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話真是一點不假,關注你的人多了,那麼審視你的眼光自然也會變多,在重重的光環之下,本質上其實卻是層層的枷鎖。當你不堪重負不再前行或者倒下的時候,所迎接的將是「千夫所指」的謾罵,原因無非是「德不配位」或者是「才不配位」。
在現如今的青年作家裡面,蔣方舟算得上是最為知名的一位「天才」作家了。她出生於1989年,湖北襄陽人。她的母親尚愛蘭本身就是一名作家,曾辭去公職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專門以寫作為生,不得不不說是一種勇氣。
因此蔣方舟受母親的影響很大,從7歲開始就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寫作了,並在9歲那年完成了自己第一部散文集《打開天窗》,被評選為素質教育推薦讀本,甚至改編成了漫畫書在市場大賣。
蔣方舟的寫作生涯從幾歲時便開始了,2004年蔣方舟獲得了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2008年更是曝出了一破天荒的消息,清華大學決定要降60分錄取蔣方舟,從此以後蔣方舟便成為了大家的眼中的「天才少女」。
不過輿論也如狂潮一般的湧來,畢竟清華大學這樣的頂級小學府,一般招特長生也最多降個二三十分左右,像這樣直接降60分的實屬少見,那麼蔣方舟是否真的如此天才,值得清華降60分呢?
進入清華大學之後的蔣方舟依舊堅持寫作,並且陸陸續續的出版了多本書籍,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學》雜誌社主辦的第七屆人民文學獎評獎中,蔣方舟獲得了散文獎,而且在大學時期就是《新周刊》的特約記者了。
畢業後的蔣方舟經常以公眾人物形象出現在鏡頭前,還陸續出版了《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等書。在她25歲那年便在清華園附近買了自己的一套房子,不過房子是按揭付款的。
蔣方舟後來曾說,一直以來她都為了迎合大眾而粉飾自己,花很大的功夫來經營自己。實際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她在一些綜藝節目或者書籍上發表一些「譁眾取寵」的觀點,比如說「30歲以前結婚會出軌,還沒玩夠」甚至是「中國文學處於很低的地位」這樣的話。
蔣方舟為什麼會這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15歲之前的光環已經不在了,甚至可以說她缺乏證明自己「天才」實力的作品,可以說她在青年作家中,論名氣足以排進前三,但是論文學實力,卻完全算不上青年作家中的前三。
而她的名氣也是,9歲出書,15歲出書,清華降分這一系列的事件烘託出來的。因此蔣方舟真的是天才嗎?顯然不是的。而蔣方舟在經過不斷追趕這個天才標籤的之後,如今卻不斷的想要撕掉這個標籤。為此她甚至獨自去東京生活過一年,在沒人認識自己見不到輿論的世界,重新建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