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寶麗迪9個發明專利申請皆遭駁回 研發人員大多大專以下學歷研發佔比低於同行】證監會官網顯示,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雖然與科創板不完全相同,但創業板的定位也反覆提及一個「新」。
證監會官網顯示,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雖然與科創板不完全相同,但創業板的定位也反覆提及一個「新」。
對於科創板和創業板擬上市公司,研發能力均至關重要。
8月18日,蘇州寶麗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麗迪」)將創業板上會。但IPO日報發現,公司的技術與研發人員,學歷在本科以上的比例不足41.67%,且還有不少為中專及以下學歷。
研發能力存疑
上會稿顯示,公司專注於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和功能改性的核心原材料——纖維母粒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為客戶提供產品應用的技術支持。另外,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纖維母粒產量均在國內排名第1,而且對研發工作高度重視。
從數據來看,寶麗迪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93億元、6.17億元、7.1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85.7萬元、6314.23萬元、1.01億元,均實現連續增長。
▲財務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不過,寶麗迪似乎近年來的研發投入並不算高。
2017年至2019年,寶麗迪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03.53萬元、1063.83萬元、1450.7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3%、1.72%、2.04%。雖然連續增長,但寶麗迪的研發投入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寶麗迪在申報稿中列舉了三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它們分別是美聯新材、道恩股份、紅梅色母。這三家2017年至2019年不但研發費用均比寶麗迪高,而且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均比寶麗迪高。
▲研發費用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或許是研發投入較低,寶麗迪的營業收入增速遠低於同行可比公司。
具體來看,2017年-2019年,美聯新材和道恩股份的營業收入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64.78%和71.13%,均遠超寶麗迪的20.13%。而美聯新材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收入雖然不如寶麗迪,但2019年已經比寶麗迪高出76.97%。
▲營業收入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除了研發投入不如同行業可比公司以外,寶麗迪的技術與研發人員的學歷似乎也不高。截至2019年年末,寶麗迪的技術與研發人員共有72人,但公司本科學歷僅有27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僅3人。
而這30個本科以上學歷的員工,還有屬於非研發部門的,比如財務總監袁曉鋒就是本科學歷。也就是說,寶麗迪的技術與研發人員中本科以上的比例不足41.67%。
另外,寶麗迪還有部分技術與研發人員的學歷在中專及以下,因為寶麗迪全公司大專以上學歷的僅63人。
▲受教育程度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值得一提的是,寶麗迪的核心技術人員年紀均在50歲以上。上會稿顯示,寶麗迪的核心技術人員共有4人,分別是徐毅明、楊軍輝、王保柱、孫偉辰,出生年月分別為1965年5月、1967年1月、1966年1月、1964年7月。
此外,寶麗迪擁有的發明專利,最近的申請日也要追溯到2015年12月3日。
▲發明專利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另外,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寶麗迪2015年12月4日至2018年1月30日共申請的9個發明專利均遭駁回。其中,4個駁回失效,5個為駁回等覆審請求。寶麗迪2018年1月30日之後的發明專利申請則還在審核中。
▲發明專利申請摘要,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關於公司目前研發能力如何;當核心技術人員年齡增長,後續接班人是否能保持競爭力;以及如果公司未來是否會加大研發投入等問題,IPO日報向寶麗迪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曾籤訂對賭協議
相較2019年6月的申報稿,寶麗迪2020年7月報送的申報稿多出了不少「故事」,比如寶麗迪曾存在4份對賭協議。
2018年7月,寶麗迪引入4名投資者,分別是凱至投資、埭溪創投、中紡資產、中諮蘭德。在引入的同時,寶麗迪及其實控人與這4名投資者籤訂對賭協議。不過關於對賭協議的內容,寶麗迪並未披露。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IPO日報表示,如果公司上市後還存在對賭協議,會給股民的利益帶來不確定性,因此證監會是不支持的。所以申報IPO之前,企業都會解除對賭協議。
果不其然,寶麗迪的對賭協議於2019年4月解除,並於2019年6月報送申報稿。不過,寶麗迪在該申報稿中關於「對賭」隻字未提。
從收益來看,4位投資者增資寶麗迪時,每股價格為8.52元,公司整體估值為4.6億元。而寶麗迪此次創業板IPO擬募資4.7億元,發行不超過1800萬股。考慮稀釋作用後,4位投資者手中股份的增值率也有206.72%。
截至2020年8月13日,東方財富顯示,創業板實行註冊制後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9.2倍。以此計算,則4位投資者手中股份的增值率高達543.31%。
需要指出的是,寶麗迪存在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情況。
寶麗迪2017年至2019年向同一企業的銷售金額分別為5694.31萬元、7365.76萬元、2846.34萬元,採購金額分別為1.23億元、1.23億元、5941.92萬元。
▲採購銷售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對此,寶麗迪於申報稿中表示,對於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交易對手,公司在採購和銷售兩端分別交易,採購數量、金額和銷售數量、金額無配比關係,並非加工模式。
一位接近證監會人士對IPO日報表示,具體還需要結合商業背景、業務模式來考慮。對於IPO企業存在客戶和供應商重疊的情況,監管機構通常關注:1、同為客戶和供應商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是否符合行業特徵;2、雙方銷售及採購是屬於獨立購銷業務還是委託加工業務,會計處理上適用總額法還是淨額法確認;3、銷售及採購交易是否公允,雙方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特殊關係,是否存在利益輸送;4、在第一大客戶交易佔比逐年增加的情況下,還會關注公司是否對該客戶存在依賴,關注持續盈利能力等。
(文章來源:IPO日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