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項目質量管理

2021-01-19 騰訊網

PMP指的是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它是由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發起的,嚴格評估項目管理人員知識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質的資格認證考試。該文章內容基於PMBOK第六版總結而得。

重 點 知 識

「規劃質量管理」、「管理質量」、「控制質量」相互影響、交疊進行,沒有先後順序。

「管理質量」的重點是審計,需要對「規劃質量管理」的結果和「控制質量」的結果都審計。

管理質量是所有人的共同職責,包括:項目經理、項目團隊、項目發起人、執行組織的管理層,甚至是客戶。

管理質量過程的作用:做出合格質量;建立信心(客戶/團隊);滿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審計質量要求和質量控制測量結果;改進生產過程。

質量成本(COQ)是指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評價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達到要求而發生的所有成本。

質量成本包含一致性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一致性成本包含預防成本和評估成本,非一致性成本包含內部失效成本和外部失效成本。

流程圖:追溯過往步驟(向上)查找原因;對於未來(向下)做預測;製作SIPOC模型。

因果圖(魚骨圖/why-why分析圖/石川圖/ISHIKAWA圖):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帕累託圖:遵守「二八原則」,可以找到最主要的原因。

散點圖(相關圖):顯示2個變量間的關係,找到引起2個變量問題的共同原因。

問題解決方法通常包括的因素有:定義問題;識別根本原因;生成可能的解決方案;選擇最佳解決方案;執行解決方案;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質量報告可能是圖形、數據或定性文件;其中包含的信息可幫助其他過程和部門採取糾正措施,以實現項目質量期望。

質量報告的信息可以包含團隊上報的質量管理問題,針對過程、項目和產品的改善建議,糾正措施建議(包括返工、缺陷/缺漏補救、100%檢查等)以及在控制質量過程中發現的情況的概述。

控制圖主要作用:用來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

控制圖具體功能:查明何時發生了特殊原因引起的變化,導致該過程失控;評價過程變更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改進效果;提醒人們在還有時間解決問題時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

控制圖經驗總結:控制界限通常設在±3西格瑪的位置;控制線外異常;7點原則(7點同側,或7點同趨勢,過程算異常,需要糾正);當過程被認為是在控制之內時不應調整,可以進行質量改進。

質量管理詳細內容

一、項目質量管理包含的過程

「規劃質量管理」、「管理質量」、「控制質量」相互影響、交疊進行,沒有先後順序。

「管理質量」的重點是審計,需要對「規劃質量管理」的結果和「控制質量」的結果都審計。

二、現代質量管理理念

五個基本理念:客戶滿意、預防勝於檢查、持續改進(PDCA)、管理層的責任(85%)、與供應商的互利合作關係。

一個基本前提:項目質量管理需要兼顧項目管理與項目產品兩個方面。

三、質量和等級,精確和準確

質量(ISO9000):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等級:對用途相同但技術特性不同的產品或服務的級別分類。

精確:重複測量的結果非常聚合,離散度很小。

準確:測量值非常接近實際值。

四、五種質量管理水平

按有效性遞增排列的五種質量管理水平如下:

讓客戶發現缺陷: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擔保問題、召回、商譽受損和返工成本。

先通過控制質量檢測和糾正缺陷:再將可交付成果發送給客戶。該過程會帶來相關成本,主要是評估成本和內部失敗成本。

通過質量保證檢查並糾正過程本身:不僅僅是特殊缺陷。

將質量融入項目和產品的規劃和設計中√

在整個組織內創建一種關注並致力於實現過程和產品質量的文化。

五、裁剪考慮因素

政策合規與審計:組織有哪些質量政策和程序?組織使用哪些質量工具、技術和模板?

標準與法規合規性:是否存在必須遵守的行業質量標準?需要考慮哪些政府、法律或法規方面的制約因素?

持續改進:如何管理項目中的質量改進?是在組織層面還是在單個項目層面進行管理?

相關方參與:項目環境是否有利於相關方及供應商合作?

六、關于敏捷/適應型環境的考慮因素

敏捷方法要求多個質量與審核步驟貫穿整個項目,而不是在面臨項目結束時才執行。

循環回顧,定期檢查質量過程的效果;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建議實施新的質量改進方法;後續回顧會議評估試驗過程,確定是否可行、是否應繼續、或做出調整,或者直接棄用。

為促進頻繁的增量交付,敏捷方法關注於小批量工作,納入儘可能多的項目可交付成果的要素。

小批量系統的目的是在項目生命周期早期(整體變更成本較低)發現不一致和質量問

題。

七、質量政策(Policy)

由高級管理層頒布的、確定組織質量工作方向的質量政策。

執行組織的產品質量政策經常可「原樣」照搬到項目中使用。

如果執行組織沒有正式的質量政策,或項目涉及多個執行組織(如:合資項目),項目管理團隊就需要為項目制定質量政策。

無論質量政策源自何處,項目管理團隊必須通過適當的信息發布,確保相關方完全了解項目所使用的質量政策。

八、專有的質量管理方法

六西格瑪:每100萬個機會中只3.4個錯誤Minitab。

精益六西格瑪: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的結合,其本質是消除浪費。

質量功能部署:把顧客對產品的需求進行多層次的演繹分析,轉化為設計和工藝要求等。

CMMl: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目的是幫助軟體企業對軟體工程過程進行管理和改進,增強開發與改進能力。

全面質量管理:鼓勵全公司及所有員工共同致力於持續改進其本職工作質量以提高產品質量。

九、規劃質量管理

定義:識別/制定質量標準(質量政策[由上至下],質量測量指標);記錄如何達到(質量管理計劃[how])。

作用:在整個項目期間如何管理和核實質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發生時間: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十、規劃質量管理

十一、數據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概念:對每個質量活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商業論證),比較可能成本與預期效益。

投入 = 回報,質量免費

十二、數據分析——質量成本(COQ)

十三、質量成本(Cost of Quality)

十四、數據表現——流程圖

*流程圖也叫過程圖。

*基本要素:活動、決策點、分支、並行、處理順序。

*是對一個過程的圖形化表示

*四點用途:

- 了解和估算一個過程的質量成本

- 追溯過往步驟(向上)查找原因

- 對未來(向下)做預測

- 製作SIPOC模型

十五、SIPOC模型

* SIPOC模型是質量大師戴明提出來的組織系統模型

* Supplier 供應者;Input 輸入;Process 過程;Output:輸出;Customer 客戶

十六、數據表現——矩陣圖

矩陣圖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標之間的關係強弱。

根據可用來比較因素的數量,項目經理可使用不同形狀的矩陣圖,如L型、T型、Y型、X型、C型和屋頂型矩陣。

在本過程中,它們有助於識別對項目成功至關重要的質量測量指標。

十七、測試與檢查的規劃

在規劃階段,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決定如何測試或檢查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以滿足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滿足產品的績效和可靠性目標。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測試方式:

軟體項目:α測試和β測試。

建築項目:強度測試、製造和實地測試的檢查、工程的無損傷測試。

十八、質量管理計劃

* 描述如何實施執行組織的質量政策

* 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詳細或高度概括

* 在項目早期進行評審,以確保決策是基於準確信息的(更加關注項目的價值定位,減少返工)

* 包括:

√項目採用的質量標準;

√項目的質量目標;

√質量角色與職責;

√需要質量審查的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過程;

√為項目規劃的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活動;

√項目使用的質量工具;

√與項目有關的主要程序;

十九、質量測量指標

* 是一種操作性定義。

* 用非常具體的語言,描述項目或產品屬性以及控制質量過程將如何驗證符合程度。

* 測量指標的例子包括:按時完成的任務的百分比、以CPI測量的成本績效、故障率、識別的日缺陷數量、每月總停機時間、每個代碼行的錯誤、客戶滿意度分數,測試計劃所涵蓋的需求的百分比(即:測試覆蓋度)。

* 測量指標可允許的變動範圍叫公差。

二十、管理質量

* 定義:把組織的質量政策用於項目,並將質量管理計劃轉化為可執行的質量活動。

作用:提高實現質量目標的可能性,以及識別無效過程和導致質量低劣的原因(審計)。

* 發生時間: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 管理質量有時被稱為「質量保證」,但「管理質量「的定義比「質量保證」更廣,因其可用於非項目工作。

* 管理質量包括所有質量保證活動,還與產品設計和過程改進有關。

* 管理質量的工作屬於質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二十一、管理質量

* 管理質量是所有人的共同職責,包括:項目經理、項目團隊、項目發起人、執行組織的管理層,甚至是客戶。

* 在敏捷項目中,整個項目期間的質量管理由所有團隊成員執行;在傳統項目中,質量管理通常是特定團隊成員的職責。

* 管理質量過程的作用: - 做出合格質量; - 建立信心(客戶/團隊); - 滿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 - 審計質量要求和質量控制測量結果(確保使用合理標準); - 改進生產過程(提高過程和活動的效率與效果,獲得更好的成果和績效,提高相關方的滿意程度)。

二十二、管理質量

二十三、數據表現——因果圖

* 1953年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創造了一種極方便又有效的原因分析法。

* 因果圖又稱「魚骨圖」、「why-why分析圖」、「石川圖」、「ISHIKAWA圖」。

* 直觀地顯示各種因素如何與潛在問題或結果相聯繫,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 用於找出控制圖中產生特殊偏差的非隨機原因,來消除特殊偏差。

* 因果圖還可用於風險識別(識別風險起因)。

二十四、數據表現——直方圖

* 概念:描述集中趨勢、分散程度、統計分布形狀。

* 利用數字和柱形的相對高度,直觀表示引發問題最普遍的原因,不考慮時間因素影響(非過程監控)。

* 示例:橫軸是問題各個原因,縱軸是各個原因的發生次數。

二十五、帕累託圖

* 按發生頻率排序的特殊直方圖,顯示每種已識別的原因分別導致了多少缺陷。

* 80/20原則,排序的目的是為了有重點地採取糾正措施。

* 降序排列,涵蓋100%的可觀察結果。

* 項目團隊首先要處理那些導致最多缺陷的原因。

* 關鍵詞:排序,最重要

二十六、數據表現——散點圖

* 散點圖又稱相關圖。

* 顯示2個變量間的共同原因。

* 找到引起2個變量問題的共同原因。

* 需要在散點圖上標出因變量和自變量。

* 數據點越接近對角線,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就越密切。

* 相關性:正比例(正相關),負比例(負相關),不存在(零相關)。

二十七、(質量)審計

* 獨立的結構化審查。* 通常由項目外部的團隊開展,如:組織內部審計部門、項目管理辦公室(PMO)或組織內部或外部的審計師。

* 可確認項目活動是否遵循了組織和項目的政策。

* 作用: - 識別全部正在實施的良好及最佳實踐

- 識別所有違規做法、差距及不足

- 分享所在組織和/或行業中類似項目的良好實踐

- 積極、主動地提供協助,以改進過程的執行,從而幫助團隊提高生產效率

- 強調每次審計都應對組織經驗教訓知識庫的積累做出貢獻

* 質量審計還可確認已批准的變更請求。

二十八、面向X的設計

* 面向X的設計(DFX)是產品設計期間可採用的一系列技術指南,旨在優化設計的特定方面,可以控制或提高產品最終特性。* DFX中的「X」可以是產品開發的不同方面,例如:可靠性、調配、裝配、製造、成本、服務、可用性、安全性和質量。

* 使用DFX可以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提高績效和客戶滿意度。

* 典型的DFX方法如下:

- DFA:面向裝配的設計

- DFM:面向製造的設計

- DFI:面向檢驗的設計

- DFS:面向維修的設計

- DFR:面向回收的設計

- DFC:面向成本的設計

- DFQ:面向質量的設計

二十九、問題解決

* 發現解決問題或應對挑戰的解決方案。* 它包括收集其他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創造性的、量化的和/或邏輯性的解決方法。

* 有效和系統化地解決問題是管理質量和質量改進的基本要素。

* 問題可能在控制質量過程或質量審計中發現,也可能與過程或可交付成果有關。

* 使用結構化的問題解決方案有助於消除問題和制定長久有效的解決方案。

* 問題解決方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 定義問題;

- 識別根本原因;

- 生成可能的解決方案;

- 選擇最佳解決方案;

- 執行解決方案;

- 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三十、質量改進方法

* 質量改進的開展,可基於質量控制過程的發現和建議、質量審計的發現,或管理質量過程的問題解決。* 計劃 - 實施 - 檢查 - 行動(PDCA)和六西格瑪是最常用於分析和評估改進機會的兩種質量改進工具。

三十一、質量報告

* 質量報告可能是圖形、數據或定性文件。

* 其中包含的信息可幫助其他過程和部門採取糾正措施,以實現項目質量期望。

* 質量報告的信息可以包含團隊上報的質量管理問題,針對過程、項目和產品的改善建議,糾正措施建議(包括返工、缺陷/漏洞補救、100%檢查等)以及在控制質量過程中發現的情況的概述。

三十二、控制質量

* 定義:為了評估績效,確保項目輸出完整、正確且滿足客戶期望,而監督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執行結果。* 作用:核實項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經達到主要相關方的質量要求,可供最終驗收。

* 發生時間: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 控制質量過程確定項目輸出是否達到預期目的,這些輸出需要滿足所有適用標準、要求、法規和規範。

* 控制質量過程的目的是在用戶驗收和最終交付之前測量產品和服務的完整性、合規性和適用性。

* 控制質量的努力程度和執行程度可能會因所在行業和項目管理風格而不同。

三十三、控制質量

* 項目管理計劃 + 工作績效數據 -> 數據分析 -> 工作績效信息

* 測試與評估文件 -> 測試/產品評估 -> 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 可交付成果 -> 檢查 -> 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三十四、數據收集——核對單(Checklists)

* 結構化工具。* 用於質量控制過程。* 基於項目的不同要求和實踐,可簡可繁。

* 應該涵蓋範圍基準中的驗收標準。* 核對單可能會不夠全面。

三十五、數據收集——核查表(check sheets)

* 核查表也叫計數表(tall sheets)* 實時記錄結果

* 用一些圖案、符號表示核查的結果

* 有效收集潛在質量問題的有用數據* 收集屬性數據比較擅長* 核查表 + 帕累託圖

三十六、數據收集——統計抽樣

* 關鍵:確定抽樣的頻率和規模,選取的樣本可以代表全局。* 思考:最大的好處:是解決成本嗎?

* 使用場景:樣本多,概率統計。

三十七、測試/產品評估

* 測試是一種有組織的、結構化的調查,旨在根據項目需求提供有關被測產品或服務質量的客觀信息。

* 測試的目的是找出產品或服務中存在的錯誤、缺陷、漏洞或其他不合規問題。

* 用於評估各項需求的測試的類型、數量和程度是項目質量計劃的一部分,具體取決於項目的性質、時間、預算或其他制約因素。

* 測試可以貫穿於整個項目,可以隨著項目的不同組成部分變得可用時進行,也可以在項目結束(即交付最終可交付成果)時進行。

* 早期測試有助於識別不合規問題,幫助減少修補不合規組件的成本。

* 不同應用領域需要不同測試:

- 軟體項目測試: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黑盒測試、白盒測試、接口測試、回歸測試、σ測試等。

- 建築項目測試:水泥強度測試、混凝土和易性測試、在建築工地進行的旨在測試硬化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的無損傷測試,以及土壤試驗等。

- 硬體開始測試:環境應力篩選、老化測試、系統測試等。

三十八、數據表現——控制圖

* 主要作用:

- 控制圖用來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

- 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

* 具體功能:

- 查明何時發生了特殊原因引起的變化,導致該過程失控。

- 評價過程變更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改進效果。

- 提醒人們在還有時間解決問題時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

* 兩對概念:

- 規格的上限和下限:反映了可允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據協議要求而制定。

- 控制上限和下限:反映了必須採取糾正措施的位置,由項目經理和相關方設定。

* 經驗總結:

- 控制界限通常設在±3西格瑪的位置。

- 控制線外異常。

- 7點原則(7點同側,或7點同趨勢,過程算異常,需要糾正)。

- 當過程被認為是在控制之內時不應調整,可以進行質量改進。

三十九、質量責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慧翔天地PMP」公號

相關焦點

  • 8Manage PM:如何做好項目質量管理?
    通過將定義與客戶或利害關係人聯繫在一起,質量管理的焦點可以有所縮減,這意味著它更有可能實現其目標。  項目質量管理概念  項目質量管理包括用於確定和實現項目可交付成果的質量的過程和活動。項目經理監督項目質量管理計劃的實施,其主要想法是提供符合客戶或利害關係人要求的產品或服務,這樣做需要了解與項目質量管理相關的各種概念。
  • 何為項目管理?項目管理及開展項目管理五大基本步驟請收好!
    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是將知識、技能、工具與技術應用於項目活動,以滿足項目的整體要求。直觀上來說,項目管理就是項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項目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以實現項目的目標。
  • 項目工程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問題分析
    項目工程建設的關鍵問題在於工程質量問題,而工程質量的保證是取決於工程質量管理運行機制的運作效果。任何項目工程的建設質量可以說都關係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關係到人民的生活的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建設具有積極作用。所以,在其運行機制上不可以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 項目管理:項目管理辦公室職能,你了解多少?
    對於項目管理的企業,由於業務的不斷擴展,項目數也在不斷地增長,為了管控企業全部項目的履約情況,一般都會設立一個項目管理辦公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MO。它是來幫助項目經理履行職責的組織團體,每一個項目管理辦公室人員在工作上也要求跟項目經理一樣,盡職盡責,認真完成工作上的每一項事務。
  • 2020諮詢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複習資料: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
    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是項目策劃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規定了工程項目投資建設的基本組織模式,以及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各參與方所扮演的角色及合同關係,在某些情況下,還要規定項目完成後的運營方式。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確定了工程項目管理的總體框架、項目參與各方的職責、義務和風險分擔,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合同管理方式,以及建設速度、工程質量和造價。
  • 中原網球中心二期項目黨工團活動提升質量管理
    如何將黨工團工作融入質量管理促品質提升?中建八局二公司中原網球中心二期項目有妙招兒。記者了解到,日前,中原網球中心二期項目工程持續開展了一系列「黨工團+」活動,使黨工團工作融入到了質量管理並且促進了工程品質的提升。
  • 項目管理的八大會議
    (3)項目經理要向相關干係人匯報項目計劃,但此時的計劃是非常粗略的計劃,不能用於指導項目執行。用於指導項目執行的項目管理計劃需要滾動式規劃漸進明細,通過制定項目管理計劃過程組才能得到真正的項目管理計劃。
  • 如何規劃項目,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
    對項目經理而言,項目管理既是一種執行能力,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實際上,項目能夠有效的運行,同時也意味著管理思路更清晰,讓任務更簡單化,完成更高效。怎樣進行項目計劃以提高管理效率?項目管理簡單化。要注意不要把簡明、籠統、模糊搞混。
  • 什麼是項目風險?如何做好項目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影響項目是否成功的關鍵。因此如何做好項目風險管理,是每一個項目經理必須深思熟慮的問題。什麼是項目風險?項目風險是指不確定的事件或條件可能會發生並對項目結果產生影響。
  • 2021年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典型例題: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的政府監督
    1Z204070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的政府監督1Z204071 政府對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的職能與權限1Z204072 政府對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的內容與實施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A.生產過程監督B.工程實體質量監督C.工程質量行為監督D.施工管理狀況監督『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工程實體質量監督,是指主管部門對涉及工程主體結構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實體質量情況實施監督
  • 外貿管理軟體項目管理需要知道的控制點
    外貿ERP軟體項目的成功實施當然離不開人力資源的保障體系,在人力資源方面企業內部應該成立一個自上而下的項目組織。項目的人力資源管理,首先是明確每一項任務由哪些人來完成,在此基礎上形成項目的人力資源矩陣。 有一句大白話,一切問題最終都會歸結到人上。可見外貿ERP軟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多重要。因此,實施團隊的好壞是項目實施成敗的關鍵。
  • 常態化督導·制度化管理——深圳福田區政府投資項目工程質量不斷...
    7月29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區建築工務署召開了2020年第二次工程項目管理會議。會議對今年5~6月份的在建工程項目安全質量巡查評估結果進行了通報,宣貫了福田區建築工務署管理制度及規定,並對6月安全生產月期間安全專題培訓考核成績優異的參建單位進行了通報表揚。
  • 中小企業如何做好IT項目管理?
    然而,採用正確的IT項目管理系統(http://www.8msaas.cn/project/technology.html)有助於消除成功完成這些項目所面臨的許多障礙。本文將引導你完成正確使用項目管理系統管理一個IT項目所需的步驟。
  • 中小企業如何做好IT項目管理
    尤其是技術的不斷變化,給IT項目額外增添了風險因素。然而,採用正確的IT項目管理系統有助於消除成功完成這些項目所面臨的許多障礙。本文將引導你完成正確使用項目管理系統管理一個IT項目所需的步驟。第一階段:定義定義階段看似非常基礎,但可能是整個項目最重要的階段。在這個初始階段,你的企業正式定義討論中的項目目的和項目範圍。
  • 強化項目成本管理,推動項目成功
    了解什麼是項目成本管理(http://www.8manage.cn/company/201909231458271156.html),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項目成本管理,可以幫助企業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在這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什麼是項目成本管理,它的好處和在它的實施中所涉及的步驟。什麼是項目成本管理?
  • 強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 河北落實項目質量終身責任承諾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近日,河北省住建廳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嚴格落實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承諾制,強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通知規定,河北行政區域內參與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施工圖審查、檢測和預拌混凝土生產單位及其質量責任人員均需籤訂承諾書,單位法定代表人和項目負責人分別需要籤署《法定代表人授權書》和《工程項目負責人質量責任承諾書》。
  • 管理會計PCMA精選:價值創造,管理會計助力航空科研項目管理
    多項目並行條件下提升管理質量的迫切需要 多項目並行,如何有效分配和使用資源,如何保質保量完成所有任務、實現研製目標,如何合理控制項目研發成本、提升項目管理質量,這些都是航空科研院所在多項目並行中管理面臨的最大挑戰和難題。強化管理會計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運用,將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4.
  • 項目管理的五大過程
    項目管理的五大過程一、啟動* 被提出問題或者是機會是什麼?* 項目是符合項目經理要求?* 項目團隊是否根據計劃完成項目?* 獲得了哪些有助於今後項目的信息?* 項目管理方法起到了怎麼樣的作用?* 項目班子合作怎麼樣?
  • 項目管理的組成部分
    項目包含幾個關鍵組成部分,需要有效的管理這些組成部分,項目才能成功完成。1.項目生命周期項目生命周期指項目從啟動到完成所經歷的各個階段,一般將項目劃分為「需求分析、設計方案、執行方案、項目結尾」四個階段。2.項目階段項目階段是一組有邏輯關係的項目活動的集合,通常以一個或多個可交付成果的完成為結束。
  • 產品經理學項目管理01:產品經理為啥要學項目管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職場中要掌握多種技能,面對每天從各方過來的需求以及項目的跟進,各種情緒就是找上門來;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經理為啥要學項目管理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產品經理靠想,項目經理靠做,似乎產品經理更加「高級」一點,但是崗位其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相反,高級產品經理(部門經理)往往必須具備項目管理的特質,比如如何規劃方向,管理進度,管理調動資源,控制成本,保障質量,協調多方關係等等。蘇傑老師上面也不是說:「產品經理也應具備一定的項目管理能力」;一個好的項目經理不一定是產品經理,但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一個好的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