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當潮系列之三:運動界的國貨品牌

2021-01-07 站長之家

  文字 | 冷芸

  回力與飛躍

  回力與飛躍的成長史,幾乎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他們都由愛國實業家在民國時期創立;都在 1950 年代公私合營時成為國有;在1970- 1980 年代,兩者幾乎都是國內最「奢侈」的運動品牌;兩者都曾遭遇嚴重的假貨困擾;在 1990 年代因為市場經濟改革,兩者又受到國際體育品牌及國內民營企業的衝擊,幾乎差點兒破產;直到 2008 年後,借著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國貨獲得更多青年人關注的環境下,重新回歸主流市場。

  回力廠的前身是由劉永康等人於 1927 年在上海唐山路 41 號創立的「義昌橡皮物品製造廠」。在早年時代,球鞋工廠都是由橡膠公司發展而來。比如美國的VANS公司最早也是橡膠廠起家。而飛躍也起家於橡膠公司。這是因為早期的球鞋都是膠鞋鞋底。相對於現在球鞋更加複雜的設計與技術(大底、中底、鞋面、鞋綁等),早期球鞋的技術主要有賴於膠鞋底的軟硬度與耐磨度等,因此橡膠技術就是當時球鞋的核心技術。

  劉永康並非一般的商人。上海地方志辦公室官網記錄了回力誕生的過程,以及劉是一個怎樣的愛國之士。

  劉永康在創業之初就意識到技術以及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 1934 年便派人南下,去到廣州,聘請當時橡膠名人薛銘三來幫自己經營橡膠廠。薛銘三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系,深諳企業管理的重要性。他上任後為回力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是邀請廣東興寧人袁樹森設計了回力LOGO。該LOGO是一個「壯男彎弓射日」的圖案。圖案借鑑了「后羿射日」的神話,代表了在當時中國人備受欺壓的環境中,「中國青年渴望國家強盛」的迫切願望!而其創始人劉永康,在日後,也確實表現出了一個有志中國青年人為國家所應有的擔當!比如,橡膠在戰時是戰略物資(製作輪胎,影響交通運輸)。劉當時已經意識到這點,並自己製作輪胎產品幫助抗日軍隊!

  薛做的第二件有意義的事情是首創「膠鞋成型流水線作業法」。在此之前,膠鞋(其實不僅僅是膠鞋)的製作基本是靠一個人從頭到尾製作完成。而薛則將成型工藝由「獨工」操作改革為「分工流水線」生產,並因此大大提高了工效且降低了成本。

  而為了讓自己的設計與質量更加有競爭力,回力鞋廠在 1940 年代,就派人赴美留學並完成了製鞋設計與技術方面的碩士學位。

  ( 1934 年《申報》上的回力球鞋廣告)

  幾乎同期誕生的飛躍,則起家於1930 年的兆豐橡膠廠。他們起初主要做雨鞋、鞋底與雨衣。1931 年,大孚橡皮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44 年徐中和等成立大孚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將原兆豐橡膠廠改為大孚一廠,原大孚橡皮工廠改為大孚二廠。這些廠便是飛躍廠的前身。

  同劉永康一樣,徐中和也是個愛國愛民人士。根據《揚中縣誌》,抗日戰爭時期,徐中和曾多次幫助抗日民主政府。比如出資購買西藥與軍需品、保護抗日民主政府人員、資助家鄉貧困人員等。

      1950 年代公私合營後,回力與飛躍均成為國有企業。在 1990 年代之前,兩者持續保持了他們在國民心中高度的影響力。不僅如此,他們還多次幫助中國體育代表隊在世界比賽中奪冠!

  當時光進入 1990 年代的隧道時,回力與飛躍都遭遇了來自於市場經濟的挑戰!

  因為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經營,從管理層到員工都幾乎忽略了正在逐步發生變化的市場。直到 1990 年代初國家宣布取消政府統一採購批發的模式之後,大家才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

  但此時此刻,國內的民營企業,國際品牌巨頭都已經開始進入市場。因為缺乏競爭力,兩個品牌都幾乎一度進入銷聲匿跡的狀態。

  不過,政府並沒有因此就放棄了這兩個曾是人民心中最喜愛的品牌!最終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協作下,回力與飛躍又開始回歸市場,並最終藉助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機以及一些明星事件的影響力,重新回歸主流市場。

  同時,他們在企業內部也做了大量創新與改革。 2014 年 9 月的《上海國資》雜誌,曾採訪了當時的回力鞋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桂成鋼,並介紹了回力的改革之路。

  他們首先做的是對當時充斥著假貨的低端市場進行嚴厲的打擊,為正品進入市場做好充分準備。

  其次,在定位方面,則採取「時尚運動、健康運動、專業運動「的「三相定位法」。讓自己的品牌定位更加清晰、明朗。

  同時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開展專利技術合作。在這種合作模式下,誕生了利用納米反光材料製作的「反光休閒鞋」, 以及採用特種拉鏈結構可以每天換個鞋面的「幻面鞋「等新品。

  而這兩年,借著國貨浪潮,回力與飛躍又成為了香餑餑。

  在這波浪潮中,回力與飛躍都開展了與網際網路巨頭京東的合作。同樣都是 2018 年進駐京東, 2018 年 6 月,回力品牌開設京東官方旗艦店,截止 2019 年 10 月,回力品牌GMV已同比增長300%以上。而早在 2018 年初,大孚飛躍鞋靴旗艦店就已入駐京東,依託京東技術服務、精準營銷等優勢,有效加速潮流文化向大眾消費的快速普及,今年 618 期間業績環比暴漲5000%,實現了業績的歷史性飛躍。

  在 2019 年的11. 11 京東全球好物節中,回力和飛躍更是都入選「國貨當潮」計劃,該計劃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京東集團共同主辦,京東時尚承辦。結合京東強大的資源,對國貨進行全新升級,並對潮流青年開展一系列精準推廣活動,這標誌著在一年一度的11. 11 京東全球好物節中開闢了潮流好貨的新主場!

(回天之力爆改鴛鴦鞋OW聯名秋季 京東11. 11 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飛躍少林魂經典升級款田徑鞋 京東11. 11 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李寧

  同樣入選了此次「國貨當潮」計劃的,是在談及中國體育運動時必定繞不過的品牌,李寧。

  從 1980 到 1990 年代的「李寧」,代表的是李寧個人。

  李寧 1984 年就參加了洛杉磯奧運會。 1984 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對中國意義深遠。正是在這屆奧運會,中國實現了奧運會零金牌的突破。而李寧個人在此次運動會上共獲得 3 金 2 銀 1 銅共計 6 枚獎牌,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他也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在其職業生涯中,李寧共獲得 14 枚世界金牌。這個金牌數量,讓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運動員都難以望其項背!

   1989 年李寧退役後,沒有像大多數運動員那樣直接去做了體育官員或者做教練,而是去了廣東健力寶,並最終在 1990 年藉機亞運會創立了李寧品牌。

  李寧創立同名品牌的初衷也很簡單。 2008 年第 9 期的《滬港經濟》記錄了當時楊瀾採訪李寧的完整對話。在被問及為何創立同名品牌時,李寧說:「以往中國隊比賽的時候,我沒有穿過國產品牌的服裝,所以那時候特別想做一個中國的品牌。」

   1990 到 2010 年的運動品牌市場,已經開始逐步呈現硝煙瀰漫的味道。

  李寧創業初期,耐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開始銷售。與李寧同期創業的還有安踏。不過安踏與李寧的背景差異很大。或者說,在中國體育品牌矩陣中,李寧是非常「獨特」的體育品牌,而安踏則是非常「典型」的體育品牌。

  安踏是晉江系典型的代表。福建晉江是中國運動鞋之鄉。正是借著早期為耐克、阿迪達斯、彪馬、銳步等世界名牌代工的機會,晉江誕生了中國最多的體育品牌。比如鴻星爾克、特步、匹克、 361 度等。確切地說,他們都來自於一個地域,基本都是一個戰壕出來的兄弟!並且他們都分別在 2000 年初左右從ODM加工轉向了品牌模式。

  而李寧,則一開始就是以品牌模式定位自己,並且,他非晉江系出身。在開創這份事業前,也從沒做過任何相關的生產或者銷售經驗。也因此,從這點而言,在中國體育品牌矩陣中,李寧顯得非常特別。

  雖然沒有相關行業經驗,可是李寧身上有一般企業家沒有的特點——那就是「運動員精神」。

  「運動員精神」,是體育巨頭耐克經常掛在嘴邊的詞兒。雖然在中國,特別是 1990 年代,運動員常常被認為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即使在今天,體育課還是一個隨時讓位於主課的課程。許多人都忽略了諸如耐克這樣的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對「運動員精神」的無比尊敬!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曾在其《鞋狗》一書中多次描述過他是多麼地敬佩那些偉大的運動員精神!這些運動員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從不會接受失敗,而是一定要堅持到事情成功為止!在耐克公司,你經常可以聽到那些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東山再起的運動員故事。

  而這個「永不言敗」的精神,無論是在李寧個人身上還是其品牌上一樣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寧開了公司以後第一次訂貨會,他就遭遇了近乎「零蛋」的成績。雖然礙於臉面來參加訂貨會的人不少,但最終無人下單。

  李寧在接受楊瀾採訪時就說過,自己「不是一個標準的商人」,但是「一個有目標的人「,而且一旦定了目標就會「堅定地往那裡走」!

  這句話與耐克一直強調的「永不言敗」的運動員精神有著異曲同工的內涵。

  第一次「零」成績單並沒有阻擋李寧前進的步伐!

  從 1990 到 2010 年間,雖然外有來自國際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內有晉江系的激烈競爭,李寧在此期間卻基本長期佔據國內體育品牌年銷售額頭部交椅。在李寧高峰期時,耐克、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市場也只是跟隨而已。

  無論是其個人還是品牌,李寧的巔峰時刻則出現在 2008 年李寧高舉火炬飛天點火的那一時刻。正是這一時刻,讓消費者與經銷商均信心爆棚, 2009 年,李寧公司全年銷售額83.87 億元,相比 2008 年增加25%。同期來自於加盟商們的訂單也高速增長。當時的李寧,似乎並沒有受到當年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但是對市場現狀的忽略,及對於前景過於樂觀的預判,為日後埋下了隱患!

   2010 年 6 月,李寧公司在北京召開了「 20 周年及品牌重塑戰略新聞發布會」,宣布對原有的李寧標識進行更改。「新標識採用了『LN』變形體,抽象了李寧原創的『李寧交叉』動作,並以『人』字形詮釋體育運動價值觀」。並宣布使用「Make The Change」取代原有口號「一切皆有可能」。新口號意於鼓勵每個人「敢於求變、勇於突破」。

  今天的中新網依然可以看到對這次新聞事件的詳細報導。李寧在發布會現場闡釋道:「我很自豪歷經了不一樣的人生。無論巔峰或低谷,我一直告訴自己:我是一個運動員。運動員在賽場上,從來都要主動進取;只有看得更遠,才更有機會變成贏家。」

  同時間,李寧宣布將於「 2014 年開始執行國際化戰略,利用 8 年時間成為世界前 5 位的品牌,力爭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

  然而這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帶給李寧的是過於激進的增長,以及過於快速的定位改變。而最終市場反饋給李寧的是, 90 後消費者「不領情」、70 後、 80 後消費者認為李寧「拋棄了自己」的尷尬境地。

  而李寧,從此陷入近 8 年的長期虧損期。

  翻閱自 2010 至 2015 年間的媒體報導,有關「李寧」公司的標題幾乎都是如下的:

  「李寧品牌:英雄遲暮,尚能飯否?」

  「甩賣『王子』」

  「李寧能否救活李寧?」

  「站在懸崖邊的中國第一體育品牌」

  「李寧:換標成了『掉膘』」

  「李寧的中年危機」

  「李寧:你還有救嗎?」

  李寧漸漸不再被媒體們所關注。而能偶然進入大眾視野的關於「李寧」的新聞,基本都是李寧公司在不停地更換CEO ,以至於最後原本已經要退休的李寧本人不得不再次回歸自家企業!

  在這個幾乎沒有人看好李寧的時間裡, 李寧再次向大眾親身演繹了其 「永不言敗」的運動精神!

  在 2015 年 12 月 29 日,李寧與京東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為李寧提供產品到門店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幫助李寧在庫存配置、運營效率等方面得到全面優化,同時為李寧實施O2O戰略提供了物流供應鏈保障。

  雙方的合作漸入佳境, 2016 年的 12 月 19 日,持續了整整一天的京東超級品牌日李寧盛典完美落幕。李寧旗下各類商品在京東全網火爆熱賣,全天銷售額達到了 2016 年 618 當天的12. 4 倍,創造了突破性的銷售奇蹟。

  隨後, 2018 年,李寧登陸紐約時裝周,並憑藉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潮牌設計,重新成為媒體寵兒,並成為中國潮牌品牌的領軍式角色!

   2019 年 8 月 14 日,李寧發布 2019 年上半年財報。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已實現收入62. 55 億元,同比增長32.72%;毛利31. 08 億元,同比增長35.49%。

  那個「李寧」回來了!

  (李寧 2019 年紐約時裝周產品 京東11. 11 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品牌日 | 央視新聞淘寶直播「國貨正當潮」 為國貨代言
    原標題:中國品牌日 | 央視新聞淘寶直播「國貨正當潮」 為國貨代言2020年5月10日,是繼2017年第一個中國品牌日設立的第四個中國品牌日,晚上8點,央視新聞主播朱廣權和「直播一哥」李佳琦再次聯手,帶來了全程嗨的第二場淘寶直播——「國貨正當潮」專場,中國潮中國造
  • ...國貨」——「新國貨:文化IP賦能中國品牌」企業家論壇在北京舉行
    變化之中,國貨脫穎而出,這些質量高、賣相好,又兼具文化背景的國貨,打破了消費者以往對國貨的刻板印象,被稱作「新國貨」,甚至「國貨之光」。  新國貨到底有何內涵?新國貨崛起體現著怎樣的社會變化?國內品牌應如何跟上新國貨的發展趨勢?  在這些新現象、新問題亟待解答之際,9月13日,領教工坊聯合故宮觀唐聯合舉辦了「新國貨:文化IP賦能中國品牌」企業家論壇。
  • 東方國色正當潮,天貓國潮助力國貨東阿阿膠迎來品牌煥新高光時刻
    在天貓國潮和國貨品牌以東方理念為內核的全新演繹之下,「內養外妝」的新消費美學觀念正成為新的消費風口,帶領消費者沉醉於東風文化影響之下的國貨新潮流。在這一新消費美學觀念的引領下,當代東方女性解鎖了「滋補變美」的新方式,未來也將更樂意通過多方面的投入來完成自己的變美計劃。
  • 中國品牌日「國貨正當潮」 安踏「霸道」運動鞋銷量強勢
    晉江新聞網5月14日訊  5月10日「中國品牌日」,在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直播紅人李佳琦「小朱配琦」組合的以「國貨正當潮」為主題的聯手直播帶貨中,安踏霸道運動鞋成為其中最搶手的國貨之一。安踏天貓旗艦店頁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款剛剛上過直播的安踏霸道系列休閒鞋的銷量已超過2.6萬雙。
  • 國貨的三次隱秘戰爭|國貨|隱秘|日本_科技
    這種思想的萌芽,初次在市場消費行為上,賦予了國家存亡的大義,於是產品開始有了「國」「洋」之分。真正的爆發在1905年,為抗議美國政府長期欺辱華工,國內爆發了反美愛國運動。群眾用自發抵制美國貨的方式,來表達憤怒的情緒。第二次國貨運動發生在80年代。八九十年代興起的國貨,算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泰木谷講述品牌故事,泰木谷APP助推「國貨當潮」 李寧
    泰木谷APP熱銷李寧系列單品,意在重新強調品牌的中國淵源和國貨情懷。1982年第6屆世界盃體操比賽中,李寧一人奪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並獲得「體操王子」的美譽。1990 年李寧創立了同名體育用品公司。成立初期,李寧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並持續多年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國內外各種賽事。
  • 國貨當潮,好物推薦,怡成品牌入選新國貨計劃
    時值第四個「中國品牌日」,怡成品牌登陸北京地鐵1號線帶貨專列,展示品牌實力,北京地鐵1號線特別開通帶貨專列,以天然的地理位置為地方產品搭建銷售平臺。眾所周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的批覆,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 巨子生物國貨品牌可麗金,新國貨品牌之光
    從「貼牌」到「品牌」,從「製造」到「創造」,從「跟跑」到部分領域實現「並跑」「領跑」,中國在科技創新發展一些方面與歐美間的差距正逐漸縮小,可麗金作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民族國貨品牌,自2009年創立以來,可麗金造福了千萬問題肌膚及易敏感肌膚人群,收穫了大眾市場的高度認可。
  • 「新國貨爆品」是怎樣煉成的?穀倉爆品學院十條國貨突圍之道
    來源:時刻頭條華為「Mate40」、李寧國潮服裝、鍾薛高「不羈一格杯」、完美日記眼影盤……今年,新國貨不僅全方位佔據了消費者的購物車,還成為了潮流、流量的代名詞,迎來了「現象級爆發」。新國貨品牌是如何一步一步創造「爆品」,打造新的營銷神話的?傳統企業如何才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
  • 國貨當自強 國貨護膚品品牌排行榜 不輸韓國品牌
    現在這個階段大家都知道,咱們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晶片還有光刻機,谷歌軟體等等高科技各種卡脖子,而且都是致命的卡脖子,這也看出來國貨的重要性,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國貨護膚品,其實國貨護膚品這幾年進步很大,但是和歐美日本還是有一點差距,和韓國幾乎是沒有差距了,所以基礎護膚現在我們都首選國貨護膚品
  • 國貨成國潮,品牌年輕化是如何煉成的
    從這些傳統國貨品牌的動作中,我們可以洞察到,品牌年輕化已經成為了國貨品牌發展,保持生命力的必經之路。通過對一些有著多年歷史沉澱的國貨品牌的觀察,我們也總結出了國貨品牌成功實現品牌年輕化的幾個玩法。傳統國貨品牌想要年輕化,改變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刻板印象,就必須找到年輕人喜歡和信任的人作為媒介,和他們進行對話。而能夠讓年輕人喜歡、信任,甚至是能夠為之完成消費轉化的人,明星無疑是首選。在年輕世代所喜愛的年輕流量明星身上下功夫,品牌才能夠吸引明星粉絲群體的關注,擴大傳統國貨品牌的聲量。
  • 國貨品牌火起來
    如今,國產新老產品正當潮,接力走到市場舞臺中央,說明中國品牌正在國潮中向更高水準邁進。作為有著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川渝地區,也生長著眾多優秀的品牌。為助力這些品牌崛起,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將在12月舉辦「成渝力量品牌榜樣」2020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大會,屆時將推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國潮創新榜,對品牌進行全方位評估。
  • 貝特佳羊奶粉蓓諾臻打造國貨奶粉IP,現已加入「國貨品牌計劃」
    國貨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也見證著一個時代的發展,隨著多方因素的影響,國貨漸漸走向復興之路,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海外品牌影響力逐漸消退,對於一些發展領域來說,國產品牌慢慢佔領消費者心智,國貨的「黃金時代」也悄然來臨。
  • 如何挑選到「靠譜」的國貨護膚品品牌?
    目前市面上,良心的國貨的確很多,但沒有良心的國貨也依然不少,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就更要擦亮雙眼,避免自己被國貨給坑到!今兒就來跟姐妹們分享一下,我自己是如何挑選到「靠譜」的國貨護膚品品牌的!二、歷史悠久的老國貨一個品牌可以做到十多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的!而上海家化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國貨品牌,旗下品牌如佰草集,也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長江後浪推前浪,但前浪不一定總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 天貓618國貨有多牛?「億元俱樂部」國貨佔比超6成
    天貓618今天亮出了一份最新成績單:在品牌「億元俱樂部」中,超過六成是國貨品牌,華為、榮耀、回力、五芳齋、伊利、南極人等耳熟能詳的國民品牌,主動轉型、煥發新生,不僅迅速在天貓618實現破億,銷售額同比增長更高達100%以上。成交破億品牌中,國貨佔比超六成國貨正在走進人們生活的每一面。在天貓618中,消費電子、服飾美妝、食品等各個領域,國貨品牌均表現不俗。
  • 新國貨正當潮,左右沙發有顏有品的爆款產品盡顯國潮魅力
    本網6月17日訊 近年來,在數位化技術革新和消費升級效應的推動之下,越來越多品質過硬和高性價比的新國貨開始走進國內消費者的視野和生活,一大批兼具本土特色與匠人精神的民族品牌,重新定義和詮釋著「中國製造」。在「領頭羊」的標杆效應之下,讓越來越多的國貨,不再藏在巷子裡,不再藏在隱蔽處,而是明明白白地印在世界的目光裡。
  • ...新國貨——城市品牌計劃」首站落地重慶,助推區域國貨品牌蓬勃...
    不斷煥新的傳統國貨與加速壯大的新國貨,在符合「新產品」、「新品牌」、「新消費」的標準下,以規模化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數位化創新的服務體驗,引領消費升級趨勢,並通過全面提升數位化能力及社交口碑、創新營銷玩法,為品牌發展注入全新生機。作為西南區域商業活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重慶擁有眾多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國貨品牌和備受好評的新國貨品牌,這些品牌正讓重慶煥發出全新的商業魅力。
  • 「人民·新國貨——城市品牌計劃」首站落地重慶,助推區域國貨品牌...
    不斷煥新的傳統國貨與加速壯大的新國貨,在符合「新產品」、「新品牌」、「新消費」的標準下,以規模化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數位化創新的服務體驗,引領消費升級趨勢,並通過全面提升數位化能力及社交口碑、創新營銷玩法,為品牌發展注入全新生機。作為西南區域商業活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重慶擁有眾多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國貨品牌和備受好評的新國貨品牌,這些品牌正讓重慶煥發出全新的商業魅力。
  • 2019新國貨盛典:究竟是哪四股力量在推動國貨發展?
    ——吳曉波12月30日,由吳曉波頻道主辦,騰訊廣告、騰訊新聞、原子智庫聯合主辦的「2019新國貨盛典」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場。盛典以「風生物起 國貨來潮」為主題,邀請了數百位中國本土國貨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國貨崛起帶來的機遇,跨界探討產業現狀。盛典現場,主辦方發布了《2019新國貨白皮書》。
  • 國貨「狠」起來,連國外大牌都害怕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保護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品牌」,並通過持續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塑造中國品牌形象,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自主品牌消費。   為此,贏商網將推出「國貨當潮」系列文章,本文第一篇,聚焦國貨的崛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