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會有這樣一種人,很溫和、很善良、永遠都在無條件的滿足別人、永遠都在過分考慮著別人的感受、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開心。
這類人我們統稱為「老好人」,他們人緣基本上是很好的,但是真正尊重他們的卻沒幾個。
因為老好人說難聽點其實就是性格比較軟弱,典型的「軟柿子」性格。這類人在生活中很容易被人拿捏欺負,因為這種沒有原則的善良和軟弱,就是別人用來「對付你的最好武器」。
父母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軟柿子」的性格
有人說「軟柿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但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孩子將來會養成什麼樣子的性格可能會有一部分先天基因在裡面,但更多的孩子在於後天的所受到的教育和影響。
教孩子要善良可以,但是同時不要忘了讓孩子保持自己的稜角,有底線的善良才是善良,沒有底線的善良就是軟弱。
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就像一張白紙,將來要成長為什麼樣子,養成什麼樣的性格習慣,和後天的生活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和培養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父母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性格軟弱,會不會受到欺負什麼的,但是卻不知道孩子這樣「軟柿子」的性格正是一點一點被父母「捏」出來的。
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3件事,會把孩子養成「軟柿子」的性格
從小灌輸父母賺錢不易的思想,對孩子吝嗇
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到的方法,為了避免孩子亂花錢,養成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習慣,就會對經常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賺錢有多不容易,讓孩子要懂事,同時也很吝嗇給孩子花錢。
經常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孩子是會變得懂事不亂買東西了,但是同時還會變得自卑,看見什麼想要的東西腦海裡第一個飄過的念頭是「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我不能浪費錢」。
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畏手畏腳,自己想要一個什麼小東西都不敢買。從小就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孩子是會早早聽話,但是自卑也會深深的埋入孩子的骨子裡,讓孩子變得軟弱可欺。
讓孩子讓著別人,不要跟人爭搶
讓孩子懂得謙讓、尊重他人本是一個美德,但是有很多家長往往掌握不好一個「度」,把孩子養成了一個過度不爭不搶的性格。
和親戚朋友小朋友一起玩耍,小朋友想玩自己孩子的玩具,父母就直接把玩具給他們玩。還會對孩子說人家是客人,你要讓著他,甚至別的小朋友把自己孩子的玩具拿走了也讓孩子讓給他。
父母長期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孩子慢慢會變得沒有物權意識,不知道什麼東西是只屬於自己的,別人要了他就給了,這樣是很容易被人拿捏住的。
孩子被欺負了父母沒什麼反應,選擇息事寧人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難免會和別的小朋友打打鬧鬧,發生矛盾,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一般都會跑來尋求爸爸媽媽的幫助。
但是有很多家長卻覺得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對於孩子說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幫孩子處理解決受欺負的事情,而是選擇息事寧人,讓孩子忍忍就過去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在父母這裡沒有得到安全感,會覺得自己沒有了依靠,以後再被人欺負也不敢反抗,所以被欺負就成了常事。
父母應該怎麼做?
「軟柿子」性格的孩子,無論到哪裡都很有可能被當成欺凌的對象,所以父母千萬不要用以上幾種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不想培養出一個軟柿子性格的孩子,除了要注意以上幾點之外,還有就是要教會孩子拒絕。不會拒絕的人,是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如果你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那麼他們就會一味的挑戰你的底線。
不會拒絕也是性格軟弱的孩子共有的一個特徵,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說「不」,讓孩子明白拒絕別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是什麼不對的事情。
有什麼不喜歡的事情學會拒絕別人、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大膽說出來,從拒絕別人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性格。
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就是3-6歲這個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和家人。
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期,科學的對孩子進行培養,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把孩子養成了一個「軟柿子」。
建議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讀讀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一套一共十本,而且還是中英雙語的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的幫助。
十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使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
都是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教育引導孩子的,裡面採用的是圖文插畫的形式,各種的卡通人物形象,更容易讓孩子產生閱讀的興趣,在玩耍中就能培養出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3歲之前可以選擇讀給孩子當睡前故事書,3~6歲的時候可以當做一個好習慣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寶寶管理興趣,養成良好的品格。
總有些父母說自己不知道該怎樣去陪伴孩子,那為什麼不陪他們看看書呢,談談心得體會,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發展,何樂而不為?
一套十本59塊錢,一本也就是5.9,一套下來也就是一個星期的奶茶錢?
奶茶喝了就沒了,好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