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大力推廣應用輕簡栽培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2020-12-23 瀟湘晨報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關於印發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生產發展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內農牧種植髮[2019]76號)要求,奈曼旗組織實施《奈曼旗2019年地膜減量和節水農業項目》。按照綠色高質高效發展要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工作主線,以特色產業為重點,突出「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技術路徑,大力推廣應用輕簡栽培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根據全旗種植業結構、水資源條件、蒙中藥材種植規模及農戶對項目建設的積極性等多方因素,經蘇木鄉鎮及嘎查村申報和農牧局實地核查篩選,項目選擇在沙日浩來鎮、大沁他拉鎮、橋河國有林場開展,建設面積10640畝。截止目前,項目所需管材、管件、水泵、首部、水栓等全部購置到位,更新水源井20眼,土方開挖40000方。

(奈曼旗農牧和科技局:徐燕臣)

【來源:徐燕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kg,效益1萬元以上。
  • 「西瓜之鄉」的高效栽培技術:這樣種,每畝多賺2500元!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 kg,效益1萬元以上。
  • 花大力氣安裝的滴灌系統,真的達到預期的節水效果了嗎?!| 敏捷灌溉在電磁閥滴灌系統上的應用【案例】
    隨著北京周邊水資源日益緊張,水價逐漸上升;園區想要從根本上降低水資源的使用成本,大力發展節水高效優質的棚栽作物。因此2010年園區花大力氣安裝了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水源處水泵採用變頻控制,地埋輸水管道將水引入棚內;棚內安裝比例施肥器、過濾器,實現水肥一體化、高效用水用肥。每個棚內2個手動控制閥,每個棚配備一個專職農藝管理員。
  • 山東草莓促成栽培綠色生產技術規程
    山東草莓促成栽培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劉炳福本技術規程適用於山東省草莓的促成栽培。 內容包括草莓促成栽培的常用術語,母株種苗培育、生產苗栽培、假植、低溫短日照處理、溫室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等。栽植深度為深不露根,淺不埋芯。2.6 水肥管理安裝滴灌設施,小水勤澆,每次衝水均加入益生菌。 母苗成活後,每隔 15天加施水溶肥(平衡肥)。萌生 2 片以上新葉時,噴施 75%的赤黴素 50mg/L,間隔25 天左右噴施第2 次。移苗前 1 個月停止氮肥施用,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 1 次、矽酸鉀 1 次。
  • 河北衡水三優栽培蘋果園建園及栽後管理技術
    河北衡水三優栽培蘋果園建園及栽後管理技術孫蘭敏衡水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地處黑龍港地區,土壤偏鹼,土地平坦,土壤深厚,乾旱缺水,7—8 月雨熱同季,是紅富士蘋果次適宜地區,鬥南、信濃黃、魯麗、王林等蘋果品種表現優良。
  • 甘肅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我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新疆基質栽培在溫室中應用效果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沙漠溫室無土種出...
    近日,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副教授吳慧團隊開展的「基質栽培在和田地區沙漠溫室蔬菜生產中的應用示範與推廣」項目取得突破,集成適宜新疆沙漠溫室的蔬菜基質栽培綜合管理技術,充分挖掘出沙漠溫室的生產潛力,讓沙漠溫室裡長出環保生態蔬菜變為現實,這對於推進新疆非耕地設施農業的發展,增強全疆設施農業產業的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
  • ...雲南省農科院在昆推介2020年十大農業新品種及十大新技術
    十大農業新技術包括:早秋麥避旱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山區旱地鮮食豌豆免耕套作高效生產技術、冬早春馬鈴薯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節水栽培技術、中早熟蘋果高效栽培集成技術、甘蔗綠色輕簡生產技術、旱地綠肥養地與化肥減施技術、魔芋高效繁育及林下高效栽培技術、食用玫瑰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油菜化肥農藥雙減集成技術、生菜類蔬菜採後處理及冷鏈控制技術。
  • 深圳地區陽光玫瑰葡萄設施標準化栽培關鍵技術
    直到 20 世紀 90年代初,葡萄設施避雨栽培技術的推廣,有效地解決了南方葡萄病害嚴重的問題 ,隨著限根栽培 、單氰胺解除休眠 等葡萄種植技術的逐步成熟,廣東葡萄產業再次興起。近年來,葡萄生產開始從注重數量效益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而標準化生產管理是提高果品與促進生產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 。
  •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CARS-25)孫興祥西瓜屬葫蘆科西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廣大市民夏、秋消費佳品。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從事西甜瓜生產技術研究推廣中發現,傳統江蘇沿海地區早春栽培西瓜,大棚棚型較長,棚長一般 100~200 m,早春保溫效果好,通風快,但進入高溫季節,棚內溫度高、溼氣大,易發生病蟲害,難以實現西瓜長季節栽培 ;浙江栽培方式,種植大棚短,一般 30 m 左右,通風口在棚兩端,進入高溫季節,通風后棚內溼度低,病蟲害發生相對輕,可以實現長季節栽培。
  • 「固鎮新馬橋牡丹園田園綜合體智能水肥一體化項目」 驗收通過!
    2020年7月10日,由固鎮縣相關領導、專家組成的項目驗收小組蒞臨安徽朗坤物聯網、安徽同濟建設集團聯合打造的」固鎮新馬橋牡丹園田園綜合體智能水肥一體化項目」現場,開展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經過緊張有序、細緻嚴謹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小組結合各方意見,充分討論,形成了正式項目工程驗收意見,一致認為項目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由朗坤物聯網、同濟建設集團聯合打造的」固鎮新馬橋牡丹園田園綜合體智能水肥一體化項目」驗收通過!
  • 西峽縣丁河鎮鳳山村發展好時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數字一體化實用...
    主要種植品種有以金桃、金豔為主的黃心果,以紅陽、金紅50為主的紅心果,以徐香、海沃德為主的綠心果,經過有機肥替代化肥提質增效及水肥一體化配套技術的應用,獼猴桃畝產值從原來的7000元左右提高到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