文化的偉大貢獻,正是因為有了趙佗的經略,嶺南地區的蠻荒面貌才得到了改變。道德文化以忠孝為核心,忠孝觀念深深根植於趙佗的血脈之中。也只有從這條文脈入手,才能更好地解釋趙佗為何兩度歸漢,為何在呂后「別異蠻夷」政策期間毀壞趙家先人墓冢時自號南越武帝。

其二,趙佗是中國虞舜和諧思想在嶺南的實踐者。彈帝是中華民族和諧始祖,一生追求和實踐和諧思想。趙佗在南越國執政67年,採取「和輯百越」的民族融合政策,以爭取越人的支持和擁護,和諧思想成為趙佗的重要執政理念。

其三,趙佗是秦末成建制南遷客家先民的領導者。已有的歷史研究成果和歷史古籍表明,向邊地移民,是秦帝國的一貫政策,所謂的史載秦攻南越五十萬大軍,實則包含隨軍移民。秦末最後一次成建製成規模向嶺南移民,由趙佗主導實施,史稱趙佗「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為土卒衣補,秦皇可其萬五千人」。

其四,趙佗是宋漢初嶺商地區南遷客家先民的政治首領。趙佗承任囂遺命,絕道劃嶺而治,成為南越國最高長官,聚集和任用一批中原來的客家先民,使之成為南越國的中堅力量。

其五,趙佗是秦末漢初嶺南地區南遷客家先民的精神首領。從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到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趙佗稱臣歸漢的15年時間,中原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而嶺南地區在趙佗的「和輯百越」、「墾闢定規則」、「毋賦稅」等「甚有文理」的治理下,成為中原人嚮往的樂土,到嶺南地區尋找安樂家園,成批的中原人懷著這樣的理念,進行顏沛流離式的生存遷徒。

我在這裡勾勒的五條脈絡,需要各位專家學者進一步論證。當然,這些論點和論迭,仍然需要尋找歷史文獻給予佐證,更需要考古發現來證實。關注東江流域客家文化研究,共同推動河源文化崛起!

相關焦點

  • 漳州錦歌:一弦一柱奏華年
    一方民社 百裡弦歌「錦歌是閩南地區主要的民間曲藝之一。」漳州市藝術館館長王燕成說,錦歌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臺灣地區,用閩南方言彈唱,鄉土氣息濃厚,不僅曲調流暢樸實,富有表現力,而且內容通俗,易懂易學,深為人們喜愛。
  • 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
    直到大秦帝國的覆滅,南方50萬南下的老秦將士和北方30萬北防駐軍為何終究沒有到中原救大秦故土?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秦軍全國的布防:秦朝末年,秦軍主力分三部分。1、50萬戎守南越,在嶺南一帶,就是今天的湖南、廣東、廣西、雲貴、福建一帶,另人奇怪的是,直到大秦滅亡,這隻部隊也沒有派兵救援,也許是趙駝有私心,也許是大秦以為不需要,沒有求援。總之是一歷史迷團。
  • 趙佗
  • 趙佗:「南下幹部」第一人
    為求對嶺南地方的自保,在時任「東南一尉」的秦廷嶺南最高統治者任囂業已病入膏肓,子嗣無法堪當大任的背景下,任囂招來頗具才幹的龍川縣令趙佗,表示「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陳勝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
  • 清新脫俗的古風名字,真是美到一筆一畫
    近幾年,隨著國學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喜歡一些復古風的東西,其中,古風更是欣起了狂潮,在大街小巷,我們都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穿古風服裝,賣古風飾品的人,並且,在網絡上起古風遊戲名、情侶網名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今天起名網就追隨潮流,為大家推薦一些清新脫俗的古風名字,如果你喜歡,那就接著往下看吧!常衿「常衿」這個名字給人一種風度翩翩的感覺,當這個名字用在男孩身上時,不僅能凸顯身上的氣質,而且也優美動聽。
  • 南越國東西一萬裡,趙佗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歸順漢朝?
    一. 割據一方的南越國,歸順漢朝:1.漢高祖劉邦要求南越國王趙佗,要「和輯百越」,不能讓百越部族禍害漢朝的南部區域——即百越嶺南地區。2. 趙佗為什麼心甘情願的歸順漢朝:漢高祖劉邦之所以會正式冊封趙佗為南越國國王,自然是趙佗答應歸順漢朝、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在先。
  • 南越王趙佗雕像在梅州五華落成
    6月28日上午,南越王趙佗雕像揭幕儀式在五華縣華城鎮狀元公園舉行,為文化底蘊深厚的五華老縣城華城鎮增添了濃鬱的歷史文化韻味。
  • 【永濟四弦】採擷蒲風,奏響冬韻
    一池忙入景,幾份責擔肩。收穫看今日,盈虧問老天。但知勞作苦,再買不談錢。但看色相饞涎至, 閒來姐妹一同遊,佳餚友誼連鍋沸。心境平和,人生舒意。  四弦同奏時光醉。幸然詩路有知音,情思滲透魚兒味。閒情融雅意,高調奏同弦。古寺今為證,偕行一萬年。
  • 二胡D調(1~5弦)的音位及樂譜練習
    白楊 - 相思風雨中二胡主奏上回講解了二胡D調(1~5弦)一把位的音位以及指距關係和一把位,空弦的練習方法。這回為大家分享D調(1~5弦)的音位練習。【一】在下面樂譜中注意指法和符號,練習時本曲開始接觸左手一、二指按弦動作。練習時要注意手型正確性,以及手指觸弦動作的角度和音位準確。當按弦音位準確後,注意雙手動作的配合。可先練一指,再練二指。練習二指時,一指仍保留在琴弦上(看下圖)。
  • 《一弦定音》:內心情感的不斷轉化,撼動人心的波瀾曲海
    《一弦定音》帶給觀眾的震撼遠遠不亞於《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類音樂作品。儘管劇情王道套路,卻能夠在一個時間點之內逼哭觀眾,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帶我們經歷了高潮迭起之後,享受了一場音樂盛宴後再娓娓落幕。大部分能夠令人感動落淚的橋段需要的是大量的前置鋪墊,原本以為《一弦定音》同樣的也需要大量鋪墊之後才能夠引發共鳴,但意外總是來得如此突然,在角色的出場交代背景的過程中,卻塞入了前期最重要的引爆點:久遠愛與爺爺的關係。
  • 當年趙佗在廣州建立南越國,原來的百越人去哪了?
    50萬秦軍加上50萬女兵,就是50萬個家庭,一個家庭二抽一服兵役,就是25萬,如果是四抽二就是50萬帶甲之兵。西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一軍塞鐔城之嶺(今越城嶺一帶),一軍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帶),一軍處番禺之都(今廣州),一軍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軍結餘幹之水(今江西餘干縣一帶)。」50萬秦軍分五路,平均一路10萬,其中「一軍結餘幹之水」與嶺南地區無涉,可見用於嶺南越地的秦軍只有40萬。
  • 趙佗歷史上是第一個敢在越南稱皇帝的中國人
    第一個在越南稱帝的中國人遠在秦漢時代,此人堪稱世界範圍內最長壽的帝王--他就是趙佗。平定嶺南趙佗在公元前204年創立了「東西萬餘裡」的南越國,以後「趙佗歸漢」,嶺南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趙佗19歲獲賜護駕御劍隨 秦始皇 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帥隨主帥任囂率領50萬大軍徵戰嶺南。
  • 趙佗為什麼固守五十萬大軍,而親眼看著自己最忠實的大秦帝國滅亡
    趙佗為什麼固守五十萬大軍,而親眼看著自己最忠實的大秦帝國滅亡趙佗十九歲就得到了秦始皇的重視,甚至還賞賜給趙佗護駕寶劍,這無疑是對趙佗的能力的最好的體現。後來趙佗還跟隨秦始皇出巡,保衛秦始皇的安全。秦始皇是一個惜命的人,經歷的刺殺也是多不勝數,能在秦始皇身邊當保鏢的趙佗,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 尋密嶺南文化|廣信探源——揭開趙佗蒼梧國與西漢蒼梧郡前後相承之秘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萬古風;晚唐詩人許渾《登尉佗樓》的這副尾聯,對今人了解趙佗蒼梧國與西漢蒼梧郡前後相承所蘊含的古人理念很有啟發。許詩的薰弦,即先秦已公認由舜帝所作的南風歌,歌裡唱出的解慍阜財主題,當是趙佗和漢武帝都十分熟知的內容。趙佗將舜帝崩於蒼梧之野的典故引入嶺南,分封蒼梧國,寄寓了他要在暴秦覆滅後效法舜帝、施行仁政的政治抱負。
  • 項羽劉邦楚漢爭霸,一統嶺南後的趙佗,為什麼不揮師北上逐鹿中原
    一.劉邦項羽楚漢爭霸前的大事記:1.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吞滅六國的秦王嬴政,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此時的劉邦兵鋒正盛,得到了眾多諸侯的兵馬支持,已然是集合天下精兵於一己,擁兵70萬。此時無論項羽是敗還是不敗,無論項羽是亡還是不亡,都難以撼動劉邦問鼎天下的大局大勢。此時遠在百越嶺南地區的趙佗,如果膽敢揮師北上,趁項羽劉邦楚漢爭霸將結束之際趁火打劫的話,一定會死得很慘的。可以說,遠在百越嶺南地區的趙佗,一直就沒有最佳的時機,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時機可言。
  • 古音今曲|一開口吐仙氣(古風歌),請帶上耳機!
    古音今曲|一開口吐仙氣(古風歌),請帶上耳機!古老聲音,擁有一種魔力,讓人心生迷戀,就像透過是是非非,看似不染一點紅塵。又猶如仙境一般高尚,空靈透徹,而只有我才懂得你背後悲傷,切記帶上耳機,背靠牆角,聽上這五首,沉浸於無限循環中,深深的無法自拔。
  • 南越王趙佗的自立,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秦朝的將領,是漢朝的諸侯王,後來成為了漢朝的對立者,他的身份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這個曾經是秦始皇最為器重的將軍之一的人物究竟有沒有背叛秦朝?為何趙佗最後會成為南越國的皇帝?
  • 「嶺南始祖」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嗎?
    戰國時此地屬趙國東垣縣,大約公元前240年趙佗出生於此。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他親身經歷了自己故國被秦國蠶食吞併的過程。 趙佗何時加入的秦國隊伍,史書沒有記載。 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南徵嶺南(百越)。
  • 熬死七位皇帝 被越南人奉若祖先 趙佗與他建立的南越國
    但是有意思的來了,老驢翻遍正史野史宇宙史,也沒找到一條支撐越南人是炎總家後代的證據,也就是說關於越南人的起源,還只能停留在傳說上,所以這裡我們直接省去幾十萬字。有興趣的觀眾老爺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知道的供咱們討論。
  • 百越諸部族彪悍勇猛、桀驁不馴,南越國王趙佗,是如何收買人心的
    秦朝第一次南徵百越:《淮南子·人間訓》:「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也正是有鑑於此,漢高祖劉邦與南越武王趙佗訂下條約後,才特定交待、命令趙佗一定要歸化、馴化好百越人,與原住民百越人和平相處,即「和集百越」、「和輯百越」!那麼趙佗在南越國的統治,是怎麼樣「和輯百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