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德國成終身教授,拒絕與父母見面,該不會是女版「王永強」?

2021-01-09 騰訊網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有時是無私的,有時又加了砝碼,但生養之恩大過天。沒有誰比父母更愛自己的子女,即使這中間會有不妥之處,也是這世間最珍貴的感情。

對於祖輩來說,他們所處的年代,所接觸的事情,與子女之間有差異是應該的。時代在發展,人們在進步,但這並不是子女嫌棄父母的理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這中間有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也有貧苦家庭的孩子。他們有人選擇學業有成後回國效力,照顧父母;也有人留在異國他鄉,接父母團圓;當然也有家人分離在地球兩端,他們依然彼此照顧。

本文的主人公曹茜卻是這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位,2000年留學德國,學業有成之後留在國外成為終身教授,卻選擇與父母斷了聯繫,並不願見病重的母親一面,難道她是女版「王永強」嗎?

寒門出貴子

曹茜出生於1979年,是家中獨女,從小成績優秀,是父母心中的驕傲。曹茜小時候也十分乖巧懂事,家中生活尚可,她的學習更是不讓父母操心。

大三之時,曹茜想要到德國留學,但首期學費就需要7萬元,而當時到德國機票價格也十分昂貴。儘管如此,父母還是支持她出國深造。

可是這筆學費對他們的家庭說不是筆小數目,在曹茜父母東拼西湊之後終於湊齊了學費,曹茜得已出國留學。

在2000年時,雖然通訊條件沒有現在發達,通訊費昂貴,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報個平安也是應該的,以免父母過分擔心。但是到了2003年,曹茜卻與父母徹底斷了聯繫,杳無音訊。

無底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與女兒失去聯繫的曹茜父母十分著急,但迫於當時的條件有限,他們無法通過一些途徑尋找女兒。他們一直在等待女兒主動跟他們取得聯繫,可是直到2020年,他們也沒有聯繫上女兒。

曹茜的父母如今已經年邁,母親身患絕症,日夜盼望自己的女兒能回來看自己一眼。然而找到曹茜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此事一出,得到了多方關注。駐德總領事館的工作人員經多方查找,並沒有聯繫到曹茜。多家媒體對此事進行了持續報導,並有身在德國的國人積極找尋曹茜,期盼早日圓老人心願。

女版「王永強」

剛開始,有人猜測曹茜已遭遇不幸,但仍有人認為,曹茜只是主動與父母斷了聯繫,性命無憂。這讓大家聯繫到北大博士後王永強一事,曹茜會不會是女版「王永強」呢?

王永強同樣出身寒門,自幼家境貧寒。王永強是家中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王永強幼年時家中生活十分拮据,如此貧窮的環境下,王永強不甘平凡,從小學習刻苦,加上自幼聰慧,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異。

他深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一事,所以在學習方面十分自律。但是家中實在太貧窮了,每每交學費的時候都很困難,母親曾多次提出讓他輟學打工,在小王永強的堅持下,他最終沒有被迫放棄自己的學業。

王永強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金榜題名,考入蘇州大學。本科學業結束之後,他又先後進入中國科技學院和北京大學,完成了博士後的學業。

但是王永強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從他進入大學之時就開始了,父母要求剛剛進入大學的王永強月月按時往家裡寄錢,為此,他不得不努力賺錢,通過學習成績賺取獎學金,以維持學業。

據說,除了要錢,王永強父母還時不時提出一些無理要求,並未工作的王永強根據無力負擔。親朋好友越來越多的要求最終讓這位七尺男兒對家人失去信心,儘管如此,他還是以出色的成績考到北京深造。

儘管遠隔千裡,他的父母還是想盡辦法問他要錢,家人無休止的索取導致王永強忍無可忍,於是乾脆與父母斷了聯繫。

原來事出有因

也許曹茜如網友猜測一般,與家人有著不可調和的關係。但她貌似又不同於王永強,王永強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剛剛上大學之時就按月給父母寄錢,供養老人,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也儘可能的幫助親朋好友。

如今信息如此發達,聯繫到自己的父母對曹茜來說並非難事。斷聯17年了,難道她從未想念過自己的父母嗎?

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之下,終於有了曹茜的消息。她之前的同學表示:曹茜博士畢業之後,改名換姓在慕尼黑大學人文學院任終身教授,因為與家人的矛盾太深,不想再與家人聯繫了。

至於是何原因,這位同學並沒有多說,有關部門還在積極了解事情真相,希望能幫助老人了卻見到女兒的願望。

據曹茜的父親所說,2003年初,曹茜曾問家人要了兩次錢,加在一起共有3.3萬,直到年底才往家裡打電話,因為近十個月沒有音訊,老人情急之下說話比較難聽。曹母認為是這件事傷了孩子的心,以至於17年間,女兒沒有打來一個電話。

但是,無論是何原因,曹茜都不應該這麼久都不聯繫自己的父母,哪怕心有積怨,報個平安總是應該的,父母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啊。

小結:

如果事情如曹茜父親所說,她就不同於王永強,她的父母前後出資十幾萬供她上學,只因父母一句因擔心而不擇口的怨言與家人斷了聯繫,這反應出曹茜的人格有很大問題。

父母與子女之間如何溝通一直是社會熱切討論的問題,在反思自己的同時也要注重與兒女的溝通,許多事情不是一方想通了這件事就能明朗了。所有的家庭矛盾都是積怨成恨,最終互相傷害。

曹茜如今已經成為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終身教授,結婚生子,看似人生圓滿,但她卻拒絕與父母見面,真的如網友所猜測的一般,因家庭矛盾太深,是女版的「王永強」嗎?此事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不過了。

相關焦點

  • 旅順失聯17年女孩留學德國成終身教授,不願見父母一面,女版...
    2000年正讀大三的曹茜選擇了到德國留學,儘管父母有點捨不得,但女孩去意已定,也就全力支持女兒了,希望女兒有個好的前途,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當時飛德國的一張機票價額是8萬元,父母積極籌借了6萬元,籌齊了各項費用,曹茜就這樣順利出國留學了。
  • 與家裡失聯17年,留學德國的大連女孩有消息了。又是一個王永強?
    據遼瀋晚報報導,在6月9日刊發的《 "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信"》,引起了在德國的華人圈關注。尤其是,遼寧同鄉會的許多朋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尋找曹茜的下落。德國當地最大的華文報紙,也介入此事,準備刊發文章,加入尋找曹茜的行列。
  • 那位出國後失聯20年,拒見患癌父母的博士後王永強,並非見利忘義
    菲茲傑拉德曾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如此警戒世人,然而大多數人並不會吸取教訓,總會自認是人間正道,在不經意間去評價、評判、甚至判決他人的行為。 一、清官難斷家務事 前不久,在美留學的博士後王永強就遭遇了類似的情況,他突然在網絡上火爆一時,而原因並不因為他的學術成就,而是因為個人的家事和隱私被曝光了。
  • 江姐兒子彭雲公派留學,卻在美國大學任終身教授,後來怎麼樣了?
    在江姐為國家犧牲後,彭雲該何去何從。雖然兩歲的時候,媽媽就離開自己參加革命鬥爭,但是媽媽那種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卓越品格,從小便深深地感染了自己。父母雙亡後,彭雲被父親的前妻譚正倫收養,俗話說養恩大於天,所以他一直親切的喊他為譚媽媽。
  • 大連女孩留學德國,消失17年下落不明,只因父母說了一句「狠話」
    但是,在天下學子之中,也有一些特例,他們離開父母后,如同脫韁的野馬,再與父母沒有瓜葛。她是大連女孩,有幸留學德國,但與父母十七年不聯繫,其中原因讓人心酸。 然而,關於大連女孩的一切還要從她留學德國談起。
  • 日本第一批女留學生,五千日元肖像人物,六歲留學終身未婚
    她是日本第一批女留學生之一,六歲就留學美國,一生未婚,作為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驅者為女子教育奉獻終身。她是津田塾大學的創始人,是日本新版5000日元紙幣肖像人物。她就是津田梅子。
  • 北大博士出國20年不聯繫父母,只因父母找他拿錢,一家人後來如何
    百善孝為先,父母供我們上學,當我們學成的時候就應該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職責,不能逃避。但是近期卻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一個北大的博士出國之後20年都沒有聯繫過父母,僅僅是因為母親向他要錢。在上個世紀,供養一個大學生就非常不容易了,何況是培養出一個博士生。
  • 大連女孩留學德國,17年沒和父母聯繫,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有官方媒體先後刊發了《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信》和《大連德國留學女孩17年杳無音信……有消息從國外傳來》兩篇文章。文章發出後,也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量關注。文章透露,2000年,大連市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一位叫曹茜的女孩要到德國留學,首期留學費用需要7萬元。
  • 留學德國17年的曹茜至今未歸!這三種說法,你相信哪個
    但是有一位叫曹茜的女孩,卻讓自己的父母傷透了心,自從17年留學德國之後,她就至此杳無音信,甚至連電話都沒給家裡打過。現如今父母相繼患病,現在臨走前知道女兒的最後的消息
  • 面對疫情,我該堅持德國留學嗎?
    留學生未來價值會不會暴跌?  第一,現在去國外留學的主要目的早就不再是所謂的淘金。  第二,留學生的價值並不是留學這個身份所賦予的。  留學相較於國內繼續深造,只是選擇了另一個環境去學習,另一種方式去生活,另一類人群去社交,所能帶給你的是不同的所見所聞所感。
  • 留學德國的崩潰事件之考試
    我在德國留學時的研究生Master,是在公立大學繼續攻讀,很明顯不同於曾經德國私立本科的洗禮。 她父母聽說她要被退學之後,還特意跑到德國一趟,她在父母待的日子裡學習倒是很像模像樣,她父母一走,我又沒有見過她。 後來也一直沒有見過她,畢業之後我再也沒和她聯繫過,不知道她現在有沒有成為中德進出口貿易的扛把子。
  • 王永強 | 樂人悅己
    父親是拉手風琴的,父親也有意把我培養成一名在手風琴演奏方面有技術的人才,但是說實在話我當時是真的看不上手風琴,當然這個樂器也會用。」王永強先生談起他與音樂的淵源。據他說小時候的他似乎對音樂沒什麼興趣。「但是在我上初一的時候,有一天下課後看到我的老師在拉一把小提琴,我突然就對這個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到家裡讓父親給買一把小提琴。」
  • [西班牙留學] 給西班牙教授發郵件該如何寫稱呼?
    在西班牙留學,經常會遇到要給教授發郵件聯繫的情況,很多同學都困惑過——郵件開頭的敬稱該怎麼寫呢?
  • 「臨汾旅」王永強連長,「到」!
    【個人簡介】王永強,山東金鄉人,2008年9月入伍,2011年12月入黨。2月8日00時32分,連長王永強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在2020年這個春天裡,喜提小棉襖一枚!」儘管夜半天寒,能與他分享喜悅之人寥寥無幾,但這個還守在崗位上、只能與母女倆視頻相會的七尺男兒,已經沉浸在喜得千金的幸福當中。
  • 17年前,獨生女留學德國後無音信,只因父親當年說了句「狠」話?
    現在常常有人偶有興致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有人為了提升自己去往國外留學。早在以前,去國外留學的人也不少,而發展到今天,留學早已成了普遍的事情。 為了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一部分人都選擇了去往國外留學。雖說留學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是在國外生活卻也有著不小的風險。
  • 季羨林的德國初戀女友,一生痴情,等了季羨林60年,終身未婚
    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赴德留學,「是為了愛國」。清華大學畢業沒多久的文科生,告別老婆和出生才幾個月的女兒,去德國留學。本來打算讀個兩三年就回國,後來在德國一呆就是十年,期間好幾次險些喪命,他還曾丟了中國國籍,成了無國籍者。
  • 17年前,她用父母的血汗錢出國留學,卻因父親一句話,她從此消失
    曹茜從小就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1998年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遼寧師範大學,成為讓父母驕傲的女兒,大二那年,曹茜告訴父母,自己想去德國留學,看看外面的世界,但首期的學費就要7萬元,這還不包括去德國的路費,聽到女兒的話,夫妻倆陷入了沉默。
  • 德國留學碩士硬性條件
    我們都知道,德國碩士留學條件限制有很多,但其中有三個是不容輕視的,是必須要具備的,它們分別是語言要求、專業要求、學士學位要求。總是,自身條件越好的人,申請德國碩士留學的成功機率就越高。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德國留學碩士硬性條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德國碩士留學條件:國內就讀專業與申請留學專業匹配度越高越好!
  • 德國留學|真正的德國留學,考一個德福其實遠遠不夠
    德國名校優質英語項目推薦第三彈!而在本周,德福也再一次重開了。很多同學就開始思考到底來德國是選英語還是德語,不會德語在德國到底有沒有影響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小編還是有很多話要講的,感觸也非常深,今天就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講一下。
  • 那位消失20年,拒絕回國照顧病危母親的博士後,其實並非忘恩負義
    這個男人名字叫做王永強,曾經還考到了博士後。那麼王永強真的羅網絡中傳言那樣,是一個忘恩負義的男子嗎?王永強出生於1969年,家裡一共有三個孩子。父母從小就告訴王永強,姐姐遲早是要嫁人的,而哥哥得了小兒麻痺,所以全家人的希望全都落在了王永強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