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飄|急診有人高喊救命,醫生劉芳:快!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昨天中午12時30分,普仁醫院急診。

「大夫!救命!」有人高喊,喊聲未落,一架輪椅被推了進來,輪椅上坐著一位老人,雙眼緊閉,口唇紫紺,皮膚出現了花斑,唇角和胸前還有嘔吐的痕跡……

「這是窒息、休克!快!」醫生劉芳接過輪椅,往搶救室衝。

老人的情況很危險,監護儀顯示,血氧濃度降到60%左右,正常人則應是95%以上。清理口腔、開放氣道、經口氣管插管……劉芳快速熟練地進行著操作。經過搶救,老人的生命體徵穩定了,劉芳抹了把額頭的汗珠,叮囑護士,「隨時關注老爺子的病情變化,有情況隨時告訴我。」

急診的工作很忙,劉芳常忙得錯過飯點兒,緊張、辛苦,她已經習慣,只要能搶回生命,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劉芳是「90後」,當一名醫生,是她8歲時就立下的志向。

今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普仁醫院成為東城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劉芳主動請纓,要求進入感染科隔離病房工作,「我是黨員,理應衝鋒在前。」

每天,劉芳總是提前1個小時進入隔離病房清潔區穿好防護服,這樣就能至少提前15分鐘接班,不耽誤救治工作。在隔離病房裡,穿著嚴密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熱、累、渴,她咬牙堅持,把喝水頻次降到最低,就為少去洗手間,以節約防護物資……

1月30日,普仁醫院收治了第一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一位從武漢來京探親的女士。得知被確診,女士很焦慮,甚至一度崩潰,失聲哭泣。劉芳用力地抱住她,就像擁抱自己的親人一樣。在劉芳的安慰下,女士情緒穩定下來。治療期間,劉芳每天都會找時間,來和這位女士聊天,分享喜歡的書籍、音樂。漸漸的,病人情緒越來越好,積極配合治療,很快康復出院。出院時,病人連連道謝,劉芳的眼圈也紅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再辛苦也高興。」

6月,疫情又有反覆。劉芳每天都在關注著疫情,提醒同事和患者做好防護,她也時刻準備著,再赴戰疫一線。「患者看病,是把自己託付給了醫生,我唯有全力以赴,不輕言放棄,幫助他們戰勝病魔,才對得起這份信任。」劉芳說。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張航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急診有人高喊救命,生命守護人劉芳:我是黨員,理應衝鋒在前
    昨天中午12時30分,普仁醫院急診。「大夫!救命!」有人高喊,喊聲未落,一輛輪椅車被推了進來,輪椅上坐著一位老人,雙眼緊閉,口唇紫紺,唇角和胸前還有嘔吐的痕跡……「這是窒息、休克!快!」醫生劉芳接過輪椅,快速衝進搶救室。
  • 北京市普仁醫院醫師劉芳:疫情面前,醫護人員義不容辭
    作為該院急診急救科醫師,黨員劉芳在過年期間主動報名,成為醫院首批進入隔離病房診治患者的醫生之一。劉芳在過年期間主動報名,成為北京市普仁醫院首批進入隔離病房診治患者的醫生之一。得到消息後,急診急救科醫師劉芳找到主任報名,「我是黨員要帶頭,自己也單身,家裡有姐姐照顧父母,沒有後顧之憂。而且我是急診大夫,對危重症處理有經驗。」劉芳報完名後才把消息告訴父母,母親很擔心她的安全,不停叮囑她做好防護,每天要和家裡聯繫。1月30日,劉芳和同批的其他3位醫生、9位護士一起進入隔離病房工作。
  • 黨旗飄飄,童聲飛揚齊獻禮
    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7月1日,格蘭綠都偉才幼兒園&欣港偉才幼兒園&隴能偉才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親手製作黨旗、了解黨的知識、唱紅歌等,用自己的方式向黨的生日獻禮!△格蘭綠都偉才幼兒園1、認識黨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黨旗是什麼樣子的嗎?△格蘭綠都偉才幼兒園黨旗呀,黨旗就是紅色的,上面有金黃色的黨徽,金黃色的鐮刀和錘頭象徵著我們黨的偉大曆程。
  • 「醫生救命啊」, 這個「醫生」是哪個科的醫生?
    在影視劇中往往會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危重病人躺在床上,突然家屬發現病人異常,隨後就會大喊「醫生,救命啊!」,那麼,這個「醫生」指的是哪個科室的呢?首先,這個第一時間到來的「醫生」一定是距離最近的醫生。如果附近沒有醫生,護士或者其他醫護人員也會第一時間趕來。
  • 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打造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急救...
    永康市中醫院新院區啟用後,將急診科打造成一個功能布局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的綜合性臨床科室。該院還優化服務流程,打造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運行的「救命鏈」,使診療流程更加合理、便捷、高效、安全,更好地服務於急危重症患者。
  • 天使,逆風而行;黨旗,迎風飄揚! ——來自石家莊市第五醫院救治一線...
    並成立了由呼吸、重症、急診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以副院長鄭歡偉為組長的醫療協調組和以副院長王瑜玲為組長的救治專家組,每天都加班加點始終帶頭奮戰在一線,整合醫療資源,審核診療方案,制定救治措施,確保救治效果。  1月28日,一名確診患者病情危重,省市專家們從上午開始一遍一遍改進治療方案後,患者病情仍不見好轉。
  • 塔克洛班一夜:「急診醫生本應衝在最前」
    中新社菲律賓塔克洛班12月8日電 題:塔克洛班一夜:「急診醫生本應衝在最前」  作者王曦 琚振華  12月8日凌晨4點40分,剛剛躺下不到半小時的陳瑞豐再次被帳篷外嘈雜的聲音驚醒。來不及套上外套,陳瑞豐抓起眼鏡便往外衝,只見一名滿身血汙、奄奄一息的傷員已經躺在急診室前了。
  • ...黨旗飄飄在基層,聞風而動身先行 ——大連開發區法院掀起強化...
    【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黨旗飄飄在基層,聞風而動身先行 ——大連開發區法院掀起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學… 2020-12-1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山一中國世新:黨旗飄飄 引我前行
    2007年9月我和孫海東同志被確定為發展對象;2009年7月1日,在陳興盛副校長和崔春龍副校長的介紹下,我站在鮮紅的黨旗前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映日荷花別樣紅黨旗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照耀我前行的路。
  • 小眾職業|急診醫生:百草枯中毒者的最後一面
    作為一名醫生,我見過很多百草枯中毒者,無一例外,我見的是他們的最後一面。只有一對夫妻,中毒後卻要求出院回家。一「有人藥物中毒需急診灌流,速回醫院。」凌晨剛過,來自醫院的電話吵醒了我,我趕緊起身洗漱。我問首診醫生。「女的喝了小半瓶,男的喝了大半瓶,都遠遠超過了致死量。」首診醫生給我遞過家屬帶來的百草枯瓶子,我看到瓶口下方寫著 200ML。
  • 醫者名片|急診看病,為何沒有先來後到
    到達急診不久的老李,彎著腰捂著肚子,一臉不高興地挪進診室幫腔道:「就是就是,我也來了快半個小時了,眼看就要到我了,結果這個人剛來就被叫進來看病,我這拉肚子一晚上了,疼得不行,耽誤了你負責麼?!」診室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小李和老李話語中的那些一來急診就得到醫護重點關注、不用等候、即刻就診的人,到底什麼來頭呢?
  • 【基層動態】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黨旗飄飄在基層,聞風而動身先行...
    【基層動態】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黨旗飄飄在基層,聞風而動身先行 ——大連開發區法院掀起強化法治化營… 2020-12-16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生惋惜:本有3次救命機會,可惜錯過了
    在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急診室參加搶救,當我跑到急診室的時候,急診的醫生已經開始做心臟復甦了。從患者進入醫院的那一刻,所有的人沒有一秒鐘的耽誤,一直在進行搶救,可是由於患者病情太嚴重,以至於出現心肌梗死導致心源性休克,可謂是九死一生。若是能早早的到醫院或許還能搶救過來,但是這種心臟驟停的患者已經是回天乏力了。
  • ...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急診先鋒】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2020-06-2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一急診科醫生還是散打冠軍
    8月19日,湖南株洲,30歲的彭立強是一名急診ICU醫生,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省級散打冠軍,學了16年武術。彭醫生說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打打拳能減壓。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黃飛鴻那樣用所學醫術和武術救人」。
  • 急診心電圖,看不懂怎麼辦?
    當內科醫生已經N多年的老媽對此給出這樣的建議:術業有專攻,醫生不可能哪個專科都精通,非自己專業的內容可以查書,但急救需要掌握的知識必須記住。搶救的時候不能去翻書、查資料,因此對於基本檢查結果的判讀、搶救藥物的應用,一定要記清楚。
  • ——轉業軍人劉芳疫情徵戰紀實
    正因如此,劉芳所在的隔離點,專門設置了心理諮詢團隊,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醫病更醫心,這就是成立隔離點心理諮詢團隊的初衷。在江漢區密接者集中隔離點小天鵝酒店,11歲女童玲玲(化名)的父親確診為新冠肺炎進入醫院治療,母親遠在北京,而玲玲作為密接者被街道送到隔離點。誰來照顧這個孩子?這時候,「臨時媽媽」挺身而出。
  • 青年醫生丨急診醫學讓我迎向更開闊的人生——急診科丁寧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丁寧在醫院暑期急自救夏令營中為中小學生教授急救知識)聽著這位82年的青年急診醫生侃侃而談,記者感受到了一份內斂與克制。丁寧笑著說,這大約是在急診科磨礪11年後的一項「特質」。丁寧解釋:「來急診看病的患者,一定是身體很不舒服,人不舒服的時候心情會變差。
  • 青島市人大代表盧雲:多措並舉使急診資源向真正需求者傾斜
    大眾網青島1月11日訊(記者 王悅音)「急診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線科室,目前青島市現狀是急診資源日趨緊張,嚴重影響了真正需求者的救治效率和質量。」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胃腸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盧雲教授建議,通過多措並舉使急診資源向真正需求者傾斜。   盧雲介紹,當前優質醫療資源過分集中。
  • 《最美文化人》本期人物—女魔術師 劉芳
    最美文化人 提到「魔術」這門藝術,它的神秘莫測、節奏快、富於變化,往往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快樂。與此同時魔術也告訴我們,生命充滿了變化與夢幻。