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個在南越建立王國的中國人,後被趙佗打敗逃到海外

2020-12-22 一鳴拍拍拍

南越古時稱安南,從秦朝起,成為了中國的國土。

事實上,在秦始皇徵服南越之前,已經有一個四川人前去那裡建立了王國。

這個人就是古蜀國的王子。

四川是古代蜀國所在地,也是蜀人生活的地方。

上古時期,蠶叢、柏濩和魚鳧三個蜀王在成都平原上相互攻伐,最後魚鳧勝出,建立了最早的蜀國。

魚鳧浮雕

李白的《蜀道難》中寫道: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這說的就是三個蜀王的事。

(蠶叢、柏濩和魚鳧並不是一脈相承,而是同時存在的三個部落酋長。)

武王伐紂時,蜀王作戰有功,被封諸侯,自此,蜀國,巴國,也及其它王國同屬於周王室的諸侯國。

戰國後期,巴蜀兩國爭鬥,巴國勢弱,於是向秦國求救。

秦王派張儀和司馬錯率軍出徵,在巴國大軍的幫助下,一舉攻佔了蜀國,蜀王和太子相繼戰死。

張儀劇照

惹不起,我就躲,眼見蜀國已不存大了,蜀國另一個王子率領剩下的三萬蜀兵一路南下,進入南越。

據《交州外域記》記載:「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為安陽王。」

雒王是哪時的王?

當然是南越的王了。

古代南越北部屬於百越中的雒越之地,也就是文郎國。

蜀王子率大軍到了那裡之後,一路過關斬將,很快攻佔了文郎國,然後建立了以蜀人為統治階層的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越佗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河南人)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蜀王子建立的甌雒國被越佗打敗,蜀王子不得不再次出逃。

不過這次他逃得更徹底,直接逃到海外去了,從此不知所蹤。

所不定現在東南亞某個地方的人,就是當年蜀國的子民。

延申閱讀:

重慶有個海,海底有兩個大莊園,當年有一個玄幻的傳說

古日本是這樣崛起的,每一次成長背後都有一個中國皇帝

張獻忠亂四川,都是這個人的私心造成的,他是歷史的罪人

相關焦點

  • 趙佗歷史上是第一個敢在越南稱皇帝的中國人
    第一個在越南稱帝的中國人遠在秦漢時代,此人堪稱世界範圍內最長壽的帝王--他就是趙佗。平定嶺南趙佗在公元前204年創立了「東西萬餘裡」的南越國,以後「趙佗歸漢」,嶺南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趙佗19歲獲賜護駕御劍隨 秦始皇 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帥隨主帥任囂率領50萬大軍徵戰嶺南。
  • 南越王趙佗的自立,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秦朝的將領,是漢朝的諸侯王,後來成為了漢朝的對立者,他的身份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這個曾經是秦始皇最為器重的將軍之一的人物究竟有沒有背叛秦朝?為何趙佗最後會成為南越國的皇帝?
  • 趙佗:「南下幹部」第一人
    熟讀中國古代文史典籍的毛澤東對嶺南地區第一個較為重要的地方政權——南越王國的首任國主趙佗的評價很高,認為趙佗「是中國歷史上的『南下幹部』第一人」,對嶺南地方的開發與治理貢獻極大。趙佗為冀州真定(即現在的河北省正定縣)人,原是秦朝軍隊徵伐嶺南地區的武將。
  • 南越王趙佗雕像在梅州五華落成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嬴政令趙佗為副帥,率秦軍50萬南下平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百越平定,劃入了大秦版圖,為開創鎮守百越之地,嬴政召令天下,百越分三郡,依據龍川險重,令副帥趙佗為南海郡龍川縣縣令,後接任南海郡郡尉。皇死秦滅、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趙佗起兵割據,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
  • 熬死七位皇帝 被越南人奉若祖先 趙佗與他建立的南越國
    故事發生在五千年前左右,那是炎總和黃總剛剛崛起之後,傳說有個鴻龐氏,傳說他是黃河之濱的神農氏的後代,被封為「涇陽王」,又傳說他娶了洞庭君龍王的女兒,生下貉龍君,這貉龍君不得了,因為他生下了傳說中的熊王,熊王還建立了傳說長達兩千年的文郎國,後來越南人就把自己稱作熊王子孫了。
  • 南越國——古廣東最大的古國
    2.秦國攻滅戰國七雄中的六雄後,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秦國嬴政,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2)公元前204年,趙佗正式建立南越國,稱「南越武王」。南越國定都番禺,即今廣東省省城廣州市。
  • 百越諸部族彪悍勇猛、桀驁不馴,南越國王趙佗,是如何收買人心的
    並且與南越國國王趙佗訂約,互通使者,互市貿易。讓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與當地的百越人,要和平相處,要歸化百越人,不要讓百越人成為漢朝南邊的禍害。由此可見,即使是漢朝的皇帝劉邦,也是深知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原住民百越人,是不好惹、不好管理、不好馴化的。
  • 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
    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佗召來,向他闡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並當即向趙佗頒布任命文書,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任囂病亡後,趙佗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
  • 中國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一心想納入中國,乾隆為什麼死活不要?
    然而不久後清廷加緊剿捕,羅芳伯無處可去,便同鄉人一同逃到了南洋婆羅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羅芳伯到達婆羅洲西部的加裡曼丹島,原本只是想在這裡安身,卻意外地發現這裡居然是一片天堂。加裡曼丹島當時尚未開發,馬來王國的勢力也零散不成體系,這座島其實就是一座無主荒島。
  • 這兩個海外王國居然是張家人建立的!
    張璉,饒平人,明朝嘉靖年間生於饒平縣上饒烏石村下倉,「飛龍」國開國君主。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 歷史上華人在海外建立的七個王國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覲見乾隆皇帝,請求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沒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當了十九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年病逝,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之後,由全國公民選出江戊伯繼任國家元首。此後還有七人先後擔任過這個職務。
  • 都知道南越王趙佗墓在廣州,可是具體在哪誰也不知道,兩千年來盜墓...
    南越國,是秦朝將要滅亡的時候 ,駐紮在南海郡的郡尉趙佗接手前任領導任囂的班子,然後起兵吞併了桂林郡,象郡。在前203年的時候,建立了南越國。之後向西漢稱臣,中間關係時好時壞。趙佗在前183年,周圍的閩越,夜郎等國紛紛歸附,趙佗稱帝,史稱南越武帝。
  • 當年趙佗在廣州建立南越國,原來的百越人去哪了?
    趙佗建立的南越,其實是一個典型的統治階層與下層民眾不屬於同類的二元化國家。百越人不僅沒有立刻,反而是這個國家中的重要力量。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勢力逐步已經反過來強於過去的中原統治者。趙佗在龍川築城闢地以為治所。趙佗既致力防範越人反抗,又極力安撫當地民眾。他勸導士兵在當地養兒育女,促進中原人與嶺南人同化;又上書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遷居南越以傳播中原文化。
  • 南越國東西一萬裡,趙佗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歸順漢朝?
    那麼趙佗為什麼會心甘情願的歸屬漢朝,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呢?南越國保持獨立自主、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它不香嗎?況且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即使是在建立之初也有東西數千裡之廣,巔峰時期的南越國甚至是東西一萬餘裡。且秦朝滅亡之時,給「嶺南三郡」留下了「50萬」大軍。可以說,趙佗這本身就已經是割據一方,是事實上的一方梟雄。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並非一般的侯國、異性諸侯國、藩屬國所能比擬!
  • 南越歸漢,此人功不可沒
    秦朝末期,陳勝、吳廣高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天下隨之大亂,時任秦朝南海龍川令的趙佗趁機統一了三郡,割據嶺南,建立了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西漢建立初期,國力尚弱,而且劉邦一時也騰不出手來收拾南越這樣的「蠻荒之地」,所以就派人去試圖和平收服南越,讓南越依附漢朝,而派出的這個人,就是與酈食其齊名,被譽為「有口辯士」的陸賈。
  • 趙佗生前曾交代後人一個重大秘密,欺瞞世人上千年,至今無人能破
    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陸賈到了南越後,向趙佗曉以利害關係,趙佗再次被說服,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其與中央政權的關係又修好始昔,維護了嶺南的社會穩定。
  • 南越王趙陀
    今天來到廣州,想起2400年前的南越王趙佗。 趙陀是恆山郡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遇秦末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在番禺(今廣州)建立南越國。        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 趙佗
  • 秦失其鹿,群雄逐之,趙佗守天職服從秦皇軍令,卻意外成南越武王
    連考古學家也沒有想到,這竟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南越王墓……南越國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02年,河北真定縣一個叫趙佗的人,被分編到了秦始皇派遣的50萬攻打嶺南的大軍中,做了一名普通的將領。公元前214年,也就是始皇33年,秦始皇攻佔了嶺南。
  • 他是中國真正的長壽皇帝,活103歲,當政69年,陵墓位置成謎
    可是有一個皇帝的壽命卻超過103歲,在位69年,他就是南越國王趙佗。而到現在他的陵墓位置還是個謎。 任囂病死後,他繼任郡守並向嶺南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且乘機換掉秦朝安插在南海郡的官吏,換上自己的親信。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為了防止戰火南延,他封五嶺斷絕4條新道。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出兵攻打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地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番禺為王都,方圓千裡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