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vs北方人?南北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2021-02-07 窮遊網
作為一個皖北人,當我報完家鄉的名稱後,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聽過,只好禮貌的問我:那你屬於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我:我家在淮河邊上,我也不知道我是屬於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前幾天有個視頻#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南下的冷空氣#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視頻裡展示的其實是:秦嶺阻隔了暖溼空氣北上,所以左邊是南,右邊是北。因為只有暖溼空氣北上時,才會形成這種雲整齊排列在某一邊的情況!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秦嶺,天下之大阻也」!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在古代一直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軍事屏障。

話說當年秦國攻打蜀地,想要佔據富饒的四川盆地,從秦國到達蜀地,需要先翻過秦嶺,到達漢中平原,只有你拿下漢中了,你才能進行下一個更難的課題——入蜀。當時想要過秦嶺,只有5條道,而且一條比一條兇險,硬是要選一條的話只能是中間的褒斜道了。

褒斜道也是十分艱難,沿途全是河谷,所以需要在石頭上開鑿孔穴,在孔穴內插入石樁或木樁,在樁的上方鋪上木板,這就是所謂的棧道。當年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奪取關中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這裡。(關於秦軍之後如何越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吞併巴蜀,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在評論區裡交流)


秦嶺,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朱櫻cherry:如果秦嶺才是崑崙山真正的所在地,那麼金庸先生小說中所說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這個情節就更加合理一些了。


@小妖的金色城堡R:感謝秦嶺山脈抵擋住了北方寒流,感謝漢江穿流而過,才有了我的家鄉西北小江南——漢中!當代學者多認為,「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

分界帶涉及四川、甘肅、陝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7個省的130個縣(市),最窄處約26.42公裡,最寬處約195.41公裡,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公裡。(部分資料參考蘭州日報)
秦嶺,這座綿延了1500公裡的山脈,氣勢磅礴。不僅改變了中國大陸的自然格局,還帶來了南北方關於文化、飲食等方面的差異。11月15日,北京正式供暖,打響了新一屆南北方差異比拼大賽的第一槍。

南方人:屋裡好冷啊,我們出去暖和暖和吧 (室外零下7度,室內零下1度)北方人:外面太冷了,趕緊進屋(室外零下10度,室內穿短袖)

南方人:豆花是鹹的就算了,裡面竟然加蔥和香菜,確定不是黑暗料理?

我覺得吧,甜的就叫豆花,鹹的都叫豆腦,愛啥就吃啥!很多南方人第一次進北方的澡堂子就被酒池肉林般的景象驚呆了,還有,搓澡巾是啥?


而對於東北人來說,搓澡是靈魂淨化的一部分。搓澡時可以加入紅酒、牛奶、醋等,總之一切皆可搓。

一個東北男人成年的標誌就是獨自去洗浴中心接受搓澡師傅的蹂躪。

方言


北方:大部分方言差別不是很大,交流起來沒有特別大的障礙

同窗四載,依然聽不懂溫州同學給家裡打電話,南方方言仿佛都自動加密了!

兒化音



@王小碧:這個!我同學總是管餡兒餅叫餡餅兒!

@難過你吃了就行:哈哈哈,最基本的應該就是哥兒們了吧!

@Tontowww:憑什麼兒化音就你們北方人規定放哪兒?我想放哪兒就放哪兒。。。哼!


買菜  一車vs一顆


北方:唷,白菜不錯,來50斤

南方:這白菜挺好,給我切半棵

在北方問路,大爺通常都是這麼描述的:一直往東走,然後再往北拐,最後再往東拐就到了!聽完之後,我好像陷入了更深一層的迷茫~大爺,哪邊是東啊?

還有一個更絕的,我朋友說她腳麻了,問她哪只腳?西邊的那隻腳。在這個滿大街都是甜鹹黨撕逼的時代,湯圓和元宵也中槍了!元宵節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南方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滾出來的,所以元宵透著一股搖滾範兒!


來北京上學後,我才知道並不是全國各地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南方人:下雪啦!啊~啊~啊~啊~這是真的雪啊!啊~啊~啊~啊~

對此,魯迅也曾經說過:比下雪更好玩的,是看到下雪的南方人。(魯迅:我沒有說過。)

一朋友是浙江人,朋友的男朋友是雲南人,他堅持認為浙江屬於北方,為此朋友跟他打了一架。其實對於處在南北過度帶上的人們來說,在飲食上傾向於北方,同時也受南方民俗風情的影響。比如我愛吃甜粽也愛吃肉粽,喜歡鹹豆腐腦,我們一般在二十四過小年,在我們那裡下雪也不是件稀罕事兒。總的來說就是南北兼具,和而不同。

之前那個問題,我現在都這麼回答:我屬於南方人眼裡的北方人,是北方人眼裡的南方人。
反正對於廣東人來說除了廣東,都是北方。在東北人眼中,除了他們那旮瘩,都叫做南方。

相關焦點

  • 南方人和北方人到底有什麼區別?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告訴你
    中國的地域面積廣大,所以歷史上很早中國就有很多地域上的劃分,而不僅僅是一個省這個劃分,這些區分太多了,最廣為人知的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南方、北方、東北、東部、西部、中部平原等,當然我們在9年的義務期間學習了這些內容,但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什麼不同,很多人的認識是模糊的,讓我們通過南北分界線來了解一下
  • 深度:這些河南人和安徽人,你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這條緯度線從中國的中部橫穿而過,將中國版圖劃分成南北兩塊。這是一個神奇的緯度線,它相對於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來說,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線。在這個緯度上下,中西部是海拔2000米的秦嶺,向東延展就是淮河。事實上,我們在中學時學地理,就叫這條線叫「秦嶺-淮河一線」,它是中國極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 8個跨越南北分界線的省份,那裡的人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但是,我國剛好有八個省份跨越了南北分界線,在這些省份生活的人,認為自己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呢?我們按照從東到西來看,首先是江蘇省。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古代經濟富饒的江南地區,如今的經濟實力仍然位居全國前列,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江蘇下轄13個地級市,全部都是全國百強。
  • 中國「最獨特」的城市,位於南北分界線,紅藍橋分割南北
    中國由於國土面積比較大,在進行地理位置劃分方面也比較複雜,其中規定中國南北分界線的是秦嶺淮河一線,淮安市是特殊城市,該城市一半屬於南方,一半屬於北方,正好位於淮河一線的城市,也就是說,這個城市和國內大部分城市不同,全國唯一的一半屬於南方,一半屬於北方城市,比較有趣的是,當地人也覺得這個現象非常有趣,他們最後在淮河修建了橋, 這是當地非常有名的橋,很多人把它稱為紅藍橋
  • 中國最「找不著北」的省份:北方人以為是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
    在中國最普通的劃分方式就是南方人北方人了,我們經常會用這兩個詞來簡單概括很多事情,在飲食、生活方面的差異也常常歸為南北差異。不過在中國有一個最「找不著北」的省份:北方人以為是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只要大家和其他省份的人多聊聊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東北人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都叫南方,廣東人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北方,但是在中國這個「找不著北」的省份裡,大家自認為是南方人和北方人都不太對,這個省份就是安徽了。
  • 是什麼導致了北方人酒量大,南方人酒量小?可能有3個原因
    北方人酒量大,還是南方人酒量大?估計大家的觀點都會一致,認為北方人酒量更大些,現實中來說,似乎北方人喝酒很厲害成為共識。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南北方酒量的差異呢?我認為有3個原因。氣候環境眾所周知,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和淮河,秦嶺和淮河兩岸不僅種植的農作物差異顯著,而且氣候也很大,中國由南向北氣候變冷,惡劣環境也相對較差。冬天越冷的地方,人體就越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刺激,讓身體變暖。由此,北方人養成了更多飲酒的習慣。
  • 南方人與北方人身高差竟達5釐米,原因大揭秘
    一提到北方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北方人身材魁梧高大的形象,而一說到南方人,大多想起短小精幹的形容詞。根據統計,北方人的平均身高是173,而南方人的平均身高只有168cm,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南北差異竟然高達5cm!那麼,是什麼造就南北身高差的呢?是飲食嗎?環境嗎?還是基因?
  • 天然的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
    不少國家的國民會把本國劃分為南方、北方,並且會很自然地將自己歸為南方人或者將自己視為北方人,我們將這種國民意識,稱之為「南北意識」。不過很多國家的南北界限,多數是因為歷史習慣造成,並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而我們廣袤的中國大地,卻有著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
  • 中國委屈的省份,南方人認為它是北方的,北方人認為是南方的
    南北的顯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這條線的北邊是北邊,南邊是南邊,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有州是可恥的,這個省正好在南北交匯處,秦嶺淮河從中間穿過,所以南方人認為這個州是北方,北方人認為這個州是南方。安徽省就位於這條秦嶺淮河線上,將安徽省一分之二,但很難確定這一地區是南方地區還是北方地區,實際上,自古以來,安徽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省份,在古代人們對它並沒有具體的區別,在這裡它屬於南方或北方,當時的元,為了便於管理整個國家,設立了行省制度,安徽省被分為浙江省、河南省或江淮省,解放初期安徽省分為皖北、皖南行署區兩個省級行政區,那是南北分明的時代,但後來又合併了,
  • 中國最神奇的一條線:南北方分界線!
    比如我們經常說南方/北方,或者南方人/北方人,但是很多人對南北方的認知都是一知半解的,其實這裡有很多有趣的歷史規律和文化差異,值得我們分享和學習:首先,這是一條「生動」的南北方分界線:很多人搞不懂南方和北方究竟以什麼為界限,這條線就是秦嶺——淮河一線,此線南北
  • 南方人和北方人到底哪裡不同?一碗麵便可知曉,網友:長知識了!
    長見識了,如何分辨南方人還是北方人?網友:一碗麵便可知曉!中國地大物博,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跨越幾萬裡,南邊還是天氣炎熱的夏天,東北部已經大雪紛飛,東邊萬物復甦,西邊萬物剛枯萎。標準越來越模糊,年輕人光靠這些已經區分不出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那麼如何分辨呢?有網友說道:只要看一碗麵便知道,真是長見識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國最著名的10碗面中,南方和北方各佔據一半,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南北方人吃麵到底有何不一樣?
  • 我國最尷尬的省份,北方人覺得屬於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
    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南北的文化氣候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人喜歡一個一個買食物,而北方人喜歡一個一個買食物,冬天,北方人喜歡世世代代買食物,南方人溫文爾雅,北方人豪放自由。北方和南方的風景也不一樣,北方人都想看看南方的美景,南方人也想看北方的雪,在很多人眼裡,北方和南方是有明顯區別的,然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個處於尷尬境地的省份,南方人認為它是北方的,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這是安徽省。
  • 我國這兩個省「引爭議」,不知道自己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尷尬了
    其中,我國對南北地區的劃分作了明確的解釋。 最受歡迎的方法是根據國內秦嶺和淮河劃分北部和南部地區。我國這兩個省「引爭議」,不知道自己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尷尬了!通常住在山東省和河南省的居民被稱為北方人,住在江西省、廣東省和其他地區的居民統稱為南方人,我們國家這麼大,但總是有一兩個省。 如果被分成秦嶺和淮河我會很慚愧。
  • 南方人真的比北方人臭?
    ,南方人與北方人有關抗凍能力的battle大賽又要開始。這裡面說,與耳垢乾濕、體味(如狐臭)、大汗腺分泌等相關的ABCC11基因,因為生存環境影響,北方人表現為乾性耳垢、體味較小、大汗腺分泌較少,在南方,則沒有這方面的自然選擇壓力,從而使野生型基因在南方長久地流傳下來。
  • 【課外拓展】 中國南北方到底有什麼大的差異?
    洗澡差異北方人洗澡多用搓澡巾,南方人多用沐浴球。北方人來了南方才知道原來1天要洗1次澡,南方人來了北方才知道原來可以2天洗1次澡。南方人:「你們這兒澡堂不隔開?」北方人:「你們那兒澡堂竟然是單間的?」總的來說就是,北方人以為南方不冷,南方人以為北方人不怕冷。
  • 秦嶺淮河:中國重要的分界線
    在氣溫上,秦嶺淮河是1月均溫南方0℃以上和北方0℃以下區域的分界線。在降水上,秦嶺淮河是水量800毫米以上(南方)和800毫米以下以下的分界線。氣溫和降水的差異是氣候差異的具體表現和基本表現。這是南北方最基本的差異,是其它差異形成的基礎和前提。
  • 讓人分不清南北的城市,地處江南水鄉之地,卻被認為是北方城市
    讓人分不清南北的城市,地處江南水鄉之地,卻被認為是北方城市,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祖國大地960多萬平方公裡,城市眾多,為了更好地劃分,我國分為西北內陸,東南沿海,東北,華北等很多地區,所以有許多地理分界線,最熟悉的是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大家知道,秦嶺淮河以南是南方,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網友吵翻了……
    本文專家:張學霖,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北方人靠什麼過冬?當然是暖氣了!那南方人呢?每年一到冬季「到底是南方冷,還是北方冷?」的話題就會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更抗凍真的是這樣嗎?
  • 南方人比北方人長壽,差異在哪呢?看看買的菜,能瞧出不同
    南方人比北方人長壽。在中國平均壽命前三名,是海南,上海和廣東。南方的百歲老人比北方要多。想要長壽,是人永恆的追求。不然也不會從古代就開始煉丹煉藥,指望著再多活500年。但最後,不管古代現代,也沒能弄出點什麼切實有效的來,收效甚微。現在的人是,有的人吃了一堆保健品,到最後比不上放鬆心態的。
  • 中國有一個省份,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而且由於氣候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是有較大差異的,但是我們中國有一個省份,一直以來大家對它的爭議都比較大,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它就是安徽。導致安徽這個省份,南北兩邊人們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有較大的差異。我們都知道,北方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都很喜歡吃麵食。安徽越往北的地方跟隨北方的飲食,也很喜歡吃麵條、包子之類的東西。南方主要種植的是水稻和茶樹,所以南方人喜歡喝茶、吃米飯,安徽越往南的地方和南方人的飲食習慣簡直一模一樣,所以安徽的茶葉在中國也是比較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