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 第六十九集:蒙古興起​(視頻、文字)

2021-03-02 詩詞與國學誦讀欣賞

  

 第六十九集:蒙古興起(上)

  

 第六十九集:蒙古興起(下)

 

亞洲腹地,遼闊的草原和無垠的沙漠分布其中,這裡生活著一個偉大的民族——蒙古族。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上遊,後來向西遷徙至土拉河、克魯倫河和鄂嬾河三河源頭的廣大草原上,已經在這裡繁衍息了許多個世紀。騎著駿馬,唱著牧歌,趕著牧群,逐水草而居,融入大地與穹廬般的天空,過著天人合一的遊牧生活。歷史的腳步常常出人意料,公元13世紀上半葉,茫茫草原上突然颳起了一陣旋風,旋風掠過大半個歐亞大陸。一個讓全世界震驚的草原遊牧帝國,以叱吒風雲的雄姿,躍出歷史的地平線。這個遊牧政權的締造者,就是被稱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每天清晨,隨著升起的朝陽,甘德利草原總會響起古老、神秘、修長的聲音。這個聲音已經在這裡響了七百多年。伴隨著這個古老的聲音,達爾扈特人一天的工作也由此開始。達爾扈特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擔負神聖使命的人。這份神聖的使命世代相傳。七百多年來,達爾扈特人從未間斷過守護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的靈帳。演員旁白:成吉思汗的兩位大將,一個是博爾朮,一個是木華黎。成吉思汗去世以前,給他們兩位大將安頓的就是,我去世了以後,我的靈柩你們來守,兩個大將的後裔,現在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是守靈的部落,就是達爾扈特人。就是這樣傳承已經七百八十多年了。達爾扈特人肩負著守護、祭祀、管理成吉思汗陵的神聖職責。他們是朝拜者,也是成吉思汗的心聲傳遞者。長久以來,達爾扈特人祭祀的聖燈,從來沒有熄滅過。成吉思汗陵一起供奉著成吉思汗和他四位夫人的靈柩,以及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弓箭、聖奶桶、史料書籍,還有受成吉思汗膳封的轉世白神馬。由於蒙古族盛行密葬,沒有人知道成吉思汗葬身何處。這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冢,長久以來一直以來是蒙古族朝拜的聖地。每年有近百萬的人來這裡朝拜,這裡也吸引著數百萬的遊客來此參觀瞻仰。在成吉思汗陵中,收藏了一幅世界上最長的油畫。這幅油畫是由二十多位畫家,歷時一年創作而成。油畫長206米,高2.5米。再現了成吉思汗一生從誕生到去世的輝煌一生。每天迎接遊客前,這裡的導遊都會遊走於206米的油畫之間,細細瞻仰這幅油畫,感受這幅油畫訴說的歷史,這是成陵多年來的傳統。關於成吉思汗的傳奇,永遠都是這片草原訴說不盡的故事。公元1162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出生,據《蒙古秘史》記載,鐵木真呱呱墜地時,手裡緊緊抓著一塊黑色凝血。這塊來自母體的凝血,似乎宣告一個即將徵服世界的英雄已經誕生。世界歷史將由這個嬰兒而改變。鐵木真無憂無慮的童年太過短暫,不公平的命運早早將這個孩子推進人生嚴酷的寒冬裡。就在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也速該把他帶到帶到盛產美女的弘吉剌部,為他訂下了一門親事,未婚妻叫孛兒帖。鐵木真隨後留 在了嶽父家裡,不幸的是,也速該在返家途中,被世仇塔塔兒人毒死。也速該是蒙古乞顏部落的首領,但人走茶涼,部族拋棄了孤兒寡母,但在母親訶額侖的努力下,這個家庭得以頑強生存下來。據《蒙古秘史》記載,為了養活五個孩子,訶額侖天天在河邊來回奔走,尋找食物,撿拾小果類充飢。為養活家人,鐵木真則以磨銳的獸骨為尖器,製作木箭,在草原上捕捉鼠類。甚至為了一點兒食物,鐵木真居然殺死了自己的異母弟——別克帖兒。劉曉:這也是在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造就了成吉思汗這個一方面的一個性格,就是冷酷無情的性格。這個實在是沒辦法的,那時候就是適者 生存。你如果是軟弱的話,你就會被強敵消滅掉,只有表現的比敵人更冷酷,你才能成為王者。草原上的仇恨代代相傳,冤冤相報,從不停止。鐵木真作為蒙古乞顏部落首領的長子,他是氏族部落首領的繼承人。氣顏部的敵對部落擔心,鐵木真將來繼承部落首領後,可能進行報復,他們一刻也沒放過這隻草原雛鷹。鐵木真父親去世沒多久,敵對的泰赤兀氏族,在草原上找到了鐵木真,並將他抓獲。生死時刻,素不相識的人出手相救,這似乎是偉大人物共同的命運。鐵木真在鎖兒罕剌的人的幫助下逃脫追捕,重新回到了母親的身邊。鐵木真16歲那年,終於與失散多年的未婚妻孛兒喜結良緣,然而,蒙古草原的另一個仇敵——蔑視兒乞部,很快把鐵木真的妻子搶走。蔑兒乞人並不只是滿足於劫走新娘,他們要的是鐵木真的性命。他們組織隊伍日夜搜捕。鐵木真藏匿於不兒罕大山之中,他向山神祈禱了三天三夜,企盼長生天和不兒罕山的神靈保佑自己,保佑他這隻草原雛鷹不至於過早折翅藍天。劉曉:不兒罕山位於蒙古的起源地三河之源,然後在成吉思汗的成長,跟蒙古帝國興起的過程中,經常發揮重要的作用。蒙古人平時一談話託著長生天的氣力,就是長生天保佑他們。額日和木巴圖,是蒙古族古老唱法呼麥的傳承人。阿拉坦扎那則是蒙古長調傳承人。兩人既是演出搭檔,也是蒙古安答。安答是蒙古古老的結拜兄弟盟誓禮儀。在草原上,最廣為人知的一對安答,就是鐵木真和札木合。額日和木巴圖和阿拉坦扎那演唱的正是鐵木真和札木合在草原上的傳奇故事。鐵木真和札木合最初結拜安答時,鐵木真年僅11歲,鐵木真還是札答闌部的一個孩子。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被蔑兒乞人掠走後,鐵木真向兒時的安答,札木合求助。札木合爽快的答應是鐵木真的請求。此時的札木合已今非昔比,他已經成長為草原梟雄,成為蒙古札答闌部的首領。在他旗號之下,集結一大批追隨者,但是僅靠札木合的力量,沒有絕對優勢。鐵木真同時還向自己的義父,克烈部的首領王罕求助。鐵木真、札木合和王罕合兵一處,翻山越嶺,大敗蔑兒乞人,鐵木真如願復仇,奪回了自己的妻子。從此,鐵木真、札木合、王罕成為草原三雄。鐵木真徹底走出了四處逃亡的童年生活,開始壯大起來。雖然此時他依附於札木合,隨其遊牧,但是他在其中積蓄能量,尋找機會,壯大實力。曾經的草原雛鷹已經長大,他渴望翱翔草原之上,尋找更為廣闊的天空。他渴望馳騁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張帆:在那個時候,草原牌一個非常混亂和動蕩的這樣一種局面。有很多的大的部落集團,這個部落集團裡面呢又有很多的部落,部落裡面又有很多小的氏族。他們是處於一個比較混戰的這樣一個狀態之下。蒙古呢只是這些部落當中並不是很強大的一個,但是後來呢就是他因為成吉思汗的領導,他後來發展壯大,逐漸從一個部落集團,完成了這個草原的統一。這幅《蒙古歷史長卷系列油畫》是成陵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生動地描繪了成吉思汗一生經歷的所有戰役。從徵服草原到西徵,成吉思汗叱吒風雲,威震四方。其中有一場戰役,卻是成吉思汗被打敗的場景,這就是十三翼之戰。隨著鐵木真勢力的壯大,札木合對他開始產生警惕。兩人之間不斷發生嫌隙,鐵木真只好脫離札木合。從此,結拜兄弟決裂,開始爭霸草原。一山不容二虎,戰爭成就了草原兩位英雄和一對不共戴天的仇敵。公元1190年,鐵木真與札木合戰於克魯倫河畔。札木合集合13部3萬之眾攻擊鐵木真。鐵木真也將手3萬士兵分成13翼迎戰札木合。這場戰爭史稱十三翼之戰,結果鐵木真戰敗。札木合砍下被俘首領的腦袋,系在馬尾上以示侮辱,又用大鍋烹煮俘虜。札木合此舉自毀前程,人們對他畏懼大增,紛紛走向鐵木真,支持這位年輕的首領。 克魯倫河,起源於蒙古高原,流經呼倫貝爾草原。蜿蜒曲折的河流,曾經將鐵木真、札木合、王罕勾連在一起。鐵木真曾經在這裡慘敗給札木合。十三年之後,在這條河的下遊,又發生了一件載入蒙古史冊的事件。這次事件的主角,換成了鐵木真和王罕。公元1203年,王罕引誘鐵木真前來議婚,隨後對其發動突然襲擊,鐵木真大敗。倉皇逃至班朱尼河邊。鐵木真環視左右,僅19人跟隨,便大呼誰助他完成大業。19人齊聲相應,誓死跟從。鐵木真十分感動,命同飲渾濁的河水,並舉手向天立誓,與我共飲此水者,世為我用。鐵木真的這番誓言,深深打動了19名將士,這就是載入蒙古史冊的班朱尼盟誓。後來19名將士全部成為蒙古帝國的開國功臣。同年秋天,重振士氣的鐵木真奇襲王罕,反敗為勝,徹底消滅了強大的克烈部。王罕逃亡途中被人殺死。張帆:他是一個算是一個集團的領導,那麼在受挫的時候,給大家鼓勁打氣,提高這種凝聚力,發揮這種凝聚力,主要是這方面的表現,這也是作為一個領導應該必備的素質。從與札木合決裂開始,在此後的二十年間,鐵木真邁開了統一草原諸部的步伐。1190年,十三翼之戰戰敗。1200年,1201年,聯合王罕兩次打敗敵對部落聯軍,鐵木真趨勢攻滅塔塔兒四部,完全佔據呼倫貝爾草原。1202年秋,闊亦田之戰,大敗斡亦剌、泰赤烏、塔塔等殘部聯軍,札木合率部投王罕。1203年,打敗王罕,消滅克烈部。1204年乃蠻戰敗,同年,擊敗宿敵蔑兒乞殘部。不久,汪古部也歸隊於他。至此,諸強基本上被鐵木真削平。鐵木真成為漠北草原上最強有力的統治者。哼唱歌曲:蒼天說,我們要保護好世界上所有的動物;蒼天說,我們要保護好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我們要保護好世界上所有的河水。現在,草原上的對手,只剩下鐵木真的安答——札木合。幾戰下來,札木合慘敗,逃至乃蠻部。1204年,鐵木真攻滅乃蠻部。一天,札木合被部下獻給了鐵木真。鐵木真把忠誠看得高於一切,他真誠地勸他重新結好。札木合為這位昔日少年同伴所深深感動。但他只求一死,希望能以高貴的方式將自己處死。札木合發誓,若鐵木真把他的屍骨葬於高處,他的在天之靈將護佑鐵木真家族。哼唱:駿馬背上統治了世界,我們的祖先成吉思汗,保佑我們的子孫們。你的聲音,你的故事,在全世界各地傳頌,永遠在人們耳邊迴響。公元1206年春,蒙古族歷史上最為莊嚴的時刻,終於到來。鐵木真在斡難河上遊源頭處,召集忽裡臺會議,正式登上大汗寶座。他所建立的國家,當時被稱為也客蒙古兀魯思,也就是大蒙古國。鐵木真被尊奉為成吉思汗。這成為蒙古族最重要的日子,每年春天,成吉思汗陵都會舉行查幹蘇魯克春祭大會。這是蒙古族一年一度規模最大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古老的祭祀儀式,從13世紀一直傳承至今。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蒙古族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祭奠他們的祖先。劉曉:幾個世紀以來呢,我們知道,蒙古草原各部呢這個,紛爭不已,戰火不息。成吉思汗的出現,結束了蒙古草原幾個世紀以來的戰亂紛爭的局面。蒙古帝國的興起和鐵木真的稱汗,開啟了蒙古歷史的一個新局面。從此草原上,語言、種族乃至經濟文化上,差異很大的各個部落結合成一個共同體,蒙古族從此誕生。然而,大蒙古帝國的建立,只是成吉思汗實現他心中偉業的第一步。要想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超級帝國,成吉思汗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這裡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內蒙古博物院。博物館內收藏了大量蒙元時期的文物。其中還有幾件全國為數不多的,與成吉思汗相關的文物。於寶東:在這兒我們看到元代的三方銅印,有兩方千戶印,一方百戶印。其實這個千戶是一個大的概念,可能有的不到千戶,有的是幾千戶。這些千戶把家族都編為一體,實際就是軍政合一的一個軍事體制。平時戰爭的時候,這些人就騎馬,自己家裡準備武器、乾糧、馬匹,出徵,平常就是放牧。他的最大意義是,過去很鬆散的組織,讓他一下子給集中起來。所以他加強了他加強了他的戰鬥力。 設立千戶制度以後,成吉思汗任命木華黎明為左手萬戶,博爾朮為右手萬戶,綱牙阿為中軍萬戶,豁兒赤為萬戶。與千戶長不同的是,萬戶長是軍事統帥,沒有行政職權。成吉思汗還建立了護衛軍制度,蒙古語稱薛。建蒙古國後,他將護衛軍擴充到一萬名,宿衛值夜班,箭筒士、散班值日班,各分四隊,輪番入值,每番三晝夜,總稱四怯薛。以博爾忽、博爾朮、木華黎、赤老溫分任四怯薛長。劉曉:護衛軍制度是成吉思汗加強中央汗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同時呢,護衛軍所在的怯薛集團,也構成了蒙古帝國,乃至以後元朝的統治制度的核心內容。他把其中的一兩個職能剝離出來,然後加以擴大,就成了蒙古帝國的政府。比如說,札魯忽赤也是怯薛的一個職能。把它分離出來,然後加以擴大,就成了蒙古國時期前四汗都有的叫大斷事官體制。這是位於呼倫貝爾草原額爾古納河東岸的合撒兒古城遺址。據歷史學家考據,這裡是成吉思汗的二弟拙赤合撒兒曾經的故都,又稱黑山頭古城遺址。如今的合撒兒古城遺址,歷經八百年的風霜雪雨,只剩下一圈三四米高的城牆殘基,堅實地站在遼遠的草原上。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將所屬部民在親屬中進行分封,為諸子諸弟劃定了土地範圍。封地在蒙古東部的合撒兒、合赤溫、鐵木哥斡赤斤被稱為東道諸王。封地在西部的朮赤、察合臺、窩闊臺被稱為西道諸王。按照蒙古幼子繼承財產的慣例,幼子託雷留駐蒙古本土,繼承成吉思汗的絕大部分屬民和軍隊。霸業既成,和平終於降臨蒙古草原。本可以安坐寶座之上的成吉思汗,卻並未就此滿足。他現在開始尋找新的敵人。他要開疆拓土,他要向歐亞大地振翅高翔,為他的黃金家族,聚集財富。一場伴隨著血與火,令舉世震驚的徵戰,即將開始。劉曉:以前的遊牧民族都有這種向外爆發的這種張力,原因也很簡單,家耕民族跟遊牧民族的一個巨大的差別,我們農耕民族說我們老百姓是靠天吃飯,但是實際上我們靠農耕來獲得的收益是有保障的。但是草原不是這樣,草原它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如果有一次大風暴,牛頭全部死掉,那個時候他們就沒有飯吃了。那麼他們惟有通過向外掠奪,然後來獲得生存。以後這種自然法則,沉澱下來,就成為他們向外擴張的一個原始動力。公元1205年1207年1209年,成吉思汗連續三次對西夏用兵。其中第三次進攻,西夏主力被打垮,不少城池被攻陷。而此時的西夏的君主國——金國,因國力衰退,政局混亂而坐視不救。蒙古軍隊最後包圍了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以黃河水灌城。西夏國王被近投降,獻女求和,臣服蒙古,保證年年納貢,成吉思汗對外掠奪初嘗戰果。 劉曉:選擇西夏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因素是因為,他在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一個仇敵,叫桑昆,跑到了西夏。他必然會要追擊他這個仇敵,向西夏索要這個逃犯。當然西夏沒有答應。第二個是西夏在它蒙古高原統一以後的周邊的國家中,算是實力比較弱小的國家。蒙古和西夏都曾經是金國的附屬國,成吉思汗的祖先曾為金人所殺,所以與金國有著不共戴天的世仇。成吉思汗一直沒有忘記祖先的血海深仇。因此,徵討西夏後,成吉思汗解除了伐金的後顧之憂。於是,開始了徵討金國的徵程。公元1211年春,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自克魯倫河流域出發,一路向南直奔金朝,揭開了伐金戰爭的序幕。公元1214年,包圍中都(北京),金宣宗投降,獻黃金及公主於成吉思汗,蒙金和議達成,成吉思汗撤退,金宣宗隨後遷都汴梁。成吉思汗再度發兵攻打中都,中都陷落。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夾擊下滅亡。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已年近六旬,苦惱經營給蒙古高原帶來了,夢寐以求的和平與繁榮。但他想佔有更多的財富,他看上中亞穆斯林世界的花剌子模。為商談貿易協議,並正式確立商業關係,成吉思汗向花剌子模派去了一位特使,國王摩訶末勉強同意了。成吉思汗接著派出了一個商隊和代表軒啟程前往,但部隊到達訛答剌城時,傲慢而貪婪的守將奪走了貨物,並殺死蒙古商人和他們的扈從。消息很快傳回蒙古汗廷,成吉思汗十分震驚,立即派出使臣前去交涉,但摩訶末不僅不懲處部下,反而用最無禮的態度指責成吉思汗,並處死了部分使臣。憤怒的成吉思汗再次登上了不兒罕山頂,整整祈禱了三天三夜。他說自己不是這一爭端的製造者,他請求神賜予他復仇的力量,隨即下山,準備戰爭。公元1220年春,成吉思汗的軍隊翻過阿爾泰山,穿過沙漠,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拱橋,以驚人的速度突然出現在敵軍防線的縱深處。1220年這一年就要結束的時候,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花剌子模帝國全境。搶掠、屠殺、毀滅,怵目驚心。蒙古人徹底摧毀了花剌子模這個新興帝國。消滅花剌子模之後,蒙古軍隊一發不可收拾,繼續擴大戰事,不斷深入到新的地區作戰。歷史上將這一次戰爭稱為蒙古第一次西徵。 劉曉:蒙古帝國建立的基礎就是通過徵服殺戮。成吉思汗的本紀提到他滅國四十,他是在經過殘酷的戰爭之後,在很多國家滅亡的廢墟的基礎上,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前提就是要造成生靈塗炭,戰爭破壞。當然,他統一之後,打破了東西方的壁壘。成吉思汗創造了神話一樣的歷史,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猜想。他們從東方迅速崛起,向西方席捲而去,讓世界為之震驚。歐洲一位親眼目睹過成吉思汗出徵場面的畫家,畫下了當時的場景。成吉思汗陵根據這幅油畫還原了成吉思汗金戈鐵馬聲勢浩大的出徵場面,製作了宏偉的鐵馬金帳群雕。據記載,成吉思汗西徵時,經常以驚人的速度及耐力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從而取得勝利。他所倚仗的法定就是蒙古馬。蒙古馬是全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屬於典型的草原馬種,耐勞、不畏寒冷,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草原區騎乘蒙古馬,可日行50到100公裡,連續先進十餘天。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許,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劉曉:西徵能夠取得成功呢,首先是利益於成吉思汗高超的軍事技能跟蒙古騎兵的機動靈活性。蒙古鐵騎的出現,對西方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尤其是第二次西徵。第一次西徵造成的威懾力並不大,因為他當時還沒有打到歐洲。歐洲出現過好多次這種突然從東方出來的一個民族向他們壓迫。他們對他們的歷史一點不了解,他們都認為是上帝的懲罰。數百年過去,成吉思汗的後裔們用這樣的方式去感受祖先當年西徵的雄風。而距離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三百公裡以外的戈壁中(蒙元文化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那裡的人們用另外一種形式懷念自己祖先的輝煌歷史。這是位於鄂爾多斯託克旗的蒙元文化城,當地人結合考古資料,按當時蒙古帝國的首都哈剌和林城的規模一比一修建而成。不公還原了當時哈剌和林城的部分重要建築,同時還再現了成吉思汗西徵時的攻城器械戰車等。這些戰車都是按古代戰車一比一的比例建造。從攻西夏開始,成吉思汗就發現,漢人工匠熟悉如何製造圍城器械,這些器械可以從遠處使用大量石頭,以搗毀城市。因此,成吉思汗組成了一個特殊的軍種——炮手工匠隊。工匠保證了蒙古軍隊的武器始終處於世界水平。優良的軍馬、特殊的攻城器械和先進的武器,讓成吉思汗的鐵騎所向披靡。然而,要想長途跋涉徵服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大軍還需要其他的秘密武器。進入7月以後,草原的雨水增多,水草豐美,這是草原一年最美的時候。每年的秋天,巴達瑪嘎日布都會來到新寶力格蘇木的姨媽家中,幫助姨媽準備過冬的食物。(像是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秋天是製作奶皮的奶幹的最好季節,這時候製作的奶皮較厚。製作奶幹一般用馬尾或細線切成片狀,放置木板上晾曬數日即成。馬達瑪嘎日布:這個奶製品是我們蒙古族的一個特色食品。我們每天早晨喝奶茶的時候,吃這個奶幹和奶皮子,都是我們身體最好的食品,可以解毒排毒。風乾牛肉是草原過冬的最好食物。風乾牛肉選擇的材料,是精選黃牛肉,先將大塊牛肉切成小塊,然後剔去筋膜,用刀片為大長條。將片好的肉條掛曬在屋內通風處,風乾大約十天即可。製作好的風乾肉保持期長、易儲存、熱量高,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當年成吉思汗伐兵西徵,途中為湊活軍隊的輜重,把牛肉風乾後食用,既方便拾,又保留了牛肉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蒙古鐵騎,披堅執銳,橫掃歐亞,其超強的戰鬥力的耐力,是因為具有好的後勤保障。奶皮的風乾牛肉等對戰爭的勝利功不可沒。劉曉:成吉思汗確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統帥,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草莽英雄。他在每一次戰役中呢都會發揮很多的自己獨特的一些軍事技巧,善於審時度勢,有膽識有雄才大略。 西徵期間,成吉思汗已六十多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長生不老,他要為帝國的權力交接做準備。他得在幾個兒子被間選出一個大汗來管理這個龐大的帝國。為此,成吉思汗召開了忽裡臺大會,會上次子察合臺再一次質疑,長子朮赤的生父,並辱罵他是蔑兒乞人的雜種,兩人扭打起來。成吉思汗十分痛苦,告誡他們,你們都來自同一個母腹,這就夠了,請他們務必呵護母愛。最後,察合臺提議將皇位繼承權賦予窩闊臺,無奈被下,朮赤只得同意。為防止子孫對可汗被位的爭奪,成吉思汗還制定了許多特定的法律條文。從公元1202年起,成吉思汗就開始制定札撒,即法令。隨著大蒙古國的建立,札撒逐漸由成吉思汗的命令發展成為不可逾越的法規。劉曉:實際上在元朝的時候,每一任新皇帝即位的時候,都要有人專門出來朗誦大札撒,以確立自己的成吉思汗合法繼任者的地位。大札撒的理念對元朝乃至,元朝滅亡以後的內陸歐亞國家影響都很大。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國創造了世界歷史奇蹟。二十幾年間,蒙古軍隊徵服的土地和人民比古羅馬人花四百年時間徵服的土地和人民還多。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徵,必然伴隨著血雨腥風,給所經地區帶來沉重災難。但他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打通了漫長的歐亞交通線,推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世界歷史發展的歷程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蒙古高原讓全世界久久仰望,仰望高原上空那一隻雄鷹在展翅飛翔。公元1227年七月,漠北草原上一代梟雄成吉思汗突然離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蒙古高原一直是遊牧王朝的以及地帶。這裡先後出現過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等強大的遊牧帝國或聯盟。他們與南面農耕地區的中央王朝既曾相互對峙,幹戈相向,又相互影響,頻繁交往。以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繫為紐帶,共同構成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結束了這片土地上的長期紛爭,促進了北方各部落共同體的結合,並孕育蒙古民族的誕生。晨曦徐徐拉開帷幕,太陽從草原上升起,又一個寧靜的清晨降臨。悠揚的白海螺聲如期而至。吉仁巴雅爾和他的部落同伴,又開始了他新的一天,打掃、敬香、祝頌、祭拜。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向未來,這裡永遠是蒙古族人心中的聖地。

往期

中國通史 | 第一集:中華道路(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二集:中華先祖(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三集:農業起源(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四集:文明起源(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五集:邦國時代(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六集:夏王朝覓蹤(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七集:殷商興亡(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八集:商代文明(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九集:武王克商(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十集:周公攝政(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十一集:周王室衰落(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十二集:春秋爭霸(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十三集:孔子(視頻、文字)

中國通史 | 第十四集:列國變法(視頻、文字)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主編微信:wxj2266880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相關焦點

  • 中國通史 | 第七十集:忽必烈大帝(視頻、文字)
    蒙古帝國正式開啟了忽必烈時代,蒙古政權在經歷了多年的徵伐之後,統治重心開始南移。忽必烈登上汗位,便一改蒙古族傳統的生肖紀年法,以中統為年號。中統五年(1264),又改元為「至元」,至元八年(1271),他選取《周易》「大哉乾元」之義,定國號為「大元」。「大元」也就是此前大蒙古國的漢式國號,標誌著忽必烈領導下的蒙古政權已向中國王朝發生轉變。
  • 中國通史 | 第10集:周公攝政(音頻、視頻、文字)
    前集回顧 ▼點擊文章標題觀看中國通史 | 第一集:中華道路(視頻、文字)中國通史 | 第二集:中華先祖(視頻、文字)中國通史 | 第三集:農業起源(音頻、視頻、文字)中國通史 | 第四集:文明起源(音頻、視頻、文字)
  • 中國通史100集!
    《中國通史》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以歷代治亂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為主線,描摹了中國境內從遠古人類起源到清朝滅亡的宏大歷史場景
  • 紀錄片中國通史文字稿:30三足鼎立
    這個是央視播出的紀錄片,本來沒有文字版的,特別感謝這些作者的不斷碼字收聽整理的。 語音版的可以在喜馬拉雅FM收聽,視頻版如下 中國通史第三十集 三足鼎立(1) 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東漢王朝就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危險,舊的統治走向消亡,新的秩序還未建立,苦難孕育著新的生命
  • 紀錄片《中國》今日開播 打造「長視頻」影像通史
    紀錄片《中國》今日開播 打造「長視頻」影像通史 時間:2020.12.0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聖鬥士Ω——第六十九集
    #聖鬥士#Ω的坑吧,90多集啊今天我們來聊第六十九集。這集的一開始回憶了當年蒼摩和尤娜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當時的尤娜認為自己和蒼摩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看來這集的主角就是蒼摩和尤娜了。雖然刻鬥士雜兵們在頑強抵抗,但是節節敗退是事實,這個時候二級刻鬥士歐羅巴給了三級刻鬥士墨託涅一個暗黑沙漏,號稱可以增強實力,還記得這個傢伙嗎?
  • 為什麼《全球通史》裡中國部分錯漏百出卻依舊被很多推上神壇?
    在中國,《全球通史》確實很出名。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上,列出了2012年中國圖書市場最受歡迎的引進圖書,《全球通史》在非文學類中排名第9,甚至超過了霍金的名作《時間簡史》。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全球史著作之一,《全球通史》從80年代被引進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歷史圖書之一。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七十二集:大元帝師八思巴(含解說詞)
    此時,在青藏高原之外的中原大地,正經歷著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蒙古政權正在興起。公元1229年,在成吉思汗去世兩年後,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臺即為,他把與青藏高原接壤的西夏故地-河西走廊,分封給自己的兒子闊端,由闊端負責經營吐蕃地區,闊端隨即在涼州建立了自己的官邸。
  • 《中國通史》再版|一本書講透中國歷史
    圖:新書實拍呂思勉先生在中國史學界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創造了諸多史學界的第一。他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研讀二十四史三遍以上的學者,是最早使用白話文著述中國通史的學者,也是唯一一位用兩種體例寫過中國通史的學者,被譽為「開通史著述新紀元」的學者。
  • 中國通史 | 第五十二集:五代十國(視頻、文字)
    第五十二集:五代十國(上)後蜀宰相毋昭裔等人輯《唐五代詞五百首》為花間集,對後世影響很大,毋昭裔處私財百萬營建學館,發展教育,並奏請雕刻印刷九經,由是蜀中文化復盛,這是一個浪漫的國度,也是一個文化聚集的國度,中原地區戰火瀰漫之時,後蜀一度成為人們嚮往的文化國度。
  • 書訊| 麥可·普勞丁《蒙古帝國興起及其遺產》
    《蒙古帝國的興起及其遺產》是一部關於蒙古民族崛起與徵戰、輝煌與衰落的歷史著作,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宏闊的歷史圖景,崛起於蒙古高原的遊牧族群如何徵戰歐亞並建立起橫跨兩大洲的龐大帝國,又如何衰敗隕落,留下了怎樣的影響和遺產。
  • 通史精神: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
    自西漢司馬遷提出「通古今之變」並撰成紀傳體通史《史記》,到清代章學誠提出「通史家風」並以此衡評前代史著,古代史家對通史精神的理論闡釋一直沒有間斷。作為一種著史旨趣和價值追求,通史精神一直為古代史家所尊奉,成為中國傳統史學的優良傳統。弄清通史精神的主旨和要義,對於認識傳統史學的本質特別重要。
  • 中國「首位圍棋博士」主編的《世界圍棋通史》出版發行
    《世界圍棋通史》出版發行。 湘潭大學供圖《世界圍棋通史》出版發行。湘潭大學供圖中新網湘潭9月3日電 (王昊昊 王成奇)湘潭大學3日透露,由湘潭大學出版社策劃和出版,圍棋文化研究專家、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何雲波主編,中國圍棋協會現任主席林建超、前任主席王汝南等擔任顧問的《世界圍棋通史》已正式出版發行。
  • 【蒙古語學習】蒙古文字知識
    據載,蒙古貴族對畏兀兒文的接受始於1204年。是年,成吉思汗統一乃蠻部落後得到了畏兀兒文人叫塔塔統阿的得力助手,命其重操舊職。當 時蒙古人並不知道印章有「出納錢穀,委任人材」的用途,通過塔塔統阿,印章制度才在蒙古社會生活中逐步得到應用與推廣。當時蒙古人已通過金朝降人對畏兀兒 文有所了解,當成吉思汗獲知塔塔統阿熟知「本國文字」後,「遂命教太子諸王以畏兀字書國言」。
  • 蒙古牧民在懸崖斷壁處,發現了特殊文字,中國專家趕到後,激動不已
    其中在元朝,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歷朝歷代中最大的從東到達日本海,從南邊到達現在的南海,從西到達天山山脈,往北到達了現在的貝加爾湖。 現在的蒙古共和國,在以前一直都是中國的一個內部省份而已,直到近代辛亥革命因為內部戰亂頻頻,國力衰微,至此蒙古才從中國的版圖裡面分裂出去。
  • 全球通史,讀後感
    全球通史原始社會是全球歷史的開端,為之後的歷史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本書的第一編前二章要討論的主題是兩件劃時代的大事,即人類的形成和農業的產生。人類因為種種原因而站了起來,由於飽腹而開始使用工具,由於優勝劣汰而開始大腦的發育,由於不滿足於飽腹而產生以物換物的市場交易,由於生理的滿足而產生了對權力的渴望,由於權力帶來的滿足而又產生了更大的欲望而發動了戰爭,由於戰爭帶來的災難和痛苦而又渴望和平……本書集多種文明於一書,其中包括農業文明及世界各國獨有的語言文字知識文明等等
  • 經典選讀 │ 錢穆:中國通史(節選)
    中國通史本文節選第2章~第5章講授  /  錢穆記錄整理  /  葉龍西方人把歷史分成上古、中古和近代三個時期,但中國史如此來分則不妥當。如果把秦代以前劃分為上古,雖然可以,但由於中國史時間長,所以不妥當。我今把中國歷史分為五期。中國歷史在上古以前,尚有史前期。
  • 歷史上蒙古人創造過的七種蒙古文字
    蒙古文字歷史演變以及藝術字☝☝☝改良自回鶻文字的傳統蒙古文字。13世紀至16世紀末期的蒙古字為回鶻體蒙古文。1204年蒙古人滅乃蠻部,俘虜乃蠻國師,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因他深通回鶻文字,鐵木真(成吉思汗)遂命令他創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與回鶻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則也直接來自回鶻文,故至今學術界也常稱之為「回鶻式蒙文」。
  • 為何蒙古國貨幣會印成吉思汗肖像、蒙古文數字和蒙古回鶻文字
    首先我們要明確傳統蒙古文字為何會出現西裡爾化的情況。 第一:傳統蒙文與現代科技並不適應。 另外傳統蒙文的學習難度很大,除了上層貴族外,很多蒙古底層百姓都只會說、而不會寫。中國建國後有一波簡化字的運動,就是為了降低文字的書寫難度,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西裡爾語是古希臘字母、拉丁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無論是書寫還是學習都更容易,有利於文化普及。
  • 《中國會計通史》出版籤約儀式暨學術交流會在我校舉行
    2011年,以我校郭道揚教授為首席專家的「中國會計通史系列問題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正式立項。《中國會計通史》作為這個重大課題的第一分支課題,是整個項目的主體研究部分,是最具代表性意義的研究成果。郭道揚教授一人一支筆,歷經八年艱苦奮戰,於耄耋之年完成了《中國會計通史》這部鴻篇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