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這場終極戰,東北名將都參加,而6縱司令員卻缺席,他去哪裡

2020-12-09 方哥說史

遼瀋戰役是東北戰場的一場終極決戰,這也是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此戰歷經52天,很多東北戰場的名將都參加了這次戰役,但是卻有一位名將缺席了。此人不僅是東北戰場的重要開拓者之一,而且還是6縱隊司令員,那他去了哪裡呢?

他就是洪學智,洪學智當年跟隨黃克誠帶著新四軍第三師最早進入東北,後來他成為第六縱隊司令員,而六縱也是東北野戰軍的一個王牌主力縱隊,和前三個縱隊相比毫不遜色。

1848年3月,中共從全國整個戰局出發,決定把戰略決策首先放在東北戰場,他們決定採取"關門打狗"的戰法把國民黨軍關在東北,各個殲滅。在這個背景下,遼瀋戰役一觸即發。

此戰蓄謀已久,作戰計劃部署詳盡,為何參戰時少了洪學智這位領軍人物呢?原來作戰之前,洪學智被調離了前線,黃永勝帶著第六縱隊參加了遼瀋戰役。那麼洪學智去哪裡了呢?

林總讓洪學智去辦教育了,擔任上幹大隊長。上幹大隊就是負責訓練軍官,提高他們的軍事水平和作戰能力。林總考慮之前的戰爭規模小,很多都是遊擊戰和運動戰。此次戰役不同以前,需要大兵團大協同作戰,許多指戰員都需要重新學習,以適應新的戰場。於是林總主張開辦上幹大隊,他親自領導。

第一期的上幹大隊由陳伯鈞負責,現在舉辦第二期,物色上幹大隊長人選時,林總認為洪學智是最佳人選,所以特意把他從前線調過來。林總讓洪學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訓練內容要少而精,像組織一次戰役一樣,精心組織好上幹大隊的每一堂課。

第二期共有360位學員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的都是東北野戰軍的中級甚至高級軍官。林總要求培訓結束之後,他們都要準備打大仗,要直接適應新崗位的工作。沒想到第二期培訓剛結束,遼瀋戰役也結束了,所以洪學智錯過了此次戰役。

雖然沒有參加這場終極決戰,洪學智卻對這場戰役非常關心,大戰之前,他和林總有幾次徹夜長談,對於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洪學智都給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後來的事實確如洪學智所言。

上幹大隊工作結束了,洪學智又回到第六縱隊當司令員,而黃永勝去八縱當司令員。可見洪學智不但能打仗,能做政治工作,善於搞後勤,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他於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被人稱之為"六星上將"。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將軍去世,終年93歲。

相關焦點

  • 東北野戰軍,取得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都是誰任司令員
    如果,從這12個縱隊中,評選出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分別都有哪些縱隊,有實力,有資格入選,以及它們的司令員都是誰擔任?(排名不分先後) 同時,也為東北野戰軍殲滅廖耀湘兵團贏得時間,也為遼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而司令員梁興初也是一位猛將,從東北戰場打到中國最西邊境線。歷經大小戰鬥無數,打了許多硬仗、惡仗、勝仗,多次受到嘉獎,羅帥曾讚譽他為「虎將」。
  • 東北野戰軍,這九大名將都有自己的綽號,都是什麼?
    很多開國將軍也有綽號,今天介紹一下東北野戰軍的幾位名將,他們的綽號流傳比較廣遠。第一位,旋風司令,韓先楚。這個早已是家喻戶曉,天下知名了。韓先楚是第三縱隊司令員,他帶出來的部隊就像一陣旋風,攻勢凌厲,打得敵人毫無招架之力,所以叫旋風縱隊。(韓先楚上將)韓先楚則被稱為旋風司令。
  • 他是41軍首任軍長,人稱司令員專業戶,為何缺席了韓戰?
    他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大軍區司令員,還當過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被人稱為司令專業戶。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力最強,名將最多的一支野戰軍,十大大將有三位,上將更是達到了18位,在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便有500多人,堪稱名將輩出。東北野戰軍擁有12個縱隊,每一個縱隊都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這三支縱隊堪稱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而他們的司令員也都是一代名將。第一縱隊李天佑一縱作為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之一,一縱在東北戰場上善於打硬仗,尤其四戰四平的戰鬥中,一縱一下子打出了名氣。
  • 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幾任司令員都是誰?他被稱為旋風司令
    全能將軍——曾克林曾克林是三縱隊的第二任司令員,1913年出生,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他1929年參加紅軍,先後擔任紅軍連指導員、紅二十八軍第三團參謀長等職務。抗日戰爭期間,曾克林歷任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
  • 東北野戰軍中,這3位縱隊司令員名氣最大,他們都是誰?
    東北野戰軍,規模在四大野戰軍中排在首位,遼瀋戰役打響前,東野已經有12個主力縱隊36個師,總兵力突破70萬,而東野炮兵縱隊的裝備實力,更是排在全國第一,可以說,當時的東野是兵力最多、裝備精良、後勤給力的最精銳野戰軍,東野打的著名戰役也有不少,那麼,這12個縱隊司令裡名氣最大的是誰呢
  • 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中將,他們是誰?
    東北野戰軍發展到第四野戰軍,總共有四大兵團。其實呀,在東北野戰軍時期,就已經有了兩個兵團,即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分別是第十二兵團和第十三兵團的前身。只不過,這兩個兵團首長後來的成就卻大不相同。第一兵團的司令員蕭勁光後來成為大將,兵團政委黃克誠也是大將,而第二兵團呢?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了開國中將。相比於第一兵團來說,第二兵團首長軍銜真的不高。那麼,第二兵團的司令員是誰呢?他就是程子華,當年紅二十五軍的軍長,紅十五軍團的政委,應該說在紅軍時期,程子華的級別非常高。
  • 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後成四野副司令員,55年為何沒有參加授銜?
    在抗戰勝利後,抗聯隊伍又投入到東北解放戰爭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但在建國後的55年授銜中,十大元帥和十大將都沒有抗聯出身的將軍,仔細留意的話在57位開國上將中也沒有來自抗聯的將軍,甚為遺憾。
  •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四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後來改稱第四野戰軍)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重大戰役,是作戰地域範圍最廣的一支野戰軍,為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立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東北野戰軍的四位副司令員都是誰?看看他們有什麼樣的輝煌成就?
  • 東野八縱司令員段蘇權,1955年僅授少將軍銜,後來擔任什麼職務?
    在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的12位縱隊司令員,後來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有3位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其中就有之前曾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的段蘇權。段蘇權是湖南茶陵人,出生於1916年,他很早就在家鄉參加了革命,經歷過湘贛根據地系列軍事鬥爭。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在根據地被極大的壓縮以後,東北民主聯軍進入了一段緩慢的發展時期,由於初期我軍各個部隊進入東北過於分散,因此無法集中力量,在退守北滿以後,東北民主聯軍內進行了系統的整合,以新招募的士兵和舊部隊,又重新組建了3個縱隊,即1縱、2縱、6縱,和3縱、4縱一起形成了東野早期的5大主力縱隊。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副司令員都有誰,當時年齡多大,最後什麼軍銜
    ,當然了,他在軍事上也有很高的造詣,紅軍時期他擔任過軍政治部主任,在抗戰時期,他在新四軍任職,等到解放戰爭中,他率部去了東北,曾經指揮參與指揮海南島戰役和起起萬山群島戰役,抗美援朝爆發後,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副司令員,並且主管後勤。
  • 長徵時他就是獨立師政委,後又是東野8縱司令員,為何暫授少將?
    他在長徵前就是黔東獨立師政委,解放戰爭中他又是東野8縱的司令員,而到了1955年授銜時,為何僅是個暫授少將? 這個他,就是段蘇權。
  • 遼瀋戰役中,參加解放瀋陽的東野三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瀋陽為東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是國民黨軍東北「剿匪」總部所在地。在遼瀋戰役中,1948年11月1日,東北野戰軍向瀋陽市區發起總攻。參加解放瀋陽的有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2縱隊、第12縱隊。那麼,這三個縱隊的司令員分別是誰?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李天佑是廣西臨桂人。解放戰爭時期,李天佑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38軍軍長、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
  • 東北最後一戰(中):黃永勝六縱血戰廖耀湘,林彪連連稱讚
    此時我軍、五縱、六縱正隱蔽在廖耀湘兵團後方,如果廖耀湘想要撤回瀋陽,那麼五縱、六縱就可以堵住他的退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於24日夜接到總部命令,要他們以強行軍速度插到半拉門地區,防止敵人撤退。六縱連夜行動,於25日中午到達預定位置,正積極構築工事準備作戰。
  • 他是蔣介石心腹愛將,揚言六個月就收復東北,剛開戰就被滅4個主力師
    時任八縱司令員黃永勝 秋季攻勢開始前的一個月,東北民主聯軍在劉亞樓參謀長的組織下,又擴建四個縱隊並組建了炮兵司令部。其中:以原西滿獨立師為基礎,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鄧華任司令員,陶鑄任政治委員:以原冀熱遼獨立第十三、十六、十八旅組成第八縱隊,黃永勝任司令員,劉道生任政治委員;以原冀東部隊為基礎,組成第九縱隊,詹才芳任司令員,李中權任政治委員;以原獨立第一、二師及東滿獨立師,組成第十縱隊,梁興初任司令員,周赤萍任政治委員;以原炮兵旅為基礎,組建了炮兵司令部,朱瑞任司令員,邱創成任政治委員;還組建了民主聯軍後勤司令部
  • 他揮師東北,帶兵入關,一位少將帶出三位少將,堪稱奇蹟
    江潮是河北定縣人,1917年出生,被任命為第6團團長,三人年齡相仿,履歷也驚人地相似。主力部隊出山海關之後,為理清戰鬥序列,這幾個團在不同的時期都統一納入到東北民主聯軍一縱、東野一縱、四野萬歲軍38軍麾下,羅華生作為師長以及所帶領的三位團長後來都作出巨大貢獻,建國後因功勳卓著,均被授予少將軍銜。
  • 他姓龍,湖南人,擔任過新疆、湖南、廣東等軍區司令員,他是誰?
    第43軍,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前身可以追溯到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這支部隊參加過南昌起義,以及參與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等戰鬥,一直延續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
  • 遼瀋戰役中的東北野戰軍「第一主力師」,曾鏖戰平型關,所向披靡
    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在眾多能徵慣戰的部隊中,第2縱隊第5師打出了軍威,戰績卓著,令人矚目,堪稱東北野戰軍「第一主力師」。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錦州戰役是場重頭戲,而在攻打錦州之前,能否順利拿下義縣,則成了整場戰役的關鍵。
  • 各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番號,唯獨東野有,縱隊司令還是一位名將
    而且有意思的是,各野戰軍第六縱隊都是王牌縱隊(縱隊司令員也都是名將),像大家耳熟能詳的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羅元發,中野的第六縱隊王近山,華野的第六中隊王必成,包括東野的洪學智都是各野戰軍響噹噹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