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在全省首次發布生態環境領域免罰和輕罰清單

2020-12-14 瀟湘晨報

青島新聞網7月13日訊(記者 李倍 通訊員 薛建濤 夏睿宏)今天,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生態環境部門在引導和促進企業自覺守法,助力企業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我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上再推出一項重磅舉措,首次發布實施《青島市生態環境部門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處罰違法行為清單(第一批)》(以下簡稱《清單》)。

《清單》中明確了14項可以依法免予行政處罰,4項可以依法從輕處罰和6項不適用免予行政處罰或從輕處罰的情形,同時對《清單》適用的程序性規定予以規範。

據悉,為在生態環境領域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促進優化我市營商環境,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嚴格按照《行政處罰法》《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規定》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在法定權限內製定了該《清單》。

「我們在堅持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則的基礎上,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將上級規定的8項免罰情形全部納入《清單》的同時,新增了6項需求最迫切、反映最突出、經驗最成熟的免罰情形,並新增4項從輕處罰的情形。這也是省生態環境廳今年7月1日新版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正式實施後,省內首個發布的生態環境領域的地市級免予處罰和從輕處罰清單。」市生態環境局副局級領導幹部王怡介紹說。

免罰和輕罰均有嚴格適用條件

《清單》規定,當事人及時糾正輕微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免予行政處罰。14項情形具體包括未批先建行為、未依法備案行為、未驗先投行為、單因子輕微超標排放行為、因突發故障等原因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行為、輕微的揚塵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行為、露天噴漆等偶發性行為、未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等危險廢物管理不規範行為、不及時公開信息行為等,《清單》還對每種情形都設定了嚴格明確的適用條件,只有符合適用條件,才可以依法免予行政處罰。

《清單》規定了當事人能夠及時糾正違法行為並作出書面守法承諾,可以依法從輕處罰的4項情形。4項情形具體包括雖有違法行為但無汙染物排放或達標排放的、重大民生公益類項目、突發故障導致的超標排放等。

對符合從輕處罰情形的,當事人及時改正違法行為,並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守法承諾的,可以依法從輕處罰。從輕處罰僅針對罰款類行政處罰。對符合從輕處罰情形的案件,可以在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確定罰款金額的基礎上減少一定的百分值,但一般不超過20%,且從輕處罰後的罰款金額以最低的法定罰款金額為限。

《清單》在規定免予處罰、從輕處罰情形的同時,一併規定了不適用免予處罰和從輕處罰的6項例外情形,具體包括違法行為發生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拒不接受監督檢查或者突發環境事件調查以及弄虛作假逃避檢查,自作出免予行政處罰或從輕處罰之日起三年內再次出現環境違法行為,同一時間檢查發現存在兩個或以上環境違法行為等情形。

調查取證全程音像記錄 處罰決定保證公平公正

「對主動改正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免予處罰、從輕處罰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裁量權之一,如何規範行使,既直接關係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是依法執法、嚴格監管的首要要求。」市生態環境局法規和執法監督處負責人朱曉晨表示。

為此,市生態環境局在發布《清單》的形式上採用「通知+清單」的形式,由《清單》明確列舉免予處罰和從輕處罰的情形,通知正文則明確規定保障實施措施,對《清單》適用的程序性規定予以規範,主要從落實案件全過程記錄製度、案件辦理程序、案件執法公示制度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明確,確保案件辦理既做到實體合法又符合程序規定。

當執法人員發現或者當事人提出違法行為符合《清單》規定情形時,執法人員應當對違法行為進行全面調查,並對調查取證過程進行全過程音像記錄。調查部門提出處理建議後,報本單位集體審議後作出決定,集體審議過程應予以記錄,作出免予行政處罰或者從輕處罰決定的案件,應當在案卷中附具理由和證據材料。嚴格執行執法信息公示制度,對執法過程中下達的行政命令和行政處罰決定及時在網站進行公開。

拒不改正、逾期不改將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免予處罰或從輕處罰並不意味著放鬆監管,執法的目的是糾正違法行為,設定免罰和從輕處罰也是為了激發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的積極性。市生態環境部門在制定《清單》時,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各執法單位在作出決定前,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扶,教育、引導當事人自覺守法,並做好相關記錄。對當事人改正情況要依法及時進行複查,確保違法行為整改到位;當事人拒不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改正後仍不符合要求的,應當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此外,《清單》印發施行後,已立案但尚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環境違法案件可以適用本《清單》,市生態環境系統各執法單位可以結合本單位執法實際,制定細化實施細則。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認真做好《清單》的組織實施工作,同時,按照適度把握、重點突出、分批推進的原則,根據第一批清單的實施情況和工作需要,適時修改完善或分批推進,不斷提升全市生態環境領域的執法精細化水平。

>22014197 2020-07-13 12:51:27:0 李倍 青島在全省首次發布生態環境領域免罰和輕罰清單 1 91771 青島要聞 青島要聞 http://news.qingdaonews.com/images/2020-07/13/04ea7929-85ec-442f-afdd-a4a4376b03d9.jpg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0-07/13/content_22014197.htm http://news.qingdaonews.com/wap/2020-07/13/content_22014197.htm 【來源:青島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制定免罰清單和輕罰清單丨初次發生、情節輕微...
    為優化執法理念,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按照省司法廳《關於開展多領域實施包容免罰清單模式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制定了全省交通運輸領域免罰清單(試行)和輕罰清單(試行),對初次發生、情節輕微、能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違法行為,將給予批評教育和責令改正或者依法從輕行政處罰
  • 我省制定交通運輸免罰清單和輕罰清單
    為優化執法理念,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按照省司法廳《關於開展多領域實施包容免罰清單模式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制定了全省交通運輸領域免罰清單(試行)和輕罰清單(試行),對初次發生、情節輕微、能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違法行為,將給予批評教育和責令改正或者依法從輕行政處罰。
  • 輕微違法可以免罰,「免罰清單」在嘉定實施得如何?
    原來,這家企業之所以免於處罰,得益於去年3月上海市司法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局聯合制定的《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該份清單規定,類似「滅火器材損壞,每層不超過1個,且能當場整改」這樣的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可以免於行政處罰。
  • 恩施州免罰清單!這42種首次輕微違法不予處罰
    為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的要求,近日,恩施州市場監管局發布《恩施州市場監管領域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2020年版)》,共列出42種首次輕微違法不予處罰的情形,涉及市場監管11個領域,包括證照、廣告、網絡交易、智慧財產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及化妝品
  • 瀋陽出臺生態環境執法免罰清單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初次違法以...
    9月23日,瀋陽市在遼寧全省率先出臺《生態環境執法免予處罰清單(暫行)》(以下簡稱《清單》),規定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11種常見違法情形免於處罰。《清單》規定的免予處罰共有11種情形,並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違法免予處罰作出了特別規定。在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行為方面,報告表項目同時滿足下列情形的,不予處罰。
  • 什麼情形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或「輕罰」?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的《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明確,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或者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和賠償的,可以認定為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哪些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
  • 首次輕微違法免罰,武漢市將推出涉企行政處罰「三張清單」
    創新企業首次輕微違法可免罰!12月20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全面推行涉企行政處罰「三張清單」實施包容審慎執法的指導意見(送審稿)》(下稱《指導意見》),要求市級行政執法部門於2021年3月底前完成行政處罰「三張清單」編制工作,在行政執法領域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行政處罰「三張清單」,是指不予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處罰事項清單。
  • 濟南市司法局:全國首推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制度 獲評全市政法...
    一方面,對涉及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領域的一般違法行為,只要不觸碰安全底線 ,進行適度有效監管,避免執法措施「一刀切」,體現執法的「溫度」。另一方面,對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假冒偽劣、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等領域,堅持重典治亂,體現執法的「剛性」。
  • 大連市衛生健康領域輕微免罰清單公布
    為貫徹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優化營商環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大連市衛生健康領域首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第一批)》。據了解,首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以下簡稱輕微免罰)是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給予行政處罰,當事人非主觀故意,首次違反且情節輕微,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較短,未造成危害後果,並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發現前主動改正的或者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的限期內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
  • 讓營商環境成為金字招牌(幹部狀態新觀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核心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今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出臺多項舉措,免租降費為企業減輕負擔,對涉企輕微責任免罰輕罰,優化審批流程,提升群眾辦事體驗,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 泰安新泰市委政法委:整治違法行為 優化法治環境
    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載體,堅持嚴打開路,部署開展了優化企業周邊環境治理,對妨礙企業發展的治安亂點進行集中整治,不斷提高企業安全感、滿意度。深化訴求「接訴即辦」制度,全力依法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對企業訴求第一時間解決。
  • 輕微違法可以免罰,上海首創這項制度,意味著什麼
    存在於不少經營活動中的一些輕微的違法行為,既非主觀故意,也未造成較大影響,可是一旦被罰,除了有經濟損失,還會被記入失信名單,對企業後續融資和上市造成影響,尤其對大量的中小企業而言,甚至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這時候,罰不罰?怎麼罰?上海首創的「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簡稱「免罰清單」)制度,給出了一種答案。
  • 各地環保頭條丨山東印發通知 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行政處罰銜接修復公共環境與追究企業責任共贏2020年7月9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規定》第八條第一項「主動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認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案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企業已履行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或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和賠償的,可以認定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
  • 多個領域實現全國首創!「十三五」期間,高效青島建設攻勢成果豐碩
    趕深圳」,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審批提速增效,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和數字政府建設等五個方面工作,在全市發起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壓縮時間,比如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控制在12個工作日以內;小微企業快捷辦電實現「當日受理、次日接電」;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下降為41.4小時和4.7小時。壓減環節,比如不動產登記實現「交房即可辦證」。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比如在全省率先成立專業破產審判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三是營評填報找差距。
  • 雲南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全省共劃分1164個單元...
    雲南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根據區域生態環境特徵,結合生態、水、大氣、土壤等環境要素保護需要,雲南共劃分1164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實施差別化生態環境管控措施,加快構建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生態環境部:實施環境監管正面清單不等同於「不管不問」
    《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2020)》公示名單中,有部分企業2020年以來存在環境違規問題被生態環境部門處罰的情況,引發關注。  劉友賓表示,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建立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
  • 青島:營造安全有序市場環境 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市場主體包容審慎監管,出臺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2.0版本,落實省、市免罰和減輕處罰事項94項,為405家輕微違法企業免除罰款2200多萬元。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打造銀企對接平臺,為126家信用好、成長性強的「優選」電商融資214萬元;首創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新模式,幫助175家專利持有企業融資10.23億元;打造動產抵押平臺,指導企業盤活資產,幫助企業融資11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