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生薑高效栽培技術教學

2020-12-22 騰訊網

生薑是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東亞一帶,是一種藥食同源型蔬菜,是我國歷史悠久的香辛調味料,廣泛應用於食物的烹調中。生薑在我國栽培地域很廣,四川、貴州、山東等省栽培面積大。四川生薑品種主要以大白姜和小黃姜為主,大白姜品種有樂山竹根姜、犍為麻柳姜;小黃姜有雙流小黃姜、雅安黃姜、丹稜小黃姜、簡陽黃姜等地方品種。生薑早熟栽培的畝產量一般1500 kg~2000kg,晚熟栽培的畝產量為4000kg~4500kg,畝產值1.5萬~2.0萬元。那麼這優質生薑的高效栽培技術有哪些?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生薑是我省蔬菜市場極具競爭力的蔬菜之一,在我省經濟作物生產中,因其單位面積經濟價值高,是扶貧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生薑屬於無性繁殖蔬菜,生產中一般以農戶的自留種為主,長期自留種繁殖導致種性嚴重退化、品質降低、產量抗性下降和病害累積。商品品質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生產者信心備受打擊,產業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龍衛國 生薑專業合作社社長

我叫龍衛國,我是耘豐生薑專業合作社社長,專門做生薑的。這個做姜的技術各方面達不到,我請你們欄目組給我請專家指導一下。

龍衛國是本期節目的訴求人,面對鏡頭龍總稍顯緊張,訴求的大致意思就是:咋個才能種出優質的好姜?今天我們請來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蔬菜專家,李志。來進行全面的教學,我們還是先從品種開始。

李志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首先我們這個川姜一號,肉是屬於白肉類型的,另外分支能力比較強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紅頭,在市面上賣的話消費者都比較喜歡有紅頭的,品相好。裡面測出來的纖維素的含量是比較低的,所以吃起來口感要比較好。

下一個是竹根姜,竹根姜是一個樂山的地方品種。這個品種在四川也是栽的面積比較多,分支來說跟那個川姜一號來說,稍微差一些,橫莖稍微小一些。

這個是麻柳姜,這個品種是實際上結合到品種,結合到我們栽培方法,我們一系列的裁培方法品相出來更好。推薦種植的話我們這個麻柳姜也可以,我們川姜一號也可以作為推薦。

我們下種之前要對這個姜種進行處理,掰的話就要掰成一兩到一兩半那麼大小,它由一到兩個芽,這邊有一到兩個芽就掰下來。掰下來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催芽,播種。

這種的話主要是看芽,這邊有一兩個健康的芽,如果這邊沒有健康的芽就可以保留,讓它大一點,可能就是在一兩到一兩半的樣子。

總結強化:關於姜種處理。

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未腐爛、未損傷、質地硬的姜塊作種塊。腐爛、帶病菌、白菌絲的姜種一律不要。

掰種:將晾曬後的姜塊掰成小塊,每個姜塊掰成或切成50~70g左右,每塊姜種帶一個飽滿的芽,掰好的姜塊消毒備用。沒有飽滿芽的,太小的種姜塊一律不要,姜種用量300-500公斤/畝。

還有就是姜種催芽,採用火炕催芽:

接下來是關於高效施肥的部分,一起來聽專家講。

李志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施肥的話要幾大肥料,底肥首先是有機肥要使用,然後是菌劑,這是複合肥,是三個15的或者是三個19的也可以,混起來之後按照推薦的用量,整個地翻平,施下去。用旋耕機和均勻,然後再來起廂這些。

整個栽生薑之前,一二月份先準備地的時候,首先就把整塊田的四邊溝和中溝先開起,四邊溝一定要深一些,四邊溝的話我們的深度,至少是六七十公分的深度,寬度,上廂口四十公分到五十公分寬那麼寬的寬度,四邊溝的話,因為生薑是怕水淹,所以你的四邊溝開得越好,排水就排得越好。做好了就是起成大廂,這個大廂肯定就是四米寬,當然現在我們推薦的是,四米包溝寬,到時候用薄膜蓋下去就正好。

總結強化:關於生薑高效施肥。

施肥了解了,接下來是土壤燻蒸:

按照《農業行業標準》開展土壤燻蒸消毒,土壤溼度要求60-70%,採用手動施藥,將藥劑均勻注入土壤15-30cm深度,間距30cm,每平方米用藥50-80克,邊注入邊用腳踩實土壤,要迎風操作。

然後用0.04mm以上厚度的聚乙烯原生薄膜蓋嚴實,夏季封閉7-14天,溫度越低,覆蓋薄膜的時間延長。揭膜後散氣時間7-14天,以上一系列工作做完,生薑終於可以進行栽植了。

農民朋友們,蜂窩式栽培聽說過沒有?馬上來看。

李志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蜂窩式栽培是這樣子的,我們是在犍為縣那邊提煉的一個很好的技術,就是我們田整好整平之後,用這個打孔機,打出來的孔,形成的形狀來看就跟蜂窩一樣,所以我們形象的叫做蜂窩式栽培。那麼尤其我們這個蜂窩式栽培,栽出來的姜的品質很好,所以我們就尤其推薦這個蜂窩式栽培這個技術。

一般來說田裡面大廂開好之後,打孔的間距是25到30釐米的間距,深度一般要求30到40釐米深,越深栽出來的姜的品相會越好。

這個姜種是浸好種之後的姜,發起來有芽子,我們擺下去就平著擺,到時候擺的時候,每個姜裡面就這樣子擺在下面就行了。

注意到不能這樣子,不能這樣子擺,就平放就行了。

擺了之後少少的蓋一層土,有兩釐米厚就行了,姜芽發起來之後,一邊發起來,我們一邊再把上面的土再蓋上去,就是邊在生長邊在覆土,這樣子到最後這個土覆平了。姜就長在這個空間裡面,這樣子姜長出來就越嫩越白。

總結強化:關於蜂窩式栽培。

今天最後《智匯田園》額外放送,我們把生薑常見病和針對性用藥做了一個整理,馬上來了解一下。

李志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一種,大家看這個圖片,這個是姜螟蟲病。姜螟蟲危害之後姜杆杆上面就發黃了,五月份開始,把杆杆剝開之后里面就有蟲,它是在姜杆裡面。

然後藥的話這幾種都可以: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復配劑和氯蟲苯甲醯胺也可以。因為殺蟲順便說一下,是生薑地下害蟲也有根結線蟲之類的,這種阿維菌素打在土裡面就殺根結線蟲,這個蟲蟎-茚蟲威是殺夜蛾類型的蟲。

第二種病是生薑危害最大的病姜瘟病,姜瘟病症狀就是葉子上面都要發黃,下面扯起來一聞,莖杆的位置聞起來很臭,這個就是典型的姜瘟病的症狀。

用藥特別是在雨季,雨水發生比較多的季節,我們就用這兩種藥。氯溴異氰尿酸,另外是叫中生菌素,這兩種藥加在一起,來灌淋根部,這樣的話達到好的效果。

第三種就是姜莖基腐病,跟姜瘟病有一點區別,地面上的症狀葉子要發黃,但是這個地下部分沒有姜瘟病那種臭的症狀,這個對於生薑生長過程當中,危害還是很大的。

那麼這個就是我們主要推薦的藥是,用這個噁黴靈兌在水裡面灌根,灌了之後有效果,噁黴靈用了之後我們就交叉使用這個,微生物菌劑兌起之後來淋根,微生物菌劑是活的,所以不能跟那個殺菌劑一起來灌下去,是這樣來使用。

第四種病是葉斑病,葉斑病特別在六七月份的時候,這個高溫高溼發生得很快,主要症狀就是葉子上面斑斑點點,葉子發黃,這種症狀發生多了之後,這個整塊田裡面都會發黃,很影響產量。

這種病我們就推薦使用吡唑·醚菌酯來打,這是屬於一種真菌性的病,我們就要多推薦幾樣藥來進行交叉預防,噁霜錳鋅也可以,精甲霜·錳鋅也可以打葉斑病,要交叉預防,比如這次跟這種藥,下次換另外一種藥。

另外一種就是炭疽病,炭疽病的症狀主要是在葉子尖尖部位,葉子下面部位發黃,發生比較兇之後整個這一片葉子都發黃,這種也是很影響產量,主要是葉部病害。

那麼這種病我們主要推薦的藥是苯甲嘧菌酯,這個藥的效果比較可以,另外也可以用戊菌唑也可以,這兩種藥進行交叉打來預防效果比較可以。

農民朋友們,關於優質生薑高效栽培技術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的專家,將在未來的時間節點繼續進行教學。要關注我們的節目哦。

相關焦點

  • 河南項城生薑育苗移栽間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河南項城生薑育苗移栽間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李 鋒生薑風味獨特, 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調味蔬菜,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由於生薑喜陰, 怕強光, 不耐高溫, 生產過程中為提高生薑產量常採取遮陰、 延長生薑生育期等措施。
  • 科學栽培,臨泉生薑奏響「致富曲」!
    「2020年,我種了50多畝生薑,長勢非常好,畝產預計9000斤左右,較2019年有了進一步增長,按照市場價4塊多一斤計算,一畝地可收入3.6萬元。」忙碌之餘,郭偉給筆者算了一筆豐收帳,他告訴筆者,生薑園連年豐收,離不開科學的管護技術。據了解,生薑對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適應性較強,易栽培。
  • 山東德州愛宕梨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德州愛宕梨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竇林清愛宕梨原產日本,由二十世紀與今村秋梨雜交培育而成,是砂梨系統中的優質晚熟品種(圖 1)。現將種植技術總結如下。5 月下旬果實套袋,最好選擇外黃內黑、通風透氣的優質牛皮紙袋。6 病蟲害防治休眠期至萌芽前,徹底清除落葉、病果,刮除樹幹粗皮、翹皮,樹幹噴施 5°Be 石硫合劑。
  • 河南金銀花品種大毛花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河南金銀花品種大毛花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翁鴻燕金銀花品種大毛花節間較短,幼枝呈綠色,葉片較薄且毛多、密,花冠長 5 cm 左右,直立樹形,耐修剪, 1 年可多次開花近幾年來,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鄭州市西部丘陵山區的新密鞏密關村、登封南坡村、三官廟等地進行了金銀花品種大毛花的栽培示範,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一般畝產乾花 130~150 kg ,畝收入 1 萬元左右。1 選地整地施基肥金銀花適應性強,對陽光的需求大,應選擇土壤相對肥沃、向陽的地塊種植。
  • 紅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紅花菜豆是一種多年生的柔嫩植物,但是在氣候溫暖或涼爽的地方一般作一年生栽培。
  •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王建平蘇南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巨峰』葡萄開始探索出了很多適合當地產業發展的栽培方法。無錫地區以生產精品葡萄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方式,以及鎮江地區開發的省力化栽培技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陳海棟百香果俗稱「巴西果」「雞蛋果」,原產於巴西,屬西番蓮科。百香果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游離胺基酸,其中 100g 鮮果中 Vc 含量高達 34.6mg。
  • 2017農作物放心工程專題報導之八【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 生薑與玉米套種有什麼好處?需要什麼技術?
    生薑與玉米套種有什麼好處?需要什麼技術?生薑是喜陰植物,而玉米是喜陽植物,生薑與玉米種植在一起,是充分利用植物特性而採取的一種高矮植物套作間種的一種種植方式。事實上,農村人對間作套種技術掌握得十分成熟,如水稻田埂種大豆、棉花地邊種高粱、小麥地套作西瓜、紅薯地邊播種豇豆、辣椒地邊種黃瓜等。套種間作技術的應用,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作物,得以充分利用生長,讓有限的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
  • 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kg,效益1萬元以上。
  • 珍貴樹種灰木蓮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珍貴樹種灰木蓮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基金項目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桂科攻 1194008 )。鍾銘隆等灰木蓮( Manglietia conifera Dandy )是木蘭科( Ma-gnoliaceae )木蓮屬常綠闊葉喬木,適合生長在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其原產地主要分布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地自 1960 年起先後引種栽培灰木蓮 。
  • 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種植管理技術詳解,教您輕鬆種毛豆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吉安市各縣區菜農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大面積種植早春毛豆,吉州區農業局對菜農種植早春毛豆經驗和本單位研究的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組裝集成進行試驗、示範和大面積推廣,並總結了一套早春毛豆每667 m2平均生產毛豆500 kg,產值約2500元。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便於各地菜農借鑑。
  •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何樹松 張廷寶美早大櫻桃因個大、肉厚、核小、硬度大、耐運輸、口味佳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商販們爭搶的貨源。 露地栽培大櫻桃易受氣候影響,生產效益難以保證,棚室栽培大櫻桃可提早成熟,免受氣候影響,產量高、價格好,是近年發展趨勢。
  •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水德聚甜瓜屬於葫蘆科甜瓜屬植物,果實甜而多汁,深受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2種類型在我國南方地區,厚皮甜瓜的栽培歷史較短,僅有20年左右,且分布區域相對集中,在浙北、上海等地有一定面積;而薄皮甜瓜在我國南方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區域大[2-4]。雖然目前許多地區栽培的薄皮甜瓜多數為一代雜種,但一些傳統的薄皮甜瓜品種仍有較大的栽培面積[5-6],如溫州傳統的薄皮甜瓜品種溫州白啄瓜在溫州龍灣、瑞安、蒼南、平陽等地仍是主栽品種,年播種面積在667hm2以上。
  • 江蘇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
    江蘇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劉彥文為滿足本地市場對冬季和高溫季節瓜果供應的需求,同時解決本地區冬季低溫及夏季伏缺季節瓜果生產設施利用率不夠高的問題,通過試驗示範,結合農民長期生產實踐,摸索出設施草莓 - 西瓜輪作冬夏季產出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 連城縣開展優質甘薯新品種綠色高效栽培現場觀摩培訓
    為推進連城特色優勢地瓜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日,連城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各鄉鎮農技站負責人及部分地瓜種植銷售大戶、縣紅心地瓜幹協會、農創園等有關人員60餘人,進行優質甘薯新品種綠色高效栽培現場觀摩培訓,邀請了省農科院專家作專題講座。
  • 「綠寶石梨」的高效栽培技術,種植出高品質水果,增加商業價值
    綠寶石梨作為早酥梨與新世紀梨由人工精選雜交出的新品種雜交早熟梨,在2001年春季在鄆城縣雙橋鄉綠色園藝場栽培,是我國首例,在技術人員的精心栽培下
  • 南方地區生薑畝產多少?掌握生薑種植技術要點,畝產3000-4000斤
    有農友問南方地區生薑畝產多少?根據我們的種植經驗看,南方地區種植生薑,一般畝產3000-4000斤,因生薑品種、栽培方式及管理水平而異。生薑適合陰涼肥沃的士地,所以種植生薑想要高產,要做好選地,重施有機肥,並做好水肥、病蟲等田間管理;其次,使用脫毒姜種,採取大棚種植,生產期用透光率40%左右遮陽網蓋棚頂,生產後期撤網扣膜,以延長收穫期等措施,能夠明顯提高產量。生薑種植技術要點:首先,選好地塊和品質。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
  •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黎敦湧河池「檳榔」紅薯是本地自行留種長期種植的紅薯品種,主產於河池的金城江區、宜州區、都安縣等石山區域,生長勢強、性耐旱、耐蔭蔽,容易管理、2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2.1 選地整地選擇質地疏鬆、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易排易灌的土地或上造作物為玉米、大豆的地塊,深耕翻犁曬,平整土地,起畦。
  • 「姜你軍」重現,種生薑如何準備,做好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生薑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主要種植品種分為北方大姜和南方小黃姜。根據市場觀察,近期生薑價格上漲,部分地區翻了一倍,是近5年最好的一年。生薑、蔥、大蒜等小宗蔬菜價格上漲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說明來年種植生薑存在一定的賺錢機會。前些時日有農友問種生薑應具備什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