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15號油桃在廣西桂林的引種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桂科 AA17204097 - 12 );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CARS -30 );廣西特色作物試驗站資助。
陽愛民等
早熟、特早熟桃是我國南方桃產區最具市場優勢的品種之一,多年來銷售價格均高於中晚熟品種。由於早熟桃成熟上市時期正值夏季,高溫多雨,果實採收期短,運輸損耗率高,果農及收購商銷售壓力大。因此,南方桃產區對耐貯運的早熟桃品種有迫切需求。
「中油15號」系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 89 - 1 - 28 為母本、「中油 5 號」為父本雜交選育的硬溶質油桃新品種。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於 2014 年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入「中油15號」油桃,經過6年栽培觀察,該品種在廣西桂林市表現為早熟、豐產、品質優、耐貯運。現將該品種在廣西桂林市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試驗園概況
為充分掌握該品種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栽培表現,試驗設在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桃試驗基地和靈川縣海洋鄉張良軍果園進行,分別安裝溫度自動記錄儀,每10分鐘記錄一次。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桃試驗基地位於桂林市七星區,土壤為紅壤,年均氣溫19.1 ℃ ,7月平均氣溫 28.0℃ ,極端高溫 38.5 ℃ , 1 月平均氣溫7.9℃ ,極端低溫 -3.6℃ ,年降雨量1 887.6mm ,年相對溼度 76% ,年日照時數1 447.1h 。靈川縣海洋鄉地處桂林市東部,海拔330m , 7月最高溫37 ℃ ,1月最低溫-2℃ ,平均氣溫 17.5 ℃ ,晝夜最大溫差 10~15℃ ,無霜期 285d ,年降雨量 1 850mm 。
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桃試驗基地種植株行距為 3m×6m ,南北行向起壟栽培,壟高30cm,寬40cm ,採用兩主枝「 Y 」字形整形。靈川 縣 海 洋 鄉 張 良 軍 果 園種植 株 行 距 為2m×4m ,南北行向,平地未起壟,兩主枝「 Y 」字形整形。 2013 年 2 月中旬定植。
2 引種表現
2.1 植物學特徵
「中油15號」油桃樹姿半開張,樹勢強健,生長旺盛,在廣西桂林市全年可抽3次梢。 1年生枝綠色,陽面紫紅色,葉長橢圓披針形,葉片長 18.1cm ,寬 4.4cm ,葉柄長1.0cm 。葉片綠色,葉尖漸尖,葉基楔形,葉緣鈍鋸齒狀,葉片主脈背面紫色,葉腺腎形,2~3個。花薔薇型,有柱頭先露現象,雌雄蕊等高,花葯桔紅色,花粉可育且量大,自花結實,豐產。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圓形,平均單果質量 92.4~101.1g(見表 1 ),縫合線淺,梗窪中等,寬度中等,果皮底色白,成熟後全面著紅色(胭脂紅),豔麗美觀,果面無茸毛,果皮較厚,不能剝離。果肉硬脆,白色,完全成熟後果皮下花色苷多,近核處花色苷少,果肉纖維少,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0.0%~10.5% 。核橢圓形,粘核,無裂核。避雨栽培條件下留樹 15~20d不變軟,露天栽培留樹7d不變軟(成熟期為雨季)。
表 1 「中油 15 號」油桃果實經濟性狀
2.3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較強,樹形開張,成花率高;復花芽多,自花結實,著果率高,豐產性較強;定植後第 2 年開始少量結果,第 3 年進入盛果期,第5 年平均每 667m2產量可達 2 000kg 左右。
2.4 物候期
在桂林地區 物候 期 與春童 桃 (需 冷量650h )一致。 2月中旬花芽萌動, 3月9 — 13日初花,3 月 13 — 18 日盛花, 3 月中旬展葉, 6月上旬成熟,果實發育期約80d , 11月下旬開始落葉,12 月上旬大量落葉(見表 2 、表 3 )。需冷 量 650h , ≤7.2 ℃ 的 低 溫 時 數 至 少400h 以上才能正常開花結果。 2017 年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試驗地 ≤7.2℃ 的低溫時數只有 205.5h ,低溫休眠不足,花芽死亡率為8.7% ,花期達15d 。
表 2 桂林市「中油 15 號」油桃物候期
表 3 靈川縣海洋鄉「中油 15 號」油桃物候期
2.5 抗逆性
對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流膠病、炭疽病的抗性中感(見表4 )。在桂林地區,4月為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發生高峰期,流膠病發生高峰期為 4 — 6 月、 9 — 11 月。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建園與定植
桃園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地塊建園,建園前每667m2施用腐熟有機肥2~3t進行土壤改良。起高 50~60cm 、寬50cm 左右的定植壟,覆蓋黑色無紡布,1 — 2月定植。株行距以2.5m× ( 5.0~6.0 ) m 為宜,因南方高溫高溼,株距不能小於 2.5m 。
3.2 整形
採用小角度、無主側、兩主枝「 Y 」字形整形為宜。在距地面50~60cm 處定幹,新梢長至50~60cm 時,選兩個生長健壯、方向相反的新梢留做主枝培養,其餘新梢進行扭梢處理,不能剪除,以保證足夠葉片數量,增加光合產物。注意儘可能使兩主枝間距在 15~20cm ,以防止進入結果盛期時主幹劈裂。一般不作任何綁縛處理兩主枝可自行直立生長,兩主枝夾角多為30°~40° ,個別植株主枝生長方向不一致可適當採用撐、拉或竹棍引縛以調整角度和方向。理想的樹形是 2 年生樹在冬季落葉時兩主枝夾角為 30°~50° ,兩主枝頂端間距 1.5~2.0m ,主枝 360° 著生結果枝,無副主枝。
表 4 「中油 15 號」油桃病害發生情況
3.3 修剪
夏季修剪。不定期疏除直立徒長枝和密生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證主枝延長枝的龍頭地位。每月進行一次,冬季修剪可節省40%~50% 的工作量,事半功倍。因此,要高度重視夏季修剪工作。
冬季修剪。在廣西,一般在12月下旬至2 月上旬進行修剪,最好在 1 月下旬完成此項工作。具體方法:以主枝為中心,儘量選留著生在主枝上的結果枝、結果枝組,以長枝修剪為主,適當短截、回縮。 2年及2年以上的大結果枝組在20~40cm 處回縮,其著生的結果枝一般不短截,個別長度大於60cm 的結果枝適當短截;其相鄰的同側大結果枝組注意長短結合,相互錯開,以免陰蔽。進入盛果期後,要著重培養 1 年生結果枝,防止枝條過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持較直立樹形,上小下大。
3.4 肥水管理
建議使用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的袋控緩施肥。定植當年,在距樹幹20cm 處挖深15~20cm 淺溝,放入袋控緩施肥,2包/株(5g/包),全年不需再追肥;第2年在秋季或冬季施有機肥時施入袋控緩施肥4包/株,第3年8包/株,第4年以後12~16包/株。注意2 — 10月保持土壤溼潤,保證肥料的有效吸收。通過這種綠色高效的施肥新技術,每667 m2可節約成本 200~300 元,大量減少肥料流失,有效減輕對河流的汙染。有機肥建議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施入,結果樹每株施入 50kg 腐熟有機肥。
3.5 花果管理
當著果較多時,注意在 4 月中下旬適當疏果,疏除小果、果頂朝上果和畸形果等,將產量控制在 1 750~2 000kg / 667m2 。
3.6 土壤管理
南方高溫多溼,降雨充沛,植被豐富,建議果園自然生草,將惡性雜草人工剷除,選留優勢的低矮良性雜草,嚴禁使用任何除草劑。不定期機械割草 ,培養土壤肥力,改善果園生態環境。
3.7 病蟲害防控
蟲害。在廣西桂林市,早熟桃害蟲主要有蚜蟲、梨小實心蟲、介殼蟲、桃蛀螟、桃小實心蟲、椿象和紅頸天牛等。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果園周邊種植向日葵、玉米,誘集梨小實心蟲、桃蛀螟和椿象等害蟲, 6 月採收玉米、向日葵銷毀,消滅害蟲。在梨小實心蟲成蟲發生高峰期(3月上旬、 5月中旬、7月上旬)施用迷向素,幹擾交配。冬季大量落葉前及若蟲孵化盛期(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噴礦物油100~150倍液防治介殼蟲。花芽萌動期( 2 月中下旬)全園噴波美 3~5 度石硫合劑。
病害。主要病害有流膠病、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黑星病和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可用枯草芽孢桿菌、噻唑鋅、中生菌素、溴菌腈、乙蒜素等防治。炭疽病、褐腐病、黑星病、縮葉病等病害可用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丙環唑、已唑醇、咪鮮胺等藥劑防治。在南方高溫高溼地區,病害的防治關鍵期為萌芽期至幼果期,特別注意雨後搶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