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

2021-01-09 農業見聞與記錄

江蘇省鹽城東臺市是全國聞名的「西瓜之鄉」,是江蘇省最大的西瓜生產基地。據統計,2020年東臺市西瓜種植面積達20000h㎡,總產量120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達13億元。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kg,效益1萬元以上。

據實地調查,運用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1000~1500元,純收入增加2000~2500元。3年累計推廣應用面積700h㎡以上,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 選擇地塊,搭建棚室

西瓜忌重茬,選擇至少3年未種過瓜果類且無汙染的砂壤土栽培,排灌良好,產地環境質量要符合國家或地方綠色標準。一般可利用越冬早春葉菜、甘藍類蔬菜茬口,或上年水稻田後空茬為佳。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無法避開梅雨和夏季高溫季節,江蘇沿海地區一般6月中旬前後進入梅雨季節,7月上旬「出梅」,此期間瓜棚要承受得住暴雨和颱風,故配套田地排灌水系統和保持棚架堅固很重要。

定植前20~30天整地建大棚,大棚南北走向,長度一般為50~80m(長度100m以上時軟管滴灌壓力小,通風降溫降溼速度慢),棚室間距60~80cm,成「品」字形在田間排布。採用壁厚1.2~2.0mm、直徑22~32mm的熱鍍鋅鋼管作支架,內徑跨度6.0~7.5m,頂高2.2~2.5 m,覆蓋80~100μm厚的EVA無滴膜,裙膜高0.8~1.0m,畦面地膜用10μm以上的白色農膜。為有效防止西瓜發生漬害,四周應開好排水溝,其中棚間墒溝寬40cm、深35cm,腰溝(間隔40m)寬50cm、深60cm,田頭溝寬80cm、深60cm。

2 篩選品種,培育壯苗

應選擇綜合性狀優、品質佳、有一定耐熱性、中果型紅瓤西瓜品種,如早佳84-24、全美4K、美都。東臺沿海地區瓜農一般於4月上中旬浸種催芽,採用大棚內套簡易小拱棚穴盤輕基質育苗,每畝備50孔穴盤8張(每穴雙苗)或70孔穴盤12張,選用有機無機複合商品專用基質。

出苗前封閉棚室,白天保持 28~32℃、夜晚 20~22℃;3~5天出苗時及時揭去床面地膜,分批脫帽;子葉平展至破心白天溫度保持 22~25℃、夜晚15~18℃,注意通風控溫降溼避免形成高腳苗;出真葉時適當提高溫度,白天保持 25~27℃、夜晚 19~20℃。晚春晴天中午氣溫高,可在大棚外加蓋遮陽網降溫,下午結合苗期病蟲害防治適當補水,適時噴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防治猝倒病、立枯病,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煙粉蝨等害蟲。

移栽前5~7天撤去小拱棚,大棚日夜通風煉苗。苗齡 20~25天,以2葉1心、子葉平展肥厚、莖葉健壯、根系舒展適度為定植苗標準。有條件的農戶可從育苗企業訂購種苗。

3 合理定植,鋪設滴灌帶

定植時間根據當年天氣變化情況來定,一般於5月上中旬進行,確保梅期前坐住頭批瓜。定植前5~7天在棚內作畦,每棚作2高畦,高畦橫截面為直角梯形,斜面向內,下底寬3.00~3.75m,上底寬1.0~1.5m,畦高30~40cm,整個棚室橫截畦面成近「V」形。

高畦栽培增大了土壤表面積,有利於通風降溫降溼,加大晝夜溫差,促進西瓜有機物的轉化和積累,從而提高西瓜產量、改善西瓜品質。在距兩側棚腳1.0cm、1.5m處各鋪設1條滴灌帶。一般採用地爬式栽培,順滴灌帶定植瓜苗,株距65~70cm(每穴雙株)或33~35cm(每穴單株),每畝定植700~750株。定植後灌足緩苗水,封好定植孔,晴天中午在大棚外加蓋遮陽網降溫,促進活棵。

4 實施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

本地區大棚西瓜生產所施肥料 N∶P2O5∶K2O大致為 6∶3∶7,其中氮肥以有機肥為佳。由於春連夏西瓜生育進程比早春栽培短20~25天,基肥以商品有機生物菌肥為主,一般在定植前20~30天耕翻,耕深25~30cm,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質含量20%以上的商品有機生物菌肥400~500kg、45%硫酸鉀型三元複合肥25~30kg、64%磷酸二銨10~15kg、硼肥1kg、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kg培肥。

西瓜整枝前,不需追肥,以水調肥降溫,保證瓜苗穩健生長;西瓜整枝後授粉前,看苗施肥1~2次,促進西瓜莖蔓生長,可每次每畝隨水衝施高鉀懸浮型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溶肥料(N+P2O5+K2O,500g/L)1.5~2.0kg;頭批瓜授粉3~5天後,重施膨瓜肥,可每畝隨水衝施水溶肥5kg;第二批瓜(7月上中旬)坐住後再重施1次。

研究表明,實施水肥一體化膜下軟管滴灌技術,不僅可優化西瓜根際微生物環境,提升土壤對肥料尤其是氮素營養的轉化水平,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減少大田肥料總用量15%~25%,還能節省大量人工。

5 科學整枝,人工輔助授粉

春連夏西瓜生長前期溫度高、光照足,西瓜生育進程快,新生葉偏小、新生蔓偏細,而生長後期處於光照少、高溫高溼、晝夜溫差小的梅雨季節,故整枝要前期勤、中期輕、後期少整枝或不整枝。

通常每穴雙株栽培,採用1主1副雙蔓整枝法,即在主蔓 5~6片真葉時摘心,基部子蔓抽生後保留2條強壯子蔓作為結瓜主蔓和營養副枝;每穴單株常規栽培採用1主2副雙蔓整枝法,即除留主蔓外,再選留基部2條強壯子蔓作為營養副枝,摘除其餘子蔓和孫蔓。

為便於管理和操作,主蔓一致伸向內側斜面,副蔓伸向外側平面。為了保證西瓜產量和品質,通常選擇第 3~4朵雌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留瓜節位前功能葉片數在25張左右,節位過低,瓜偏小,節位過遠,易產生畸形瓜;留瓜節位後保留15張功能葉打頂,同時在坐瓜相鄰節位處選留 2~3條健壯孫蔓作營養枝,當西瓜小皮球大(0.5kg左右)後不再整枝。人工輔助授粉一般在晴天7:00~9:00進行,取當日開的雄花,每朵雄花可授4~5朵雌花。西瓜坐果後要注意疏果、摘除畸形果,每株留1果。

當頭批瓜快接近成熟前10~15天即可授粉坐第二批瓜;頭批瓜採收後,根據田間西瓜長勢強弱和近期天氣狀況,可每株選留1~2果,摘去老病葉、殘蔓;第二批瓜生長期基本不整枝,保持西瓜植株的生長優勢,確保瓜的質量和商品性。

6 注重田間管理

6.1 適時通風降溫,適量灌水抗旱

沿海地區5月夜間氣溫已經在15℃以上,西瓜定植活棵後,大棚頂膜兩側掀起寬15~20cm通風口,晝夜通風;晴天中午出現30℃以上高溫時,大棚兩頭通風,可在頂膜加蓋遮陽網降溫,保持棚溫25~28℃。

由於苗期、伸蔓初期葉面積指數小,畦面遮蔽度低,氣溫高、蒸發量大,易造成地溫過高影響瓜苗根系生長發育和葉蔓生長,一般於8:00前進行涼水滴灌,時間為15~20min,每畝灌水5~7立方米;堅持小水勤灌;持續乾旱天氣期間,增加滴灌時間和次數,保持土壤相對溼度在70%左右。出梅入夏後,以水調溫降溫,通風降溼,創造適宜西瓜生長的田間小氣候環境。

6.2 及時清溝理墒,防風防澇

本地區入梅後,天氣總體呈暴雨、颱風多,陰天多、光照少,氣溫高、溫差小的態勢,不適合西瓜生產。此時春連夏西瓜已進入果實膨大期,此階段的管理重點是護根養根、保蔓護葉,使西瓜植株安全越梅,防澇、防漬害是田管的關鍵。許多瓜農種植失敗的原因是瓜田進水發生漬害導致減產失收。

暴雨、颱風來臨前,突擊加固棚室、封閉好棚室,清理好田間「三溝」,確保排水通暢;風雨過後,及時通風降溼、理墒排漬,如大棚進水可在2兩畦中間挖寬30cm、深50cm的溝降漬。持續雨水後遇到暴晴天氣(35℃以上高溫),要在頂膜加蓋遮陽網降溫,防止西瓜植株發生生理性萎蔫和裂果。

6.3 肥藥混噴,巧防病蟲害

在調控好大棚溫溼度的基礎上壓低西瓜炭疽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等主要病蟲害發生基數,以預防、早治為原則,生物農藥代替化學農藥。春連夏西瓜生長初期以蟲害為主,蚜蟲可選用20%異丙威煙劑 200g/畝於傍晚燻防或選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800倍液防治;紅蜘蛛在拔除為害株、摘除蟲卵葉的措施下,可選用5%唑蟎酯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

生長後期因田間蔭蔽程度高,易發生西瓜炭疽病、白粉病,可選用29%硝苯·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高溫高溼環境下易造成西瓜出葉、蔓速度快,比早春西瓜葉型小、蔓偏細,故結合防病治蟲進行肥藥混噴,噴施磷酸二氫鉀、噴施寶等葉面肥促進葉蔓生長,增強植株的抗逆性。

7 適時採收

適採期根據西瓜品種特性、生長情況及市場行情而定,採摘時每個果保留長5 cm以上綠色果柄,以防傷口感染。春連夏大棚西瓜頭批瓜一般在授粉後35~40天成熟(2020年入梅早,梅雨期長,7月20日後東臺春連夏西瓜才大面積上市),第二批瓜在授粉後30天左右成熟。西瓜採收後分級、貼上商標、套網袋、裝箱,實行品牌化銷售。

相關焦點

  • 「西瓜之鄉」的高效栽培技術:這樣種,每畝多賺2500元!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 kg,效益1萬元以上。
  • 大棚薄皮甜瓜吊蔓套袋高效栽培技術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2004年引進了山東青州式大棚及其瓜菜生產技術,經過10餘年發展並借鑑全國各地大棚經驗.成功研發出了適宜晉中市發展的TGL一1028型大棚。該大棚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發展到3萬畝.填補了太谷縣瓜菜生產早春和晚秋的空白。實現了瓜菜的周年生產。特別是大棚甜瓜通過實施吊蔓和套袋新技術。
  •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水德聚甜瓜屬於葫蘆科甜瓜屬植物,果實甜而多汁,深受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2種類型近年來,筆者在開展溫州白啄瓜提純復壯的基礎上,對該品種的特徵特性及其在浙南地區的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以期純化本地薄皮甜瓜品種,增產提質,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CARS-25)孫興祥西瓜屬葫蘆科西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廣大市民夏、秋消費佳品。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從事西甜瓜生產技術研究推廣中發現,傳統江蘇沿海地區早春栽培西瓜,大棚棚型較長,棚長一般 100~200 m,早春保溫效果好,通風快,但進入高溫季節,棚內溫度高、溼氣大,易發生病蟲害,難以實現西瓜長季節栽培 ;浙江栽培方式,種植大棚短,一般 30 m 左右,通風口在棚兩端,進入高溫季節,通風后棚內溼度低,病蟲害發生相對輕,可以實現長季節栽培。
  • 大棚番茄栽培
    毛粉802二.大棚早春高產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選高產、抗病的品種,如:毛粉802、L402、中雜9號、上海長徵908、903、909、金棚一號、中雜十一、中雜十二等。三.大棚早秋番茄栽培技術1、選用品種是關鍵:番茄越夏栽培的生長期,正處於高溫多雨的季節,應注意選用耐強光、耐高溫、耐潮溼、抗病性強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種。(1)毛粉802:該品種無限生長型,抗菸草花葉病毒,耐黃瓜花葉病毒和早疫病,抗裂果。
  • 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種植管理技術詳解,教您輕鬆種毛豆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吉安市各縣區菜農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大面積種植早春毛豆,吉州區農業局對菜農種植早春毛豆經驗和本單位研究的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組裝集成進行試驗、示範和大面積推廣,並總結了一套早春毛豆每667 m2平均生產毛豆500 kg,產值約2500元。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便於各地菜農借鑑。
  • 吉林省大棚蔬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吉林省大棚蔬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楊秀雲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市場供求量較大,大棚蔬菜種植可以保障蔬菜質量,還可以提高農民收入,有助於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期間,大多數建設 3 面牆,保障大棚的南向正對陽光,可提升蔬菜大棚的採光能力,提高保溫性能。二、栽培管理技術要點1、溫度控制大棚種植可有效防止自然氣候對蔬菜植株產生的不良影響,加強對植株的保護。在建設初期,應關注大棚的保溫能力。
  • 桂北春提早大棚西瓜栽培技術
    桂北春提早大棚西瓜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特色水果產業西甜瓜桂林綜合試驗站,nycytxgxcxtd-17-09;廣西農業科技自籌經費項目,Z201909。李 剛春提早大棚栽培是桂北地區(主要指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石塘鎮)西瓜種植的主要模式,利用春提早大棚栽培的西瓜上市期與桂南地區(南寧、百色、北海等地)的露地西瓜錯開,經濟效益較高。
  • 紅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紅花菜豆是一種多年生的柔嫩植物,但是在氣候溫暖或涼爽的地方一般作一年生栽培。
  • 花卉大棚溫室栽培如何管理
    通過人工調節,可以創造出最適宜花卉生長的環境條件溫室大棚為不同花卉的反季節栽培、異域栽培提供了可能。然而,在晴朗的白天,棚中升溫快,可高於棚外15~25℃;而在夜間,棚內氣溫大約只能高出棚外2~4℃。溫差的大起大落及花卉的生長特性決定了用塑料溫室大棚養花的技巧多樣性。
  •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陳海棟百香果俗稱「巴西果」「雞蛋果」,原產於巴西,屬西番蓮科。百香果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游離胺基酸,其中 100g 鮮果中 Vc 含量高達 34.6mg。
  • 2017農作物放心工程專題報導之八【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 北京地區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
    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為早熟西瓜品種,根據『早熟佳園』西瓜的特性,以及南方品種在北方地區種植的技術要求,結合北京地區早春的天氣條件、土壤養分、酸鹼度,從育苗、定植、田問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對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為豐富北京西瓜市場,引進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總結出該品種早春大棚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瓜農、農業技術工作者提供參考。
  •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何樹松 張廷寶美早大櫻桃因個大、肉厚、核小、硬度大、耐運輸、口味佳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商販們爭搶的貨源。 露地栽培大櫻桃易受氣候影響,生產效益難以保證,棚室栽培大櫻桃可提早成熟,免受氣候影響,產量高、價格好,是近年發展趨勢。
  • 重慶渝北區,子姜大棚升溫栽培技術,小編帶你漲技術,可記好了
    大棚升溫栽培子姜,即在大棚中利用鍋爐和耐熱管組合進行升溫栽培子姜,較一般設施栽培具有升溫快、溫度可控、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幾大優點。通過加溫,子姜上市時間提前到春節前後,效益大大提高。1 栽培設施建設1.1 選地選擇水質、大氣、土壤無汙染的環境,地勢稍高、背風向陽、水源近、排水好、無地下害蟲、土層深厚、保水力強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塊。渝北區以海拔600 m以下地區為宜,海拔較高地區增溫成本較高。
  • 優質生薑高效栽培技術教學
    生薑在我國栽培地域很廣,四川、貴州、山東等省栽培面積大。四川生薑品種主要以大白姜和小黃姜為主,大白姜品種有樂山竹根姜、犍為麻柳姜;小黃姜有雙流小黃姜、雅安黃姜、丹稜小黃姜、簡陽黃姜等地方品種。生薑早熟栽培的畝產量一般1500 kg~2000kg,晚熟栽培的畝產量為4000kg~4500kg,畝產值1.5萬~2.0萬元。那麼這優質生薑的高效栽培技術有哪些?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黎敦湧河池「檳榔」紅薯是本地自行留種長期種植的紅薯品種,主產於河池的金城江區、宜州區、都安縣等石山區域,生長勢強、性耐旱、耐蔭蔽,容易管理、2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2.1 選地整地選擇質地疏鬆、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易排易灌的土地或上造作物為玉米、大豆的地塊,深耕翻犁曬,平整土地,起畦。
  •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怎麼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二、提高複種指數大棚蔬菜經濟效益主要是春節前後至次年「五一」前。為提高大棚種植效益,應積極推廣多茬次立體栽培模式,要根據不同蔬菜不同的生長特點,選用適宜品種,合理安排茬口,採用多茬種植、間套混作、立體栽培等多種形式,提高棚菜的複種指數。
  • 北方夏黑葡萄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北方夏黑葡萄高效栽培關鍵技術朱學亮『夏黑』葡萄原產日本,屬歐美雜交種,2015 年由山東平度大澤山引入濟南泉城農業公園試種。 該品種表現良好,果實品質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 21%,有較濃鬱的草莓香味;果穗緊湊整齊,圓柱形或圓錐形,果粒大小均勻,易豐產,耐貯運,成熟後掛樹 60 d 不掉粒、不轉色。 是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早熟葡萄品種。
  • 江蘇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
    江蘇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劉彥文為滿足本地市場對冬季和高溫季節瓜果供應的需求,同時解決本地區冬季低溫及夏季伏缺季節瓜果生產設施利用率不夠高的問題,通過試驗示範,結合農民長期生產實踐,摸索出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