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受到影響,作為世界最有錢的國家 美國,同樣難倖免於難,2020年前8個月,美國發行的國債規模達到了7.7萬億美元,換句話說,美國向其它國家借了7.7萬億美元,來度過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
此時美國累積的債務已經高達26萬億美元,經濟不堪重負,許多行業瀕臨破產,甚至許多百年的高校也面臨相同的境況,隸屬富蘭克林大學,擁有百年創校歷史的厄巴納分校就宣布了破產,除了教育行業,美國的農產品也是首當其衝,美國的農民在這場疫情之下 陷入了絕望之中,各國經濟衰退 國際貿易中止,客戶的頻繁退單,讓大批的農副產品滯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完全擺脫疫情的影響,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美國農場主面臨的巨大壓力可想而知。他們急需一個大客戶來消化這些農副產品,而中國就是最好的人選,也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根據中油網的消息,我國打算從美國購入3000萬噸農產品,而且在今年的2月份就已經達成了協議,這對於美國的農場主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不過這份訂單並非是今年就要完成,而是會在近2年內分批完成,而許多農產主已經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截止6月份,美國已經有627個農場主接連破產,美國供應商手裡,也儲存著大批即將過期的商品,曾經大蕭條傾倒牛奶的一幕,可能要在美國再次上演,美國當局的額外救援,對於已經岌岌可危的農業來說也是杯水車薪,中國購入3000萬噸的農產品,總價值超過了2000億美元,如果貿易能夠順利地進行,這將成為美國農業的救命稻草,我國僅在第一季度,就購入了28萬噸豬肉以及豬肉製品,而且雙方還達成了四萬噸的豬肉協議,在美國大型屠宰場紛紛瀕臨倒閉的邊緣,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美國如今的農業債務,已經達到了4220億美元的峰值,如果情況得不到緩解,這將加劇美國經濟下滑的速度,並且已經逐步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原先是美國優勢的農業,可能會成為拖美國的後腿,想要解決當前的問題,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是關鍵 ,印度市場雖然龐大,可是印度買不起 也吃不下這些農產品,如今的印度經濟情況比美國還要糟糕,美國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市場。
中美之間的關係 相比大家心知肚明,美國農業陷入困局,為什麼我們還要出手幫助美國呢,不買不行嗎,反正世界這麼多個國家,我們想買點東西還不簡單嗎,想法雖然是好的 ,但實際上卻不能這麼做。
首先進口美國農產品,是在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我國是世界的加工廠,每年有大量廉價的商品出口美國,這樣就導致我們手裡攥著大把的美鈔,這筆錢是不能用於國內市場的,關於為什麼不能用,之前有詳細介紹過,這裡就不重複贅述。所以這筆錢我們用來買這些農產品最適合。
而且我國本身對於美國的農產品,就有很大的需求,一方面由於我國要確保糧食生產的安全,大部分耕地都種上了水稻,所以像大豆 玉米 花生這些農產品就沒辦法自給自足,需要大量的進口,尤其是美國進口的大豆,出油率要比國內大豆高出許多。
其次當年在加入WTO的時候,我們在農業領域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如今直止 等同於撕破了臉皮,這是我們目前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即使有點不爽,我們也不得不通過美國,進口一些農副產品,只不過美國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也許美國農場主的破產人數,就不止600人了,而美國經濟或許將提前遭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