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諸部族彪悍勇猛、桀驁不馴,南越國王趙佗,是如何收買人心的

2020-12-14 神渡說廣西廣東

一. 百越諸部族歷來彪悍勇猛、桀驁不馴:

1. 南越部族、西越部族、駱越部族的分布:

在中國百越嶺南地區,分布的百越部族支系主要有南越部族、西越部族(西甌部族)、駱越部族。其中南越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東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粵北地區、粵西小部分地區;西越部族(西甌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西的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北部地區;駱越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西的中南部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今越南的中部地區、北部地區,今粵西一部分地區,海南島。

2. 秦朝第一次南徵百越:

《淮南子·人間訓》:「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

公元前219年,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秦始皇以為主帥,發兵五十多萬,軍分五路,南徵百越。第一路秦軍進軍的是「塞鐔城之嶺」,所謂「 鐔城」即今湖南省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境內;第二路秦軍進軍的是「九疑之塞」,所謂「九嶷」即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南部地區;第三路秦軍進軍的是「番禺之都」,所謂「番禺」即今廣東省廣州市城區內;第四路秦軍進軍的是「南野之界」,所謂「南野」即今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境內;第五路秦軍進軍的是「餘干之水」,所謂「餘干」即今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境內。

秦始皇發兵五十萬,兵分五路,南徵百越

3. 西甌駱越聯軍挫敗秦軍第一次南徵百越:

攻打「餘干」(今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境內)的這一路秦軍,自今江西一路向東進發,很快就攻取了東甌部族和閩越部族。但是其餘路南徵秦軍卻是進展緩慢,尤其是其餘路南徵秦軍在攻打西越部族(西甌)(今廣西東北部)時,遭到了西甌駱越聯軍的激烈抵抗。

《淮南子·人間訓》:「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百越人住在山野叢林,寧願和禽獸猛獸為伍朝夕相處,也不肯降服投降秦軍。而西甌駱越聯軍更是乘秦軍不備夜晚偷襲,打得秦軍打敗,筠連秦軍主帥屠睢也因此而戰死,秦軍在此戰中死傷數十萬人。

4.百越人彪悍勇猛、桀驁不馴:

由此可知,百越部族並不是一個溫順、柔弱的部族,而是一個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部族,是一個寧戰不降、頑強到底的部族。正是百越人的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給了南徵百越秦軍慘痛的教訓,第一次南徵百越秦軍以死傷數十萬人收場。雖然秦軍此後又連續發動了兩次南徵百越之戰,前後共經歷了數年的艱苦徵戰,最終才順利的徵服了百越地區、將百越地區正式的納入了秦朝的版圖。但是自此百越人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特點,也給了秦朝深刻的印象。

正是有鑑於徵服百越地區和百越部族的得來不易,秦朝在統治百越地區、尤其是在統治百越嶺南地區的時候,才格外的重視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也正是有鑑於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無論是秦朝在百越嶺南地區的治理、還是趙佗建立南越國在百越嶺南地區的統治,都是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方式,即「和輯百越」!

秦始皇發兵五十萬,兵分五路,南徵百越

二.漢高祖劉邦,正式冊封劉邦為南越國國王,負責「和百越」:

《史記.南越列傳》:「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

漢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國,正式冊封趙佗為南越國國王。並且與南越國國王趙佗訂約,互通使者,互市貿易。讓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與當地的百越人,要和平相處,要歸化百越人,不要讓百越人成為漢朝南邊的禍害。

由此可見,即使是漢朝的皇帝劉邦,也是深知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原住民百越人,是不好惹、不好管理、不好馴化的。事實上,無論是在秦朝的統治者眼裡還是在漢朝的統治者眼裡,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都是一大安全隱患。也正是有鑑於此,漢高祖劉邦與南越武王趙佗訂下條約後,才特定交待、命令趙佗一定要歸化、馴化好百越人,與原住民百越人和平相處,即「和集百越」、「和輯百越」!那麼趙佗在南越國的統治,是怎麼樣「和輯百越」的呢?

漢朝疆域

三. 「和輯百越」政策,其實早在未建立起南越國之時就已經開始:

1.南徵秦軍就地戍守「嶺南三郡」,是一次最大的「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其實早在還沒有正式成立南越國之前,「嶺南三郡」的第一任統治者任囂、第二任統治者趙佗,就已經在著手做「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這項工作了。秦朝南徵百越勝利設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後,秦始皇命令南徵秦軍就地戍守「嶺南三郡」,其實就是一次最大的「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秦朝南徵百越的軍隊,在第一次南徵百越之戰時是50萬人,雖然也死傷了數十萬,但是總還是剩下了一部分人馬的。第二次南徵百越之戰時,秦始皇又給補充了20萬軍隊。因此總數至少70萬的南徵百越軍隊,即使是折損嚴重,但到設立「嶺南三郡」時所剩下秦軍就地戍守的數量,怎麼說也不會低於半數的。

2. 中原人大量南遷至嶺南地區,對原住民百越人進行稀釋:

《史記.南越列傳》記載:「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此外,又從中原地區遷徙過來大批的商人、婦女、囚徒,定居在「嶺南三郡」。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嶺南三郡」的人口數量,二來可以提高「嶺南三郡」中原人的人口比例、稀釋原住民百越人。在這一點上與原俄羅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俄羅斯在歷史之上就是如此,每打下一地,就大量的遷徙俄羅斯人到該地,對當地人進行大量稀釋。

中國百越部族

四. 趙佗建立的地方政權,以南越部族命名:

1.南越國為什麼不叫做「趙國」:

趙佗本是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人,是秦軍將領、秦朝在嶺南地區的地方官員。因此趙佗在嶺南地區建立的地方政權,本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命名國名的,比如「趙國」,以趙佗自己的姓氏進行命名;比如「秦國」、「南秦國」、 「恆山國」,以自己原本秦人、籍貫的身份進行命名;比如「嶺南國」、「南海國」,以自己割據的地區進行命名。

2.南越國之所以叫做「南越國」,是為了安撫百越人:

但是趙佗最終採取「南越國」這樣地方少數民族特色鮮明的國名,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安撫百越人和南越部族。趙佗所建立的這個地方政權之所以取名「南越國」,就是為了要告訴百越人和南越人,這個國家是你們百越人、是你們百越部族自己的國家,我趙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百越人和南越部族好。

相關焦點

  • 南越王趙佗雕像在梅州五華落成
    趙佗雕像由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廖慧蘭教授及其團隊完成設計。該雕像長3.5米,寬3.5米,高約3.68米,材質為紅花崗石,雕像重約60噸。從雕像中可見,趙佗身披官服,手撫書卷,託腮沉思,一幅憂思天下、心系黎明百姓的形象赫然眼前。據考證,趙佗(公元前237年-公元前137年),贏姓,趙氏,名佗。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南越王,南越國創建者。
  • 當年趙佗在廣州建立南越國,原來的百越人去哪了?
    越是我國古代南方分布最為廣泛的民族,從越南南部到浙江會稽都屬於古代百越的範疇。今天的東南亞人中,除了當地土著之外,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百越人遷移和擴散的後裔。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北逐匈奴,南取百越。看起來是不世之功,實際上是給自己挖了個大大的坑,把自己的皇朝埋葬了。      百越幅員遼闊,民風彪悍。
  • 南越國東西一萬裡,趙佗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歸順漢朝?
    漢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還派遣大臣陸賈出使南越國,正式冊封趙佗為南越國國王。與此同時,劉邦還與趙佗定下了條約,漢朝南越國雙方互通使者,互市貿易。漢高祖劉邦要求南越國王趙佗,要「和輯百越」,不能讓百越部族禍害漢朝的南部區域——即百越嶺南地區。2.
  • 南越王趙佗的自立,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趙佗在當地採用了「和輯百越」的政策,安撫南越人民,緩和剛經歷戰亂的南越人民的仇恨。不僅如此,趙佗還勸自己帶來的秦軍士兵和當地女子通婚嫁娶,將中原的秦文化傳入南越。
  • 趙佗:「南下幹部」第一人
    ▲趙佗像為徹底解決嶺南地區的問題,從公元前214年前後開始,秦始皇不但任命更具膽識與謀略的將領任囂擔任徵伐「甌越」「駱越」等軍隊的主帥,以完成其「平定嶺南」的「大業」,同時,秦始皇也接受參加過此前徵伐嶺南戰爭,在粵東龍川等地負責過轉運補給任務的趙佗等人的建議,決定在嶺南地區設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加強對嶺南地區的統治,並先後數次「發諸嘗逋亡人、贅婿
  • 秦失其鹿,群雄逐之,趙佗守天職服從秦皇軍令,卻意外成南越武王
    也許,遙遠的百越之地,就是蠻夷橫行的未開化之處,聽聞楚地已有斷髮紋身之習,不知那比楚地更遠的地方,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是否如傳聞所言,儘是窮山惡水、蟲蛇虎豹、濡溼毒瘴?趙佗的心裡充滿了疑問,也許他作為一個軍人,心思並沒有這般細膩,只是以服從為天職,忠誠地完成始皇帝的命令。
  • 項羽劉邦楚漢爭霸,一統嶺南後的趙佗,為什麼不揮師北上逐鹿中原
    秦王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三皇和五帝,遂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稱「始皇帝」,是為秦始皇;2.秦朝南徵百越——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戰,主帥屠睢兵敗戰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為主帥,發兵50萬,兵分五路路,南徵百越。百越部族抵抗激烈,主帥屠睢兵敗戰死,西甌(西越)國的國君譯籲宋亦戰死。
  • 秦朝末年,南越王趙佗一去不復返算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趙佗,秦國將領。在百越之戰中屠錐兵敗,趙佗帶著整個秦朝的希望向百越再次發兵。兵力大概在二十萬左右,可以說是一支大部隊,這也代表著趙佗帶著秦朝國君的重大信任。
  • 他是第一個在南越建立王國的中國人,後被趙佗打敗逃到海外
    南越古時稱安南,從秦朝起,成為了中國的國土。事實上,在秦始皇徵服南越之前,已經有一個四川人前去那裡建立了王國。這個人就是古蜀國的王子。張儀劇照惹不起,我就躲,眼見蜀國已不存大了,蜀國另一個王子率領剩下的三萬蜀兵一路南下,進入南越。
  • 趙佗
  • 南越國——古廣東最大的古國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出秦朝大將軍屠睢,率領50萬大軍兵分五路南平嶺南百越。不久,秦始皇就完成了平定嶺南的大業,自此整個嶺南地區,都劃入了大秦朝的版圖。2.秦始皇設置嶺南三大郡(1)南平百越後,秦始皇於嶺南地區設置桂林、南海、象三大郡。其中第二任南平百越主將任囂,被任命為南海郡郡守;而南平百越的將領趙佗,被任命為南海郡龍川縣縣令。
  • 【文帝】七、不戰而屈人之兵
    越人的民族組成也很複雜,包括吳越、閩越、南越、駱越、揚越、于越等等等等,由于越族分類太多,所以中國人統稱他們為百越,而不是越族有一百個分枝。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冊封越人領袖吳芮為番君,今天江西西部和湖南東部這一帶的越人在吳芮的帶領下,加入了秦朝。浙江、福建一帶的甌越、閩越就沒那麼好的運氣,秦始皇派兵攻打,閩越領袖歐陽無諸和歐陽揺臣服於秦朝。秦始皇給他們改姓騶,意思是馴服的馬。
  • 南越王趙陀
    今天來到廣州,想起2400年前的南越王趙佗。 趙陀是恆山郡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遇秦末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在番禺(今廣州)建立南越國。        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 老師不會告訴,歷史上的南越王,其實是一個背叛者
    而且秦始皇就算說也是對主帥任囂說啊,趙佗當時只是一個副將。而平定嶺南之後,任囂才是南海郡尉長官,趙佗只是其治下的龍川縣令,頂多也就是二把手。只是後來任囂病死,趙佗在接管嶺南。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如果秦始皇有這樣一份」遺詔「,趙佗斷絕五嶺通道,自立為南越國王時,為何不將其公布?
  • 一奏弦萬古風一趙佗
    研究嶺南文化歷史,探尋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的路徑和發展理念,如何評價南越國開創者和奠基人趙佗其人其事,始終是無法迴避和必須回答的問題。趙佗已經蓋棺2000多年了,可謂千古功過,任憑後人評說。其一,趙佗是中國虞舜道德文化在嶺南的衣體傳人。唐代詩人許渾所寫的「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弦萬古風」詩句,中肯地評價了趙佗傳播中原文化的偉大貢獻,正是因為有了趙佗的經略,嶺南地區的蠻荒面貌才得到了改變。道德文化以忠孝為核心,忠孝觀念深深根植於趙佗的血脈之中。
  • 「嶺南始祖」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嗎?
    戰國時此地屬趙國東垣縣,大約公元前240年趙佗出生於此。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他親身經歷了自己故國被秦國蠶食吞併的過程。 趙佗何時加入的秦國隊伍,史書沒有記載。 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南徵嶺南(百越)。
  • 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
    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此後,南越國和漢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劉邦成功的通過和平的方式,使得趙佗歸順,沒有成為漢朝南邊的敵對勢力。
  • 趙佗為什麼固守五十萬大軍,而親眼看著自己最忠實的大秦帝國滅亡
    第四年派任囂、趙佗率領船隊攻打百越。於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略嶺南的大業,設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命任囂和趙佗留守百越之地。任囂為南海郡尉(嶺南三郡的設置比較特殊,郡級只設尉,不設郡守,尉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乃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趙倫為龍川縣令。秦二世時期,陳勝吳廣起義,是在公元前209年。中原大亂,因為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又陸陸續續有許多的六國貴族復闢了,更有其他的反秦起義爆發。
  • 從祖先到入侵者:越南人眼中的南越
    後來秦末大亂,南海郡尉趙佗手握重兵而不救秦廷,派兵把守北部關隘,斷絕通路,逐漸控制嶺南全境,於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國,趙佗也自稱「南越武王」。此後南越國長期割據嶺南,直到公元前112年,被漢武帝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南越屬於形成於亂世之中的割據政權,漢武帝滅南越是完成了國家的統一。而越南長期將「趙朝」視作正統,將南越視作越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