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塞爾維亞學者:中國為世界各國應對疫情樹立了標杆...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使世界多國的國家醫療衛生系統陷入危機,迫使政府發布居家指導並強制保持社交距離,以防止本國的衛生系統不堪重負。

但受到影響的不僅是衛生系統,還有全球秩序。在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長期被認為社會穩定、經濟強大的西方發達國家,這場疫情暴露了它們的政治制度存在弱點。一些為抗擊疫情所必須採取的措施,同諸如「行動自由」等「民主制度」所一貫堅持的價值觀產生了衝突。在此壓力下,德國總理默克爾甚至不得不將「禁足令」修改為「社交禁令」。

圖片來源:路透社

1

中國政府對疫情反應果斷,這無疑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它為世界其他國家就如何應對此類危機樹立一個好榜樣。

當新冠病毒最先在武漢發現時,中國面臨的形勢遠比目前世界其他地區更為艱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且疫情暴發恰逢中國春節假期前不久,而春節是人員大規模流動和接觸的高峰期。此外,面對一種意外暴發的未知傳染病,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有應對經驗可以借鑑。

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果斷封鎖整個湖北省,顯然是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但卻至關重要的決定。此舉不僅減少了死亡人數,也控制住了感染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今,在比較各國應對疫情的統計數據時,應該記住的是,中國採取了嚴格的隔離措施。正是政府的嚴格管控,再加上全國人民的高度自律,才使中國有效遏制了病毒的傳播。

2

中國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願意幫助其他面臨同樣問題的國家,為世界各國應對疫情大流行樹立了標杆。

當世界多國為了限制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而關閉邊界時,一些國家也放棄了「團結、互助」等道德價值觀。例如病毒在義大利迅速蔓延,而歐盟其他成員國卻任由它自生自滅。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儘管歐盟成員國沒有幫助義大利和其他遭受重創的歐洲國家,但遠在萬裡之外的中國卻向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塞爾維亞等國提供了援助。除了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外,中國還通過舉辦視頻會議等方式,同各國分享抗擊新冠病毒的知識,並提供醫療設備和防護用品。中國的防疫經驗為整個國際社會提供了借鑑。

中國在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與其他國家團結合作的表現,令幾乎所有人為之稱讚,特別是對巴爾幹地區小國塞爾維亞來說,中國第一時間向其伸出援手尤其關鍵。

3

塞爾維亞國土面積小,人口少,但與中國情誼深厚。中塞關係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對華關係是當今塞爾維亞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塞爾維亞在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與中國發展了非常密切的外交關係。中塞雙方已經實現了許多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合作,如貝爾格勒跨多瑙河大橋(普平大橋)和匈塞鐵路。紫金礦業、河鋼集團等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的子公司吸納了大量就業,是塞爾維亞基礎工業產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自2017年起,塞爾維亞和中國實現互免籤證,促進了中國赴塞遊客人數的快速增長,也增進了中塞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中國人民在困難時期沒有忘記塞爾維亞朋友,他們反應迅速,不僅向塞爾維亞提供了大量必要的醫療設備,而且還派出了一支在抗擊新冠病毒方面經驗豐富的醫療專家隊伍,以支持塞爾維亞的抗疫鬥爭。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行動值得國際社會高度讚揚。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塞爾維亞人民也應該為擁有中國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作為塞爾維亞的患難之交,中國永遠值得我們尊重。

(作者系貝爾格勒大學政治學院研究員 Slavica Stamenic)

責編 | 王哲

編輯 | 張釗

(本文原載於中國日報旗下「觀中國」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塞爾維亞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洪超):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增長3.2%,實現由負轉正。對於中國經濟的穩步復甦,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卡塔麗娜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
  • 多米尼加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為世界各國樹立...
    來源:【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館】2020年4月30日,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張潤同多眾議院外事委員會舉行視頻會議,回顧建交兩周年來雙邊關係發展成績,介紹中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驗。政務參贊張步新在座。張潤大使表示,在中多建交兩周年之際,雙方舉行此次視頻會議具有特殊意義,感謝各位議員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支持雙邊關係發展。張大使介紹了中國疫情防控經驗做法,指出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應攜手應對疫情,而非甩鍋推責。中方感謝多社會各界對中方的聲援和支持,願繼續向多方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和技術支持,助力多方早日戰勝疫情,提升兩國全方位合作水平。
  • 中國戰「疫」,樹立國際「新標杆」
    人民網北京1月31日電 「中國不僅在為自己的人民抵禦病毒,還在前線為全世界戰鬥!」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阿爾及利亞網友Khalil這樣評價中國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所做的努力。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關乎全人類的戰「疫」中,中國政府採取果斷措施,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讚譽。
  • 【中國那些事兒】法國學者: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復興偉大進程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網2月6日電 法國著名學者、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David Gosset)近日在《中國日報》發表文章稱,面臨當前疫情危機,中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和協調及時透明,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這場疫情不會中斷中國的復興之路。文章認為,面對危機,當務之急是拯救生命並迅速控制疫情。現階段,醫學專家應處於舞臺中心。
  • 【中國那些事兒】法國學者: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復興偉大進程( / 1 )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法國著名學者、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David Gosset)近日在《中國日報》發表文章稱,面臨當前疫情危機,中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和協調及時透明,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這場疫情不會中斷中國的復興之路。文章認為,面對危機,當務之急是拯救生命並迅速控制疫情。現階段,醫學專家應處於舞臺中心。
  • 讀懂中國 | 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中國了不起的復甦為各國樹立了榜樣
    」11月21日上午,在以「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跨國公司的機遇」為主題的第三場平行研討會上,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埃夫發來視頻,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進行分享。 羅森在發言中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了不起的復甦為各國樹立了榜樣。在繼續建設國際秩序的規則與機制,實現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中國深刻理解這些任務的重要性。
  • 中國為全球戰「疫」雪中送炭
    近段時間,這樣的畫面正在全球多地上演,中國物資、中國經驗、中國專家持續馳援各國抗疫一線——目前,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寮國、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中國同歐盟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合專家組;中韓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中國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等國派遣醫療專家組,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合作
  • 塞爾維亞學者: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 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
    年終歲尾,環球資訊廣播對話多國各界人士,請他們就這一年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的意義、各自國家與中國的互動以及如何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等話題進行解讀。當地時間2020年3月21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醫療隊抵達貝爾格勒。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自到機場迎接,在現場,武契奇總統深情親吻塞中兩國國旗的一幕令很多人為之動容。拉傑瓦茨認為,這個細節既表明了塞中兄弟般的深厚友誼,更體現出塞中兩國合作應對挑戰的信心和決心。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3月上旬隨著中國抗擊疫情措施開始顯示出預期效果,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際社會日益堅信中國制度能夠發揮戰勝疫情的作用。德國《世界報》網站刊文指出:「面對緊急形勢,中國制度發揮出巨大效力。強大的應對措施只有在人力物力充足和管理完善的制度下才可能實現。」埃及《憲章報》刊文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正在取得越來越明顯的成效,也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類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 國際組織高度評價:中國為各國共抗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為各國共抗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國際組織、外國學術和智庫機構人士高度評價中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來自50餘個國際組織、外國學術和智庫機構的官員及專家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其所屬研究機構發來函電,高度評價中國採取的疫情防控舉措和取得的積極成效,表達對中國抗擊疫情的堅定支持
  • 「中國那些事兒」散布「中國道歉論」不如努力解決問題
    中國日報網3月9日電(陳衛華 韓寶儀)這段時間,國際社會正在努力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國一些政府高官和媒體人卻頻頻用「潑髒水」、「貼標籤」等汙名化手段指責中國。3月2日,美國福克斯新聞臺主持人傑西·沃特斯公然要求中國人為新冠肺炎疫情「正式道歉」。
  • 全球疫情反彈之下,中國「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嗎?
    可以推測,在中國境內「遊行」的病毒基本上已經被消滅了。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全國性的、超過一萬例病例的「大波」疫情可能不會發生,但局部地區數十例或者幾百例的「中波」「小波」疫情是極有可能會再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國「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策略實行和疫情控制都非常出色。
  • 最新,中國醫療物資抵達塞爾維亞!塞為何地處歐洲卻想到了中國?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據悉,自疫情在歐洲廣泛傳播後,塞爾維亞已進入緊急狀態,而該國並沒有第一時間求助歐盟,反而向中國發出求救信號。據塞爾維亞表示,歐洲不團結,中國是唯一能夠幫助塞爾維亞應對疫情的國家。塞爾維亞請求中國提供一切幫助,甚至請求中國派醫護人員來。據了解,歐盟已經全面禁止部分醫療防護設備的出口。因此,塞爾維亞已不能從歐盟國家進口醫療設備。
  • 《瀛寰志略》這本書,讓近代中國最先「開眼看世界」
    其實在當時,還有一位官員學者的作為被低估了,他就是徐繼畬,代表作《瀛寰志略》,這是近代中國最先「開眼看世界」的書籍。可惜,這麼重要的一本書,直到甲午戰爭失敗,洋務運動破產以後才得到國人重視。他在公務之餘,搜集了眾多介紹世界各國的資料書籍,還接觸了很多來華的傳教士。一個貫通中西的拼圖,在徐繼畬的腦海裡逐漸形成,他決定把所聽所學整理成冊,編寫一部完整的世界地理志。他用時五年,易稿數次,《瀛寰志略》就這樣誕生了。在這本書中,徐繼畬用八卦端隅坐標系定位各大洲,歐洲為乾首,亞洲為巽(xùn)股,中國的朝貢體系早已不能定義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反而被包圍,被威脅。
  • 已打美疫苗的塞爾維亞總理,更看好中國疫苗,因中國疫苗有四個優點
    對於中國生產的疫苗,塞爾維亞十分看好,如果大量訂購中國疫苗,這將是塞爾維亞應對疫情最有效的武器。 早在2020年春季,中國就曾向塞爾維亞支援了很多抗疫物資,為其提供寶貴的抗疫經驗。如今歐洲疫情加重,塞爾維亞疫情有所反彈,中國生產的疫苗將再次幫助其渡過難關。
  • 中國的發展之道值得各國借鑑和參與——訪塞爾維亞與中國俄羅斯...
    「記得2008年北京召開奧運會的時候,來自全球各國的領導人觀看了有著濃鬱中國文化、展現高超中國技術的開幕式表演,那是一場展現中國發展盛世的晚會。那一刻,世界人民的目光聚焦中國。」莫爾客奇回憶起他最初對中國產生巨大興趣的時刻。那一年,莫爾客奇正擔任塞爾維亞駐日本大使,雖然沒有來過中國,但他一直對中國很有興趣。他表示,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意識到中國已經崛起了。
  • 中國馳援雪中送炭 中國經驗世界共享
    近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以「碰肘」致意中國醫療隊員,義大利街頭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這感人至深的一幕幕,正是世界回應中國盡己所能施以援手的縮影。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在與國際社會的抗疫合作中持續展現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與擔當。中國馳援、中國經驗已然成為一盞明燈,指引著世界的抗疫之路。
  • 塞爾維亞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錄視頻感謝中國人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原標題: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錄製視頻向中國人民表示感謝 塞爾維亞的世界網壇名將——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在社交上媒體上髮長文感謝中國:還在與新冠病毒作鬥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了醫療專家組前往塞爾維亞,無私地向塞爾維亞提供援助,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
  • 全球戰「疫」之中國擔當與科技力量
    張文宏教授預計全球疫情會持續1-2年。萬裡尚為鄰,相助無遠近。在全球疫情進入「大流行」的關鍵時刻,中國克服自身困難,向義大利、塞爾維亞等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展現出了大國的道義與擔當。最讓我動容的是,中國援助塞爾維亞的6人專家醫療隊於當地時間3月21日抵達塞爾維亞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為表示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支持與幫助的深深謝意,在五星紅旗上獻上了他深情的一吻。02中國的科技公司也跟上了國家的步伐,為全球戰「疫」做貢獻。
  • 塞爾維亞駐華臨時代辦:中國為塞抗疫提供巨大幫助 兩國各領域合作...
    中國為塞爾維亞抗疫提供巨大幫助 坎迪亞斯認為,中國在全球抗疫行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多次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與各國共享抗疫經驗,「中國是第一個對塞爾維亞伸出援手的國家,不僅派遣了曾經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生,為我們提供專業知識和建議,還捐贈了兩座『火眼』病毒檢測實驗室,幫助塞成功應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