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近1米、飛起來像戰鬥機,首次在十三陵地區露臉的是什麼鳥?

2021-01-0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十三陵林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近日冒著嚴寒,對十三陵地區開展了一次鳥類調查,共記錄到野鳥27種,除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毛腳、紅隼、大、普通,還首次監測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強寒潮光臨北京那周,兩個單位組織了一支10人調查隊伍,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三到四級大風的寒冷天氣,深入林場漢包山分區及其周邊的十三陵水庫庫區開展實地調查。在水庫西南方,發現了2隻成年和1隻幼年白尾海雕的身影,「初步判斷,這是一個白尾海雕家庭,父母正在教小雕學習捕食技巧。」調查人員看到,兩隻灰身白尾、體長近1米的大雕依次升空,然後像戰鬥機一樣飛臨水面,黃色的大腳很快就輕鬆勾上了一條大魚。岸邊的樹梢上,小雕目不轉睛。

這一家子從哪裡來?調查人員說,白尾海雕應當是遷徙路過北京地區,在發現這裡水面開闊、食物充足後決定留下來的。近年來,懷柔水庫、平谷峪口水庫、金海湖水庫以及野鴨湖都有過這種雕棲息的記錄。林水相依的十三陵水庫周邊由昌平區十三陵鎮政府、北京市十三陵林場、北京市十三陵水庫管理處共同聯合實施封閉式管理,「生態環境好了,又沒有人為幹擾,來到這裡的野生鳥類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多。」調查人員介紹。

在本次十三陵地區鳥類調查中發現的白尾海雕、毛腳、紅隼、大、普通,都屬於猛禽,作為較高級生態位的物種,需要較多的低級消費者作為它們的食物,因此,它們的出現間接反映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豐富,也說明該區域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調查隊伍還發現,今年冬天,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蒼鷺、綠頭鴨等8種溼地候鳥也選擇留在了十三陵水庫,「普通秋沙鴨和白秋沙鴨的棲息地靠近水庫中央,用肉眼看,就像300多個白色的小點漂浮在水面上,甚為壯觀。」

據了解,這是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十三陵林場管理處第二次聯合組織鳥類調查活動,上次聯合調查發生在去年(2020年)10月,記錄到野鳥35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遊隼、紅隼、鷂。接下來,兩家單位將不定期開展十三陵地區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以掌握林場轄區內的野生動物資源數據,填補林場對野生動物數據的空白,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依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快過布加迪威龍,還能飛上1200米的高空
    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快過布加迪威龍,還能飛上1200米的高空跑車,玩的就是速度,不快不足以驚險,不快不足以刺激。世界上跑車眾多,布加迪威龍是其中的一種,速度在跑車界數一數二,每小時407公裡的速度一騎絕塵。
  • 這是什麼鳥,為什麼一點不怕人?
    這是什麼鳥,為什麼一點不怕人?據小編的了解,這種鳥叫伯勞。大致可分為紅尾伯勞、灰尾伯勞、虎紋伯勞等。黑尾巴伯勞,長190毫米,淺額淺頭。棲息在平原山區,以昆蟲、夜蛾等為食。灰色的伯勞,體長250毫米,上體一般為灰色,腰淺。身軀灰白,嘴灰褐色,腳黑色。棲身於稀林或灌木中,常在樹冠下落下。有強烈的性慾,以昆蟲為食,也捕食小鳥。照片上的人是灰伯勞。虎紋伯勞,體長200亳米,頭部上部,後頸及上背部呈藍灰色。棲息地為森林,以昆蟲為食,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
  • 咕咕鳥是什麼鳥 咕咕鳥指的是什麼
    春天來臨的時候,尤其是在山林裡,會聽見林間有鳥在「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這種鳥叫什麼名字,也只能聽見聲音。於是,就給這種鳥取名為咕咕鳥。那麼,咕咕鳥到底是什麼鳥類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體長2米9,重300斤,這是什麼魚?
    2020年6月10日,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長發村的網灘作業點進行捕撈時,捕獲了一條體長2.9米,體重達150千克的巨型達氏鰉,專家稱這條魚至少已經有60歲了,是黑龍江流域極其珍稀的魚類,堪稱「水中大熊貓」!
  • 印度空軍的「奇蹟」2020:僅墜毀1架戰鬥機,創造了新紀錄
    在2020年,印軍首次被報導出來的墜機發生在2月3日,內容是印度陸軍1架獵豹直升機墜毀了。不過印軍隨後更正消息稱,這架直升機其實只是硬著陸,從現場照片來看損傷也的確不大,確實也不應歸於墜機之列。2020年印度軍隊首次無爭議墜機發生在2月21日,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艦載機終於拿下了這一年度的「首墜」。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5、禿鸛禿鸛,是一種大而且笨重的鳥類,最大的標本高達1.5米,體重超過18斤,翼展達到了驚人的3.2米。不過一般而言,它們的翼展寬度在2.4~2.8米之間。
  • 東非之行—非洲鳥
    而我現在整理這些鳥,翻資料對圖都覺得比較困難,因為對鳥類不熟悉,算是門外漢了,所以也只能通過整理這些能增長點知識吧,要不然,按完快門把照片一扔什麼都不知道。1.火烈鳥,分大火烈鳥和小火烈鳥,區別就在於體積了。
  • 世界十種體積最大的蟲:古老巨型蟲體長達2.4米-世界,最大,蟲——快...
    巨脈蜻蜓的翼展達2.5英尺(0.75米),科學家認為它們主要吃其他會飛的和爬行昆蟲,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兩棲類動物(剛開始從海洋移居陸地的動物)。遠古蜈蚣蟲的身體能伸展到8.5英尺(2.6米),它們可能既吃植物,又吃小型動物。巨型古廣翅鱟Jaekelopterus rhenaniae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一種廣翅鱟海蠍子,生活在4.6億到2.55億年前。
  • 地表運動最快的鳥,小到喜鵲、大到金雕,都得躲它!
    讓我想起了幾年前有部電影的一句令人深刻的臺詞:「讓子彈飛一會」,相信遊隼有資格對那些鷹、雕、喜鵲等鳥類說一句:讓它飛一會。遊隼:中型猛禽,翼展可達120釐米,可發現1公裡外的獵物!遊隼(Falco peregrinus),又叫花梨鷹、鴿虎、鴨虎、青燕,屬於隼屬的一種晝行性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
  •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12種物種(最大體長40米)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 1. 典型食肉恐龍 馬普龍:它是南美體型最大的肉食恐龍,同時也是鯊齒龍科的五大恐龍之一,最大體長可以達到13.6米,體長更是保持在10噸以上,幾乎能和它的近親南方巨獸龍媲美了,但它的顱骨偏狹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眼睛上方長有突起
  • 世界十大飛得最高的鳥
    你以為很正常 鳥兒飛到什麼高度?許多人會認為它在我們眼中很高。但是誰知道 有些鳥類可以比一般飛機高出30,000英尺,約等於9000米,今天【全球不可思議】希望帶您參觀世界上十大飛行鳥類。至於它們是什麼鳥,讓我們去看看它們。
  • 美國的國鳥是鷹,智利的國鳥是神鷲,中國的是什麼?卻鮮有人知
    白頭海雕,一種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它的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能夠輕鬆撕裂獵物,十分兇悍,威風凜凜,美國人覺得,這種鳥簡直完美代表了「美國精神」,故將它定為國鳥。
  • 讓子彈飛!時速386公裡的遊隼,小到喜鵲、大到金雕都得躲它!
    讓我想起了幾年前有部電影的一句令人深刻的臺詞:「讓子彈飛一會」,相信遊隼有資格對那些鷹、雕、喜鵲等鳥類說一句:讓它飛一會。遊隼:中型猛禽,翼展可達120釐米,可發現1公裡外的獵物!遊隼(Falco peregrinus),又叫花梨鷹、鴿虎、鴨虎、青燕,屬於隼屬的一種晝行性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
  • 明信片鳥-林雕
    因此有必要在介紹林雕之前,我們先來解決一個疑慮,鷹和雕有什麼區別?首先,鷹與雕同屬於猛禽。而猛禽又分為兩個目。其中一個目是鴞形目,就是貓頭鷹,另一個是隼形目,就是更像老鷹的猛禽。在生物分類角度上來講,它們都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鷹科。鷹科下面又有很多亞科,這時兩者才真正分開。
  • 新疆15種野生珍稀鳥太漂亮啦!這裡是鳥類歡聚的天堂啊!
    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有沿用舊巢的習性。3.金雕。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鷹科,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
  • 寶可夢伽勒爾地區閃電鳥,不能飛的走地雞,固拉多狂喜
    上一期boyue介紹了伽勒爾地區三聖鳥之一的急凍鳥,不知道它優雅的身姿給大家帶來如何的影響,今天介紹的同樣是三聖鳥的其中一員大將,也是初代三聖鳥中人氣最高的,它就是雷神閃電鳥。,也是唯一一隻沒在天上飛的(固拉多狂喜)。
  • 美國下代SB-1直升機夠皮實!開著像戰鬥機,尾槳炸飛都不怕
    美國下代SB-1直升機夠皮實!開著像戰鬥機,尾槳炸飛都不怕 2020-02-23 14:33:23 環球時評
  • 丘鷸是一種什麼鳥?它為什麼走路像跳舞一樣?
    那麼,鷸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這種有些「搞笑」的動物-丘鷸(yu)。鷸鷸是一大類鳥類的總稱,它屬於鳥綱鴴形目鷸科,目前已知的鷸科成員多達83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鷸科下的鳥類大都體型較小,平均體長在20公分左右。
  • 中國鳥種新紀錄作品展(二)
    體長27-28釐米,與金鴴相似,但個體更大,腳短,羽色不如其金黃,翼下白色而不是金鴴的棕灰色,翼合攏後剛及尾,不如金鴴的長。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繁殖於溼潤苔原,遷徙和越冬利用草地和開闊農田。在國內屬迷鳥。
  • 體長30米的恐龍有多大?用公交車做對比一目了然
    接近40米的龐然大物又真的存在過嗎?這是遼寧龍,生活在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化石出土於我國的遼寧義縣,預估它們的體長約在30~40釐米,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甲龍類恐龍。這是河源龍,生活在距今約8000~6600萬年前,化石出土於廣州河源市,這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為數不多的一種偷蛋龍科恐龍,推測體長約有1.5米,重約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