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果果,今天小編我要和大家介紹一個地方,這裡完完全全勝過了古巴比侖兩河流域的灌溉渠道,滿滿都是碧綠晶瑩的岷江水,很好奇是哪裡吧,那就跟著小編我一起去看看吧。
有關都江堰,有很多文筆可供紀念和讚美。身為今人,似乎只剩下面向離堆鞠躬,凳上安瀾索橋遠眺一番,再帶著滿腹的感慨離去。歸根結底,兩千多年的時間和一個「蜀守」,連他的任期都不確定,離我們還差得遠。
或許正是因為讀史讀得太祥熟,站在「魚嘴」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動,只想高呼一聲:「李冰萬歲!」遺憾的是,多年煉成的修養和眾多觀光客的目光阻止了我,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說:「謝謝你,李冰!你們真的為中國的文官官員爭了一口氣,樹了一塊碑!說實在,一介蜀守往大了說也不過相當於今天的一位省長而已。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李冰這個名字能夠佔據一方兩千年不朽,能夠在無計可施的官員中脫穎而出至今依然響亮,完全是由於他在治水方面的付出,得益於他在都江堰的生命…
世界文明史,無論東西方,早期都與洪水有密切聯繫,猶太人的諾亞方舟,中華先祖的女媧補天,都證明了人與水的頑強抗爭,由此或許可以說:與天地的抗爭,是人類開啟文明大門的第一步,這種抗爭遠遠地站在鐵血之戰之上!
不管怎樣,留到今天,仍然發揮著巨大作用的都江堰,肯定比淹沒在沙灘上的古巴比侖兩河流域的水渠,比古羅馬帝國的人工河道更能顯示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活力。因此,餘秋雨先生認為,「中國歷史上最令人興奮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這是完全正確的。
二千多年前,秦國崛起、統一的大業,迫切需要一個穩固、富足的後盾,李冰適時抵達四川,得天時地利,得千載難逢之機,更因其學識淵博、勤勞能幹、見多識廣,還能把握兵荒馬亂中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成就了這一偉大的水利事業,更因其功績被千秋萬代人銘記,為之讚頌。
與許多其他發明不同,都江堰絕不屬於「歪曲事實」的範疇,而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科學建設,是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李冰的努力,為中國的文人和官員們指出了一條可以名垂青史的金光大道,或許是他自己當時還沒有意識…
岷江水碧綠晶瑩,在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主體工程的指揮下,確保了整個成都平原千年來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旱旱由人;「深掏灘」。低洼堰」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經驗,至今為水利專家奉為聖明。就這樣,李冰值得我們大家去懷念!
我站在伏龍觀上,望著一江秋水,猶如訓練有素的兵陣,該左該右,我真想來想去,五體投地……懷古之餘,我突然想:如果今天的官吏文人,能有一點即使是只有李冰父子千分之一的建樹,今天的世界又會怎樣?插筆!
好啦,本期小編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我們下期再見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