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體教融合新觀察(上))

2020-12-22 人民網

編者按: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問題為各方廣泛關注。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推進體教融合提出了8個方面的具體措施。本版今起推出「體教融合新觀察」系列報導,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在青少年成長中,體育應當發揮什麼作用?從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教育開始,如何搭建起校園體育和競技體育之間的通路?青少年體育技能培養、賽事體系規劃如何融通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

這些多方關注的話題,在日前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從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到教育、體育部門整合學校比賽、U(年齡段)系列比賽;從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到暢通優秀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進入校園授課的途徑,同時提升體育教師的技能培訓……這份文件以系統性解決的思路,力促體教融合實現「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用實招破解難題,以新意打開新局。

疏通堵點,資源互補

「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從青少年實際需求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是《意見》制定的原則之一。」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表示,近年來,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在青少年體育活動、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際工作中還存在雙方目標任務缺乏深度匹配、有限資源未能有效融通等問題。在切實疏通體教融合的堵點,以思想融合、目標融合、資源融合、措施融合促進體教全面融合方面,這份文件「有很多乾貨」。

「《意見》明確了國民教育體系培養競技運動員的陣地作用。特別是新的競賽體系搭建起來以後,高水平運動員也可以從國民教育體系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大亮點。」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這意味著教育部門要承擔更多責任,但也正體現了體育回歸教育的宗旨。」此外,把原來分立的各種學生體育競賽統一起來,把培養競技運動員和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競賽有機結合起來,以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根基,更好地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也是《意見》重點發力之處。

「在資源優勢方面,教育和體育部門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中學生體育協會主席薛彥青說,「這些年來,體教融合在不同層面有了一些嘗試,取得了可喜成果。比如大體協和中國籃協、中國排協等深入合作,積極打通人才培養、選拔的平臺。現在,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培養的球員已經有人入選了國家男籃。同時,CUBA的水平不斷提高,影響力也走出校園,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轉變觀念,協調推進

體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應當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這些年來,為學生「減負」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是否依然過重,這與學生體質下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聯?「近年來,青少年體質下滑趨勢雖然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仍未實現扭轉,學校體育改革迫在眉睫。」王登峰說,學校要真正重視體育課,把對體育課的認識從「活動活動就行」,變成一個正規課程。應當聚焦「教會、勤練、常賽」,以此建立起校園體育新的評價體系。「在學校這個面向人人的體系中,應該讓人人都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都有機會成為包括體育在內的各類專業人才。」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體育是撬動素質教育的重要槓桿,理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在不久前落幕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有25名清華大學學生代表各省區市隊參賽並取得多項優異成績,這正是體教融合結出的碩果。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表示,「無體育,不清華」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從體育課不及格、不會遊泳不能畢業,到各類競賽蓬勃開展、校園運動隊奪得全國比賽冠軍,清華大學始終強調體育的育人功能,堅持普及和提高並重。

另一方面,作為中國競技體育重要的人才搖籃,傳統的體校培養模式也面臨挑戰,有待深化改革。自2004年開始,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區一級體校就取消了「三集中」(住、學、訓集中)辦學模式,採用了更為合理、更受歡迎的「一集中」(學生放學後集中訓練)。「體校學生的身份首先是學生,然後才是運動員,平衡好學習與訓練的關係至關重要。」上海市體育局原副局長郭蓓說,「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文化學習、影響他們的發展為代價去拿金牌。」

從強健體格到塑造人格,從掌握運動技能到有機會成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體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多元價值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時代的發展也要求體教融合向縱深推進,轉變觀念、匯聚合力,正是《意見》的指向。

破除藩籬,整合賽事

長期以來,體育和教育系統在賽事等方面有著各自獨立的發展路徑,彼此不兼容、不互通,成為體教融合的掣肘。針對這一難點,《意見》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階段學生體育賽事由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擬定賽事計劃,統一註冊資格」,有力破除了兩個系統賽事間的藩籬。合併全國青年運動會和全國學生運動會,改為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也是《意見》的具體舉措之一。

王立偉說:「今後,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階段學生體育賽事由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擬定賽事計劃,統一註冊資格。不會再出現參加一個系統的比賽就不被允許參加另一個系統比賽這種情況。」王登峰表示,「青運會90%的參賽選手都是普通學校的學生,與學生運動會合併有天然基礎。其中的設項問題,可以用合理分組的辦法解決,比如設置校園組、半職業組或職業組。學校還沒有開展或者開展較少的項目可以單獨設組,這對學校培養高水平運動員也將發揮引領作用。」

將培養競技運動員和面向所有學生的青少年賽事進行整合,將打開一片廣闊天地。「大體協、中體協舉辦的賽事已經涉及71個體育項目。」薛彥青說,接下來就要抓住機遇,全方位加強和各個單項體育協會的合作。「青少年賽事體系打通之後,要更注重發揮賽事的育人功能。學生群體基數龐大,讓體育伴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在此基礎上,也一定會湧現更多競技體育的好苗子。」

體教深度融合、有機融合,關乎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乎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更關乎一個民族的未來。《意見》的發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創造了新的環境和格局,體育與教育之間的橋梁正在紮實搭建。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5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更好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
    原標題:更好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   編者按: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問題為各方廣泛關注。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推進體教融合提出了8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本次會議旨在探討推進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綜合作用,提升體育教育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力度,打破機制壁壘,通過體教融合發揮高等院校優勢,為建設體育強國做出新貢獻。通過聚焦短板、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充分發揮體育院校價值功能,促進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通力合作,讓體育和教育相互交融,積極開創體教融合新局面。
  • 「體教融合」不是簡單的資源相加!只是活動身體的學校體育過時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於9月21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攝李建明表示,體教融合不光只是把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資源進行簡單的相加,主要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是要達到以文化、以體育育人的目的,使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體教融合是指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於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
  • 「五大融合」助體教融合落地生根
    筆者以為,要徹底改變現在體教結合、體教融合成效不佳的窘境,就必須堅持以目標融合為導向,把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總目標,促進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打造新的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工作體系。
  • 體教融合:推進青少年體育治理現代化
    為實現完整教育和釋放體育的育人功能,發揮體育在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二、治理主體:青少年體育多元化互融   新時代體教融合不是傳統行政思維背景下體育和教育部門的事業融合,而是以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為目標的全領域有機融合,形成普通學校、各級各類體校、社會體育組織互融互通的青少年體育治理格局,形成以普通學校、各級各類體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組織融合
  • 王登峰撰文探析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今天,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44卷第10期發表《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對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學校體育的價值定位及其改革方向進行分析。
  • 六組關鍵詞解讀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
    【詳細】 關鍵詞組二:改革、價值 三項改革:一是要實現學校體育在全面育人中的價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概括為要通過學校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的目標和功能。
  • 六組關鍵詞讀懂《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關鍵詞組二:改革、價值三項改革:一是要實現學校體育在全面育人中的價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概括為要通過學校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的目標和功能。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各界聚焦體教融合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孫龍飛)日前,來自體育界、教育界、企業界等各方代表齊聚北京,從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實踐出發,對我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 合浦體教融合 培養「文武雙全」人才
    新的歷史時期,體教深度融合,可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上升到國家層面。近年來,合浦縣各所學校將體育教育放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但體現了對體育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視,還令不少學子學得一門技能、掌握一門技術,考上理想的大學。
  • 全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聚鄭培訓「體教融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暉  今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了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的要求。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促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11月14日,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州開班。  據介紹,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體育主管部門推薦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近300人,參加了此次為期5天的培訓。
  • 體教融合 助力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
    (河南法制報記者 馬銳)體教融合大背景下,如何促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疫情防控常態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又會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和機遇?11月14日至18日,肩負破題使命的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州格瑞斯國際酒店舉辦。
  • 【體教】大體協與中國手球協會合作,推動手球體教融合
    今天下午,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申震與中國手球協會副主席王益民在東華大學共同籤署兩個協會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旨在通過拓寬手球後備人才培養渠道和推動手球項目體教融合為抓手,進一步促進中國手球運動的整體發展。
  • 深化體教融合 中國壘球學院在南京工業大學揭牌 - 國家體育總局
    深化體教融合 中國壘球學院在南京工業大學揭牌 發布時間:2020-12-1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任語 字體:
  • 山東濰坊打造體教融合先行先試「樣板區」
    在體教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行穩致遠?作為先行先試樣板區,濰城區堅持全域統籌、突出重點、特色鮮明、品牌凸顯,致力打造體教融合特色品牌學校「一超多強」新業態。以濰坊光正實驗學校為例,該校近幾年開設了專門的體育課程,通過籃球、手球、排球、桌球等特色體育課程,以普修和專修相結合,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 體教加速融合,體育用品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新華社上海9月30日電題:體教加速融合,體育用品業迎來發展新契機新華社記者林德韌、許東遠在2020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以校園群體為目標的體育用品企業不在少數。梁嘉華提到的文件,是今年9月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文件提出了有關體教融合的一系列舉措,提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訓練、競賽活動。支持大中小學校建設學校代表隊,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 樂動體育新目標,「體教融合」的背後是2021年大方向
    原標題:樂動體育新目標,「體教融合」的背後是2021年大方向   2020年即將過去,在過去一年體育行業各個板塊也都出現了全新的分化,這對於一眾行業從業者來說都是制定下一年發展
  • 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青少年體育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十三五」時期,青少年體育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新進展。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濟南市章丘區教體局積極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構建「體教融合」新格局
    為更好地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章丘區教體局本著「面向全體,注重普及,特色發展,全面提高」的原則,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讓體育成為立德樹人的載體,積極構建「體教融合」新格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