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長壽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康熙,乾隆皇帝。由於皇帝的三宮六院眾多,古時皇帝的壽命都比較短命,康熙和乾隆算是長壽了,康熙在位時間長,壽命卻沒有乾隆皇帝長。乾隆在位63年活到83歲。可是有一個皇帝的壽命卻超過103歲,在位69年,他就是南越國王趙佗。而到現在他的陵墓位置還是個謎。
對於趙佗可能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趙佗出生約前240年,今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人。是秦始皇時的將領。秦始皇命趙佗和任囂率領500000大軍南下攻打嶺南,經過五年苦戰,嶺南地區劃歸大秦版圖,秦始皇在嶺南設郡,令任囂為嶺南郡守,趙佗為龍川縣令。趙佗採取「和輯漢趙''的方針,安撫越族。他被後世人稱為「南下幹部第一人」
他從率軍攻打南越的500000大軍的副帥,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統治嶺南81年。他為南越引進中原先進的鐵器生產資源和技術,融合入南越社會,讓嶺南生產發展,並讓南越學習中原文化。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的暴政激起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接著劉邦和項羽又打了四年終於滅了秦建立漢朝。
在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前一年,任囂病世,臨
死前交待趙佗:「秦政無道,中原擾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任囂病死後,他繼任郡守並向嶺南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且乘機換掉秦朝安插在南海郡的官吏,換上自己的親信。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為了防止戰火南延,他封五嶺斷絕4條新道。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出兵攻打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地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番禺為王都,方圓千裡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後,一開始並不承認趙佗,在劉邦四面都是敵對的情況下,漢高祖11年(前196年)劉邦派大夫陸賈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服漢朝,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呂后7年(前181年),呂后有心收復南越不賣鐵器給南越,並派大將隆慮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趙佗,由於中原士兵不適應南方炎熱潮溼的氣候,紛紛生病。連南嶺都沒超過。趙佗認為他們很有可能從長沙國(另一個藩屬國)進攻,於是趙佗宣布脫離漢朝自稱''南越武王'',出兵攻打長沙國,打敗長沙國境內數縣後撤回。
呂后死後,漢文帝命周灶班帥回朝,漢文帝命人為趙佗祖宗修茸墳墓,並派人守護之後又派太中大夫陸賈前去南越勸說趙佗歸漢,趙佗再次臣服漢朝,但是在南越國內仍然以南越王發號施令。直到建元四年(前138年)去世。自他帶兵攻打南越到他建立南越國一共統治南越81年,他稱王執政長達69年。在他死後他把皇位傳給他的孫子,因為他兒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趙佗不僅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而且也是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家,他致力於南越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好皇帝,奇怪的是在他死後,他子孫的陵墓都已找到,趙佗的陵墓一直未找到,致今他的陵墓位置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