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是東北戰場的一場終極決戰,這也是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此戰歷經52天,很多東北戰場的名將都參加了這次戰役,但是卻有一位名將缺席了。此人不僅是東北戰場的重要開拓者之一,而且還是6縱隊司令員,那他去了哪裡呢?
他就是洪學智,洪學智當年跟隨黃克誠帶著新四軍第三師最早進入東北,後來他成為第六縱隊司令員,而六縱也是東北野戰軍的一個王牌主力縱隊,和前三個縱隊相比毫不遜色。
1848年3月,中共從全國整個戰局出發,決定把戰略決策首先放在東北戰場,他們決定採取"關門打狗"的戰法把國民黨軍關在東北,各個殲滅。在這個背景下,遼瀋戰役一觸即發。
此戰蓄謀已久,作戰計劃部署詳盡,為何參戰時少了洪學智這位領軍人物呢?原來作戰之前,洪學智被調離了前線,黃永勝帶著第六縱隊參加了遼瀋戰役。那麼洪學智去哪裡了呢?
林總讓洪學智去辦教育了,擔任上幹大隊長。上幹大隊就是負責訓練軍官,提高他們的軍事水平和作戰能力。林總考慮之前的戰爭規模小,很多都是遊擊戰和運動戰。此次戰役不同以前,需要大兵團大協同作戰,許多指戰員都需要重新學習,以適應新的戰場。於是林總主張開辦上幹大隊,他親自領導。
第一期的上幹大隊由陳伯鈞負責,現在舉辦第二期,物色上幹大隊長人選時,林總認為洪學智是最佳人選,所以特意把他從前線調過來。林總讓洪學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訓練內容要少而精,像組織一次戰役一樣,精心組織好上幹大隊的每一堂課。
第二期共有360位學員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的都是東北野戰軍的中級甚至高級軍官。林總要求培訓結束之後,他們都要準備打大仗,要直接適應新崗位的工作。沒想到第二期培訓剛結束,遼瀋戰役也結束了,所以洪學智錯過了此次戰役。
雖然沒有參加這場終極決戰,洪學智卻對這場戰役非常關心,大戰之前,他和林總有幾次徹夜長談,對於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洪學智都給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後來的事實確如洪學智所言。
上幹大隊工作結束了,洪學智又回到第六縱隊當司令員,而黃永勝去八縱當司令員。可見洪學智不但能打仗,能做政治工作,善於搞後勤,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他於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被人稱之為"六星上將"。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將軍去世,終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