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虧損逾20億元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2020-12-22 中國經濟時報

  拉夏貝爾虧損逾20億元,ZARA全球關店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時尚品牌拉夏貝爾的年報姍姍來遲,一發出就引發市場關注,年報顯示,2019年,拉夏貝爾營收76.66億元,同比下降24.66%,虧損21.6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虧損20.1億元。財報發布後,連續兩年虧損的拉夏貝爾戴上了退市預警的「帽子」,代碼變更為「ST拉夏」,如果持續虧損,拉夏貝爾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中國Zara」的風光不再,真正的Zara日子也不好過,Zara母公司宣布關閉1000—1200間實體分店,GAP旗下品牌OldNavy也在今年年初撤出了中國市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快時尚品牌都陷入關店危機中,危機背後,是快時尚品牌流失年輕人市場的事實。
  
  沒有跟上服裝行業調整步伐
  
  2014年,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三年後登陸上交所,也是首個在滬港兩地上市的服裝品牌。拉夏貝爾集團旗下有LaChapelle、Puella、Candie's、7Modifier及LaBabite等多個品牌,目前有4878家線下門店,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線城市,二線城市收入佔比達36.3%。
  
  在巔峰時期,拉夏貝爾的線下門店將近9000家,如今門店數量近乎「腰斬」。從數據可以看出,拉夏貝爾以直營渠道為主,固定的房租、人力造成其極大的盈利壓力,從2019開始,拉夏貝爾就主動收縮,加快關閉虧損以及低效門店。年報指出,由於公司關店等影響導致全年銷售收入下滑,報告期內毛利額減少約16.2億元,2019年度整體毛利額較上年同期總額減少約22.2億元,由於已關閉門店一次性確認裝修產生的費用,導致虧損人民幣1.5億元。為了回籠資金,拉夏貝爾開始清庫存,大幅打折清倉過季服裝,這讓它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65.3%下降到57.7%,資產減值達到7億多元。
  
  對於拉夏貝爾目前面臨的境遇,創始人邢加興曾反思:「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是低端大眾的女裝受到了很大的挑戰,而且居民消費信心也不足。內因是我們沒有跟上服裝行業調整的步伐,沒有做好提前的防禦措施。」
  
  快時尚品牌加快關店止損步伐
  
  對於未來的發展,拉夏貝爾採取的策略是繼續收縮非戰略業務,聚焦女裝品牌發展,降低固定成本的費用支持。拉夏貝爾旗下各個品牌的營收數據,幾乎是全線虧損。按照其未來規劃,關店計劃還將繼續,而男裝、童裝等非戰略業務則可能被捨棄。
  
  不僅是被稱為「中國Zara」的拉夏貝爾,真正的Zara也面臨著關店危機。時裝品牌Zara母公司西班牙企業Inditex公布了截至今年4月底的3個月業績,期內收入為33億歐元,淨虧損4.09億歐元,去年同期盈利7.34億歐元。同時,Inditex決定2020年及2021年關閉Zara1000—1200間實體分店,相當於其全球門店總數的13%至16%。
  
  「因國際業務策略調整,計劃退出中國市場。所有OldNavy線下以及線上門店預計於2020年3月1日起停止營業。」美國快時尚集團GAP也於今年年初撤掉了在中國市場的子品牌OldNavy。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第一財季內,其銷售額為21.07億美元,同比降低43%,淨虧損達到9.32億美元。
  
  6月24日,英國潮品牌Superdry(極度乾燥)宣布將暫別中國內地市場。7月起,極度乾燥自營門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
  
  其實自2018年開始,就有不少快時尚品牌相繼撤出中國市場:2018年TOPSHOP宣布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的合作並關閉天貓旗艦店;2018年NewLook宣布關閉中國店鋪和天貓旗艦店;2019年美國品牌Forever21在官網上發布消息宣布線上線下中國門店相繼關閉,並同步從歐洲、日本市場退出。
  
  原創力弱、產品不具吸引力等是硬傷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國際快消品牌的撤出,一個是遇到了本土化問題,中國人身材和歐美人差異較大,而且審美上的差異使得這些快時尚品牌失去了部分年輕的消費者。
  
  從拉夏貝爾的品牌構成來看,取名基本都是法國風,款式、衣服風格並沒有明顯的年齡段區分,定位模糊。常在商場購物的陳女士告訴記者,這兩年自己買拉夏貝爾的衣服越來越少,一是款式設計審美疲勞了,二是門店越來越少,好像在商場都看不到了。時尚機構Thredup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有2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從2019年開始不再購買快時尚服飾,其中大部分為年輕消費者。
  
  拉夏貝爾董事長段學鋒表示,中國服裝行業已經進入消費者驅動行業融合的成熟零售階段,在此背景下品牌藉助數位化賦能提升綜合實力,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進行產業鏈升級,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和全渠道體系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助力。
  
  不過拉夏貝爾年報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用於研發的資金支出合計1.1億元,同比減少了11.5%,研發人員數量為527人,人均20.87萬元,且因公司年報披露的研發投入全部為費用化研發投入,被上交所質疑真正研發費用的發生金額為0。
  
  當下,國潮已興起,拉夏貝爾之後,還會有國產時尚品牌補位麼?
  
  南方日報記者彭穎

相關焦點

  • 行業巨頭紛紛虧損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時尚品牌拉夏貝爾的年報姍姍來遲,一發出就引發市場關注,年報顯示,2019年,拉夏貝爾營收76.66億元,同比下降24.66%,虧損21.6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虧損20.1億元。財報發布後,連續兩年虧損的拉夏貝爾戴上了退市預警的「帽子」,代碼變更為「ST拉夏」,如果持續虧損,拉夏貝爾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 拉夏貝爾2019年虧損20.5億 關店4391家
    核心提示:拉夏貝爾實現營業收入76.4億元,同比下降24.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5億元,同比下降1186.39%;毛利66.5億元,同比下降33.96%。
  • 拉夏貝爾去年關店逾4300家市值,3年蒸發超百億
    拉夏貝爾去年關店逾4300家 市值3年蒸發超百億國內女裝服飾零售商拉夏貝爾近日發布2019年年報,銷售額同比大跌24.66%至76.66億元,虧損達21.66億元,共關閉4391家門店,此前收購的法國品牌Naf Naf也被迫破產清算。
  • 一年關店4300家,虧損20億……拉夏貝爾能否自救成功?
    一年關店 4300 家,虧損 20 億3 年市值縮水 100 億實控人 " 閃任閃辭 " 背後,是拉夏貝爾全面的困局。2014 年,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2017 年,又登陸 A 股市場,成為首個 "A+H" 股服裝品牌。
  • 拉夏貝爾大潰敗:預虧21億 一年關店4400家衣服太難賣
    最高預虧21億 一年關店4400家!衣服太難賣?A股市場業績預告天雷滾滾,服飾領域也未能倖免。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品牌,也陷入了重重危機。近日,拉夏貝爾一次性公布的多份公告引起市場震驚。除了2019年淨利潤預虧達到16億-21億,拉夏貝爾還暴露了門店大量關閉、客流下滑、成本結構失衡、子公司破產等問題。
  • 虧損21億、淨利潤下降1258%:拉夏貝兒退市風險背後,是快時尚的集體...
    新博弈原創文丨何志武編輯丨劉一姿「穿衣自由」的口號,喊「垮」了曾經如日中天的快時尚品牌。Z世代的全新消費觀下,平價、簡單的快時尚品牌,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悅己」、「自我表達」的情感訴求。品牌、價格、功能、質量等因素統統讓步,當前的消費主流,更看重「自我的表達」。
  • 2分鐘讀財報|Zara母公司Q1艱難:關店1200家 虧損32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疫情衝擊下,Zara也要頂不住了!北京時間6月10日,Zara母公司西班牙服裝巨頭Inditex發布財報稱,截至四月底的第一財季淨虧損4.0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主要系新冠疫情對其業務造成嚴重衝擊,導致銷售額大幅下滑。
  • 早報|史上首次,Zara母公司季度虧損逾4億歐元;Guess將關閉100家店...
    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01Zara母公司第一財季虧損逾4億歐元在截至4月底的三個月內,西班牙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銷售額同比大跌44%至33億歐元延伸閱讀:財報分析 | Zara母公司3月以來銷售大跌逾24%,50%的店暫時關閉02Guess第一財季收入大跌逾50% 將關閉100家店在截至5月2日的第一財季內,美國服飾集團
  • 沉淪中的拉夏貝爾,改名能否改「命」?
    來源:港股一圖解碼2017年9月A股上市,成為了拉夏貝爾(06116-HK, 603157-CN)的巔峰。從市值逾160億,到如今披星ST、H股甚至淪為仙股,拉夏貝爾僅用了三年。拉夏貝爾的過去1998年創立的拉夏貝爾,一開始是一家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多品牌直營快時尚服裝企業。關鍵詞為「多品牌」、「直營」、「快」。
  • 巨虧21億元、實控人股權遭凍結 拉夏貝爾如何自救?
    拉夏貝爾最近的困擾不止於此,即使延遲到6月底才披露財報,還是難逃「披星戴帽」命運——2019年虧損21.66億元、關閉門店4391家,變為*ST拉夏;隨後又被調出港股通名單;此外,進入7月以來,拉夏貝爾共計8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 拉夏貝爾:中國版ZARA的關鍵時刻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債務危機拖累下的拉夏貝爾,正通過甩賣資產、關閉低效門店、剝離虧損項目來幫助「回血」。緊鑼密鼓填窟窿的同時,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是:拉夏貝爾賴以生存的年輕女孩,似乎正在逐漸拋棄它。
  • 3年蒸發百億,僅一年關店4391家
    不少老牌企業在市場逐漸「不吃香」,逐漸出現了關店、裁員等現象。比如運動市場的貴人鳥,曾經在市場是數一數二的運動品牌,現在卻逐漸被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超越,風光不再。除了運動市場之外,女裝市場的競爭也是格外激烈的。而它曾經是國內女裝第一品牌,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風光無限,如今也「跌落神壇」。
  • 武漢集體關店 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
    武漢集體關店,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方便了 摘要 【真「ZARA」也撐不住了?武漢集體關店 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方便了】近日,武漢所有的ZARA門店突然全數閉店,引起大家的關注。雖然隨後Zara表示後期還會再開的,但卻引發大家對實體店「關店潮」的關注。
  • 武漢Zara門店集體關閉 還有這些大牌也關店了
    武漢集體關店,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方便了)近日,武漢所有的ZARA門店突然全數閉店,引起大家的關注。雖然隨後Zara表示後期還會再開的,但卻引發大家對實體店「關店潮」的關注。數據統計,2019年在美國零售商關閉9300多個店鋪,創歷史新高。而在中國,拉夏貝爾、達芙妮等關店潮,更是讓人深刻地體驗到實體店的難。
  • 「中國版ZARA」涼了:巨虧20多億 百億市值「灰飛煙滅」!
    公司在年報中稱,2019年公司總結了虧損的主要原因為:(1)為加速經營現金回流,公司加大了往季貨品銷售及折扣力度,導致公司銷售毛利率與上年同期有明顯下降,該因素導致本報告期毛利額減少約6億元;(2) 鑑於公司關店
  • 拉夏貝爾2019年虧損21.66億 今年繼續關閉低效門店
    拉夏貝爾2019年虧損21.66億 今年繼續關閉低效門店來源:聯商網2020-06-30 09:45聯商網消息:6月29日晚間,拉夏貝爾發布了2019年的年度報告。根據公告,拉夏貝爾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76.66億元,較上年同期101.76億元減少25.1億元,同比下降24.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虧損20.1億元,同比下降1258.07%。
  • 20年輝煌,如今面臨退市預警,拉夏貝爾和她的冒險家
    1998年邢加興創立的拉夏貝爾,在2017年擁有9448家門店,成為中國女裝第一股。然而到了2019年拉夏貝爾當年關店4391家,虧損達20.52億元。今年(2020年)7月1日起,拉夏貝爾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拉夏」。
  • 拉夏貝爾還能東山再起嗎
    作為曾經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曾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快速滑落,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2019年虧損21.66億元,關閉門店4391家。海外子公司被破產清算、被調出港股通名單……目前,有關拉夏貝爾正在重組的消息,也在不斷地困擾著投資者,到底該不該繼續關注拉夏貝爾,要不要繼續投資拉夏貝爾。實際上,重組也好,自己脫困也罷,如果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也就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倒掉,一是被其他企業併購。也就是說,不管哪種結果,對拉夏貝爾來說,都不是希望看到的結果。
  • 拉夏貝爾:難以挽回的頹勢
    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0.02億元,歸屬淨利潤-3.42億元,扣非淨利潤為-3.48億元,繼續虧損。  從目前的經營業績來說,拉夏貝爾的主業已經失去盈利能力了。  拉夏貝爾是一家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快時尚、多品牌、直營式時裝集團,公司致力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兼具時尚、品質與高性價比的各式時裝產品。
  • 一年五換總裁,拉夏貝爾還有救嗎?
    百億營收、萬家門店,以及邢加興口中「中國版ZARA」的宣言,公司A股市值一度在上市後飆升至120億元。在資本市場融資之後,拉夏貝爾以全直營的模式瘋狂開店,品牌陣營不斷擴大,旗下門店數在2017年達到巔峰,為9674家,是中國服裝界當之無愧的「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