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巨頭紛紛虧損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2020-12-17 中國網財經

  時尚品牌拉夏貝爾的年報姍姍來遲,一發出就引發市場關注,年報顯示,2019年,拉夏貝爾營收76.66億元,同比下降24.66%,虧損21.6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虧損20.1億元。財報發布後,連續兩年虧損的拉夏貝爾戴上了退市預警的「帽子」,代碼變更為「ST拉夏」,如果持續虧損,拉夏貝爾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中國Zara」的風光不再,真正的Zara日子也不好過,Zara母公司宣布關閉1000—1200間實體分店,GAP旗下品牌OldNavy也在今年年初撤出了中國市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快時尚品牌都陷入關店危機中,危機背後,是快時尚品牌流失年輕人市場的事實。

  沒有跟上服裝行業調整步伐

  2014年,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三年後登陸上交所,也是首個在滬港兩地上市的服裝品牌。拉夏貝爾集團旗下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 7 Modifier及 La Babite等多個品牌,目前有4878家線下門店,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線城市,二線城市收入佔比達36.3%。

  在巔峰時期,拉夏貝爾的線下門店將近9000家,如今門店數量近乎「腰斬」。從數據可以看出,拉夏貝爾以直營渠道為主,固定的房租、人力造成其極大的盈利壓力,從2019開始,拉夏貝爾就主動收縮,加快關閉虧損以及低效門店。年報指出,由於公司關店等影響導致全年銷售收入下滑,報告期內毛利額減少約16.2億元,2019年度整體毛利額較上年同期總額減少約22.2億元,由於已關閉門店一次性確認裝修產生的費用,導致虧損人民幣1.5億元。為了回籠資金,拉夏貝爾開始清庫存,大幅打折清倉過季服裝,這讓它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65.3%下降到57.7%,資產減值達到7億多元。

  對於拉夏貝爾目前面臨的境遇,創始人邢加興曾反思:「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是低端大眾的女裝受到了很大的挑戰,而且居民消費信心也不足。內因是我們沒有跟上服裝行業調整的步伐,沒有做好提前的防禦措施。」

  快時尚品牌加快關店止損步伐

  對於未來的發展,拉夏貝爾採取的策略是繼續收縮非戰略業務,聚焦女裝品牌發展,降低固定成本的費用支持。拉夏貝爾旗下各個品牌的營收數據,幾乎是全線虧損。按照其未來規劃,關店計劃還將繼續,而男裝、童裝等非戰略業務則可能被捨棄。

  不僅是被稱為「中國Zara」的拉夏貝爾,真正的Zara也面臨著關店危機。時裝品牌Zara母公司西班牙企業Inditex公布了截至今年4月底的3個月業績,期內收入為33億歐元,淨虧損4.09億歐元,去年同期盈利7.34億歐元。同時,Inditex決定2020年及2021年關閉Zara1000—1200間實體分店,相當於其全球門店總數的13%至16%。

  「因國際業務策略調整,計劃退出中國市場。所有OldNavy線下以及線上門店預計於2020年3月1日起停止營業。」美國快時尚集團GAP也於今年年初撤掉了在中國市場的子品牌OldNavy。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第一財季內,其銷售額為21.07億美元,同比降低43%,淨虧損達到9.32億美元。

  6月24日,英國潮品牌Superdry(極度乾燥)宣布將暫別中國內地市場。7月起,極度乾燥自營門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

  其實自2018年開始,就有不少快時尚品牌相繼撤出中國市場:2018年TOPSHOP宣布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的合作並關閉天貓旗艦店;2018年NewLook宣布關閉中國店鋪和天貓旗艦店;2019年美國品牌Forever21在官網上發布消息宣布線上線下中國門店相繼關閉,並同步從歐洲、日本市場退出。

  原創力弱、產品不具吸引力等是硬傷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國際快消品牌的撤出,一個是遇到了本土化問題,中國人身材和歐美人差異較大,而且審美上的差異使得這些快時尚品牌失去了部分年輕的消費者。

  從拉夏貝爾的品牌構成來看,取名基本都是法國風,款式、衣服風格並沒有明顯的年齡段區分,定位模糊。常在商場購物的陳女士告訴記者,這兩年自己買拉夏貝爾的衣服越來越少,一是款式設計審美疲勞了,二是門店越來越少,好像在商場都看不到了。時尚機構Thredup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有2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從2019年開始不再購買快時尚服飾,其中大部分為年輕消費者。

  拉夏貝爾董事長段學鋒表示,中國服裝行業已經進入消費者驅動行業融合的成熟零售階段,在此背景下品牌藉助數位化賦能提升綜合實力,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進行產業鏈升級,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和全渠道體系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助力。

  不過拉夏貝爾年報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用於研發的資金支出合計1.1億元,同比減少了11.5%,研發人員數量為527人,人均20.87萬元,且因公司年報披露的研發投入全部為費用化研發投入,被上交所質疑真正研發費用的發生金額為0。

  當下,國潮已興起,拉夏貝爾之後,還會有國產時尚品牌補位麼?

(責任編輯:朱赫)

相關焦點

  • 拉夏貝爾虧損逾20億元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拉夏貝爾虧損逾20億元,ZARA全球關店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時尚品牌拉夏貝爾的年報姍姍來遲,一發出就引發市場關注,年報顯示,2019年,拉夏貝爾營收76.66億元,同比下降24.66%,虧損21.6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虧損20.1億元。
  • 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Zara關店、HM燒庫存、GAP退出中國
    在中國市場,曾經有四大風靡的快時尚品牌,分別是優衣庫、H&M、Zara、GAP,它們曾經是國內服裝零售界的「超級寵兒」。可如今,除了優衣庫依然紅火之外,其他的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屢屢傳出打折、清倉、關店、撤出中國的負面消息。
  • 巨額虧損、海量關店,線下快時尚行業為什麼迎來了「冰川時代」?
    日前,快時尚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宣布,正計劃在2021年永久性關閉旗下1000-1200家門店,並且更加積極地向線上銷售轉型。Inditex集團作為世界時裝零售巨頭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7500家門店,此次計劃關閉的門店數量竟然逼近其全球門店總數的16%。
  • 2分鐘讀財報|Zara母公司Q1艱難:關店1200家 虧損32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疫情衝擊下,Zara也要頂不住了!北京時間6月10日,Zara母公司西班牙服裝巨頭Inditex發布財報稱,截至四月底的第一財季淨虧損4.0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主要系新冠疫情對其業務造成嚴重衝擊,導致銷售額大幅下滑。
  • 關店、跑路!零售業巨頭全時逃離北上廣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京大面積關店前夕,天津區域的全時便利店也出現了大規模關店,61家店已經關店的有11家,其他店鋪在美團外賣的狀態都是"休息中"。雖然,全時便利店未在公告中透露關店的原因,但在兇猛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行業一片哀嚎,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 快時尚品牌撤店 或迎行業洗牌
    天津北方網訊:進入7月份以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位於天津和平路的ZARA以及位於濱江道口的HM紛紛以超低折扣清倉商品、閉店。 擁有Gap、Old Navy等品牌的蓋普公司在2020年第一財季,銷售額下滑43.1%至21.07億美元(約合149.02億人民幣);淨利潤虧損9.32億美元(約合66億人民幣)。英國快時尚品牌Topshop天貓旗艦店於2018底年正式關閉。
  • GAP關店、ZARA開店,快時尚品牌的退與進
    近日,蓋璞(GAP)北京王府井APM店宣布即將閉店,並開始清倉。5月17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該店,發現大部分商品以四折價格甩賣,其餘商品也被標上了紅色的優惠價籤。不過,並非所有的快時尚品牌都在精簡業務。在經歷過業績增速放緩、股價暴跌的低谷期之後,ZARA開始不斷轉型。面對適者生存的行業的趨勢,快時尚品牌未來的道路究竟應該如何走下去?
  • 全球關店1200家!史上首次虧損!服裝巨頭Zara也撐不住了
    作為快消時尚服裝品牌的代表之一,近幾年Zara在全球的表現都突飛猛進。尤其是在中國,這種快消時尚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也是因此,Zara的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也曾在2015年的時候以795億美元的身家超越了比爾蓋茨榮登首富的寶座!
  • 快時尚品牌除了撤店還在做什麼?
    比如2016年進軍中國市場的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於今年6月宣布暫時退出中國市場、Topshop今年10月將徹底退出大中華區市場的線下零售渠道。分析指出,快時尚品牌紛紛宣布關店甚至退出熱門市場的背後,不僅僅是疫情的衝擊。同時對於快時尚品牌們而言,撤店甚至退出中國市場或許也是暫時的,尋求轉型的他們也在努力自救。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ZARA不斷閉店,背後是集體失寵的快時尚?
    Inditex僅保留中國線下商場Zara品牌、中端Massimo Dutti、內衣品牌Oysho和家具品牌Zara Home的運營。據知情人士介紹,像Inditex這樣大型的快時尚巨頭會在商場享有「逃生條款」,可以提前3-6個月通知業主後提前終止租賃協議,可無責任關店。目前來看,這也是為何商店直到2021年年終才完成關閉的原因。
  • 品牌事件觀察:GAP宣布大面積關店,快時尚品牌是否走向式微?
    自2010年登陸中國以來,GAP憑藉其簡約百搭的時尚風格和高性價比,贏得了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喜愛。作為全球快時尚巨頭的GAP,現如今的發展似乎走向落寞。不止營收數據連年下降,還陷入了「關店潮」。據福克斯新聞網23日報導,美國服裝巨頭GAP計劃到2024年初將關閉220家同名門店。
  • 萬萬沒想到|曾經的潮流風向標變「土味」 快時尚品牌紛紛敗走
    Esprit和GAP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斷尾求生,Topshop, Forever 21, Newlook黯然退出中國市場,艾格破產……曾經,快時尚品牌以「快節奏」,緊隨時尚潮流而俘獲了無數消費者,但沒想到的是,如今這些快時尚品牌卻紛紛敗走。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如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情況下,快時尚更需要創新突破,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 Esprit5月底全面關店 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
    一些快時尚服裝品牌陷入停擺。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事實上從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Esprit在中國市場迎來退出倒計時。而在海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一些服裝品牌門店宣布暫時關閉。
  • 快時尚行業挑戰不斷,復星國際(00656)旗下Tom Tailor獨立迎新生
    近年以來,圍繞全球快時尚品牌的關鍵詞是裁員、降薪、關店、銷售額滑坡和撤出中國市場,伴隨著Zara、H&M、Gap等快時尚巨頭的「走下神壇」,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風暴中,似乎沒有一個品牌能夠獨善其身,復星國際(00656)旗下的德國品牌Tom Tailor亦然。
  • 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全面關店!退出中國,林青霞老公套現百億離場
    原標題: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倒下 1折甩賣庫存!曾因林青霞代言火爆 其家族套現百億離場!又一家快消服裝行業巨頭撐不住了!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
  • 虧損21億、淨利潤下降1258%:拉夏貝兒退市風險背後,是快時尚的集體...
    新博弈原創文丨何志武編輯丨劉一姿「穿衣自由」的口號,喊「垮」了曾經如日中天的快時尚品牌。Z世代的全新消費觀下,平價、簡單的快時尚品牌,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悅己」、「自我表達」的情感訴求。品牌、價格、功能、質量等因素統統讓步,當前的消費主流,更看重「自我的表達」。
  • 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 服裝行業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
    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 服裝行業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 2020-05-06 14:41:33 來源:全球紡織網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
  • 快時尚品牌「快」不起來了?
    受此影響,服裝庫存積壓問題顯著,尤其是對於存貨周轉率相對較高的快時尚行業來說影響更甚。二是線下客流量恢復情況未知。例如二月高峰時期H&M有高達65%門店被迫關閉,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穩定,門店均正常營業,線下客流量進一步恢復,但是否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