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職業|急診醫生:百草枯中毒者的最後一面

2020-12-16 真實故事計劃

作為一名醫生,我見過很多百草枯中毒者,無一例外,我見的是他們的最後一面。只有一對夫妻,中毒後卻要求出院回家。

「有人藥物中毒需急診灌流,速回醫院。」

凌晨剛過,來自醫院的電話吵醒了我,我趕緊起身洗漱。趕到醫院時,天還沒亮,急診室裡已經忙成一團。

急診室臨時加了床,心電監護設備亂聲作響,兩例急性中毒的患者平躺在病床上,他們的鼻孔裡插著食指粗細的橡膠管子,一直通到胃裡,我看了一眼刻度,男患者顯示的是 59,女患者顯示的是 55,這個數字是胃管的深度,單位是釐米。

洗胃機加足了馬力,灌 2000-6000ML 的清水到胃裡,再從胃裡抽出氣味濃重的褐色液體。

「喝的什麼?」我問同事。

「百草枯。」

床尾站著一個白髮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抹著眼淚。我深怕她一個踉蹌摔倒在地,搬了把椅子扶著她坐下。

兩名患者是一對中年夫妻,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鬥嘴,發展到動起手來。

妻子氣急攻心,拿起百草枯就往嘴裡灌,丈夫一把奪下瓶子,說:「你想死是吧,好,我陪你死。」一仰頭,把剩餘的都喝下了。

據說兩人在來醫院的路上還不斷爭吵。一進醫院,輸液、抽血、洗胃、灌腸一趟折騰,精疲力竭的兩人才停住了嘴,情緒平和下來。

現在,他倆躺著一片靜謐的白色裡,嘴角、衣服上、床沿均是吐出的胃內容物,刺激的毒物味混雜著酸味彌散。他們像兩條不小心被衝上岸的魚。

「喝了多少?」我問首診醫生。

「女的喝了小半瓶,男的喝了大半瓶,都遠遠超過了致死量。」首診醫生給我遞過家屬帶來的百草枯瓶子,我看到瓶口下方寫著 200ML。

百草枯的成人致死量為 20% 水溶液 5 到 15ML,一旦服用,經消化道、皮膚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個臟器器官,嚴重時可導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症(MODS),肺是主要靶器官,可導致「百草枯肺」。

常有人說,百草枯一出,百草不生。從醫幾年來,在急診和血液透析中心,我沒有見過喝下量逾 10 毫升百草枯還能救得過來的,一例都沒有。

唯一的特例是一名把百草枯含在嘴裡沒有下咽的女患者,她因為老房子拆遷條件沒和政府談攏,拿了瓶百草枯去辦事處,當著領導幹部的面喝了一小口,威脅自殺,被警察送到了醫院。嘴裡含著的一小口百草枯始終沒有吞咽,最後關頭吐了出來,嘴巴早已爛透,命卻保住了。

百草枯中毒至今尚無有效解毒藥物,國內也無急性百草枯中毒統一的診療方案或者指南。

2016 年 7 月 1 日,國內全面禁止百草枯水劑的銷售和使用,儘管如此,百草枯在民間並沒有絕跡,我所在這家浙江小城的三乙醫院裡,差不多每月就會接收到一例百草枯中毒者。

我想,這夫妻倆已經沒救了。

陪這對喝百草枯的患者來的老人,是女患者的媽媽。

我告訴她,她女兒和女婿喝的百草枯遠遠超出了致死量。剛才查了兩個人的血液,血液裡百草枯濃度很高,血色素也下降得很快,小便裡查出來的百草枯濃度雖然較之前有所下降,但也不能改變什麼。

「現在給他們做血液灌流也只是暫時緩解,將部分毒素吸附出來,讓毒素滲透得慢一點,您要做好心理準備。」

「不可能,這不可能,他們老是吵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兩個人都是暴脾氣,衝動,每次吵吵就過了。醫生,洗胃、換血、用最好的藥,多少錢我都願意出。我老伴去得早,就只有這麼個女兒,從小嬌慣了些,但從沒做過什麼壞事,醫生你行行好,怎樣都要救……」

首診醫生搖了搖頭,在病危通知書上寫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危重,隨時可出現惡化,隨時可能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特通知,請予理解並希望家屬積極配合醫院的搶救治療。」

老人癱在椅子上,過了好一會兒,緩緩地說:「真的沒得救了麼。」

相關焦點

  • 《愛的釐米》:暴露了徐清風醫生,鮮為人知的一面
    人們對醫生的印象,好像總是白大衣下沒有溫度的臉,說話乾脆利索沒有多餘交流的「不近人情」,提供醫療服務的「高工資」群體。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群默默無聞的人,背後鮮為人知的一面?隨著電視劇《愛的釐米》的播出,徐清風這群外科醫生的側影,漸漸展現在大眾的面前。
  • 塔克洛班一夜:「急診醫生本應衝在最前」
    中新社菲律賓塔克洛班12月8日電 題:塔克洛班一夜:「急診醫生本應衝在最前」  作者王曦 琚振華  12月8日凌晨4點40分,剛剛躺下不到半小時的陳瑞豐再次被帳篷外嘈雜的聲音驚醒。來不及套上外套,陳瑞豐抓起眼鏡便往外衝,只見一名滿身血汙、奄奄一息的傷員已經躺在急診室前了。
  • 青年醫生丨急診醫學讓我迎向更開闊的人生——急診科丁寧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丁寧在醫院暑期急自救夏令營中為中小學生教授急救知識)聽著這位82年的青年急診醫生侃侃而談,記者感受到了一份內斂與克制。丁寧笑著說,這大約是在急診科磨礪11年後的一項「特質」。丁寧解釋:「來急診看病的患者,一定是身體很不舒服,人不舒服的時候心情會變差。
  • ...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急診先鋒】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2020-06-2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急診醫生》是誰害了她,真相很現實
    《急診醫生》是由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王策、周笑莉、高曉菲等人主演的都市劇。劇中講述了一群為了醫療事業而奮鬥的醫生。醫生是個神聖的職業,他們是與死神爭分奪秒的人,救死扶傷,妙手回春。王珞丹演繹的江曉琪,是留美的醫學博士。
  • 湖南一急診科醫生還是散打冠軍
    8月19日,湖南株洲,30歲的彭立強是一名急診ICU醫生,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省級散打冠軍,學了16年武術。彭醫生說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打打拳能減壓。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黃飛鴻那樣用所學醫術和武術救人」。
  • 【突發】又一位急診科主任永遠離開了!
    據佛山二院醫生朋友圈發文:被急診叫醒,然後和上級一起去了一趙急診,見急診門口很多患者,人聲嘈雜,還開玩笑說今天急診怎麼這麼多患者。 匆匆會診完2個骨科病人後回病房,然後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說這個病人要來,那個病人又可能要急診手術,忙著問病史,籤字,開醫囑,寫病程。
  • 他「碎石」後趕回崗位,他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幾分鐘後,老曲被就近送至平房中醫院急診碎石科。經影像診斷,醫生告訴老曲腎結石已十分嚴重。經影像診斷,醫生告訴他腎結石已十分嚴重,足有1.6釐米,如果長時間不治療,很容易引起腎積水,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腎壞死的情況。醫生當即採取衝擊波碎石療法將「石頭」擊碎。在處置室經過一個小時的治療後,老曲忍著劇烈的疼痛,又重新戴上裝備,返回檢查點繼續工作。
  • 黨旗飄飄|急診有人高喊救命,醫生劉芳:快!
    昨天中午12時30分,普仁醫院急診。「大夫!救命!」醫生劉芳接過輪椅,往搶救室衝。老人的情況很危險,監護儀顯示,血氧濃度降到60%左右,正常人則應是95%以上。清理口腔、開放氣道、經口氣管插管……劉芳快速熟練地進行著操作。經過搶救,老人的生命體徵穩定了,劉芳抹了把額頭的汗珠,叮囑護士,「隨時關注老爺子的病情變化,有情況隨時告訴我。」
  • 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打造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急救...
    目前,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設有預檢區、搶救室、復甦室、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留觀室及清創室,每張搶救床旁邊都有一個可移動的吊塔,同時配備了呼吸機、除顫儀、洗胃機等搶救設備,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急救服務。  除了先進的硬體設施,該科還有完善的人才梯隊:4名外科醫生、8名內科醫生、5名120跟車醫生和18名護士。
  • 濟醫附院兗州院區急診醫生周國帥上班途中救人獲贊無數
    17日上午,一條《點讚,上班路上急救醫生停車救人》的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經多方查找終於找到了施救的醫生——濟醫附院兗州院區急診科醫師周國帥。上班途中偶遇車禍一急診醫生跪地施救17日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上了周國帥,「當時是上午上班的路上遇到的。」
  • 由於疫情,優化了急診就醫哪些流程?
    家庭生活中難免發生一些小病小恙,特別是發生在晚上的食物中毒、闌尾炎、高燒等情況,不得已就要去看急診。特別是家裡有老人或者小寶寶後,夜間急診是一門必修實踐課。首先,非疫情情況下的急診就醫流程是怎樣的呢?1 窗口掛號,窗口工作人員一般會簡單問下就診科室、病情等大概情況;2 掃碼排隊,到達護士站根據掛號憑證掃碼加入排隊序列在診室外等候;3 就診開單,醫生根據面對面病患交流判斷、開出檢查單或者直接給出治療方案;4 繳費、檢查、看結果,病人繳費後做檢查、領取檢查結果、拿結果給就診大夫看結果,直至就診結束。以上就是常規的急診就醫流程。
  • 患者性命相託的最後一站!協和外科急診手術團隊讓急救更急速
    10月30日清晨7點,一輛救護車閃著警示燈駛入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一名劇烈腹痛伴高熱的患者被抬下車來,一場驚心動魄的搶救拉開序幕——發熱門診醫生接診後發現,該患者全腹壓痛、反跳痛陽性,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高,病情危重。
  • 湖南一急診科醫生還是散打冠軍:能釋放壓力,想像黃飛鴻那樣救人
    8月19日,湖南株洲,30歲的彭立強是一名急診ICU醫生,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省級散打冠軍,學了16年武術。彭醫生說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打打拳能減壓。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黃飛鴻那樣用所學醫術和武術救人」。網友評論對此,網友們都說好(原標題:株洲這位急診科醫生是散打冠軍
  • 酒後胡來竟急診室內打醫生 涉事男子已被行政拘留
    「醫生在免費給患者進行頭皮挫裂傷手術後, 建議患者做CT看看顱內有沒有情況, 就被患者家屬毆打數次! 」15日, 一名微博網友爆料稱濟南軍區總醫院急診外科醫生被醉酒患者家屬毆打, 並附帶上傳了事發時的監控。 事件的起因是怎樣的呢? 記者從醫院工作人員處了解到, 打人男子疑似醉酒, 因拒絕辦卡掛號繳納費用起爭執。 目前, 打人男子已被警方拘留。
  • 醫者名片|急診看病,為何沒有先來後到
    允許插隊是為了搶救生命終於,緊張的搶救告一段落,老李和小李也看完了病,趁著人少,張醫生就與他倆攀談起來,周圍沒有離開的患者和家屬也圍過來聽聽解釋,在急診排隊看病,為什麼不能講究先來後到?下邊就是張醫生與他們的談話。「剛說過,大家的工作生活中,事情的輕重緩急決定了辦事的先後順序。
  • 看看小眾冷門卻高薪的職業
    在很多老一輩的心中,仿佛只有律師、老師、公務員、醫生是職業,其他的都是不正經的。然而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追求的可能就不僅僅停留在找一個「鐵飯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尋求自己熱愛的一份事業。我們知道的,例如紋身師、黑客、寶石鑑定師等,這些都可以說是「小眾職業」,但是這些職業的薪水都不低,可以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另類」選擇。
  • 美國頂級急診醫生家中自殺:看過太多病人還沒下救護車就死亡慘狀
    然而醫生不但冒著感染風險,在抗疫一線看到大批新冠死者時,還要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心理壓力,有的甚至因此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據《紐約時報》4月27日報導,紐約長老會艾倫醫院急診科主任洛爾娜-布雷恩於4月26日在夏洛茨維爾的家中自殺身亡,其父稱女兒生前在急診室看到太多新冠病人遭受的痛苦,這些可怕的場景讓她不堪重負。
  • 急診手術患者沒錢交押金,醫院卻讓我打欠條承擔逃費責任
    月薪 8000 的我,一口氣墊了 5000主動的那一次差不多是在兩個月之前,一天晚上正趕上我值外科急診夜班。後半夜有一位急腹症的患者被送來,她是附近高校的學生,半夜腹痛被室友送來急診。既然患者和事件當事人都無法負擔費用,我們身為醫生又不能拒絕診治,那麼就只能求助於急診住院處,看看能不能讓患者走「三無人員(無身份、無醫保、無費用)」救助基金。急診住院處乾脆利落地拒絕了我們請求用「三無基金」墊付的要求,理由是患者有身份信息且非肇事逃逸情況,不符合使用「三無基金」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