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環保頭條丨山東印發通知 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

2020-12-14 生態環境部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行政處罰銜接

修復公共環境與追究企業責任共贏

2020年7月9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規定》第八條第一項「主動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認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案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企業已履行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或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和賠償的,可以認定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生態環境損害鑑定意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文件、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賠償)效果評估報告等相關文件在案件集體審議時可以作為認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證據依據。

這條旨在明確行政處罰中「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認定條件,推動企業主動修復環境損害、消除環境影響,彰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在改善生態環境、推動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是促進生態環境得到修復。通過促使企業環境違法後主動減輕、消除違法後果,使受損環境得到修復和補償,減少「企業受到處罰,環境損害仍然存在」的情況。

二是使實施「從輕」「減輕」處罰有依據。《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規定》雖然明確規定了主動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由於「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缺乏規範的認定條件,執法人員在此條的使用中多持審慎態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規範完備的程序和文書可以在處罰中,對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後果有效性認定上提供充足的依據,企業的修復行為也能得到充分確認。

三是企業受到環境教育。企業在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鑑定、磋商、修復、評估過程中,可以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消除危害需要付出的代價,感受到企業日常管理中需要承擔的環境責任,促進企業在以後的生產中加強環境守法。

來源:山東環境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

相關焦點

  • 什麼情形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或「輕罰」?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的《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明確,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或者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和賠償的,可以認定為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哪些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
  • 青島在全省首次發布生態環境領域免罰和輕罰清單
    這也是省生態環境廳今年7月1日新版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正式實施後,省內首個發布的生態環境領域的地市級免予處罰和從輕處罰清單。」市生態環境局副局級領導幹部王怡介紹說。免罰和輕罰均有嚴格適用條件《清單》規定,當事人及時糾正輕微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免予行政處罰。
  • 各地環保頭條丨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工作推進會議
    各地環保頭條丨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工作推進會議 2020-08-15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環保頭條丨新固廢法中生態環境部門的履職重點有哪些?聽聽權威...
    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對產生工業固廢的單位加強現場監督,現場執法時要檢查產廢單位是否建立了工業固廢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汙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是否建立了工業固廢管理臺帳,是否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固廢建設了貯存設施,或者採取了無害化處置措施等。若有工業固廢有關違法行為,則按照新固廢法第102條進行處罰,最高可以罰100萬元。
  • 市地頭條丨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七臺河夜查重點排汙企業
    市地頭條丨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七臺河夜查重點排汙企業 2020-12-1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20-12-1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通報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多地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對...
    11月2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三批典型案例並對相關辦案單位予以表揚。生態環境部持續指導各地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截至10月底,清單內企業合計84179家。其中,各地環境部門開展非現場檢查24.9萬餘次,依法減免行政處罰939次。
  • 環保立體聲丨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了《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做好不合理生態環境政策規定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梳理出了2010年-2020年必須進行清理的部分規範性文件、政策文件目錄,按照「誰起草、誰清理」、「誰實施、誰清理」和分級清理的原則進行了必要清理。二是進一步規範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一方面,嚴把法制審核關。
  • 各地頭條 | 廊坊市大中小學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
    各地頭條 | 廊坊市大中小學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 2020-09-22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保立體聲丨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甘肅省省級有...
    通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協同努力,截止9月15日,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任務要求,我省已提前兩周實現了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共計完成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發證登記23064家,其中已發證2842家(包括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已登記 13935家,對6287家不需要或者暫不需要發證登記的排汙單位均按要求進行了分類處置。二是大力宣傳,應知盡知。
  • 浦江開出浙江首張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單」 輕微違法 及時...
    浦江開出浙江首張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單」 輕微違法 及時糾正 免予處罰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07 10:15    浙江日報訊 「這樣的執法既維護了法律權威,也增添了人情味,讓我們外地商人對浦江的營商環境充滿信心!」
  • 各地環保頭條丨共保聯治 互利共贏 生態補償「新安江模式」全面推廣
    各地環保頭條丨共保聯治 互利共贏 生態補償「新安江模式」全面推廣 2020-10-07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企業「無心之過」或將不再處罰 山東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有了新標準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5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適用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明確進一步規範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懲治違法要「合法合理,過罰相當,公開公平公正」。因此,企業最關注的是新《裁量基準》中首次明確的「8種輕微違法行為免於處罰」的內容:因突發事故等非主觀故意因素導致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輕微超標排汙、未依法備案環境影響登記表、危險廢物管理貯存不規範、揚塵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不正常使用焊煙收集處理設施、信息公開不及時不規範等8種輕微違法行為,在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情況下,可以免予處罰。
  • 發現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最高獎勵10000元!
    12月15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從明年1月1日起,我市市民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最高獎勵一萬元。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生態環境部《關於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吉林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實現對汙染破壞環境行業的嚴歷打擊,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更好的保護環境,市生態環境局與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了《吉林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實施細則》,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踴躍舉報汙染破壞環境的行為。
  • 我省制定交通運輸免罰清單和輕罰清單
    為優化執法理念,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按照省司法廳《關於開展多領域實施包容免罰清單模式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制定了全省交通運輸領域免罰清單(試行)和輕罰清單(試行),對初次發生、情節輕微、能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違法行為,將給予批評教育和責令改正或者依法從輕行政處罰。
  • 在鶴壁發現這些環境違法行為,請舉報!有獎勵!
    關於環境汙染舉報獎勵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市民朋友們:為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根據《河南省環境汙染舉報獎勵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歡迎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對鶴壁市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 舉報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最高可獎5萬元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10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嚴厲打擊涉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襄陽市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
  • 青海生態環境廳回應興青公司盜採:未經環評進行生產,系違法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涉嫌在木裡礦區非法開採的興青公司五號井項目沒有在國家整體規劃範圍之內,不具備辦理環評手續的資格,環保部門無法對其進行審批」。「興青公司沒有環評手續而進行生產的行為肯定是違法行為。青海省環保廳2011年10月已經對其作出職權範圍內的頂格處罰:對其未批先建的違法行為處罰了20萬,擅自建設生產的行為處罰了10萬,同時責令其立即停止建設、停止生產。」
  • 瀋陽出臺生態環境執法免罰清單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初次違法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保網訊: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輕微違法行為到底罰不罰?可少罰或者不罰。9月23日,瀋陽市在遼寧全省率先出臺《生態環境執法免予處罰清單(暫行)》(以下簡稱《清單》),規定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11種常見違法情形免於處罰。《清單》規定的免予處罰共有11種情形,並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違法免予處罰作出了特別規定。在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行為方面,報告表項目同時滿足下列情形的,不予處罰。
  • 吉林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任務(序號二十五)完成...
    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堅決遏制破壞森林資源、草原、溼地行為,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 (二)對毀林開墾問題按照「應收盡收,應還盡還」原則,繼續加大清收還林工作力度。積極通過補植補造、嚴看死守、打擊毀林復耕等措施,實現還林苗木成活成林,提高森林生態防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