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愛宕梨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竇林清
愛宕梨原產日本,由二十世紀與今村秋梨雜交培育而成,是砂梨系統中的優質晚熟品種(圖 1)。 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0.85 ~0.91,果皮薄,黃褐色,果點較小且中等密度,表面光滑,平均單果重 500 ~600g,最大1515g。 果肉白色,肉質鬆脆,汁多味甜,含糖量10.6% ~13.5%,石細胞少。 在山東省平原縣 10 月上中旬成熟。 該品種樹勢健壯,枝條粗壯,樹姿直立,樹冠中大,結果後半開張,萌芽力強,成枝力中等,早果性好。 各類果枝均能結果,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花芽極易形成,自花結實率高(圖2)。
圖 1 愛宕梨的果實
2015 年平原縣利文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 2年生嫁接苗種植,採用 V 形樹形,梨樹當年可形成花芽,2016 年疏除全部花果,2017 年每 666.7m2產量控制在2500kg,2018 年3500kg,以免影響樹勢。 現將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 引種地概況
引種地在平原縣王廟鎮孫莊村,面積 1.2hm2 ,褐潮土,土壤有機質含量 0.8%,鹼解氮 61.3mg/kg,速效磷 27.4mg/kg,速效鉀 77.1mg/kg,年平均氣溫12.7℃,日照時數2592 小時,有效積溫 4600℃,無霜期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610mm,多集中在7 ~8 月。
2 建園
2.1 栽植
選擇 2 年生無病毒、無檢疫病蟲的優質壯苗,苗高90 ~110cm,接口以上10cm 處直徑大於 1cm,嫁接口癒合良好,根系完整,具有 4 ~6 個分布均勻、舒展的側根,長 15 ~20cm,並有許多的小側根。 2015 年春季化凍後,南北方向挖深、寬均為 80cm 的定植溝,將表層土與下層土分放兩邊,將表層土與肥料混合後填入溝內,每666.7m2施用腐熟的農家肥 5000kg、過磷酸鈣 100kg、45%平衡複合肥 50kg。 將下層土填入上面,然後澆水沉實,待墒情適宜時,按 1m 株距栽植苗木,定幹高度70cm。 隨後搭建V 形棚架,秋季將長出的枝條均勻拉向兩邊棚架,並進行綁縛。
圖 2 愛宕梨的結果狀
2.2 V 形棚架搭建
用水泥柱順南北行向搭建 V 形棚架,棚架間距20m,棚架垂直高度 3.5m。 每株梨樹培養主枝 4 ~6個,均勻拉向東西相鄰兩個棚架,在三腳架頂端與立柱1m 高處、2m 高處拉3 道不鏽鋼絲(圖3)。 沿種植行間隔 10m 立 1 根水泥立柱,在立柱1m 高處綁 1 根1.5m 長的水平橫杆,將棚架 1m 高處的不鏽鋼絲綁縛其上(圖4),在2m 高處橫向綁縛 6m 長的竹竿,竹竿首尾相連,兩頭連接處用鐵絲捆綁,加固棚架結構。
圖 3 V 形棚架結構
圖 4 水泥立柱及橫杆的綁縛
3 整形修剪
愛宕梨宜採用小冠疏層形、紡錘形、圓柱形、V 形樹形。 小冠疏層形適宜株行距 3m ×4m,樹高 3.5m左右,冠幅 3m 左右,中心幹上 5 ~7 個主枝,分 2 ~3層排列。 紡錘形適宜株行距 2 ~2.5m ×3 ~4m,樹高3m 左右,冠幅 2 ~2.5m,中心幹上 10 個左右主枝,主枝間距 20cm,同方向主枝間距大於 50cm。 圓柱形適宜株行距1.5m ×3m,樹高 2 ~2.5m,中心幹上 12 個主枝,均勻排列。 V 形適宜株行距1m ×3m,V 形屬於開心形,輔助了棚架結構。 通過實驗對比,V 形更適合愛宕梨的生長結果習性,通風透光,整形修剪簡單。2016 年春季,對中心幹的延長枝保留 30cm 進行二次定幹,即在主幹的 100cm 高處進行短截,二次定幹是為了保證主枝的生長勢。 5 月,檢查主幹的分枝情況,少數植株中心幹二次短截後發枝少或者未發枝,需要對主枝進行剪截, 剪截輕者發枝少,剪截重者發枝多(圖 5),選留強壯分枝 2 ~3 個當主枝,主枝間距 30cm 左右,固定綁縛在鋼絲上。 秋季每株共選留主枝 4 ~6 個,均勻綁縛在兩邊鋼絲上。 以後選留的枝條及時綁縛,儘量不短截,保持其單軸延伸,促使枝條形成花芽和雞爪狀結果枝群。 8 月對萌發的背上枝、側枝、背下枝,有空間的拉向棚架綁縛固定,沒有空間的疏除,防止幹擾樹形。
圖 5 主枝輕短截後發枝少(左)和主枝重短截後發枝多(右)
4 肥水管理
定植後頭 1 ~2 年,樹上疏除所有花果,養根壯樹,行間可套種花生。 9 月下旬溝施基肥,每666.7m2施腐熟牛羊糞 6 ~8m3 、過磷酸鈣 100kg 加 45%平衡複合肥 50kg;4 ~6 月,間隔20 天左右,結合下雨或者灌水株施尿素 100g;7 ~8 月,間隔20 天左右,結合灌水或下雨株施硫酸鉀 100g;生長季,結合噴藥,葉面噴施 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溶液。 定植後第3 年。 開花前施肥,每 666.7m2行間撒施 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 15 -15 -10,有機質 20%,有益菌 0.2 億/g),加 40kg 鈣冒(有機鈣 36%,含有矽、鎂、鋅、硼微量元素),施後灌水。 6 月上旬、7 月上旬各施 1 次果實膨大肥,每 666.7m2溝施 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13 -7 -16,有機質10%,有益菌 2 億/g),施後灌水。 8 月下旬施增甜著色肥,每666.7m2撒施30kg 大量元素水溶肥(氮磷鉀 15 -5 -30),施後灌水。 摘果後施基肥,每 666.7m2溝施50kg 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氮磷鉀15 -15 -10,有機質10%,有益菌0.2 億/g)、磷酸二銨 25kg、生物有機肥200kg(有機質50%,有益菌0.2 億/g)。 混勻後放射狀溝施入,灌水。 萌芽前噴施 3% ~5%硫酸鋅溶液,花期噴施 0.3%硼砂溶液,套袋前噴施0.3%硝酸鈣溶液加 0.3%硼砂溶液,套袋後噴施 0.3%磷酸二氫鉀溶液,摘果後噴施 0.3%尿素溶液,可結合殺菌劑、殺蟲劑混合噴施。
5 花果管理
愛宕梨結果盛期每666.7m2產量控制在 3000 ~4000kg 為宜,留果過多會影響樹勢與果實品質,樹勢一旦衰弱,很難恢復,故要及早疏花疏果,一般間隔30cm 保留1 個花序,每個花序保留生長發育良好的邊花1 ~2 個。 5 月下旬果實套袋,最好選擇外黃內黑、通風透氣的優質牛皮紙袋。
6 病蟲害防治
休眠期至萌芽前,徹底清除落葉、病果,刮除樹幹粗皮、翹皮,樹幹噴施 5°Be 石硫合劑。 開花前,噴施10%世高2000 倍液加25%三唑錫1000 倍液加1.8%阿維菌素2000 倍液加22.4%畝旺特5000 倍液,防治梨銹病、黑星病、紅蜘蛛、蚜蟲、梨木蝨等。 開花期,重點防治金龜子,主要靠人工捕殺,在早晨或者傍晚人工敲打樹幹,振落金龜子,然後集中收集消滅。 謝花後至套袋前,噴施80%大生 800 倍液加1.8%阿維菌素2000 倍液加22.4%畝旺特5000 倍液,主要防治梨銹病、黑星病、輪紋病、梨木蝨、梨黃粉蚜、紅蜘蛛、椿象等。 果實套袋後至膨大期,是多種病害與害蟲的高發期,病害有輪紋病、黑星病、黑斑病等,害蟲有葉蟎、梨木蝨、梨黃粉蚜、梨園蚧、梨小食心蟲等,根據情況選配農藥防治,病害可選擇 10%世高 2000 倍液或者43%戊唑醇 3000 倍液或者 70%甲基託布津 800 倍液,葉蟎可選擇 1.8%阿維菌素 2000 倍液或者 25%三唑錫1000 倍液或者20%丁氟蟎酯2000 倍液,梨小食心蟲可選擇 48%毒死蜱 2000 倍液或者 4.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梨木蝨、梨黃粉蚜、康氏粉蚧等可選擇 22.4%畝旺特 5000 倍液加 48%毒死蜱 2000倍液。 果實採收前後,參考以上方法,合理選用農藥。爛核病主要是缺鈣造成的,土壤補鈣、葉面噴施鈣肥、全營養套餐施肥可有效防止。
2018 年,合作社準備統一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果園生草技術,生長季懸掛振頻式殺蟲燈、黃色粘蟲板,均勻布置性引誘劑、糖醋液,統一釋放赤眼蜂,種植燕麥草,改善愛宕梨果園小氣候環境,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進一步提高愛宕梨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