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越諸部族歷來彪悍勇猛、桀驁不馴:
1. 南越部族、西越部族、駱越部族的分布:
在中國百越嶺南地區,分布的百越部族支系主要有南越部族、西越部族(西甌部族)、駱越部族。其中南越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東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粵北地區、粵西小部分地區;西越部族(西甌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西的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北部地區;駱越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廣西的中南部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今越南的中部地區、北部地區,今粵西一部分地區,海南島。
2. 秦朝第一次南徵百越:
《淮南子·人間訓》:「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
公元前219年,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秦始皇以屠睢為主帥,發兵五十多萬,軍分五路,南徵百越。第一路秦軍進軍的是「塞鐔城之嶺」,所謂「 鐔城」即今湖南省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境內;第二路秦軍進軍的是「九疑之塞」,所謂「九嶷」即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南部地區;第三路秦軍進軍的是「番禺之都」,所謂「番禺」即今廣東省廣州市城區內;第四路秦軍進軍的是「南野之界」,所謂「南野」即今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境內;第五路秦軍進軍的是「餘干之水」,所謂「餘干」即今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境內。
3. 西甌駱越聯軍挫敗秦軍第一次南徵百越:
攻打「餘干」(今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境內)的這一路秦軍,自今江西一路向東進發,很快就攻取了東甌部族和閩越部族。但是其餘路南徵秦軍卻是進展緩慢,尤其是其餘路南徵秦軍在攻打西越部族(西甌)(今廣西東北部)時,遭到了西甌駱越聯軍的激烈抵抗。
《淮南子·人間訓》:「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百越人住在山野叢林,寧願和禽獸猛獸為伍朝夕相處,也不肯降服投降秦軍。而西甌駱越聯軍更是乘秦軍不備夜晚偷襲,打得秦軍打敗,筠連秦軍主帥屠睢也因此而戰死,秦軍在此戰中死傷數十萬人。
4.百越人彪悍勇猛、桀驁不馴:
由此可知,百越部族並不是一個溫順、柔弱的部族,而是一個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部族,是一個寧戰不降、頑強到底的部族。正是百越人的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給了南徵百越秦軍慘痛的教訓,第一次南徵百越秦軍以死傷數十萬人收場。雖然秦軍此後又連續發動了兩次南徵百越之戰,前後共經歷了數年的艱苦徵戰,最終才順利的徵服了百越地區、將百越地區正式的納入了秦朝的版圖。但是自此百越人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特點,也給了秦朝深刻的印象。
正是有鑑於徵服百越地區和百越部族的得來不易,秦朝在統治百越地區、尤其是在統治百越嶺南地區的時候,才格外的重視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也正是有鑑於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無論是秦朝在百越嶺南地區的治理、還是趙佗建立南越國在百越嶺南地區的統治,都是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方式,即「和輯百越」!
二.漢高祖劉邦,正式冊封劉邦為南越國國王,負責「和輯百越」:
《史記.南越列傳》:「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
漢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國,正式冊封趙佗為南越國國王。並且與南越國國王趙佗訂約,互通使者,互市貿易。讓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與當地的百越人,要和平相處,要歸化百越人,不要讓百越人成為漢朝南邊的禍害。
由此可見,即使是漢朝的皇帝劉邦,也是深知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原住民百越人,是不好惹、不好管理、不好馴化的。事實上,無論是在秦朝的統治者眼裡還是在漢朝的統治者眼裡,彪悍勇猛、桀驁不馴的百越人,都是一大安全隱患。也正是有鑑於此,漢高祖劉邦與南越武王趙佗訂下條約後,才特定交待、命令趙佗一定要歸化、馴化好百越人,與原住民百越人和平相處,即「和集百越」、「和輯百越」!那麼趙佗在南越國的統治,是怎麼樣「和輯百越」的呢?
三. 「和輯百越」政策,其實早在未建立起南越國之時就已經開始:
1.南徵秦軍就地戍守「嶺南三郡」,是一次最大的「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其實早在還沒有正式成立南越國之前,「嶺南三郡」的第一任統治者任囂、第二任統治者趙佗,就已經在著手做「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這項工作了。秦朝南徵百越勝利設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後,秦始皇命令南徵秦軍就地戍守「嶺南三郡」,其實就是一次最大的「中原人對百越人的稀釋」。 秦朝南徵百越的軍隊,在第一次南徵百越之戰時是50萬人,雖然也死傷了數十萬,但是總還是剩下了一部分人馬的。第二次南徵百越之戰時,秦始皇又給補充了20萬軍隊。因此總數至少70萬的南徵百越軍隊,即使是折損嚴重,但到設立「嶺南三郡」時所剩下秦軍就地戍守的數量,怎麼說也不會低於半數的。
2. 中原人大量南遷至嶺南地區,對原住民百越人進行稀釋:
《史記.南越列傳》記載:「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此外,又從中原地區遷徙過來大批的商人、婦女、囚徒,定居在「嶺南三郡」。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嶺南三郡」的人口數量,二來可以提高「嶺南三郡」中原人的人口比例、稀釋原住民百越人。在這一點上與原俄羅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俄羅斯在歷史之上就是如此,每打下一地,就大量的遷徙俄羅斯人到該地,對當地人進行大量稀釋。
四. 趙佗建立的地方政權,以南越部族命名:
1.南越國為什麼不叫做「趙國」:
趙佗本是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人,是秦軍將領、秦朝在嶺南地區的地方官員。因此趙佗在嶺南地區建立的地方政權,本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命名國名的,比如「趙國」,以趙佗自己的姓氏進行命名;比如「秦國」、「南秦國」、 「恆山國」,以自己原本秦人、籍貫的身份進行命名;比如「嶺南國」、「南海國」,以自己割據的地區進行命名。
2.南越國之所以叫做「南越國」,是為了安撫百越人:
但是趙佗最終採取「南越國」這樣地方少數民族特色鮮明的國名,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安撫百越人和南越部族。趙佗所建立的這個地方政權之所以取名「南越國」,就是為了要告訴百越人和南越人,這個國家是你們百越人、是你們百越部族自己的國家,我趙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百越人和南越部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