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愛宕梨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2020-12-16 吉山花瑤

山東德州愛宕梨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竇林清

愛宕梨原產日本,由二十世紀與今村秋梨雜交培育而成,是砂梨系統中的優質晚熟品種(圖 1)。 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0.85 ~0.91,果皮薄,黃褐色,果點較小且中等密度,表面光滑,平均單果重 500 ~600g,最大1515g。 果肉白色,肉質鬆脆,汁多味甜,含糖量10.6% ~13.5%,石細胞少。 在山東省平原縣 10 月上中旬成熟。 該品種樹勢健壯,枝條粗壯,樹姿直立,樹冠中大,結果後半開張,萌芽力強,成枝力中等,早果性好。 各類果枝均能結果,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花芽極易形成,自花結實率高(圖2)。

圖 1 愛宕梨的果實

2015 年平原縣利文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 2年生嫁接苗種植,採用 V 形樹形,梨樹當年可形成花芽,2016 年疏除全部花果,2017 年每 666.7m2產量控制在2500kg,2018 年3500kg,以免影響樹勢。 現將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 引種地概況

引種地在平原縣王廟鎮孫莊村,面積 1.2hm2 ,褐潮土,土壤有機質含量 0.8%,鹼解氮 61.3mg/kg,速效磷 27.4mg/kg,速效鉀 77.1mg/kg,年平均氣溫12.7℃,日照時數2592 小時,有效積溫 4600℃,無霜期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610mm,多集中在7 ~8 月。

2 建園

2.1 栽植

選擇 2 年生無病毒、無檢疫病蟲的優質壯苗,苗高90 ~110cm,接口以上10cm 處直徑大於 1cm,嫁接口癒合良好,根系完整,具有 4 ~6 個分布均勻、舒展的側根,長 15 ~20cm,並有許多的小側根。 2015 年春季化凍後,南北方向挖深、寬均為 80cm 的定植溝,將表層土與下層土分放兩邊,將表層土與肥料混合後填入溝內,每666.7m2施用腐熟的農家肥 5000kg、過磷酸鈣 100kg、45%平衡複合肥 50kg。 將下層土填入上面,然後澆水沉實,待墒情適宜時,按 1m 株距栽植苗木,定幹高度70cm。 隨後搭建V 形棚架,秋季將長出的枝條均勻拉向兩邊棚架,並進行綁縛。

圖 2 愛宕梨的結果狀

2.2 V 形棚架搭建

用水泥柱順南北行向搭建 V 形棚架,棚架間距20m,棚架垂直高度 3.5m。 每株梨樹培養主枝 4 ~6個,均勻拉向東西相鄰兩個棚架,在三腳架頂端與立柱1m 高處、2m 高處拉3 道不鏽鋼絲(圖3)。 沿種植行間隔 10m 立 1 根水泥立柱,在立柱1m 高處綁 1 根1.5m 長的水平橫杆,將棚架 1m 高處的不鏽鋼絲綁縛其上(圖4),在2m 高處橫向綁縛 6m 長的竹竿,竹竿首尾相連,兩頭連接處用鐵絲捆綁,加固棚架結構。

圖 3 V 形棚架結構

圖 4 水泥立柱及橫杆的綁縛

3 整形修剪

愛宕梨宜採用小冠疏層形、紡錘形、圓柱形、V 形樹形。 小冠疏層形適宜株行距 3m ×4m,樹高 3.5m左右,冠幅 3m 左右,中心幹上 5 ~7 個主枝,分 2 ~3層排列。 紡錘形適宜株行距 2 ~2.5m ×3 ~4m,樹高3m 左右,冠幅 2 ~2.5m,中心幹上 10 個左右主枝,主枝間距 20cm,同方向主枝間距大於 50cm。 圓柱形適宜株行距1.5m ×3m,樹高 2 ~2.5m,中心幹上 12 個主枝,均勻排列。 V 形適宜株行距1m ×3m,V 形屬於開心形,輔助了棚架結構。 通過實驗對比,V 形更適合愛宕梨的生長結果習性,通風透光,整形修剪簡單。2016 年春季,對中心幹的延長枝保留 30cm 進行二次定幹,即在主幹的 100cm 高處進行短截,二次定幹是為了保證主枝的生長勢。 5 月,檢查主幹的分枝情況,少數植株中心幹二次短截後發枝少或者未發枝,需要對主枝進行剪截, 剪截輕者發枝少,剪截重者發枝多(圖 5),選留強壯分枝 2 ~3 個當主枝,主枝間距 30cm 左右,固定綁縛在鋼絲上。 秋季每株共選留主枝 4 ~6 個,均勻綁縛在兩邊鋼絲上。 以後選留的枝條及時綁縛,儘量不短截,保持其單軸延伸,促使枝條形成花芽和雞爪狀結果枝群。 8 月對萌發的背上枝、側枝、背下枝,有空間的拉向棚架綁縛固定,沒有空間的疏除,防止幹擾樹形。

圖 5 主枝輕短截後發枝少(左)和主枝重短截後發枝多(右)

4 肥水管理

定植後頭 1 ~2 年,樹上疏除所有花果,養根壯樹,行間可套種花生。 9 月下旬溝施基肥,每666.7m2施腐熟牛羊糞 6 ~8m3 、過磷酸鈣 100kg 加 45%平衡複合肥 50kg;4 ~6 月,間隔20 天左右,結合下雨或者灌水株施尿素 100g;7 ~8 月,間隔20 天左右,結合灌水或下雨株施硫酸鉀 100g;生長季,結合噴藥,葉面噴施 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溶液。 定植後第3 年。 開花前施肥,每 666.7m2行間撒施 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 15 -15 -10,有機質 20%,有益菌 0.2 億/g),加 40kg 鈣冒(有機鈣 36%,含有矽、鎂、鋅、硼微量元素),施後灌水。 6 月上旬、7 月上旬各施 1 次果實膨大肥,每 666.7m2溝施 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13 -7 -16,有機質10%,有益菌 2 億/g),施後灌水。 8 月下旬施增甜著色肥,每666.7m2撒施30kg 大量元素水溶肥(氮磷鉀 15 -5 -30),施後灌水。 摘果後施基肥,每 666.7m2溝施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15 -15 -10,有機質10%,有益菌0.2 億/g)、磷酸二銨 25kg、生物有機肥200kg(有機質50%,有益菌0.2 億/g)。 混勻後放射狀溝施入,灌水。 萌芽前噴施 3% ~5%硫酸鋅溶液,花期噴施 0.3%硼砂溶液,套袋前噴施0.3%硝酸鈣溶液加 0.3%硼砂溶液,套袋後噴施 0.3%磷酸二氫鉀溶液,摘果後噴施 0.3%尿素溶液,可結合殺菌劑、殺蟲劑混合噴施。

5 花果管理

愛宕梨結果盛期每666.7m2產量控制在 3000 ~4000kg 為宜,留果過多會影響樹勢與果實品質,樹勢一旦衰弱,很難恢復,故要及早疏花疏果,一般間隔30cm 保留1 個花序,每個花序保留生長發育良好的邊花1 ~2 個。 5 月下旬果實套袋,最好選擇外黃內黑、通風透氣的優質牛皮紙袋。

6 病蟲害防治

休眠期至萌芽前,徹底清除落葉、病果,刮除樹幹粗皮、翹皮,樹幹噴施 5°Be 石硫合劑。 開花前,噴施10%世高2000 倍液加25%三唑錫1000 倍液加1.8%阿維菌素2000 倍液加22.4%畝旺特5000 倍液,防治梨銹病、黑星病、紅蜘蛛、蚜蟲、梨木蝨等。 開花期,重點防治金龜子,主要靠人工捕殺,在早晨或者傍晚人工敲打樹幹,振落金龜子,然後集中收集消滅。 謝花後至套袋前,噴施80%大生 800 倍液加1.8%阿維菌素2000 倍液加22.4%畝旺特5000 倍液,主要防治梨銹病、黑星病、輪紋病、梨木蝨、梨黃粉蚜、紅蜘蛛、椿象等。 果實套袋後至膨大期,是多種病害與害蟲的高發期,病害有輪紋病、黑星病、黑斑病等,害蟲有葉蟎、梨木蝨、梨黃粉蚜、梨園蚧、梨小食心蟲等,根據情況選配農藥防治,病害可選擇 10%世高 2000 倍液或者43%戊唑醇 3000 倍液或者 70%甲基託布津 800 倍液,葉蟎可選擇 1.8%阿維菌素 2000 倍液或者 25%三唑錫1000 倍液或者20%丁氟蟎酯2000 倍液,梨小食心蟲可選擇 48%毒死蜱 2000 倍液或者 4.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梨木蝨、梨黃粉蚜、康氏粉蚧等可選擇 22.4%畝旺特 5000 倍液加 48%毒死蜱 2000倍液。 果實採收前後,參考以上方法,合理選用農藥。爛核病主要是缺鈣造成的,土壤補鈣、葉面噴施鈣肥、全營養套餐施肥可有效防止。

2018 年,合作社準備統一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果園生草技術,生長季懸掛振頻式殺蟲燈、黃色粘蟲板,均勻布置性引誘劑、糖醋液,統一釋放赤眼蜂,種植燕麥草,改善愛宕梨果園小氣候環境,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進一步提高愛宕梨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優質生薑高效栽培技術教學
    生薑在我國栽培地域很廣,四川、貴州、山東等省栽培面積大。四川生薑品種主要以大白姜和小黃姜為主,大白姜品種有樂山竹根姜、犍為麻柳姜;小黃姜有雙流小黃姜、雅安黃姜、丹稜小黃姜、簡陽黃姜等地方品種。生薑早熟栽培的畝產量一般1500 kg~2000kg,晚熟栽培的畝產量為4000kg~4500kg,畝產值1.5萬~2.0萬元。那麼這優質生薑的高效栽培技術有哪些?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 「綠寶石梨」的高效栽培技術,種植出高品質水果,增加商業價值
    綠寶石梨作為早酥梨與新世紀梨由人工精選雜交出的新品種雜交早熟梨,在2001年春季在鄆城縣雙橋鄉綠色園藝場栽培,是我國首例,在技術人員的精心栽培下
  • 秋水梨引種表現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近幾年萊蕪區牛泉鎮從山東省果科所和煙臺市果科所引進梨樹品種 10 多個,如秋水梨、晚三吉、愛宕梨、黃金梨、豐水梨、萊陽梨等品種,種植在該鎮的核心示範園區進行引種試驗
  •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何樹松 張廷寶美早大櫻桃因個大、肉厚、核小、硬度大、耐運輸、口味佳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商販們爭搶的貨源。 露地栽培大櫻桃易受氣候影響,生產效益難以保證,棚室栽培大櫻桃可提早成熟,免受氣候影響,產量高、價格好,是近年發展趨勢。
  • 秋月梨栽培技術!
    葡萄苗有甜蜜藍寶石、美國黑加侖、麥當娜紅寶石、紅果王、玲瓏指、陽光玫瑰、紫甜、紹星一號、戶太八號、晨香、天山、雄寶、紅芭拉蒂、我的道、克倫生、巨峰、金手指、紅寶石、夏黑芽變、玫瑰之星、早霞玫瑰、藤稔等一百多個優質葡萄苗品種。
  • 脆 梨
    ▲劉軍作品《玉樹臨風》(梨)梨是薔薇科梨屬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國內栽培的主要有5個種,分別為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和新疆梨。此外,杜梨(棠梨)、豆梨(鹿梨)、褐梨和川梨等野生種,常被用作梨的砧木。愛宕梨,原產日本,1985年引入我國,是沙梨系統中一個優良的晚熟品種。果實為略扁圓形,果皮薄,黃褐色,果肉白色,肉質鬆脆,汁多味甜。
  • 種一盆梨
    梨是薔薇科梨屬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國內栽培的主要有5個種,分別為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和新疆梨。此外,杜梨(棠梨)、豆梨(鹿梨)、褐梨和川梨等野生種,常被用作梨的砧木。▲姚明建作品《梨園秋色》(梨)愛宕梨,原產日本,1985年引入我國,是沙梨系統中一個優良的晚熟品種。果實為略扁圓形,果皮薄,黃褐色,果肉白色,肉質鬆脆,汁多味甜。
  • 我種出了超級梨王
    寄接的概念原創於臺灣,在那裡解決了亞熱帶南緣地區不能生產優質溫帶梨的問題。引入溫嶺後,解決了颱風過境造成二次花大量開放導致第二年減產的問題,同時,縮短了新品種引種觀察時間,改善了地方品種的果實品質。2009年,我們使寄接技術的應用達到一個高峰,創新了一套寄接兩熟型的栽培技術。通過在早熟梨上寄接晚熟品種的花芽,使得一株梨樹上可以在一年中採收兩次,增產又增效。
  • 河南金銀花品種大毛花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河南金銀花品種大毛花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翁鴻燕金銀花品種大毛花節間較短,幼枝呈綠色,葉片較薄且毛多、密,花冠長 5 cm 左右,直立樹形,耐修剪, 1 年可多次開花近幾年來,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鄭州市西部丘陵山區的新密鞏密關村、登封南坡村、三官廟等地進行了金銀花品種大毛花的栽培示範,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一般畝產乾花 130~150 kg ,畝收入 1 萬元左右。1 選地整地施基肥金銀花適應性強,對陽光的需求大,應選擇土壤相對肥沃、向陽的地塊種植。
  • 專家下田頭 嘉善惠民冬季蜜梨栽培技術培訓正當時
    「蜜梨修剪很重要,必須按照樹形修剪,樹高不超過2.5米,保持40度的斜角剪出來才能讓每個果實都受到光照……」眼下正是蜜梨冬季修剪管理的關鍵期,12月22日下午,嘉善縣惠民街道舉辦冬季蜜梨栽培技術培訓班,邀請了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
  • 紅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紅花菜豆是一種多年生的柔嫩植物,但是在氣候溫暖或涼爽的地方一般作一年生栽培。
  • 中油15號油桃在廣西桂林的引種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
    中油15號油桃在廣西桂林的引種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桂科 AA17204097 - 12 );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CARS -30 );廣西特色作物試驗站資助。
  • 山東桃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山東桃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於麗華山東地區的夏季氣候高溫多雨,春季較乾旱,桃樹的營養生長主要集中在 5 月後,根據桃樹的特點合理施肥,施肥期間要控制時間,儘量做到早施基肥、及時追肥,有效掌握肥料的種類以及各個元素的配比,同時,注重桃樹生長土壤方面的管理工作。
  •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王建平蘇南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巨峰』葡萄開始探索出了很多適合當地產業發展的栽培方法。無錫地區以生產精品葡萄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方式,以及鎮江地區開發的省力化栽培技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陳海棟百香果俗稱「巴西果」「雞蛋果」,原產於巴西,屬西番蓮科。百香果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游離胺基酸,其中 100g 鮮果中 Vc 含量高達 34.6mg。
  • 北方夏黑葡萄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北方夏黑葡萄高效栽培關鍵技術朱學亮『夏黑』葡萄原產日本,屬歐美雜交種,2015 年由山東平度大澤山引入濟南泉城農業公園試種。 該品種表現良好,果實品質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 21%,有較濃鬱的草莓香味;果穗緊湊整齊,圓柱形或圓錐形,果粒大小均勻,易豐產,耐貯運,成熟後掛樹 60 d 不掉粒、不轉色。 是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早熟葡萄品種。
  • 「品性兼優」的紅梨!全套栽培技術來了~
    聽過鴨梨、雪梨、貢梨,紅梨你聽說過嗎?不瞞你說,它可是梨界的翹楚~紅梨不僅有國內梨的酥、脆、耐貯運等優點,而且帶著西洋梨的鮮紅色彩,形似蘋果、含糖量高、肉質細膩。除去優良的果品品質外,其栽培優良性狀也比較突出,如自花結實力高、適應性強、耐貯運、高抗黑星病等,「真·品性兼優」也。
  • 茴香栽培技術
    茴香播種出苗比較困難,因此,選地整地是一個重要的生產環節。應選擇土壤疏鬆、地勢較平、排灌方便的地塊,並進行翻地,破碎土塊,平整表面,施優質基肥,作成寬1.2至1.4米的平畦,澆水增墒。。每667m2施用優質農家肥3000kg以上,過磷酸鈣50kg;翻地15~20cm深,打碎土塊作畦,畦寬1m,澆足底水,以備播種。
  • 2017農作物放心工程專題報導之八【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 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kg,效益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